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29篇文章
< 1 2 3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中体西用”的当代阐释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 被引量:4
1
作者 黄力之 《黑龙江社会科学》 2006年第2期11-18,共8页
进入21世纪以后,中国的现代化前景出现了模糊性。中国不可能克隆西方式的发达社会是中国现代化问题的特殊性。解决的思路是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角度对“中体西用”作出当代阐释———面对人类文明的可能性危机,以及西方文化的内部衰落... 进入21世纪以后,中国的现代化前景出现了模糊性。中国不可能克隆西方式的发达社会是中国现代化问题的特殊性。解决的思路是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角度对“中体西用”作出当代阐释———面对人类文明的可能性危机,以及西方文化的内部衰落,只有“中体西用”模式才能提供走出危机的路径。经过一百多年的历史发展,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是“中体西用”的当代阐释之当代性基础。这种理念能够赋予“小康社会”和“中等发达国家”目标以文化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现代化前景 “中体西用”之当代阐释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 中西方文化关系模式研究
下载PDF
从符号双轴看杂技雅俗的当代阐释 被引量:1
2
作者 董迎春 张艳秋 《符号与传媒》 2024年第1期149-162,共14页
杂技在当代的发展一直没有厘清的一个问题是“就雅”还是“就俗”。双轴关系是任何符号文本所固有的品质,杂技作为身体表意的符号美学,其聚合轴与组合轴的选择与组合造就了其在不同时期的雅俗品质。当代杂技艺术在聚合轴的丰富性上不断... 杂技在当代的发展一直没有厘清的一个问题是“就雅”还是“就俗”。双轴关系是任何符号文本所固有的品质,杂技作为身体表意的符号美学,其聚合轴与组合轴的选择与组合造就了其在不同时期的雅俗品质。当代杂技艺术在聚合轴的丰富性上不断做出各种尝试,从身体表意、服装、化妆、道具的配合到叙事内容的意义阐释,有了多样聚合,才有多元文本,聚合轴上的多样选择使得当代杂技呈现出“双轴共现”文本增生现象。解释的力量决定了符号发出者和符号文本的结构方向,解释意义在符号过程中的重要性决定了群众“聚合参与”的可能性,杂技艺术产业是中国式文化现代化的表现之一,时代主旋律因素赋能为其提供了新的发展可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符号双轴 当代杂技 雅俗 泛艺术化 当代阐释
下载PDF
当代中国阐释学话语体系构建的回顾与前瞻——张江教授访谈录
3
作者 张江 韦昊昱 《首都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1-8,共8页
访谈中,张江教授认为,从“强制阐释”走向“公共阐释”的研究历程,揭示了阐释的边界性与公开性,而从传统训诂学等中国本土阐释学的独特方法入手,提出“阐衍学”的新颖概念,则既能够为训诂开拓出一个广阔的阐释前景,又能够为阐释打牢可... 访谈中,张江教授认为,从“强制阐释”走向“公共阐释”的研究历程,揭示了阐释的边界性与公开性,而从传统训诂学等中国本土阐释学的独特方法入手,提出“阐衍学”的新颖概念,则既能够为训诂开拓出一个广阔的阐释前景,又能够为阐释打牢可靠的中国根基。因此,当代中国阐释学研究应当在吸收借鉴西方阐释学优秀理论成果的同时,深入挖掘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所蕴藏的丰富阐释学思想资源,使之融入新时代中国学术自主知识体系的有机组成部分之中,并结合时代精神和生活实践对其加以提炼和升华,实现现代转化,推动形成更加科学、更可持续、更具世界意义和历史意义的阐释学理论,从而成为我们把握当代生活、凝练时代主题的有效工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张江 强制阐释 公共阐释 艺术阐释 当代中国阐释
下载PDF
中国古代文论的当代阐释:向死而生之路
4
作者 曹顺庆 王熙靓 《华南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5-15,205,共12页
古代文论在当代学术语境与文化环境中的失效问题由来已久,“古代文论在当代已死”的论断甚至成为学界心照不宣的某种共识。20世纪90年代,学界提出的“中国古代文论的现代转换”命题并未能挽救古代文论,反而进一步将其扫入了“故纸堆”... 古代文论在当代学术语境与文化环境中的失效问题由来已久,“古代文论在当代已死”的论断甚至成为学界心照不宣的某种共识。20世纪90年代,学界提出的“中国古代文论的现代转换”命题并未能挽救古代文论,反而进一步将其扫入了“故纸堆”。学科化、体系化、科学化的“转换阐释”路径正是导致自主自为的古代文论逐渐丧失生命力的症结所在。因而,需在对此进行深刻反思的基础上重新思考古代文论在当代的阐释路径,从古代文论古今通变之“通”——古代文论的当代阐释有效性、古代文论古今通变之“变”——西方文论的中国化、重审古代文论的现代性意义——走向世界的中国古代文论三方面出发,重新焕发古代文论在当代的生命力,探寻古代文论向死而生之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古代文论 当代阐释 方法与路径
下载PDF
中国民族音乐的美学阐释与当代存续
5
作者 王琛 《齐鲁艺苑(山东艺术学院学报)》 2024年第2期27-32,共6页
中国民族音乐在美学上有着“以和为美”的价值观、“虚实相生”的审美观和“天人合一”的境界观。传承至今,我国经济体制和社会结构的变迁改变了中国民族音乐原有的文化语境、艺术形式和传承方式,使其发展面临着严峻的考验,其存续方式... 中国民族音乐在美学上有着“以和为美”的价值观、“虚实相生”的审美观和“天人合一”的境界观。传承至今,我国经济体制和社会结构的变迁改变了中国民族音乐原有的文化语境、艺术形式和传承方式,使其发展面临着严峻的考验,其存续方式也随之发生了重大变化。在日新月异的当代社会,中国民族音乐的发展需要与时代同频共振,更需要始终保持其在艺术与审美上的本真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民族音乐 美学阐释 现代变迁 当代存续
下载PDF
马克思现代性思想研究领域的重要进展——读《马克思现代性思想的当代阐释》
6
作者 李志 《湖北第二师范学院学报》 2024年第3期105-108,共4页
马克思现代性思想不仅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的重要内容,而且也是中国式现代化理论的思想来源。深入研究马克思现代性思想的内在逻辑和理论体系,是学界的理论任务和学术自觉。中南民族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刘国胜教授撰写的《马克思现代性... 马克思现代性思想不仅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的重要内容,而且也是中国式现代化理论的思想来源。深入研究马克思现代性思想的内在逻辑和理论体系,是学界的理论任务和学术自觉。中南民族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刘国胜教授撰写的《马克思现代性思想的当代阐释》,(人民出版社2023年7月出版)一著,就是近年来学界在这一方面的重要成果和学术呈现。该著遵循理论与现实相结合、历史与逻辑相统一的思想原则,以马克思对现代性的批判与建构为逻辑主线,对马克思现代性思想的前提、形成、内容、体系、立场、方法和当代性等重要问题进行了全面而深入地论述。这些研究不仅在现代性问题上提出了许多有价值的学术观点,而且也探索了马克思现代性思想研究的新领域、新问题、新视野和新路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式现代化理论 历史与逻辑相统一 中南民族大学 学术自觉 马克思现代性思想 逻辑主线 理论体系 当代阐释
下载PDF
中国现当代文学研究中文化视角的演变——评《史料视野与文学阐释:当代文学研究的路径与方法》
7
作者 华玉 《中国教育学刊》 2024年第2期I0027-I0027,共1页
岁月流转,时代演进,中国现当代文学如同一幅波澜壮阔的画卷,在历史的长河中熠熠生辉。现当代文学研究过程中,文化视角的演变不仅意味着方法和观念的更新,更意味着对历史、现实与未来之间复杂关系的不断探索和重新理解。站在新的历史节... 岁月流转,时代演进,中国现当代文学如同一幅波澜壮阔的画卷,在历史的长河中熠熠生辉。现当代文学研究过程中,文化视角的演变不仅意味着方法和观念的更新,更意味着对历史、现实与未来之间复杂关系的不断探索和重新理解。站在新的历史节点上回望,发现文化视角的转变正在悄然引领着文学研究的范式转移。从对单一文本或个体的关注,到对文化、社会乃至全球化背景的深入探究,不仅拓宽了研究视野,也让文学本身与时代精神建立了更为紧密的联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当代文学研究 中国现当代文学 文学阐释 文化视角 时代精神 范式转移 历史节点 路径与方法
下载PDF
美学的当代问题与审美活动的本体论内涵——评《美学导论:审美活动的本体论内涵及其现代阐释》
8
作者 岳子君 《中国教育学刊》 2024年第2期I0005-I0005,共1页
当代美学问题与审美活动的本体论内涵一直是哲学界乃至艺术界关注的焦点。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与文化的多元交融,对于美学的探索也日益深入与复杂化。在当代,审美不再是简单的主观感受,而是融合了伦理、文化、政治等多重因素,构建了一个... 当代美学问题与审美活动的本体论内涵一直是哲学界乃至艺术界关注的焦点。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与文化的多元交融,对于美学的探索也日益深入与复杂化。在当代,审美不再是简单的主观感受,而是融合了伦理、文化、政治等多重因素,构建了一个更为广阔而丰富的认知框架。笔者在开展甘肃省教育厅2022年度高等学校创新基金项目“数字媒体时代汉字秩序美学应用研究”(项目编号:2022B-141)过程中,深度梳理了《美学导论:审美活动的本体论内涵及其现代阐释》一书的内容。该书旨在探讨美学的当代问题,以及审美活动背后的本体论内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现代阐释 本体论 当代美学问题 审美活动 认知框架 美学 高等学校 主观感受
下载PDF
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当代阐释与现实意义
9
作者 束正刚 《党史文苑》 2024年第5期131-133,共3页
马克思主义理论作为一种思想体系,对于现代社会问题的解决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随着科技、经济和社会的快速发展,传统的马克思主义理论需要与时俱进,进行当代阐释,以更好地适应当前社会的发展需求。从广义上说,马克思主义既包括由马克... 马克思主义理论作为一种思想体系,对于现代社会问题的解决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随着科技、经济和社会的快速发展,传统的马克思主义理论需要与时俱进,进行当代阐释,以更好地适应当前社会的发展需求。从广义上说,马克思主义既包括由马克思恩格斯创立的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基本观点、基本方法,也包括经列宁等继承者在实践中发展的马克思列宁主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克思主义理论 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 当代阐释 与时俱进 现实意义 思想体系 经济和社会 马克思列宁主义
下载PDF
公共阐释论与中国当代阐释学的理论构建 被引量:1
10
作者 段吉方 《广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3年第3期40-48,共9页
公共阐释论强调阐释是公共的,阐释在公共空间展开,是公共空间中的相互理解与交流。公共阐释论提出了以普遍的公共性要素为前提,以人类普遍共同所有的语言、逻辑、知识等公共精神的积累为来源的阐释观念,为中国当代阐释学的理论构建提供... 公共阐释论强调阐释是公共的,阐释在公共空间展开,是公共空间中的相互理解与交流。公共阐释论提出了以普遍的公共性要素为前提,以人类普遍共同所有的语言、逻辑、知识等公共精神的积累为来源的阐释观念,为中国当代阐释学的理论构建提供了重要的理论路径和方法论框架。在西方阐释学传统、中国阐释学发展的理论坐标上考量公共阐释论,可以进一步推动公共阐释论的理论探究。公共阐释论提出的理论观念如何更切实地成为中国当代阐释学理论建构的思想资源,公共阐释论提出的如何坚持阐释自觉,提升阐释水准等问题,还需要学界不断地挖掘与促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公共阐释 公共空间 公共理性 中国当代阐释
下载PDF
历史、当代与经验:“公共阐释论”的方法论视域 被引量:1
11
作者 孙士聪 《广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3年第1期23-28,共6页
方法论问题被视为当代中国阐释学建构所面临的六大难题之一,而以历史、当代、经验为主要方法论元素的中国阐释论当代建构的方法论视域,贯穿于从强制阐释论到公共阐释论的十年理论进程。在坚持本体论与方法论并重的前提下强调方法论优先... 方法论问题被视为当代中国阐释学建构所面临的六大难题之一,而以历史、当代、经验为主要方法论元素的中国阐释论当代建构的方法论视域,贯穿于从强制阐释论到公共阐释论的十年理论进程。在坚持本体论与方法论并重的前提下强调方法论优先/方法论为重的当代中国阐释学建构策略,已然确立了中西方当代阐释既相互通约、又各有侧重的阐释学范式。随着围绕概念、范畴、命题、体系等展开的探讨的深入,这个当代中国的阐释学范式正在逐步开启中国阐释学的历史视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公共阐释 方法论视域 当代 经验
下载PDF
对立与统一:对文学经典多重属性的当代阐释
12
作者 姜莉丽 《湖北开放职业学院学报》 2023年第7期196-198,共3页
文学经典是文学理论研究的热点问题,学术界围绕经典问题展开了旷日持久的论争,如今我们身处复杂交错的社会语境下,亟须安身立命的信念引领,在此背景下深入挖掘文学经典的品质特性显得十分必要。文学经典是多重矛盾属性的集合体,是普遍... 文学经典是文学理论研究的热点问题,学术界围绕经典问题展开了旷日持久的论争,如今我们身处复杂交错的社会语境下,亟须安身立命的信念引领,在此背景下深入挖掘文学经典的品质特性显得十分必要。文学经典是多重矛盾属性的集合体,是普遍性与特殊性的统一,确定性与不确定性的统一,文化传承与创新的统一,权威性与反权威性的统一。种种属性合力共同成就了文学经典的地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文学经典 品质属性 当代阐释
下载PDF
马魂中体西用与当代中国文化发展的道路自觉——读《马魂中体西用:中国文化发展的现实道路》
13
作者 字振华 《邓小平理论研究》 2016年第3期41-41,45,共2页
作为一名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工作者,多年来有一个困惑始终萦绕不去:在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作为主导和主流意识形态的今天,究竟应当如何处理中、西、马三大学术资源之间的关系问题?我想,这不仅仅是我个人的理论困惑,也是当代中国所... 作为一名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工作者,多年来有一个困惑始终萦绕不去:在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作为主导和主流意识形态的今天,究竟应当如何处理中、西、马三大学术资源之间的关系问题?我想,这不仅仅是我个人的理论困惑,也是当代中国所面临的一个重大理论和现实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当代中国 文化发展 中体西用 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 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 道路 自觉 主流意识形态
下载PDF
探寻现代中国文化主体性的“历史化”阐释学——论中国当代文学和文化研究的新趋势 被引量:2
14
作者 王晓平 《烟台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23年第1期42-52,共11页
中国当代文学和文化研究在“新时代”的问题意识之下出现了新的研究动态,“历史化”成为学界倡导的口号。然而对于如何实践,却有不同理解和路径。从贺桂梅等一些学者的近期研究来看,当前形成了三个研究热点的成果及其方法论意识:对1940... 中国当代文学和文化研究在“新时代”的问题意识之下出现了新的研究动态,“历史化”成为学界倡导的口号。然而对于如何实践,却有不同理解和路径。从贺桂梅等一些学者的近期研究来看,当前形成了三个研究热点的成果及其方法论意识:对1940—1970年代社会主义文学和文化的再解读、对1980年代文学的新探索、对21世纪以来文化现象的新阐释。而这种研究贯穿始终的是新的“建立中国(文化与政治)主体性”的意识,伴随着这种主体性建构自觉的是“认知中国”的清醒努力。在方法论上,这种文学分析和文化研究是以马克思主义“历史化”原则所要求的“反思性”和“总体性”为指导,来探寻新时代中国主体性建构的历史/政治阐释学实践,也是一场新一轮“重写文学史”的范式革新。为此所提出的“打开中国视野”“书写中国气派”的新思路、新论断,展现了新时代文化自信和文化自觉的努力。这种在自觉的新研究方法指导下的领域重构,反映了当下中国文学和文化研究的新趋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历史化 当代文学研究 重写文学史 政治阐释 主体性
下载PDF
中国当代美学本体阐释的三种发生路径
15
作者 蓝国桥 《岭南师范学院学报》 2023年第2期36-43,共8页
中国当代美学依据不同的理论资源,在阐释中生成了三种本体伸展路径。传统西方美学遵循的主要是“形而上”的本体阐释路径。它既表现出“玄虚(模糊)—逻辑(清晰)”两重性结构,又展现为神话论、自然论、神学论、知识论四个演进阶段。其原... 中国当代美学依据不同的理论资源,在阐释中生成了三种本体伸展路径。传统西方美学遵循的主要是“形而上”的本体阐释路径。它既表现出“玄虚(模糊)—逻辑(清晰)”两重性结构,又展现为神话论、自然论、神学论、知识论四个演进阶段。其原因与重空间塑型、好数理渗透的西方艺术—生活相关。马克思及其以后的现代西方美学阐释,多是沿着实践—感性的“形而下”本体路径展开。技术、革命、道德三类实践在社会中的轻重缓急虽然不同,但都与审美密不可分。第三种则是融通了“形而上”与“形而下”的“形而中”路径。它以有限即无限的诗性智慧为基点,超越了中西方的审美文化。康德与三种路径,均存在着或显或隐的牵连。它们都深刻地影响着中国当代美学的本体创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当代美学 本体阐释 发生路径 康德美学
下载PDF
中国式现代化理论的当代价值阐释
16
作者 漆文娟 《世纪桥》 2023年第9期90-93,共4页
新中国成立以来,逐步建构和完善了具有中国特色的工业体系和国民经济体系,最终确立了根植于中国社会历史进程和具体国情的中国式现代化发展理念。中国式现代化既是一种理论话语,也是一种实践方式,与新时代“五位一体”的发展理念相匹配... 新中国成立以来,逐步建构和完善了具有中国特色的工业体系和国民经济体系,最终确立了根植于中国社会历史进程和具体国情的中国式现代化发展理念。中国式现代化既是一种理论话语,也是一种实践方式,与新时代“五位一体”的发展理念相匹配,已形成体系完整的“中国式现代化”理论。依据这一理论话语的内在逻辑和实践形态,阐释其价值形态和当代意义,既是凝聚民族力量、熔铸民族精神的时代之需,也是讲好中国故事、塑造中国形象、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体系建构的内在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式现代化 内在逻辑 话语体系 当代阐释
下载PDF
《新神榜:杨戬》与经典女性形象的当代阐释
17
作者 李淑婷 《视听》 2023年第8期13-16,共4页
作为追光影视“新神榜”系列的又一力作,国产动漫《新神榜:杨戬》通过浪漫唯美的东方神话景观以及对封神故事的深度挖掘,重新演绎了甥舅二人“劈山救母”的神话传说,再次将中国传统文化中的闪光人物带到了年轻观众面前。在尊重历史文本... 作为追光影视“新神榜”系列的又一力作,国产动漫《新神榜:杨戬》通过浪漫唯美的东方神话景观以及对封神故事的深度挖掘,重新演绎了甥舅二人“劈山救母”的神话传说,再次将中国传统文化中的闪光人物带到了年轻观众面前。在尊重历史文本的基础上,该片还汲取了英美女性主义批评话语,对历史边缘中的女性形象给予深情关注。作为一部以男性成长为主线的电影,能够充分借用女性主义视角审视人物形象,以求打破对女性形象的扁平化叙事,赋予经典女性形象鲜活的时代气息,是《新神榜:杨戬》对当代文娱影片的突出贡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神榜:杨戬》 双线写作 女性形象 当代阐释
下载PDF
史实传说类成语典故的当代阐释
18
作者 芦春艳 《今古文创》 2023年第6期27-29,共3页
为应对工具理性侵占价值理性、泛娱乐化削弱社会认同等问题,史实传说类成语典故需要研究者在当代话语背景下,与时俱进地观照其永恒的精神价值,要注意通过回归原典、理清典故内涵流变过程来还原历史真相;并结合事件背景、历代评价给出辩... 为应对工具理性侵占价值理性、泛娱乐化削弱社会认同等问题,史实传说类成语典故需要研究者在当代话语背景下,与时俱进地观照其永恒的精神价值,要注意通过回归原典、理清典故内涵流变过程来还原历史真相;并结合事件背景、历代评价给出辩证客观的当代评价;适当引经据典增加当代阐释的深度广度,而对于与当代话语背景不相适应的内容,则应注意提炼阐发其中的思想精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成语典故 当代阐释 传统文化
下载PDF
中国当代音乐中西湖意象的文化阐释
19
作者 乐敏 《黄河之声》 2023年第16期144-147,共4页
中国当代专业音乐创作中以西湖为题材的作品为数不多,却承载着丰富的文化意蕴。本文选取陈怡、叶小纲、郭鸣三首不同体裁的作品,阐释其中蕴含的水、美人、生命与惜别四大意象所综合而成的西湖审美特征。水意象常赋予西湖以柔美变幻的色... 中国当代专业音乐创作中以西湖为题材的作品为数不多,却承载着丰富的文化意蕴。本文选取陈怡、叶小纲、郭鸣三首不同体裁的作品,阐释其中蕴含的水、美人、生命与惜别四大意象所综合而成的西湖审美特征。水意象常赋予西湖以柔美变幻的色彩感。美人意象刻画出柔美婉约、清雅灵动的形象。生命意象表达出蕴含勃勃生机的生命气息。惜别意象表现悠远绵长的追忆和饱含激情的眷恋。作品在以多样化的创作手法彰显西湖意象外,还显示出在二十世纪西方作曲技术的影响(泛调性、多调性等)下,中国作曲家探求中西音乐风格交融的印记,以及个人的独特创作风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西湖意象 中国当代音乐 文化阐释
下载PDF
“文艺学经典的当代阐释”学术研讨会会议综述
20
作者 任继泽 《美学与艺术评论》 2023年第1期249-254,共6页
人文学科的发展离不开对学科经典著作的不断阐释,对文艺学来说更是如此。那么,在对文艺学经典进行当代阐释时应遵循哪些原则和方法,具体的中西文艺学经典的当代阐释又能产生哪些新的成果?在这一问题背景下,2022年12月10日,复旦大学中国... 人文学科的发展离不开对学科经典著作的不断阐释,对文艺学来说更是如此。那么,在对文艺学经典进行当代阐释时应遵循哪些原则和方法,具体的中西文艺学经典的当代阐释又能产生哪些新的成果?在这一问题背景下,2022年12月10日,复旦大学中国语言文学系、《复旦学报》编辑部与《学术月刊》编辑部联合举办了“文艺学经典的当代阐释”学术研讨会,来自中国社科院大学、复旦大学、华东师范大学、浙江大学等高校与科研院所的60余位学者线上参加了本次会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学术月刊》 文艺学 中国语言文学 人文学科 会议综述 华东师范大学 复旦大学 当代阐释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