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上善”论的德育价值与实践研究
1
作者 许冰慧 《基础教育论坛》 2023年第13期105-106,共2页
“上善”出自老子《道德经》中的“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处众人之所恶,故几于道”。也就是说,上善的特点就是“利万物”,“不争”就是能包容,不索取。“上善”所蕴含的道理仍然可作为现今德育教育的重要内容。作为德育的一部分,... “上善”出自老子《道德经》中的“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处众人之所恶,故几于道”。也就是说,上善的特点就是“利万物”,“不争”就是能包容,不索取。“上善”所蕴含的道理仍然可作为现今德育教育的重要内容。作为德育的一部分,“上善”的德育价值比较广泛,既有如潺溪之水,碧波灵动,努力让德育与学生同行的教学目标;又有如春江之水,乘势而上,让德育与时代同进的责任与担当;更有如上善之水,宁静致远,让德育与祖国同在的实际行动。因此,教师要将“上善”的种子植入课堂,给学生的德育发展提供新的契机,以更好地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德育教育 “上善”论 道德素养
下载PDF
凝聚正能量,践行“上善”教育
2
作者 薛晓丽 《基础教育论坛》 2023年第15期105-106,共2页
教师开展教学的目的不仅是让学生具备知识技能,更重要的是让他们成为品德优良、具有社会责任感的人。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将“善”的理念融入具体的课程中,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培养积极向上、善良友好、热... 教师开展教学的目的不仅是让学生具备知识技能,更重要的是让他们成为品德优良、具有社会责任感的人。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将“善”的理念融入具体的课程中,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培养积极向上、善良友好、热爱社会、有责任心的人。在“善”的润化中,学生可以逐步实现人的“上善”,即从表面的行为规范到内心的道德思考和自我修养的提高,达到完善人的目的。因此,教师不仅要着眼于学生的个人成长,还要着眼于社会的发展和进步,切实开展“上善”教育。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学教育 “上善”教育 德育水平
下载PDF
构筑“上善”课堂挖掘师生潜力
3
作者 蒲云祥 《新校园(中旬刊)》 2014年第5期178-180,共3页
“上善”课堂教学改革模式是我校在课堂教学改革的实践过程中探索的一种教学模式。它是以转变教师的教学方式和学生的学习方式为重点,是构建师生平等交流、多维互动的新型课堂教学模式。它是结合着双江小学的地名特征,为打造校园“水... “上善”课堂教学改革模式是我校在课堂教学改革的实践过程中探索的一种教学模式。它是以转变教师的教学方式和学生的学习方式为重点,是构建师生平等交流、多维互动的新型课堂教学模式。它是结合着双江小学的地名特征,为打造校园“水”文化之办学理念“上善若水,爱出者爱返,福往者福来”衍化而来,依据相关教育教学理论和学校实际,最大限度地提高课堂40分钟的教学效率,从而全面提高课堂教学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上善”课堂 教学改革 先学后教 形散神聚 方式方法
下载PDF
看水立方酒的“上善中国”之道
4
作者 胡明 黄学辉 《新食品》 2011年第23期154-155,共2页
古人云: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处众人之所恶,故几于道。居善地,心善渊,与善仁,言善信,正善治,事善能,动善时。夫唯不争,故无尤。天之道,利而无害:圣人之道,为而不争。夫唯不争,... 古人云: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处众人之所恶,故几于道。居善地,心善渊,与善仁,言善信,正善治,事善能,动善时。夫唯不争,故无尤。天之道,利而无害:圣人之道,为而不争。夫唯不争,故天下莫能与之争。水的境界就是道的境界、德的境界、仁爱的境界、圣贤的境界,上善的境界;上善若水,厚德载物:上善若水,润物无声。此乃水之最高境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立方 “上善中国” 国酒 企业责任
下载PDF
上善如水
5
《思想政治课教学》 北大核心 2003年第12期79-79,共1页
我国古代哲学家老子十分推崇“上善如水”。意思是说人类最美好的品行就应该如水一样。其一,水往低处流。启迪我们做人,尤其是握有一定权力的人,要眼睛向下,时刻关注最基层群众的切身利益。其二,水溶万物而不争。水与千千万万种物... 我国古代哲学家老子十分推崇“上善如水”。意思是说人类最美好的品行就应该如水一样。其一,水往低处流。启迪我们做人,尤其是握有一定权力的人,要眼睛向下,时刻关注最基层群众的切身利益。其二,水溶万物而不争。水与千千万万种物质,溶为一体,构成了人们生活中不可缺少的茶水、药水、墨水等物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上善如水” 老子 哲学思想 政治课教学 中学 教学参考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