期刊文献+
共找到11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三重螺旋”模型产业集聚能力的培育途径 被引量:6
1
作者 孙晓华 张国峰 《科技进步与对策》 CSSCI 北大核心 2008年第7期82-85,共4页
经济全球化背景下,产业集群已经成为区域经济发展的重要战略模式。从动态视角提出了产业集聚能力这一决定集群持续成长的核心概念,结合集群生命周期各阶段的特点以及集聚能力影响因素的系统分类,构建了由环境、结构和企业等要素组成的... 经济全球化背景下,产业集群已经成为区域经济发展的重要战略模式。从动态视角提出了产业集聚能力这一决定集群持续成长的核心概念,结合集群生命周期各阶段的特点以及集聚能力影响因素的系统分类,构建了由环境、结构和企业等要素组成的决定产业集聚能力的"三重螺旋"模型,并归纳出由政府引导、合作网络建设和重点企业培养为主的产业集聚能力培育途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产业集群 产业集聚能力 “三重螺旋”模型
下载PDF
商业经济背景下高校表演专业官产学“三重螺旋”关系研究与实践 被引量:1
2
作者 王彦霞 《商业经济研究》 北大核心 2015年第34期116-117,共2页
经济作为人类社会生活的中心和社会结构的基础,对整个社会发展,包括教育的发展都起着决定作用。随着商品经济体制的建立与发展及大众化教育阶段的到来,高等院校不得不迎接客观现实提出的挑战,其中的核心问题就是通过实践教学提升学生的... 经济作为人类社会生活的中心和社会结构的基础,对整个社会发展,包括教育的发展都起着决定作用。随着商品经济体制的建立与发展及大众化教育阶段的到来,高等院校不得不迎接客观现实提出的挑战,其中的核心问题就是通过实践教学提升学生的实际动手能力,我国从国外引进了诸多实践教学类型,"三重螺旋"理论即是其中之一,其最大的价值在于大学、企业和政府三者的"螺旋式上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商业经济背景 高校表演专业 官产学“三重螺旋”关系
下载PDF
“产教融合”的院校、企业、政府角色新探——基于“三重螺旋”理论框架 被引量:73
3
作者 杨善江 《高等农业教育》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2期117-119,共3页
产教融合是构建现代职业教育体系的重要内容和实现路径,也是我国职业教育必须长期坚持的发展方向。但是,职业教育整体尚不适应产业需求和发展的现状不容忽视。解决制约当前产教融合问题的关键在于充分提高政府、企业、院校各自角色胜任... 产教融合是构建现代职业教育体系的重要内容和实现路径,也是我国职业教育必须长期坚持的发展方向。但是,职业教育整体尚不适应产业需求和发展的现状不容忽视。解决制约当前产教融合问题的关键在于充分提高政府、企业、院校各自角色胜任力,并建立三者深度融合的长效机制。基于"三重螺旋"理论,探讨政府、企业和院校三者角色及其相互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产教融合 “三重螺旋”理论 角色
原文传递
基于三重螺旋模型的服务创新体系研究 被引量:1
4
作者 张哲 《经济论坛》 2011年第5期175-177,共3页
我国的服务业在近几年虽然取得了很大的发展,但是与发达国家相比仍然滞后,这主要是由于我国服务部门改革进程缓慢,服务创新不足,导致许多服务产品质次价高乃至供不应求。因此,改进和提升我国的服务创新体系是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本文基... 我国的服务业在近几年虽然取得了很大的发展,但是与发达国家相比仍然滞后,这主要是由于我国服务部门改革进程缓慢,服务创新不足,导致许多服务产品质次价高乃至供不应求。因此,改进和提升我国的服务创新体系是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本文基于"三重螺旋"模型的理论,提出构建一种新型的用户—企业—政府模式的服务创新体系,以改进我国服务创新体系,提升我国服务业的发展水平和竞争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服务创新 “三重螺旋”模型 创新体系
下载PDF
知识生产模式视域下高职产业学院的属性、困境与路径分析 被引量:3
5
作者 郭豫 巩有奎 王作鹏 《教育与职业》 北大核心 2023年第9期71-74,共4页
高职产业学院是知识生产模式变革的产物。高职产业学院建设应以服务区域经济社会发展为逻辑起点。文章在明晰高职产业学院天然属性和现实困境的基础上,提出知识生产模式视域下高职产业学院建设路径:明确企业办学主体地位,形成多元共治... 高职产业学院是知识生产模式变革的产物。高职产业学院建设应以服务区域经济社会发展为逻辑起点。文章在明晰高职产业学院天然属性和现实困境的基础上,提出知识生产模式视域下高职产业学院建设路径:明确企业办学主体地位,形成多元共治的产业学院治理模式;采取切实措施激发企业参与热情,健全质量管理与评价机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知识生产模式 高职产业学院 企业 “三重螺旋”
下载PDF
大学技术转移网络系统分析 被引量:15
6
作者 章琰 《科技进步与对策》 CSSCI 北大核心 2006年第6期151-154,共4页
分析了大学技术转移网络系统的结构、功能和动力。大学技术转移网络系统在结构上可以解析为5个主体、3个子系统和3个网络;其耗散结构的特点在其外部功能上体现为自组织演化的某些可能性;进而又分析了大学—企业—政府的“三重螺旋”动... 分析了大学技术转移网络系统的结构、功能和动力。大学技术转移网络系统在结构上可以解析为5个主体、3个子系统和3个网络;其耗散结构的特点在其外部功能上体现为自组织演化的某些可能性;进而又分析了大学—企业—政府的“三重螺旋”动力机制,将其区分为大学主导、企业主导、政府主导3种形式。最后对我国大学技术转移网络系统在政府与政策方面与美国进行了比较,指出我国现阶段的大学技术转移网络系统是一种由政府主导的“三重螺旋”驱动的被(他)组织;朝向自组织方向发展乃是大学技术转移未来长远发展的趋势和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学技术转移网络系统 自组织 “三重螺旋”
下载PDF
产业集聚能力的识别框架与培育路径 被引量:2
7
作者 孙晓华 原毅军 《改革》 CSSCI 北大核心 2007年第8期24-29,共6页
从动态经济系统视角提出产业集聚能力的概念.结合集群生命周期各阶段的特点及影响要素的系统分类,提出产业集聚能力识别的“三重螺旋”模型,构建包括资源状况、硬指标、软指标和市场特征等四个维度的评价指标体系.并对沈阳、大连、... 从动态经济系统视角提出产业集聚能力的概念.结合集群生命周期各阶段的特点及影响要素的系统分类,提出产业集聚能力识别的“三重螺旋”模型,构建包括资源状况、硬指标、软指标和市场特征等四个维度的评价指标体系.并对沈阳、大连、鞍山高新技术产业群的集聚能力进行综合评价。应以政府政策引导、合作网络建设和重点企业培养为主线培养产业集聚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产业集聚能力 动态经济系统 “三重螺旋”模型
下载PDF
产业集聚能力的识别与培育:动态经济系统视角下的分析 被引量:1
8
作者 卢林 姜滨滨 《科技管理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09年第6期441-443,共3页
从动态经济系统的视角,阐述产业集群的系统结构与系统特征,根据逻辑斯谛成长模型,分析生命周期不同阶段的具体特点,提出产业集聚能力这一决定集群能否持续成长的核心概念。通过影响因素的提取和"三重螺旋"模型的构建,对产业... 从动态经济系统的视角,阐述产业集群的系统结构与系统特征,根据逻辑斯谛成长模型,分析生命周期不同阶段的具体特点,提出产业集聚能力这一决定集群能否持续成长的核心概念。通过影响因素的提取和"三重螺旋"模型的构建,对产业集聚能力进行识别,并归纳出以政府引导、合作网络建设和重点企业培养为主的产业集聚能力培育途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产业集聚能力 系统结构 “三重螺旋”模型
下载PDF
新型职业农民培训协同供给与实现机制研究 被引量:2
9
作者 翟旭娇 张国庆 《福建农业科技》 CAS 2021年第3期53-59,共7页
农民培训是提升农民人力资本、推动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路径。如何设计政策制度,有效协同各类农民培训主体,进而提升培训效果是当务之急。首先基于协同供给理论,分析新型职业农民培训供给主体构成及各主体的比较优势、职能、受益、支付... 农民培训是提升农民人力资本、推动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路径。如何设计政策制度,有效协同各类农民培训主体,进而提升培训效果是当务之急。首先基于协同供给理论,分析新型职业农民培训供给主体构成及各主体的比较优势、职能、受益、支付能力情况;其次,基于“三重螺旋”理论总结新型职业农民培训主体的协同供给形式;最后,结合浙江农民大学校务委员会及相关培训人员的实地调查,探析农民培训各主体协同实现机制及其现实效果,以期为相关部门制订更为有效的农民培训协同供给协调政策、提升农民培训效果提供决策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型职业农民 农民培训 协同供给 “三重螺旋”理论
下载PDF
高校深化产教融合运行机制建设的实施路径探索
10
作者 陈斌 《创新创业理论研究与实践》 2023年第5期100-102,106,共4页
深化产教融合是经济新常态下深化人力资源开发的重要制度安排,也是高校推进内涵发展的重要途径。产教融合是一个多方利益主体相互协同的过程,从现实层面来看,面临高校融合准备不够充分、企业参与动力不足、措施针对性不强等问题。基于... 深化产教融合是经济新常态下深化人力资源开发的重要制度安排,也是高校推进内涵发展的重要途径。产教融合是一个多方利益主体相互协同的过程,从现实层面来看,面临高校融合准备不够充分、企业参与动力不足、措施针对性不强等问题。基于“三重螺旋”理论模型,探索深入推进学校、企业和政府三方共赢的产教融合运行机制的实施路径,实现教育链与产业链的有机融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重螺旋”理论 产教融合 运行机制 教育链 产业链 实施路径
原文传递
产业集聚能力的识别框架与培育路径
11
作者 孙晓华 原毅军 《工业经济》 2007年第10期33-38,共6页
从动态经济系统视角提出产业集聚能力的概念,结合集群生命周期各阶段的特点及影响要素的系统分类,提出产业集聚能力识别的“三重螺旋”模型,构建包括资源状况、硬指标、软指标和市场特征等四个维度的评价指标体系,并对沈阳、大连、... 从动态经济系统视角提出产业集聚能力的概念,结合集群生命周期各阶段的特点及影响要素的系统分类,提出产业集聚能力识别的“三重螺旋”模型,构建包括资源状况、硬指标、软指标和市场特征等四个维度的评价指标体系,并对沈阳、大连、鞍山高新技术产业群的集聚能力进行综合评价。应以政府政策引导、合作网络建设和重点企业培养为主线培养产业集聚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产业集聚能力 动态经济系统 “三重螺旋”模型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