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4,736篇文章
< 1 2 250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探索中国古代科技与文化:历朝历代教学探究与实践
1
作者 朱文卫 《炫动漫》 2024年第6期25-27,共3页
中国古代是一个拥有悠久历史和深厚文化底蕴的国家,其灿烂文明令人叹为观止。在漫长的历史长河中,中国人民创造了许多令世人惊叹的科技成就,这些成就不仅展现了人类的智慧和创造力,也为人类文明的进步做出了巨大贡献。同时,古代中国还... 中国古代是一个拥有悠久历史和深厚文化底蕴的国家,其灿烂文明令人叹为观止。在漫长的历史长河中,中国人民创造了许多令世人惊叹的科技成就,这些成就不仅展现了人类的智慧和创造力,也为人类文明的进步做出了巨大贡献。同时,古代中国还孕育了丰富多彩的文化传统,如诗词、书画、传统节日等,这些传统不仅反映了古代人们的审美情趣和文化追求,也承载着丰富的历史内涵和道德观念。因此,探索中国古代科技与文化不仅是对历史的追溯,更是对人类智慧和创造力的颂扬,有助于我们更深刻地理解和认识古代人类的发展历程和文明成就。在当今教育领域,深入研究中国古代历朝历代的科技与文化,以及如何通过教学实践使学生更好地领悟古代科技与文化的丰富内涵,是一项重要的课题,也是我们应当认真思考和探索的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古代 科技 文化 教学 实践
下载PDF
中国古代思想文化的理论特质——从古今学者对孟学的不同定性谈起
2
作者 吴天明 《理论月刊》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150-160,共11页
古人均视孟学为治国之学,而非今人所认为的哲学。孟子虽有哲学思想,但其核心只是要求恢复井田制“,劳力者”得其食“,劳心者”得世禄,如此而已。考古资料和历史文献均显示,中国古代思想文化起源于黄帝古城时代,大体与阶级、私有制和国... 古人均视孟学为治国之学,而非今人所认为的哲学。孟子虽有哲学思想,但其核心只是要求恢复井田制“,劳力者”得其食“,劳心者”得世禄,如此而已。考古资料和历史文献均显示,中国古代思想文化起源于黄帝古城时代,大体与阶级、私有制和国家同源,旨在治国富民,亦让治国君子合理获取有限私利。经五帝夏商周春秋九代发展,春秋时代晚期周朝王官最终将九代的“先王陈迹”定型为六经文本,从而最终形成古人所谓的“先王之道”,今人所谓的“王官之学”。春秋战国之交,孔子师徒祖孙,将六经理论发展为仁学和礼学,从而形成董仲舒所言的“新王之道”。战国诸子细化和分化了先王之道和新王之道,形成百家争鸣的子学。汉至清代的学者反复阐释上述先秦经典,形成经学。总之先王之道、新王之道、战国子学、汉至清代经学,虽千差万别,言人人殊,但本质均为治国富民之学,这才是中国古代思想文化的理论特质。这一理论特质经久不变,主要与中国地理气候、民族融合、文化融合有关,也与古代君子的聪明智慧有关,自有其历史发展逻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孟子 儒家 国学 中国古代思想文化
下载PDF
古代中国边疆民族的服饰文化与交流
3
作者 李和 《染整技术》 CAS 2024年第5期123-125,共3页
古代中国的边疆民族是多元文化的交汇点,西域的草原、南疆的丘陵形成了特有的服饰,反映了各民族的生活方式、宗教信仰和社会结构。服饰文化的多样性促进了商品的贸易,加强了文化的互动和影响。
关键词 古代中国 边疆民族 服饰文化
下载PDF
中国古代文学里的饮食文化及其象征价值
4
作者 李亚梅 《食品与机械》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244-244,共1页
由余文章等主编,北京大学出版社出版的《臧否饕餮:中国古代文学中的饮食书写》一书,以古代文学为立足点,以文学发展为脉络,以具体文学为抓手,探究古代文学背后的饮食文化内涵,为进一步了解中国饮食文化提供了新的参照。
关键词 中国古代文学 北京大学出版社 饮食文化 饮食书写 立足点
下载PDF
基于中国古代体育文化的文创产品设计
5
作者 黄冠华 王坤茜 《品牌研究》 2024年第2期0112-0115,共4页
文创产品作为文化传播的载体,需要与中国传统精神文明有机统一、紧密结合。文章通过对基于中国古代体育文化的文创产品设计研究,总结出传承性、创新性、功能性与美观性的设计原则;得出提炼法、转述法与意境法的设计方法。通过桌面蹴鞠... 文创产品作为文化传播的载体,需要与中国传统精神文明有机统一、紧密结合。文章通过对基于中国古代体育文化的文创产品设计研究,总结出传承性、创新性、功能性与美观性的设计原则;得出提炼法、转述法与意境法的设计方法。通过桌面蹴鞠文创的设计案例,验证了当今文创设计需要以传统文化与现代设计语言相融合的方式,增强设计的文化内涵,降低传统文化的传播难度,展现了中国古代体育文化的文化价值和艺术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古代体育文化 文创设计 文化元素
下载PDF
民族地区高校通识课中国古代科技史课程思政元素与路径探索——以西藏大学为例
6
作者 周艳霞 周毅 《大学教育》 2024年第6期98-101,共4页
高校课程思政与思政课程同向同行是落实高等教育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关键举措,通识课作为高校公选课有着不同专业的选课学生,民族地区因多处在祖国边陲尤其有着加强思政教育的必要性与重要性。文章以西藏大学开设的通识课中国古代科技史... 高校课程思政与思政课程同向同行是落实高等教育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关键举措,通识课作为高校公选课有着不同专业的选课学生,民族地区因多处在祖国边陲尤其有着加强思政教育的必要性与重要性。文章以西藏大学开设的通识课中国古代科技史为例,凸显其通识、历史与思政课相结合的特点,挖掘课程当中显性、隐性的思政元素并运用新教学方法进行实践,编写特色讲义,总结课程思政成效,找到更加适合民族地区高校的课程思政教育方式,为优化人才培养方式增添更多可能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民族地区 通识课 课程思政 中国古代科技
下载PDF
中国古代天文科技档案名词“候簿”源流考
7
作者 丁海斌 郭嘉琦 《北京档案》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21-26,共6页
中国是世界历史上天文记录保存最完整、最系统的国家。中国古代辉煌的天文学成就与之息息相关。“候簿”为中国古代指代原始天文观测记录簿的专业名词,在中国古代天文史上具有重要地位,其天文观测记录的内容包括日照时数、行星位置、星... 中国是世界历史上天文记录保存最完整、最系统的国家。中国古代辉煌的天文学成就与之息息相关。“候簿”为中国古代指代原始天文观测记录簿的专业名词,在中国古代天文史上具有重要地位,其天文观测记录的内容包括日照时数、行星位置、星月运动、太阳高度角、风向等。“候簿”一词的产生可追溯到唐代,自唐代以后一直延续使用到清代,并在清代的使用频率达到顶峰。其义项在历史沿革中未发生较大嬗变。民国时期,“候簿”一词随着近代天文学的产生而逐步消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候簿 科技名词 档案名词 中国古代天文史 科技历史语言学
下载PDF
我国古代日用化学科技发展概览——评《中国古代日用化学工程技术史》
8
作者 吴砚冰 《分析测试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I0002-I0002,共1页
我国古代日用化学科技的发展是中国传统文化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古代人民对于日常生活的需求促使他们开展各种科技研究,尤其是在冶炼、陶瓷、染料、药物等方面。这些科技的发展对于提高生活质量、促进经济发展起到了重要作用。中国古代... 我国古代日用化学科技的发展是中国传统文化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古代人民对于日常生活的需求促使他们开展各种科技研究,尤其是在冶炼、陶瓷、染料、药物等方面。这些科技的发展对于提高生活质量、促进经济发展起到了重要作用。中国古代的哲学思想、医学理论、冶金技术等都为日用化学科技的发展提供了理论基础和实践指导。例如,《黄帝内经》、《四书五经》等经典著作中记载了不少与日用化学相关的知识,这些都是古代科技的重要源泉。古代中国与东西方的文化交流对于日用化学科技的发展产生了重要影响。例如,丝绸之路的建立促进了东西方贸易和技术交流,从而推动了染料、药物等领域的科技进步。综上所述,研究我国古代日用化学科技的发展是对中国传统文化中科技成就的重要探索,对于了解古代人民的科技智慧、推动现代科技发展具有积极的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科技成就 中国传统文化 日用化学 文化交流 科技进步 《黄帝内经》 冶金技术 技术交流
下载PDF
香文化融入中国古代文学教学的策略
9
作者 李其霞 李祥瑞 《辽东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4年第3期103-108,共6页
中国古代文学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载体,中国香文化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古人用香来比喻言行美好、品性高洁之贤才君子;香能驱邪祛疫、蠲忿忘忧,而异域之香还可迎神招灵、却死成仙。将香文化融入古代文学课程教学,不但可... 中国古代文学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载体,中国香文化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古人用香来比喻言行美好、品性高洁之贤才君子;香能驱邪祛疫、蠲忿忘忧,而异域之香还可迎神招灵、却死成仙。将香文化融入古代文学课程教学,不但可以丰富课程教学内容,为古代文学课程教学注入新的活力和想象力,还可以引导学生自觉塑造完善的人格,主动对中国传统文化进行传承创新,并为当代文化建设服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文化 中国古代文学 传统文化
下载PDF
中国古代科技术语英译策略:定义型诠释
10
作者 刘性峰 《语言教育》 2024年第1期85-93,共9页
中国古代科技术语是中国古代科技知识体系的基本表征单位,而中国古代科技术语英译,则是中国传统科技知识对外译介的重要内容与主要传播途径之一。中国古代科技术语在概念、语符和科学范式方面具有特殊性与复杂性,因此,此类术语英译具有... 中国古代科技术语是中国古代科技知识体系的基本表征单位,而中国古代科技术语英译,则是中国传统科技知识对外译介的重要内容与主要传播途径之一。中国古代科技术语在概念、语符和科学范式方面具有特殊性与复杂性,因此,此类术语英译具有某种程度的不可通约性,需要译者采取诠释性翻译策略。文章聚焦中国古代科技术语英译的定义型诠释策略,涉及内涵型定义、外延型定义、同义型定义、图示型定义、混合型定义。这些定义型诠释策略可以呈现中国古代科技术语的本质属性与核心内涵,同时又满足译文读者的认知需求,有助于推动中国古代科技文化的对外译介与传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古代科技术语 英译策略 概念 定义型诠释
下载PDF
中国古代传统体育运动文化特征研究
11
作者 王宇 董奎 +2 位作者 曹榆 张紫钰 戴彬 《武术研究》 2024年第8期16-19,共4页
中国古代传统体育运动历史悠久,礼仪教化、军事行动、娱乐养生、民俗节令等不断衍化出众多体育运动项目,“礼、武、戏、力、艺”体现的文化内涵和人文精神呈现出独特的东方智慧,体现了中华体育文化的博大精深。文章运用文献资料法和逻... 中国古代传统体育运动历史悠久,礼仪教化、军事行动、娱乐养生、民俗节令等不断衍化出众多体育运动项目,“礼、武、戏、力、艺”体现的文化内涵和人文精神呈现出独特的东方智慧,体现了中华体育文化的博大精深。文章运用文献资料法和逻辑分析法等研究方法探讨我国古代传统体育运动的内容和发展。研究发现,我国古代传统体育运动蕴含着丰富的文化内涵,具有鲜明的文化特征及独特的发展历程。在文化强国等国家战略下,应深入挖掘中国古代传统体育运动的价值和意义,剖析其文化精神,寻求传统体育运动中的民族智慧与效用,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价值理念、哲学思想、人文精神与道德规范,建设体育强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古代 传统体育运动 文化特征
下载PDF
中国式现代化进程中影像科技赋能文化传承与创新
12
作者 张晓艳 《艺术传播研究》 2024年第5期4-15,共12页
全面深化改革作为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根本动力,必须牢牢将社会主义先进文化视为前进方向,坚持在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上全面发力、多维突破。影像科技是探索文化与科技有效融合的一个突破点,不仅能为中国文化的传承与保护... 全面深化改革作为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根本动力,必须牢牢将社会主义先进文化视为前进方向,坚持在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上全面发力、多维突破。影像科技是探索文化与科技有效融合的一个突破点,不仅能为中国文化的传承与保护提供新手段,也能形成更多的文化产业增长点。聚焦影像科技在中国式现代化进程中的关键作用,探讨其如何促进中国文化的现代转化与创新发展,分析影像科技与文化融合的有效机制及其在文化传承与创新中的应用,可以揭示影像科技在继承传统文化、激发文化创新、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上的关键作用,为中国式现代化汇聚更加强大的文化力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式现代化 影像科技 文化传承 文化创新
下载PDF
中国古代文化传播的历史逻辑
13
作者 孙越 《云南师范大学学报(对外汉语教学与研究版)》 2024年第1期27-29,共3页
文化是指特定历史时期人类社会所创造出来的物质财富与精神财富的总和,是社会群体在长期发展过程中所形成的共同价值观、信仰、习俗、艺术、科技等的总和。文化的传播并非简单地复制和粘贴,也非是表面现象的传递,而是在不同文化背景下... 文化是指特定历史时期人类社会所创造出来的物质财富与精神财富的总和,是社会群体在长期发展过程中所形成的共同价值观、信仰、习俗、艺术、科技等的总和。文化的传播并非简单地复制和粘贴,也非是表面现象的传递,而是在不同文化背景下进行适应和变迁,这一过程涉及文化创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表面现象 共同价值观 中国古代文化 文化的传播 社会群体 精神财富
下载PDF
文化自信理念下“中国古代文学”课程思政教学刍议
14
作者 周慧敏 《廊坊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4年第3期109-114,共6页
文化自信是中国精神的根本内核,它根植于中国优秀的传统文化,而中国古代文学便是其中历久弥新的最鲜活的组成部分。因此,“中国古代文学”课程对于大学生的思政教育、价值理念及精神的培养不仅具有先天优势,更是责无旁贷。在新文科建设... 文化自信是中国精神的根本内核,它根植于中国优秀的传统文化,而中国古代文学便是其中历久弥新的最鲜活的组成部分。因此,“中国古代文学”课程对于大学生的思政教育、价值理念及精神的培养不仅具有先天优势,更是责无旁贷。在新文科建设全面启动的新阶段,“中国古代文学”课程思政教学的开展,应以文学属性作为课程思政的重要载体,以文化属性彰显课程思政的本质属性,在此基础上努力探索灵活多样的课程思政实践方式,将思政育人贯穿人才培养体系,注重将价值塑造、知识传授和能力培养融为一体,增强学生的文化自信与使命担当,进而营造社会新风尚,提升中华民族的文化品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文化自信 中国古代文学 课程思政 文学属性 文化属性 实践方式
下载PDF
马克思主义哲学视域下传承中国古代廉政文化的原则和策略
15
作者 唐蕊 《新丝路》 2024年第25期0129-0131,共3页
中国古代廉政文化内容丰富,在历史上为维护政局的稳定发挥了重要的作用。文章在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指导下,认真分析中国古代廉政文化的内涵及特征,指出了马克思主义哲学视域下传承中国古代廉政文化应坚持批判与继承相结合、历史与现实相... 中国古代廉政文化内容丰富,在历史上为维护政局的稳定发挥了重要的作用。文章在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指导下,认真分析中国古代廉政文化的内涵及特征,指出了马克思主义哲学视域下传承中国古代廉政文化应坚持批判与继承相结合、历史与现实相结合、创新与发展相结合的原则,从理论层面、制度层面和实践层面来结合时代发展要求,旨在更好地传承古代廉政文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克思主义哲学 中国古代廉政文化 文化传承
下载PDF
讲好中国式现代化的科技文化故事:以“秦创原”为例的对外话语体系研究
16
作者 化睿云 《科技传播》 2024年第6期143-146,共4页
结合话语体系的对外传播策略研究,以“秦创原”的对外传播和话语叙事为例,探讨如何通过布“道”施“术”讲好中国式现代化的科技文化故事,执持对外传播的实践路径。厘清对外话语挑战,聚焦“触达率”,掌握对外话语叙事的“主动权”问题,... 结合话语体系的对外传播策略研究,以“秦创原”的对外传播和话语叙事为例,探讨如何通过布“道”施“术”讲好中国式现代化的科技文化故事,执持对外传播的实践路径。厘清对外话语挑战,聚焦“触达率”,掌握对外话语叙事的“主动权”问题,以中国科技文化发展造福于民、服务全人类的价值归宗为导向,构建中国式现代化的对外话语体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式现代化 科技文化 对外话语 秦创原
下载PDF
中国古代陶器的艺术与文化价值探究
17
作者 赵丽娟 《收藏与投资》 2024年第3期55-57,共3页
“象以载器”,源远流长的中国古代陶器承载着艺术创新与文化传承的重要功能。文章从艺术与文化视角出发,分别探讨了马家窑期陶器的技艺风格、半山期陶器的精致造型和象征意义、辛店文化下陶器的艺术特点。通过对不同历史时期陶器的详细... “象以载器”,源远流长的中国古代陶器承载着艺术创新与文化传承的重要功能。文章从艺术与文化视角出发,分别探讨了马家窑期陶器的技艺风格、半山期陶器的精致造型和象征意义、辛店文化下陶器的艺术特点。通过对不同历史时期陶器的详细分析,文章探讨了中国陶器在技术、艺术和文化方面的三重价值,从而为我们理解中国古代的社会生活、艺术审美和理念信仰提供独特视角。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古代陶器 文化价值 艺术特征
下载PDF
中国古代雷文化探讨
18
作者 蒋超 《大众文摘》 2024年第4期0108-0110,共3页
雷电作为一种直观显著的天气现象,前人已经对它做过很多的研究。本文尝试从雷电文化的角度来探讨中国 古代对雷电的认知及其延伸在民俗、农业、宗教、建筑等方面的影响。
关键词 文化 中国古代 防雷措施
下载PDF
中国古代文学作品中的茶文化分析
19
作者 王涵薇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文摘版)社会科学》 2024年第2期0091-0094,共4页
中国古代文学作品是我国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而茶文化作为一种独特的文化现象,在古代文学作品中有着广泛的体现。茶文化在古代文学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通过对茶的描述和茶文化的表达,揭示了作者的思想、情感和对人生的理解。茶文化在古... 中国古代文学作品是我国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而茶文化作为一种独特的文化现象,在古代文学作品中有着广泛的体现。茶文化在古代文学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通过对茶的描述和茶文化的表达,揭示了作者的思想、情感和对人生的理解。茶文化在古代文学作品中的广泛体现,不仅丰富了作品的内涵和艺术性,更对人们的生活和思维方式产生了积极的影响。茶文化的独特价值和意义,使其成为了中国古代文学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也为后世茶文化的传承和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古代文学作品 文化 意义 影响
下载PDF
从亲属称谓语看中国古代婚俗文化遗迹
20
作者 杨珂 《语言与文化研究》 2024年第5期254-256,共3页
亲属称谓是人们血缘关系的体现,其不仅是一种简单的称呼方式,还反映了人们在亲情和文化中的价值观和态度。而语言被视为文化的“活化石”,这也为我们探寻消失在历史长河中的神秘文化现象留下的痕迹提供了新思路。本文基于文化语言学中... 亲属称谓是人们血缘关系的体现,其不仅是一种简单的称呼方式,还反映了人们在亲情和文化中的价值观和态度。而语言被视为文化的“活化石”,这也为我们探寻消失在历史长河中的神秘文化现象留下的痕迹提供了新思路。本文基于文化语言学中的亲属称谓语研究,以此窥探上古文化遗迹。通过本次研究,以期引发学者们对文化语言学研究的深入思考,并促进语言学学科的进一步建设,从而推动语言生活健康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文化语言学 亲属称谓语 中国古代婚俗 文化遗迹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50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