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151篇文章
< 1 2 58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化理论为方法,化理论为德性——冯契先生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独特贡献
1
作者 闫虹珏 《时代人物》 2024年第6期11-14,共4页
冯契先生以其学贯中西的学识、严谨真诚的治学态度,开创了独具特色的冯氏学说。冯契先生深耕中国传统哲学领域,一方面以哲学基本问题为主线,运用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全面梳理中国传统哲学发展脉络,突出中国传统哲学的认识论的贡献;另一... 冯契先生以其学贯中西的学识、严谨真诚的治学态度,开创了独具特色的冯氏学说。冯契先生深耕中国传统哲学领域,一方面以哲学基本问题为主线,运用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全面梳理中国传统哲学发展脉络,突出中国传统哲学的认识论的贡献;另一方面以意义世界为切入点,尝试将马克思主义理论与中国传统德性之学相结合。他提出的“化理论为方法”“化理论为德性”的治学思路不仅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探索出一条独特的实践路径,而且为中国传统哲学的当代转型与发展提出了创造性的设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冯契 马克思主义中国 理论为方 理论为德性
下载PDF
在审美与意识形态纠葛之间重申典型的文学价值——兼论中国化马克思主义典型论的困境与可能
2
作者 王雨佳 《当代作家评论》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75-82,共8页
“典型”作为中国文学创作与批评中的一个关键词,在中国文学史的发展历程中可谓经历了大起大落的命运。从20世纪20至30年代经由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的传播而迅速崛起,到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俨然成为文学创作与批评的主导规范,再到新时... “典型”作为中国文学创作与批评中的一个关键词,在中国文学史的发展历程中可谓经历了大起大落的命运。从20世纪20至30年代经由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的传播而迅速崛起,到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俨然成为文学创作与批评的主导规范,再到新时期之后走向衰落的过程,表明一个“无可争辩”的事实:典型正不可避免地成为一个历史概念,似乎再难吸引作家与批评家的注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 中国文学史 文学创作与批评 典型论 中国马克思主义 意识形态 关键词 大起大落
下载PDF
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法哲学研究:回顾与展望
3
作者 郭小东 《湖北理工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24年第2期76-85,共10页
马克思主义法哲学研究是马克思主义研究的重要领域。新中国成立初期,我国马克思主义法哲学研究主要是在苏联《国家与法的理论》教科书的传统下展开,形成了苏联化的马克思主义法哲学研究模式。改革开放以后,我国马克思主义法哲学研究步... 马克思主义法哲学研究是马克思主义研究的重要领域。新中国成立初期,我国马克思主义法哲学研究主要是在苏联《国家与法的理论》教科书的传统下展开,形成了苏联化的马克思主义法哲学研究模式。改革开放以后,我国马克思主义法哲学研究步入自主自觉和加快发展阶段。进入新世纪,马克思主义法哲学研究开始迈向全面发展的新阶段,研究的主题更加丰富、特点愈加鲜明、队伍不断壮大、成果更加丰硕。回望70余年的研究历程,我国马克思主义法哲学研究始终坚持“回归经典”与“关注现实”相结合、坚持“历史探源”与“理论创新”相结合、坚持“实践主导”与“多元推进”相结合。展望未来,马克思主义法哲学研究应当加强运用多学科交叉研究方法,应当加强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国家制度和法律制度的理论研究,应当加强对马克思主义法律思想中国化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克思主义哲学 马克思主义律思想 马克思主义律思想中国
下载PDF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时空关联
4
作者 樊志辉 李佳琦 《海南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4年第3期9-17,共9页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既需要结合实际主动创新,又需要对传统文化积极扬弃。马克思主义中国化需要在现实中展开思想教育和话语传播,在现代与传统之间,它与旧有的各种马克思主义理论、不同文教制度下的各种教化资源以及中国传统教化资源呈现...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既需要结合实际主动创新,又需要对传统文化积极扬弃。马克思主义中国化需要在现实中展开思想教育和话语传播,在现代与传统之间,它与旧有的各种马克思主义理论、不同文教制度下的各种教化资源以及中国传统教化资源呈现出复杂的时空关联。在历史悠久、文明源远流长的中国,传统教化对中国社会有着深远的影响。马克思主义中国化需要承担起建构社会新序与复兴中华文明的双重责任,这意味着它一方面要满足现代中国在教化方面的现实诉求,另一方面要处理好与中国传统教化之间的关系。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与传统教化思想之间有着断裂的历史延续性,它既是马克思主义思想教育与传播在新时代新发展中的产物,又是对中国传统教化的批判、继承、发展和超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克思主义中国 思想教育 中国传统教
下载PDF
中国马克思主义文学批评标准的创新问题 被引量:3
5
作者 谷鹏飞 《西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期15-32,共18页
中国马克思主义文学批评标准作为马克思主义文学理论中国化最为重要的成果,一直指引中国当代文学发展并成为中国当代文学批评的基本依据。新时代如何进一步实现马克思主义文学批评标准与中国传统文学批评标准的结合,推进中国马克思主义... 中国马克思主义文学批评标准作为马克思主义文学理论中国化最为重要的成果,一直指引中国当代文学发展并成为中国当代文学批评的基本依据。新时代如何进一步实现马克思主义文学批评标准与中国传统文学批评标准的结合,推进中国马克思主义文学批评标准的创新发展,在学理方法上需要运用“新格义”阐释法,对马克思主义文学批评标准与中国传统文学批评标准各自所包含的观念逻辑与理论意涵进行“共现”“分梳”“比堪”“融通”阐释,最终形成中国马克思主义文学批评标准的新内涵、新形态。由于此种新内涵与新形态是以不断变化着的当代中国文学现实为基础,以文学批评的思想、内容、形式、功用为进路,通过打通马克思主义文学批评的政治性、历史性、审美性、人民性标准与中国文学批评“道”“文”“质”标准,实现中国马克思主义文学批评的政治逻辑、情感逻辑、伦理逻辑与知识逻辑的统一,因而它可以使中国马克思主义文学批评标准在理念与实践两个方面成为一种统一文学创作、鉴赏、教化、批判与行动五重目标的全新文学批评共同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克思主义文学批评 中国传统文学批评 中国马克思主义文学批评 “新格义”阐释
下载PDF
中国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的当代建构与传统文论资源
6
作者 王中原 《许昌学院学报》 CAS 2024年第1期40-47,共8页
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当代建构的实质是马克思主义经典文艺思想的中国化当代化实践,其旨归是在当代历史语境下建构中国的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形态。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当代建构的主要任务可以概述为:后现代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的建构、生态... 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当代建构的实质是马克思主义经典文艺思想的中国化当代化实践,其旨归是在当代历史语境下建构中国的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形态。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当代建构的主要任务可以概述为:后现代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的建构、生态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的建构、文艺以人民为中心的文艺理论实践。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的当代建构须把中国传统文论作为一个重要的学理资源纳入其理论实践中。通过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当前在场化,中国传统文论从实践主体的本土性塑造、知识资源的保障、思想观念的熔铸三个层面确保了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当代建构的实施。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的当代建构同时也为中国古代文论的当代转换提供了一条创新路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克思主义 文艺理论 传统文论 中国 当代
下载PDF
全国毛泽东文艺思想研究会2022年学术年会暨“中国化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与批评实践的发展——学习党的二十大精神、纪念毛泽东《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发表80周年”学术研讨会召开
7
《黑龙江社会科学》 2023年第1期F0003-F0003,共1页
2022年11月19-20日,全国毛泽东文艺思想研究会2022年学术年会暨“中国化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与批评实践的发展——学习党的二十大精神、纪念毛泽东《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发表80周年”学术研讨会在河北大学召开。此次年会由全国毛... 2022年11月19-20日,全国毛泽东文艺思想研究会2022年学术年会暨“中国化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与批评实践的发展——学习党的二十大精神、纪念毛泽东《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发表80周年”学术研讨会在河北大学召开。此次年会由全国毛泽东文艺思想研究会、河北大学文学院联合主办,吉林大学中国当代马克思主义文艺学研究中心、河北大学红色文学与文化研究中心、《学习与探索》《吉林大学社会科学学报》《毛泽东邓小平理论研究》等协办。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理论与批评 文艺学研究 《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 毛泽东文艺思想 红色文学 研究中心 当代马克思主义 中国马克思主义
下载PDF
分众化视域下马克思主义早期传播研究
8
作者 张依 李婷 朱会玲 《传媒论坛》 2024年第13期29-31,43,共4页
1920年8月至1921年7月,是中国共产党早期组织开展马克思主义传播的主要活动时期。在具体的传播过程中,中国共产党早期组织划分传播对象、区分传播内容、选取不同的传播方式,开展了一系列马克思主义传播活动。这些既体现了分众化理念的... 1920年8月至1921年7月,是中国共产党早期组织开展马克思主义传播的主要活动时期。在具体的传播过程中,中国共产党早期组织划分传播对象、区分传播内容、选取不同的传播方式,开展了一系列马克思主义传播活动。这些既体现了分众化理念的具体运用,也促进了马克思主义的广泛传播,为新时代马克思主义的传播提供了经验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分众 中国共产党早期组织 马克思主义
下载PDF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共产党对马克思主义法与科技理论的创新
9
作者 杜俊华 索海杰 《重庆社会科学》 2023年第1期103-112,共10页
马克思和恩格斯认为,科学技术对社会经济发展有很大的促进作用,影响着法律制度的产生、发展和变革。同时,科技发展产生的一些问题也需要法律规范加以调整,从而更好利用法律法规来促进科技保障民众的基本需求。改革开放以来,尤其是党的... 马克思和恩格斯认为,科学技术对社会经济发展有很大的促进作用,影响着法律制度的产生、发展和变革。同时,科技发展产生的一些问题也需要法律规范加以调整,从而更好利用法律法规来促进科技保障民众的基本需求。改革开放以来,尤其是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依据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实际情况,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实践中积极探索科学技术与法律法规、社会发展的互动规律。与此同时,党也强调要加强科技立法和科技体制改革,用法律法规和制度推动科学技术的发展,从而保障科学技术成果更好地造福于人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共产党 马克思主义 与科技 中国
下载PDF
“人民性”概念在中国马克思主义批评中的引入与新变
10
作者 王天保 《美与时代(美学)(下)》 2023年第1期18-25,共8页
20世纪40年代初,“人民性”概念被引入中国马克思主义文学批评之中。随着中国马克思主义文学批评的发展及其与苏联文论的对话,“人民性”逐渐成为中国马克思主义文学批评的关键词。新时期以前,“人民性”概念的价值在于它能够在一定程... 20世纪40年代初,“人民性”概念被引入中国马克思主义文学批评之中。随着中国马克思主义文学批评的发展及其与苏联文论的对话,“人民性”逐渐成为中国马克思主义文学批评的关键词。新时期以前,“人民性”概念的价值在于它能够在一定程度上补救“阶级性”概念在阐释文学经典时的片面性,因此,这一概念在20世纪50-60年代曾经发挥过积极的作用。新时期以后,“阶级性”在马克思主义文学批评中不再具有以前的强势地位,“人民性”概念的补救功能随即消失,而政治功能日益凸显。但是,由于“人民性”是一个宏观的、原则性概念,它在文学批评实践中的阐释效力不断下降。坚持马克思主义文学批评的人民立场,以文学批评的具体概念取代抽象概念,探寻“人民性”与马克思主义文学批评之间新的关联方式,是中国马克思主义文学批评发展的一种选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民性 中国马克思主义文学批评 新变
下载PDF
留法勤工俭学促进马克思主义传播
11
作者 孙李欣 王絮颖 +1 位作者 李梓炫 孙松松 《人民周刊》 2024年第10期70-71,共2页
留学生团体是近代中国社会的精英阶层。五四时期,中国不少有志青年远赴海外求学,力求在他国学习到救国真理。这些留学生在国外接受了许多思想,特别是研究了马克思主义相关思想。回国后,他们成为传播马克思主义的重要力量,将相关理论在... 留学生团体是近代中国社会的精英阶层。五四时期,中国不少有志青年远赴海外求学,力求在他国学习到救国真理。这些留学生在国外接受了许多思想,特别是研究了马克思主义相关思想。回国后,他们成为传播马克思主义的重要力量,将相关理论在国内进行传播,特别是留法勤工俭学的学生团体在很大程度上促进了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勤工俭学 马克思主义传播 近代中国社会 留学生 精英阶层 中国的传播 五四时期 团体
下载PDF
马克思主义法哲学中国化问题研究论要 被引量:9
12
作者 文正邦 文培阳 《学习与探索》 CSSCI 北大核心 2010年第3期70-77,共8页
马克思主义法哲学是人类法律思维的宝贵结晶。要增强中国法学的科学性和理论的彻底性,就须积极致力于马克思主义法哲学的中国化——使之与中国法制建设和法学发展有机结合,为构建和发展适应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要求的中国当... 马克思主义法哲学是人类法律思维的宝贵结晶。要增强中国法学的科学性和理论的彻底性,就须积极致力于马克思主义法哲学的中国化——使之与中国法制建设和法学发展有机结合,为构建和发展适应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要求的中国当代法哲学和法学理论提供理论支撑。因此,应该努力探寻马克思主义法哲学中国化的前提、条件、环境、方式、途径、步骤等重要课题,即厘清马克思主义法哲学的历史功绩和时代使命、马克思主义法哲学中国化的理论维度和实践依据、马克思主义法哲学与当代中国法制建设及法学发展等重大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克思主义哲学 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 中国制建设及学发展
下载PDF
中国化马克思主义文学批评的言说方式 被引量:6
13
作者 张玉能 张弓 《文艺理论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1年第4期94-100,共7页
中国化马克思主义文学批评是以中国传统文学批评为根基,以马克思主义文学批评为依据的文学批评理论和实践,中国传统文学批评和马克思主义文学批评的言说方式制约着中国化马克思主义文学批评的言说方式。中国传统文学批评的言说方式主要... 中国化马克思主义文学批评是以中国传统文学批评为根基,以马克思主义文学批评为依据的文学批评理论和实践,中国传统文学批评和马克思主义文学批评的言说方式制约着中国化马克思主义文学批评的言说方式。中国传统文学批评的言说方式主要是一种直觉感悟的体悟,因此,中国化马克思主义文学批评的言说方式应该以直觉感悟为基础。作为西方文学批评之一种的马克思主义文学批评的言说方式主要是一种理性分析的阐释,因此,中国化马克思主义文学批评的言说方式还应该结合理性分析的阐释。这样才可能真正做到文学批评以欣赏为基础,深入进行文本分析,达到结合中西文学批评的优长之处的境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马克思主义文学批评 言说方式 直觉感悟 理性分析
下载PDF
社会主义法治国家:新时代马克思主义法哲学中国化的现实逻辑和重大成果 被引量:4
14
作者 王芳 《探索》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期5-12,共8页
党的十九大进一步明确了新时代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重大目标。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是中国共产党在新时代下继承创新、深刻领会并成功运用马克思主义法哲学理论的精神要义而形成的马克思主义法哲学中国化的现实逻辑和重大成果,将马... 党的十九大进一步明确了新时代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重大目标。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是中国共产党在新时代下继承创新、深刻领会并成功运用马克思主义法哲学理论的精神要义而形成的马克思主义法哲学中国化的现实逻辑和重大成果,将马克思主义法哲学理论推向一个新的发展境界。马克思主义法哲学理论是立足于历史唯物主义和辩证唯物主义基础上形成的科学、系统而完整的法哲学理论体系。马克思主义法哲学关于法的一般性原理是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理论基石,马克思主义法哲学关于社会主义法制的具体原理是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指导原则。可以说,马克思主义法哲学是新时代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不二法宝。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时代 社会主义治国家 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
下载PDF
批评、自我批评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辨析 被引量:2
15
作者 董遂强 王哲 《山西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11年第3期9-12,共4页
批评和自我批评具有十分丰富的哲学内涵,建设性的批评和自我批评是马克主义政党制定正确路线方针和政策的思想基础。批评是一种否定性评价,作为否定性评价都应该是辩证的否定。辩证否定既是世界观,又是方法论,它要求人们用发展的眼光客... 批评和自我批评具有十分丰富的哲学内涵,建设性的批评和自我批评是马克主义政党制定正确路线方针和政策的思想基础。批评是一种否定性评价,作为否定性评价都应该是辩证的否定。辩证否定既是世界观,又是方法论,它要求人们用发展的眼光客观地看待一切,用批判的和革命的态度对待世界,对待别人,对待自己。延安整风运动中毛泽东把批评和自我批评方法论的作用发挥到了极致,确立了党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加快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进程,促进了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毛泽东思想的最终形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批评 自我批评 否定性评价 马克思主义 中国进程
下载PDF
中国现代文学与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历史互构——评《中国现代文学批评实践属性研究》
16
作者 赵凌河 《盐城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4年第1期F0002-F0002,F0003,共2页
实践性是马克思主义独有的理论品格,《中国现代文学批评实践属性研究》一书正是在马克思主义实践论的理论视阈中展开的,其理论视角在现代文学批评研究中比较新颖。新民主主义革命的社会实践作为现代文学批评的生成土壤,使得现代文学批... 实践性是马克思主义独有的理论品格,《中国现代文学批评实践属性研究》一书正是在马克思主义实践论的理论视阈中展开的,其理论视角在现代文学批评研究中比较新颖。新民主主义革命的社会实践作为现代文学批评的生成土壤,使得现代文学批评内生地指向新民主主义革命,参与并作用于新民主主义革命时代的社会实践,二者实现历史互构,共同完成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伟大实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现代文学批评 中国现代文学 新民主主义革命 马克思主义实践论 生成土壤 理论品格 实践属性 互构
下载PDF
“民族形式”论争与马克思主义文学批评的中国化探索 被引量:1
17
作者 黄念然 刘芳 《学习与实践》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3期113-120,共8页
作为马克思主义文学批评中国化探索的一个重要截面,抗战时期文艺理论界关于"民族形式"的论争,形成了论争产生之原因或背景、内容与形式的构成问题、"旧形式利用"问题、"民间形式"问题、"民族形式&qu... 作为马克思主义文学批评中国化探索的一个重要截面,抗战时期文艺理论界关于"民族形式"的论争,形成了论争产生之原因或背景、内容与形式的构成问题、"旧形式利用"问题、"民间形式"问题、"民族形式"问题之学理性质等核心问题域。"民族形式"论争对中国马克思主义文学批评的民族性意识的觉醒、形成与深化起到了正面的推动作用。通过这一系列争论和探索,为中国马克思主义文学批评的民族观注入了丰富的理论内涵,并将民族形式的创造放到民族现实生活的基础上,确立了中国马克思主义文学批评在民族形式创造问题上的现实主义和唯物主义理论原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民族形式 论争 马克思主义 文学批评 中国
下载PDF
中国化马克思主义文学批评的美学特征 被引量:5
18
作者 张玉能 《青岛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0年第4期44-50,82,共8页
中国化马克思主义文学批评是中国马克思主义者以马克思主义文学批评的理论和实践为依据,结合中国传统文化和具体革命实践,从20世纪初至今不断丰富、发展的文学批评体系。它在美学上具有明显的特征:一是它的革命实践性,把文学批评作为无... 中国化马克思主义文学批评是中国马克思主义者以马克思主义文学批评的理论和实践为依据,结合中国传统文化和具体革命实践,从20世纪初至今不断丰富、发展的文学批评体系。它在美学上具有明显的特征:一是它的革命实践性,把文学批评作为无产阶级革命事业的一部分来建构理论和进行实践;二是它的伦理意识形态性,把文学批评与政治和道德等意识形态紧密联系在一起,这是它继承和发展中国传统伦理型美学的必然结果;三是它的整合和谐性,在其发展过程中不断整合美学思想,运用到文学批评的理论和实践之中,逐步形成了内容与形式相统一、革命现实主义与革命浪漫主义相结合、中西美学思想相融合的和谐体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克思主义文学批评 中国 美学特征
下载PDF
早期西方马克思主义对推进中国化马克思主义发展的方法论启示 被引量:2
19
作者 刘卓红 《学术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8期13-21,177,共9页
作为马克思之后的两股重要力量,早期西方马克思主义和中国化马克思主义具有某种殊途同归的特点:在理论生成和推进语境上具有相似性和可比性;不拘泥于教条,坚持从本国实际出发;坚持实践思维,把马克思主义作为认识的方法和行动的指南;坚... 作为马克思之后的两股重要力量,早期西方马克思主义和中国化马克思主义具有某种殊途同归的特点:在理论生成和推进语境上具有相似性和可比性;不拘泥于教条,坚持从本国实际出发;坚持实践思维,把马克思主义作为认识的方法和行动的指南;坚持马克思的批判精神,在对马克思主义内部各种错误思想的批判中获得真知灼见。早期西方马克思主义根据当时国际共产主义运动斗争形势的变化,重新思考和探讨马克思主义哲学的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所得出的有益结论,是留给当今中国化马克思主义发展的宝贵思想遗产,对全球化背景下如何推进马克思主义发展提供了有益的思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早期西方马克思主义 中国马克思主义 批评精神 实践思维 人本价值
下载PDF
鲁迅的马克思主义文学批评中国化实践 被引量:2
20
作者 黄念然 《学习与探索》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5期156-162,共7页
鲁迅的马克思主义文学批评中国化实践在20世纪中国的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中国化实践活动中是具有典范性、方向性的。其核心精神是"战斗的现实主义";其主导方法是辩证视域下唯物辩证法的灵活运用;其话语表述是民族化、大众化和... 鲁迅的马克思主义文学批评中国化实践在20世纪中国的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中国化实践活动中是具有典范性、方向性的。其核心精神是"战斗的现实主义";其主导方法是辩证视域下唯物辩证法的灵活运用;其话语表述是民族化、大众化和通俗化的;其价值诉求是"孺子牛"精神与中国大众利益的有机结合。鲁迅开放、发展的马克思主义文学批评观是探索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中国化最为重要的精神财富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鲁迅 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 文学批评 中国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58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