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1,545篇文章
< 1 2 250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中国好人”精神在安徽大学生社会责任教育中资源开发与应用研究 被引量:1
1
作者 任少平 陈冉 《安徽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7年第2期103-104,共2页
充分挖掘开发"中国好人"精神这座宝藏,将"中国好人"蕴藏丰富的"精神资源"转化为"德育资源",积极探索将"中国好人"精神资源开发应用于大学生社会责任教育的嵌入与融合路径,既能集聚... 充分挖掘开发"中国好人"精神这座宝藏,将"中国好人"蕴藏丰富的"精神资源"转化为"德育资源",积极探索将"中国好人"精神资源开发应用于大学生社会责任教育的嵌入与融合路径,既能集聚丰富大学生社会责任教育内容和载体,又能将"中国好人"精神落地生根转化成大学生社会责任品质和行为担当,具有重要理论研究和现实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好人”精神 大学生 社会责任教育
下载PDF
“中国好人”之“好”析辨 被引量:3
2
作者 王艳 《伦理学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6期81-84,共4页
"中国好人"的评议和推广活动时至今日,需要研究和说明"中国好人"之"好"的实质内涵。"好人"之"好"的标准应是"真"、"善"、"美"的有机统一。其间,"... "中国好人"的评议和推广活动时至今日,需要研究和说明"中国好人"之"好"的实质内涵。"好人"之"好"的标准应是"真"、"善"、"美"的有机统一。其间,"真"是"好"的前提条件,"善"是"好"的价值所在,"美"是"好"的社会期待。跟进"中国好人"的评议活动开展相关理论研究,是十分必要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好人” 真实与真诚 道德智慧 真善美相统一
下载PDF
秦汉时期统一多民族国家语境下的“中国”认同 被引量:1
3
作者 田广林 周宇杰 《陕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74-83,共10页
在统一多民族国家的政治环境和“天下一家”语境下,四裔归属意识的不断增强,是秦汉时期的“中国”认同获得空前发展的根本机制。郡县制管理体制机制下东西南北各地、各族居民先后被“编户化”而统称为“秦人”和“汉人”,意味着在秦汉... 在统一多民族国家的政治环境和“天下一家”语境下,四裔归属意识的不断增强,是秦汉时期的“中国”认同获得空前发展的根本机制。郡县制管理体制机制下东西南北各地、各族居民先后被“编户化”而统称为“秦人”和“汉人”,意味着在秦汉王朝疆域版图之内各族居民在共同的政治、经济、文化政策下,相互认同而实现的空前民族统一,体现出当时东西南北各族对以秦汉王朝为代表的“中国”,在政治、经济、文化等维度下的全方位认同。这是中国古代国家形态、民族内涵及其关系格局发展过程中出现的一次具有里程碑意义的重大转机,这种直接以统一帝国疆域划定的规模空前的统一民族共同体的出现,对于后世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凝聚,具有重要的奠基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统一多民族国家 天下一家 中华民族共同体 “中国”认同
下载PDF
论新中国史研究与“新中国学” 被引量:1
4
作者 宋月红 《河北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26-32,38,共8页
今年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5周年。75年来特别是中共十八大以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党领导人民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乘势开启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新征程。新中国的历史发展,是历史中国的延续和发展,中国式现代化由奠基、开创... 今年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5周年。75年来特别是中共十八大以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党领导人民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乘势开启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新征程。新中国的历史发展,是历史中国的延续和发展,中国式现代化由奠基、开创到深化和拓展,中华民族从站起来到富起来再到强起来,中华文明实现生命更新和现代转型。新中国的历史发展,不断孕育、生成和发展关于新中国的认识和研究,即“新中国学”。“新中国学”特指关于中华人民共和国之学,由此也推动中国学从“他塑”转向“自塑”,重心从研究中国传统历史文化转向探讨关于新中国的历史、社会和时代发展,以及新中国与世界的关系。“新中国学”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学科,是关于新中国的“百科全书”;作为世界中国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向世界传播中国精神、中国价值、中国力量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加快构建“新中国学”的学科体系、学术体系和话语体系,推动引领世界中国学发展,是推进新中国史研究的学科建设要求,也是推动哲学社会科学讲好中国故事、传播好中国声音的时代要求。为此,我们与河北学刊杂志社共同策划了本组专题讨论,重点以《论新中国史研究与“新中国学”》《新中国史史料学的新境遇与新问题--兼论“新中国学”资料构建的发展性与实践性》为题作多方面探讨,以期引领和推动“新中国学”研究不断向纵深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 中国史研究 “中国学” “新中国学” “世界中国学” 中国史史料学
下载PDF
美国“中国行动计划”的演进和后果评析 被引量:1
5
作者 万晓宏 林岳明 《当代美国评论》 CSSCI 2024年第1期25-45,128,129,共23页
“中国行动计划”是特朗普政府试图运用司法手段构建美国的学术、商业、情报和网络信息安全体系,以实现对华科技遏制的重要政策规划。该计划主要以法律诉讼的方式,对参与协助中国科技发展的美国科学家进行追责。自该计划于2018年11月启... “中国行动计划”是特朗普政府试图运用司法手段构建美国的学术、商业、情报和网络信息安全体系,以实现对华科技遏制的重要政策规划。该计划主要以法律诉讼的方式,对参与协助中国科技发展的美国科学家进行追责。自该计划于2018年11月启动以来,有数百名美国科学家遭到调查和起诉,其中多数是华裔。这项计划出台的背景包括近年来美国对华战略竞争加剧、中美关系恶化,美国对中国“窃取”其技术的担忧逐渐上升,美国反华势力对华侨华人长期存在歧视和偏见。“中国行动计划”遭到美国有正义感的政府官员、学界精英、社会组织和美国华人社会的强烈批评。虽然拜登执政后,美国司法部宣布终止该计划,但其精髓却被保留,并以更隐蔽、更精准的形式继续发挥着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美国 中美关系 “中国行动计划” 华裔科学家 法律诉讼
下载PDF
新“中国动画学派”传统IP电影的突破与重塑 被引量:1
6
作者 曲朋 杨宝婷 《电影文学》 北大核心 2024年第8期49-54,共6页
中国传统IP动画电影在新“中国动画学派”的推动下,深掘文化内涵,立足中国特色,打破传统的创作思维,使国产动画电影重新回归大众视野,创作者们开始重视传统IP所带来的价值。将中华优秀文化资源以动画的形式进行挖掘与利用的方式,不仅传... 中国传统IP动画电影在新“中国动画学派”的推动下,深掘文化内涵,立足中国特色,打破传统的创作思维,使国产动画电影重新回归大众视野,创作者们开始重视传统IP所带来的价值。将中华优秀文化资源以动画的形式进行挖掘与利用的方式,不仅传承了传统文化元素,同时也结合了时代特色与审美需求,重塑了传统民族文化的新兴艺术形式。而如何将传统IP进行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使其融入现代技术和价值观念,以适应多样化市场需求,是中国传统IP动画电影必须认真思考的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动画学派” 中国传统IP 动画电影
下载PDF
职业院校劳动教育体系建构探赜——基于“中国制造2025”背景 被引量:1
7
作者 郭金龙 《船舶职业教育》 2024年第3期77-80,共4页
“中国制造2025”战略的实施对职业岗位技能、人才培养质量等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职业教育以及职业院校学生面临着新的机遇与挑战。因此,职业院校应明确“中国制造2025”背景下劳动教育的意蕴,探究职业院校劳动教育体系建构路径,将人才培... “中国制造2025”战略的实施对职业岗位技能、人才培养质量等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职业教育以及职业院校学生面临着新的机遇与挑战。因此,职业院校应明确“中国制造2025”背景下劳动教育的意蕴,探究职业院校劳动教育体系建构路径,将人才培养与生产劳动相结合,培养学生树立正确的劳动意识,不断提升劳动素养和能力,以适应当今高端装备制造业转型升级及制造强国建设发展对人才的新需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制造2025” 职业院校 劳动教育 体系建构
下载PDF
“中国之治”融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探究 被引量:1
8
作者 陈向芳 《黑龙江教育(理论与实践)》 2024年第2期30-34,共5页
“中国之治”是实践、理论、制度、文化的有机统一,包含中国之“治”、中国之“制”和“中国”之治三层意义,蕴含着丰富的意识形态资源。思想政治教育具有一定的国家治理功能,是一种意识形态“软治理”。将“中国之治”的价值理念、制... “中国之治”是实践、理论、制度、文化的有机统一,包含中国之“治”、中国之“制”和“中国”之治三层意义,蕴含着丰富的意识形态资源。思想政治教育具有一定的国家治理功能,是一种意识形态“软治理”。将“中国之治”的价值理念、制度逻辑、生动实践融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有利于推进思想政治理论课(以下简称“思政课”)内涵式发展、增强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增进国家治理共识和培育国民政治素养。“中国之治”融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应当结合大思政课的价值观教育、历史教育、法治教育、时政教育进行,并从理念创新、队伍建设、内容拓展、载体选择等方面调整优化教育教学范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式现代化 “中国之治” 思想政治教育 意识形态 “软治理”
下载PDF
“中国古代文学”教学中的旧体诗词创作能力培养 被引量:1
9
作者 张英 《黑龙江教育(理论与实践)》 2024年第3期82-85,共4页
在“中国古代文学”课程教学中加强旧体诗词创作能力的培养,不仅有助于提升学生的审美能力和研究能力,还有助于增强学生未来从事中小学语文教学工作的能力。因此,“中国古代文学”授课教师应在积极创作旧体诗词以起表率作用的基础上,在... 在“中国古代文学”课程教学中加强旧体诗词创作能力的培养,不仅有助于提升学生的审美能力和研究能力,还有助于增强学生未来从事中小学语文教学工作的能力。因此,“中国古代文学”授课教师应在积极创作旧体诗词以起表率作用的基础上,在课程讲授过程中强化作品讲读,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并适当加以考核;同时,还应提倡使用新韵以降低写作门槛,明确规定记诵任务以打好写作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古代文学”课程 旧体诗词 诗词创作 能力培养
下载PDF
“中国现当代文学”课程阅读教学改革路径———以应用型高校中文专业为例 被引量:1
10
作者 寇嫒丽 《西部素质教育》 2024年第2期9-12,共4页
文章以应用型高校中文专业为例,论述了“中国现当代文学”课程阅读教学改革路径,包括重塑教学内容,作品阅读为本;革新教学方式,学生中心定位;优化教学评价,考核驱动阅读。
关键词 “中国现当代文学”课程 阅读教学 阅读能力 中文专业 应用型高校
下载PDF
党的初心与使命教育融入高校思政课的路径--以“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为例 被引量:1
11
作者 陈静 边水燕 《西部素质教育》 2024年第6期59-62,共4页
文章以“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为例,首先概述了党的初心与使命,然后分析了党的初心与使命教育融入高校思政课的原则,接着论述了党的初心与使命教育融入高校思政课的路径,最后提出了党的初心与使命教育融入高校思政课的注意事项。
关键词 党的初心与使命教育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 思政课 高校
下载PDF
新时代素质教育的“中国模式”:理论与路径
12
作者 项勇 卢立宇 +1 位作者 陈泽友 霍海娥 《教育教学论坛》 2024年第23期41-44,共4页
新时代素质教育的“中国模式”更加深入地探讨了素质教育的理论框架及发展规律,为国内外提供了宝贵的指导意见,具有世界性、普适性意义。但在素质教育“中国模式”的建设过程中依然面临诸多困境。新时代素质教育“中国模式”的实现路径... 新时代素质教育的“中国模式”更加深入地探讨了素质教育的理论框架及发展规律,为国内外提供了宝贵的指导意见,具有世界性、普适性意义。但在素质教育“中国模式”的建设过程中依然面临诸多困境。新时代素质教育“中国模式”的实现路径包括构建“全球共同利益”的价值观来推动素质教育的发展、加强素质教育创新理论来激发内在动力以及追求实现素质教育教学评价的转型。未来需要继续深入探索素质教育研究的“中国模式”,并将其与国际接轨,以期为全球素质教育发展贡献中国智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时代 素质教育 “中国模式”
下载PDF
中国歌剧的“中国性”审美意蕴呈现——以歌剧《骆驼祥子》为例
13
作者 吴佳 《音乐艺术(上海音乐学院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38-50,共13页
中国文化中的“中国性”特征是把握中国歌剧审美的核心要义。“中国性”既是文化特征,也是具有高度辨识度和传播性的艺术审美特征,其在艺术创作和文化审美领域的反映,形成了具有鲜明中国特色的艺术作品形式和内容。当代中国歌剧创作领域... 中国文化中的“中国性”特征是把握中国歌剧审美的核心要义。“中国性”既是文化特征,也是具有高度辨识度和传播性的艺术审美特征,其在艺术创作和文化审美领域的反映,形成了具有鲜明中国特色的艺术作品形式和内容。当代中国歌剧创作领域,“中国性”特征的体现尤其典型和明确,从题材内容、音乐形式、演剧传统等方面全方位承载了中国人的审美精神。在中国歌剧的审美意蕴呈现上,“中国性”特征主要表现在人民性、传神度、意境美等方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歌剧 “中国性” 戏剧结构 人民性 传神度 意境美
下载PDF
国际传播视域下“中国旅行”火爆的原因与启示
14
作者 曾庆香 《人民论坛》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7期99-102,共4页
随着我国推出144小时过境免签政策,入境游的外国游客人次激增,“China Travel(中国旅行)”视频成为许多海外博主的“流量密码”。当前,全球信息传播秩序中官方国际舆论场的结构性导致中国国际形象被污名化,见证了中国真实情况的外国游... 随着我国推出144小时过境免签政策,入境游的外国游客人次激增,“China Travel(中国旅行)”视频成为许多海外博主的“流量密码”。当前,全球信息传播秩序中官方国际舆论场的结构性导致中国国际形象被污名化,见证了中国真实情况的外国游客纷纷在短视频中驳斥西方错误叙事。同时,全球信息传播秩序中民间国际舆论场的贴近性是“中国旅行”视频爆火的重要原因。提升我国国际传播效能,既要加快构建多渠道、立体式对外传播格局,又要调适、完善中国话语和中国叙事体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旅行” “China Travel” 国际传播
下载PDF
“中国好故事”数据库国际传播数字产品叙事的实证研究
15
作者 何国平 廖云静 《湘潭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153-159,179,共8页
以主题配额抽样方式从“中国好故事”数据库(英文版)抽取329份有效样本展开内容分析。研究发现:该数据库中国际传播数字产品的多媒体特征显著,注重借助新闻人物/消息源表达情感,以中立与正面情感为主,而国际化故事元素与交互性特征不明... 以主题配额抽样方式从“中国好故事”数据库(英文版)抽取329份有效样本展开内容分析。研究发现:该数据库中国际传播数字产品的多媒体特征显著,注重借助新闻人物/消息源表达情感,以中立与正面情感为主,而国际化故事元素与交互性特征不明显;相关性分析显示,多媒体性与交互性、交互性与情感性维度间存在相关性。由此建议中国国际传播数字产品应更广泛运用国际化故事元素,增强贴近性、互鉴性与说服力;更充分运用多媒介元素,多模态讲述中国故事;加强互动叙事,增强用户黏性;通过情感性策略仪式丰富情感表达,实现共情促共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好故事”数据库 中国国际传播数字产品 数字叙事 国际化故事元素
下载PDF
浸润“中国哲学元素”教学范式创新研究
16
作者 旷开源 《黑龙江高教研究》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69-72,共4页
“组织行为学”依然是新时代培养新商科人才的基础必修课程。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特别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提出将“中国哲学元素”与本体模块、创新模... “组织行为学”依然是新时代培养新商科人才的基础必修课程。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特别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提出将“中国哲学元素”与本体模块、创新模块、实践体验模块、能力模块、文化模块等五个教学模块有机嵌入,充分浸润,重构“组织行为学”课程体系与知识体系,并通过完善教学质量闭环反馈机制,创建“中国哲学元素”浸润“组织行为学”课程嵌入式教学新范式,构建理论与实际相结合的“组织行为学”课程体验式教学新范式,打造线上与线下相结合的“组织行为学”课程混合式教学新范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哲学元素” 组织行为学 课程教学 范式创新
下载PDF
《申报月刊》关于中国现代化自主性问题的探索及其启示
17
作者 陈殿林 王传浩 《理论导刊》 2024年第9期96-103,共8页
自主性问题一直是现代化的核心议题,也是理解中国现代化整体进程的一个重要维度。1933年,《申报月刊》推出“中国现代化问题”特辑,发起了中国社会关于中国现代化自主性问题的首次讨论。时人结合中国具体国情,运用马克思主义的唯物史观... 自主性问题一直是现代化的核心议题,也是理解中国现代化整体进程的一个重要维度。1933年,《申报月刊》推出“中国现代化问题”特辑,发起了中国社会关于中国现代化自主性问题的首次讨论。时人结合中国具体国情,运用马克思主义的唯物史观,围绕中国现代化的理论和实践问题进行了独立思考和自主探索。在“中国现代化问题”论争中,无论是知识界分析认识中国现代化问题的逻辑范式,抑或是其关于中国出路的观点和方案,皆受到中国共产党深湛思想的指引。从大历史观的高度,深层透视民主革命时期的这场关于中国现代化自主性问题的探索,不仅能助益破解西方中心论对中国现代化自主性问题的否认与遮蔽,也有助于我们更好地理解中国现代化发展的历史逻辑,理解中国现代化自主性问题的历史起源、历史进程、历史特征和历史规律,为在新征程上科学回答中国式现代化的自主性问题提供历史镜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申报月刊》 自主性问题 “中国现代化问题”论争 中国式现代化
下载PDF
基于哲学维度的研究生“翻转式”互动教学探索——以2022届“中国哲学史方法论”课程为例
18
作者 柴文华 于跃 《黑龙江教育(理论与实践)》 2024年第10期48-50,共3页
“翻转式”互动教学是指从以教师讲授为主转变为以研究生演讲为主,辅之以教师的总结、点评、答疑,属于互动式教学的一种。基于哲学维度的“翻转式”互动教学依据哲学对人的本体论规定,旨在培养研究生的学习自主性和创造性,实施过程是以... “翻转式”互动教学是指从以教师讲授为主转变为以研究生演讲为主,辅之以教师的总结、点评、答疑,属于互动式教学的一种。基于哲学维度的“翻转式”互动教学依据哲学对人的本体论规定,旨在培养研究生的学习自主性和创造性,实施过程是以选择、演讲、评价的方式进行,分别对应“思考、准备、领悟”3个阶段。文章以黑龙江大学中国哲学专业2022届研究生班的“中国哲学史方法论”课程为例,对“翻转式”互动教学进行初步探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哲学维度 研究生教育 “翻转式”互动教学 “中国哲学史方法论”课程
下载PDF
以史为基 多向拓展——试析“中国网络文学三十年丛书”的学术议题蕴藉
19
作者 周兴杰 《中国图书评论》 CSSCI 2024年第11期108-115,共8页
“中国网络文学三十年丛书”蕴藉丰富的学术议题。在文学史研究层面,它包含着中国网络文学起源问题的持续探寻,以及中国网络文学史书写的双向扩容等议题。在学术史研究层面,它指明了中国网络文学理论史和中国网络文学批评史等研究方向... “中国网络文学三十年丛书”蕴藉丰富的学术议题。在文学史研究层面,它包含着中国网络文学起源问题的持续探寻,以及中国网络文学史书写的双向扩容等议题。在学术史研究层面,它指明了中国网络文学理论史和中国网络文学批评史等研究方向。“中国网络文学三十年丛书”能蕴藉如此丰富的学术议题,是与主编欧阳友权教授富于开拓意识、扎根品格和包容情怀的治学精神密不可分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网络文学三十年” 学术议题 治学精神
下载PDF
中国网络文学的修史逻辑与述史方法
20
作者 欧阳婷 《中国图书评论》 CSSCI 2024年第11期116-121,共6页
“中国网络文学三十年丛书”所蕴含的史源、史料和史识,成为书写中国网络文学发展史、学术史和理论史的一个“拳头产品”。该丛书基于史源勘定的修史逻辑,锚定网络文学“源”与“流”的历史走向,勾勒中国网络文学的全景,发掘其背后的文... “中国网络文学三十年丛书”所蕴含的史源、史料和史识,成为书写中国网络文学发展史、学术史和理论史的一个“拳头产品”。该丛书基于史源勘定的修史逻辑,锚定网络文学“源”与“流”的历史走向,勾勒中国网络文学的全景,发掘其背后的文学观念及其理论变化;然后以“年谱”“集成”“典藏”支撑“史论”,完成“一体三维”的史料疏瀹,让理论逻辑与史料留存、观念清理与成果检阅达成融合与互证,从而支撑起五卷丛书的“意义之厦”。在述史方法论上,作者“以实征史”,采用史论与史实互洽的方法来完成史识探赜的学术创意,体现了建构中国网络文学史学话语的理论自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网络文学三十年丛书” 修史逻辑 以实征史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50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