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492篇文章
< 1 2 175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中国古典诗歌英译的美学研究——评《什么是生态语言学》
1
作者 武术 《科技管理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3期I0020-I0020,共1页
诗歌作为中国古代文学的最高形式之一,借助凝练且富有韵律的语言,生动表达出了作者的思想与情感,诗歌语言字句斟酌、意象丰富,是对中华传统文化的高度体现。也正是因此,在诗歌翻译的过程中,想要使译文与原文在韵律、风格、表现形式、内... 诗歌作为中国古代文学的最高形式之一,借助凝练且富有韵律的语言,生动表达出了作者的思想与情感,诗歌语言字句斟酌、意象丰富,是对中华传统文化的高度体现。也正是因此,在诗歌翻译的过程中,想要使译文与原文在韵律、风格、表现形式、内涵意义等方面完全对应上,是一件非常困难的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古代文学 诗歌语言 生态语言学 诗歌翻译 内涵意义 中国古典诗歌英译 美学研究 表现形式
下载PDF
从语言思想看“中国品牌”语言学建设
2
作者 冯卉 张迈曾 《天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2008年第1期83-86,共4页
不同的语言和不同的文化产生不同的语言思想。文化差异性及社会、历史特殊性是不能被西方文化的主流语言思想所取代的。任何形式的思想,在各种类型的思维中,尤其在不同的语言理论模式中总是无处不在的。所谓"中国品牌"之语言... 不同的语言和不同的文化产生不同的语言思想。文化差异性及社会、历史特殊性是不能被西方文化的主流语言思想所取代的。任何形式的思想,在各种类型的思维中,尤其在不同的语言理论模式中总是无处不在的。所谓"中国品牌"之语言研究理论只能以华夏文明所特有的语言观为出发点,充分认识中西语言思想的文化差异,把语言研究扎扎实实地建立在掌握材料、分析材料的基础上,同时加强理论思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语言思想 语言理论模式 “中国品牌”语言学研究
下载PDF
传统文化融入中国品牌的研究轨迹分析 被引量:1
3
作者 程志宇 崔昊 《老字号品牌营销》 2023年第4期6-8,共3页
基于国家提倡将传统文化融入中国品牌的背景,对国内学者关于传统文化融入中国品牌研究的文献进行关键词分析,探寻该研究的轨迹。分析发现,国内学者从20世纪末开始关注该问题的研究,并逐渐从表象向深层发展,研究轨迹可划分为“传统文化... 基于国家提倡将传统文化融入中国品牌的背景,对国内学者关于传统文化融入中国品牌研究的文献进行关键词分析,探寻该研究的轨迹。分析发现,国内学者从20世纪末开始关注该问题的研究,并逐渐从表象向深层发展,研究轨迹可划分为“传统文化融入民族品牌”“中国元素融入品牌形象”“中国文化赋能品牌国际化”“文化自信赋能中国特色品牌”四个阶段。未来各学科学者们可从“双循环”背景、融入的内在机理、顾客的参与等方面展开协同的深入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传统文化 中国品牌 研究轨迹
下载PDF
中国语言学学科建设的三个问题——沈家煊先生访谈
4
作者 沈家煊 罗琼鹏 《中国语言战略》 2023年第2期1-3,共3页
沈家煊先生是中国著名语言学家,曾担任两届中国语言学会会长(2010—2018年)、中国社会科学院语言研究所所长(1999—2009年)、《中国语文》主编(2005—2015年)等职务,并于2006年当选中国社会科学院学部委员。在长达半个世纪的语言学生涯... 沈家煊先生是中国著名语言学家,曾担任两届中国语言学会会长(2010—2018年)、中国社会科学院语言研究所所长(1999—2009年)、《中国语文》主编(2005—2015年)等职务,并于2006年当选中国社会科学院学部委员。在长达半个世纪的语言学生涯中,他积极引领中国语言学的学术走向,致力于语言学学科建设和人才培养,大力弘扬老一辈语言学家务实创新的学术传统,为汉语研究的深化、推动汉语研究走向世界,做出了卓越的贡献。近年来,沈家煊先生极力倡导“大语法观”“超越印欧语的眼光”,提出了“对言语法”“新范畴观”“名动包含”等新观点,不断为中国语言学的发展贡献智慧和思想源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语文》 中国社会科学院 语言研究 中国语言学 汉语研究 沈家煊 走向世界 思想源泉
下载PDF
中国的品牌命名——十类中国产品品牌名称的语言学分析 被引量:30
5
作者 陈洁光 黄月圆 严登峰 《南开管理评论》 CSSCI 2003年第2期47-54,共8页
本文用语言学的分析方法分析了十类产品品名(共计1304个)的语言结构。这十类中国产品可分为三组,分别代表中国消费品的三个发展阶段:传统产品(例如火柴和酒)、传统但有新发展的产品(例如自行车、鞋类、牙膏)和现代化的产品(例如化妆品... 本文用语言学的分析方法分析了十类产品品名(共计1304个)的语言结构。这十类中国产品可分为三组,分别代表中国消费品的三个发展阶段:传统产品(例如火柴和酒)、传统但有新发展的产品(例如自行车、鞋类、牙膏)和现代化的产品(例如化妆品、软饮料、洗衣机、电冰箱、电视机)。本文的结论是:中国品牌命名首先受汉语语言的音节、声调及构词法的特性的支配,同时,产品在中国市场经济中的发展阶段也是品牌命名中的一个重要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品牌命名 中国 品牌名称 语言学分析 汉语 研究方法 市场经济 文化差异
下载PDF
中国模糊语言学的理论研究述评 被引量:38
6
作者 吴世雄 陈维振 《福建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0年第2期76-81,共6页
该文回顾了模糊语言学在中国的发展历程 ,分析了中国模糊语言学理论研究的特点和存在的问题 。
关键词 模糊语义 中国 模糊语言学 研究方法 模糊词语
下载PDF
中国法律语言学研究综述 被引量:6
7
作者 宗世海 刘文辉 《广西社会科学》 2006年第10期146-150,共5页
目前中国法律语言学的研究已取得较大发展。这主要表现在中国法律语言学界已经出版的著作、发表的论文以及其他领域的相关研究等方面。中国法律语言学研究侧重于静态研究。对此,应“三管齐下”、三重任务齐头并进,注重汉语中的实用研究... 目前中国法律语言学的研究已取得较大发展。这主要表现在中国法律语言学界已经出版的著作、发表的论文以及其他领域的相关研究等方面。中国法律语言学研究侧重于静态研究。对此,应“三管齐下”、三重任务齐头并进,注重汉语中的实用研究和动态研究,从语用学角度来研究法律语言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 法律语言学 研究 综述
下载PDF
中国社会语言学研究的现状与前瞻 被引量:17
8
作者 郭熙 《江苏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02年第5期132-135,共4页
社会语言学在中国出现以来大体经历了引介初创阶段、蓬勃发展阶段和稳定深入阶段。中国社会语言学的主要特点是研究范围广泛、注重应用研究、紧扣时代特征和成就引人注目。加强理论建设和人才建设,积极开展语言关系、语言的变化、语言... 社会语言学在中国出现以来大体经历了引介初创阶段、蓬勃发展阶段和稳定深入阶段。中国社会语言学的主要特点是研究范围广泛、注重应用研究、紧扣时代特征和成就引人注目。加强理论建设和人才建设,积极开展语言关系、语言的变化、语言规划等方面的研究是中国社会语言学的迫切任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队伍建设 理论建设 语言规划 语言关系 语言变异 语言学研究 中国 社会语言学 现状
下载PDF
基于观念结构分析的中国初中语文教科书批评语言学研究 被引量:2
9
作者 章家谊 胡范铸 《语言文字应用》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3期144-144,共1页
母语教育是应用语言学研究最重要的任务之一,语文教科书则是母语教育最重要的媒介。我国目前对语文教科书的研究很大程度上停留在经验层面,即使是学术层面的研究,也多是在学科教育学框架下开展,很少引起语言学界的关注。因此,语文教科... 母语教育是应用语言学研究最重要的任务之一,语文教科书则是母语教育最重要的媒介。我国目前对语文教科书的研究很大程度上停留在经验层面,即使是学术层面的研究,也多是在学科教育学框架下开展,很少引起语言学界的关注。因此,语文教科书的语言学研究(包括对其语言的研究)显得重要而迫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语言学研究 语文教科书 观念结构 批评 初中 中国 母语教育 学科教育学
下载PDF
话语语言学是语言学历史发展的必然——中国话语语言学研究会成立大会暨首届全国话语语言学学术研讨会会议综述 被引量:6
10
作者 李佐文 张天伟 《外语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06年第3期16-19,共4页
关键词 话语语言学 学术研讨会 成立大会 会议论文 研究 首届 中国 上海外国语大学 必然 历史
下载PDF
认知语言学理论与中国翻译研究的回顾与前瞻 被引量:9
11
作者 唐文生 《西华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1年第2期86-89,共4页
从20世纪80年代初认知语言学的诞生,到1990年国际认知语言学协会成立,再到本世纪十年来认知语言学理论对翻译理论和实践的广泛研究,表明了认知语言学是语言研究的一个新的发展趋势。运用认知语言学理论研究翻译,为我们展现了有别于传统... 从20世纪80年代初认知语言学的诞生,到1990年国际认知语言学协会成立,再到本世纪十年来认知语言学理论对翻译理论和实践的广泛研究,表明了认知语言学是语言研究的一个新的发展趋势。运用认知语言学理论研究翻译,为我们展现了有别于传统的翻译理论的一个全新的视角。本文综述了认知语言学理论与翻译研究这一课题在中国的研究状况,分析了其研究范围、相关课题、存在的问题以及发展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认知语言学 中国翻译研究 回顾与前瞻
下载PDF
加强“字”的研究,推进中国语言学的发展 被引量:5
12
作者 徐通锵 《语言文字应用》 CSSCI 1995年第1期8-10,共3页
加强“字”的研究,推进中国语言学的发展·笔谈·徐通锵19世纪和20世纪之交,中国出版了一部《马氏文通》,用印欧语的语法框架整理汉语的语言事实,写出了第一部语法专著。这标志着中国语言学克服了闭关自守的封闭式研究... 加强“字”的研究,推进中国语言学的发展·笔谈·徐通锵19世纪和20世纪之交,中国出版了一部《马氏文通》,用印欧语的语法框架整理汉语的语言事实,写出了第一部语法专著。这标志着中国语言学克服了闭关自守的封闭式研究传统,开始了和西方语言学的结合。学术研究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语言学 “字” 汉语研究 语言理论 理论和方法 语言学的发展 汉语结构 《马氏文通》 语言研究 语言学
下载PDF
中国语言学史的几种研究法 被引量:1
13
作者 李开 刘艳梅 焦冬梅 《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学报》 2007年第1期167-171,共5页
中国语言学史的研究法是纵向聚合式的。有关语言学史的分期,学术界的看法大体上是一致的,唯“隋唐宋”之宋代属上说和“宋元明”之宋代属下说有分歧,属下说是可取的。有关成果的特色,王力以问题为纲,以语音研究为贯穿是其特色;何九盈以... 中国语言学史的研究法是纵向聚合式的。有关语言学史的分期,学术界的看法大体上是一致的,唯“隋唐宋”之宋代属上说和“宋元明”之宋代属下说有分歧,属下说是可取的。有关成果的特色,王力以问题为纲,以语音研究为贯穿是其特色;何九盈以古代有语言学、《尔雅》成书于先秦、《切韵》音系杂凑说等为其特色。围绕规范化问题研究语言学史,是一个宏大叙事中的问题意识的可取视角,李建国的《汉语规范史略》提供了一些有益的经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语言学 分期 规范化研究
下载PDF
语料库数据驱动下的中国外语界英语语言学发展现状及趋势研究 被引量:4
14
作者 李一飞 《渤海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6年第2期153-154,共2页
英语作为一门国际通用语言,对其研究可追溯到17世纪初期,而中国对其研究始于19世纪中期。我国英语语言学研究起步较晚,但已取得令人瞩目的成就。我国外语界在外语期刊上发表论文数量大幅增加,论文质量、研究深度也有很大提高,但是,英语... 英语作为一门国际通用语言,对其研究可追溯到17世纪初期,而中国对其研究始于19世纪中期。我国英语语言学研究起步较晚,但已取得令人瞩目的成就。我国外语界在外语期刊上发表论文数量大幅增加,论文质量、研究深度也有很大提高,但是,英语语言学的研究重点在哪?取得了哪些重大的进展?未来的研究方向是什么?这些问题值得我们去思考。基于此,笔者在语料库数据的支撑下,采用"语料库驱动"方法对近年来的英语语言学研究进行梳理,对未来的发展趋势进行探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英语语言学 外语期刊 语料库 数据驱动 中国 语言学研究 现状 国际通用语言
下载PDF
淹博识断精审——由戴震的“学有三难”谈中国语言学研究应取的态度 被引量:1
15
作者 郭锡良 《湖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07年第4期17-18,共2页
这是本刊"中国语言学自主创新之路"学术讨论专栏推出的第三组笔谈,共有三篇文章。其中,郭锡良先生的文章从戴震的"学有三难"入手,讨论了中国语言学研究应取的态度,指出中国和西方各有自己的语言学传统,我们学习西... 这是本刊"中国语言学自主创新之路"学术讨论专栏推出的第三组笔谈,共有三篇文章。其中,郭锡良先生的文章从戴震的"学有三难"入手,讨论了中国语言学研究应取的态度,指出中国和西方各有自己的语言学传统,我们学习西方语言学,重要的是学习他们的理论方法,以用于我们的汉语和其他中国语言的研究实践,而不是邯郸学步,套用他们的教条和研究成果。宋绍年先生的文章点评了《马氏文通》对介词和连词问题的研究,指出马氏的句读理论是在吸收西方语法理论基础上的自主创新,一方面马氏套用了西方语法的标准和结论,另一方面又能根据汉语的特点加以改造,马氏的做法给了我们重要启迪。崔彦博士的文章从"二等字与来母的关系"、"李方桂的二等介音"两个方面评述了上古二等r介音的研究成果,强调从谐声字不能为上古二等韵构拟带l-的复辅音声母,r介音的构拟是虚拟性的,都不是确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语言学 语言学研究 自主创新 学术讨论 创新之路 专栏 戴震 西方语言学
下载PDF
中国民族学研究中的语言学方法:检讨与重建 被引量:1
16
作者 谭必友 李臣玲 《新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04年第4期71-75,共5页
语言学方法是民族学研究的重要方法,但自它明确成为中国民族学的关注对象后,这个方法本身一直未能在理论上和实践中获得新发展。本文在对这一方法详加检讨的基础上,试图建构一些新的方法,以突破前人在这一问题上的局限性,为民族学在新... 语言学方法是民族学研究的重要方法,但自它明确成为中国民族学的关注对象后,这个方法本身一直未能在理论上和实践中获得新发展。本文在对这一方法详加检讨的基础上,试图建构一些新的方法,以突破前人在这一问题上的局限性,为民族学在新时期的发展开示一新路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 民族学研究 语言学方法 叙述方法 语词分析法
下载PDF
立足汉语,面向世界——中国语言学研究理念漫谈 被引量:3
17
作者 麦耘 《语言科学》 2006年第2期62-65,共4页
按这组语言学理论研究笔谈是由本刊编委胡明扬教授发起的。胡明扬教授非常关注语言学理论的建设,也非常关心本刊的发展,不仅提议本刊要重视语言学理论的研究和建设,还亲自组稿,撰写了语,胡明扬教授这种对中国语言学事业发展的拳拳之心,... 按这组语言学理论研究笔谈是由本刊编委胡明扬教授发起的。胡明扬教授非常关注语言学理论的建设,也非常关心本刊的发展,不仅提议本刊要重视语言学理论的研究和建设,还亲自组稿,撰写了语,胡明扬教授这种对中国语言学事业发展的拳拳之心,让我们深为感佩。语言学理论是语言科学研究的指导思想和方法论,任何科学的语言研究,不论明言与否,都有一定的理论背景。国外语言学特别重视理论探索,因此语言理论不断创新,20世纪语言学达到前所未有的鼎盛阶段就得益于这种不断创新的追求。我国语言学界重视事实,这也是一种理论倾向,自有其长处,无可厚非,但是长期不重视,甚至忽视理论探索,不支持理论论争,恐怕也是一种缺陷。我国语言学要自立于世界语言学之林,不能永远追随国外语言学的理论和方法,因此必须重视语言理论的研究和探索。这组语言学理论研究笔谈的角度是多方面的,其中既有从宏观上对语言学发展大势的思考,也有从微观上探讨语言学研究中的具体问题;既有分析汉语的,也有调查研究民族语言的。我们希望开展平心静气、友好善意的科学讨论,切磋琢磨,共同前进;《语言科学》刊发论文的学术规范也一贯要求对不同观点应以理服人,不宜讽刺挖苦,嘲弄伤人,更不宜断章取义,曲解原意。切磋性的文章更应力求用词平和,与人为善。另外,被批评者也有反批评的权利,不过同样希望在切磋探讨中富有学者风度。本刊愿意和语言学界一起为营造一个自由、坦诚、友好的学术探讨和争论的良好氛围而共同努力。本期刊发的这组语言学理论研究笔谈的文章是2006年第1期的继续,本年度的语言学理论研究笔谈也到此为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面向世界 汉语研究 语言学研究 三个“面向” 中国 北京景山学校 改革开放以来 面向现代化 邓小平同志 面向未来
下载PDF
应用语言学不等于理论语言学的应用——读《二十世纪的中国语言应用研究》 被引量:1
18
作者 施春宏 《汉语学习》 CSSCI 1999年第1期61-63,共3页
相当长的时间里,一些搞理论的人并不重视语言应用理论的研究,认为语言的应用研究没有什么理论价值,语言应用也没有什么理论,好像应用语言学只是理论语言学的应用,本身并没有大的理论。甚至有不少搞应用语言学的人也或多或少有这样... 相当长的时间里,一些搞理论的人并不重视语言应用理论的研究,认为语言的应用研究没有什么理论价值,语言应用也没有什么理论,好像应用语言学只是理论语言学的应用,本身并没有大的理论。甚至有不少搞应用语言学的人也或多或少有这样的观念。论证应用语言学有自身的理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应用语言学 语言应用研究 理论语言学 二十世纪 中国语言 社会语言学 队伍建设 语言 跨学科 语言生活
下载PDF
漫谈外国语言学博士研究生的培养——北京外国语大学中国外语教育研究中心刘润清教授访谈录(二) 被引量:2
19
作者 熊建辉 《世界教育信息》 2010年第1期16-22,共7页
我国博士毕业生数量自2007年开始位居世界第一,但博士研究生(以下简称“博士生”)培养质量问题却引起人们广泛关注。为此,我们再次采访了北京外国语大学中国外语教育研究中心刘润清教授(访谈录一见本刊2009年第7期)。刘老围绕外... 我国博士毕业生数量自2007年开始位居世界第一,但博士研究生(以下简称“博士生”)培养质量问题却引起人们广泛关注。为此,我们再次采访了北京外国语大学中国外语教育研究中心刘润清教授(访谈录一见本刊2009年第7期)。刘老围绕外国语言学博士生的培养这一主题,既谈到过去许国璋、王佐良等国内语言学大师和杰弗里·里奇(Geoffrey Leech)、米克·肖特(Mick Short)等国外著名语言学专家是如何培养研究生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北京外国语大学 外语教育研究中心 博士研究 语言学 访谈录 培养 清教 中国
下载PDF
中国传统语言学的词类研究之检讨 被引量:3
20
作者 陈会兵 《南通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4年第1期82-86,共5页
中国传统语言学中没有独立的语法学 ,语法研究一般依附于文字、音韵、训诂等“小学”门类和诗文的创作研究 ,在传统语言学中也没有语言学意义上的词类划分。为了适应认识世界的需要 ,人们给表示事物的概念分类 ;适应诗文创作的需要 ,人... 中国传统语言学中没有独立的语法学 ,语法研究一般依附于文字、音韵、训诂等“小学”门类和诗文的创作研究 ,在传统语言学中也没有语言学意义上的词类划分。为了适应认识世界的需要 ,人们给表示事物的概念分类 ;适应诗文创作的需要 ,人们给语词分类 ;适应更深入的认识难以掌握使用的虚词的需要 ,人们努力探索给虚词分类并认识它们的作用。所有这些分类 ,适应汉语的特点 ,基本能适应汉语(尤其是古汉语 )的词语分类要求 ,语言研究者不应该忽视而应该批判地继承这些词语分类的传统 ,去其糟粕 ,取其精华 ,结合现代语言学理论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传统语言学 词类研究 检讨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75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