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2,295篇文章
< 1 2 250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四史”教育融入高校“中国当代文学”课程探索
1
作者 胡飞海 《牡丹江大学学报》 2023年第7期86-91,共6页
“四史”教育融入“中国当代文学”课程是高校课程思政建设的要求。将“四史”教育融入高校“中国当代文学”课程与课程教学目标,中国当代文学本身包含“四史”内容和当前历史虚无主义的泛滥有关。在融入的实际过程中,存在着对“四史”... “四史”教育融入“中国当代文学”课程是高校课程思政建设的要求。将“四史”教育融入高校“中国当代文学”课程与课程教学目标,中国当代文学本身包含“四史”内容和当前历史虚无主义的泛滥有关。在融入的实际过程中,存在着对“四史”内在逻辑关系认识不清、对中国当代文学的“四史”内容挖掘不深和学生对“四史”学习的兴趣不高等困境。要解决这些困境,须重视课堂教学的主战场功能,遵循课前、课中和课后三阶段的教学路径,即课前准备好“四史”教育融入课程的教学内容,课中守正创新讲好“四史”内容,课后巩固“四史”教育融入课程的教学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四史”教育 “中国当代文学”课程 课程教学 课程思政
下载PDF
“中国当代文学”课程教学改革探索 被引量:2
2
作者 柳应明 《文教资料》 2008年第32期211-213,共3页
根据培养应用型高级文秘人才的目标,我们对"中国当代文学"课程的教学改革进行了探索:一是适时调整教学大纲,整合教学内容,淡化专业性,凸显人文性;二是教学方法上强调直观性、形象性,注重培养学生的文学感受与分析表达能力.
关键词 中国当代文学 教学改革 教学内容 教学方法
下载PDF
基于微课的翻转课堂教学设计——以“中国当代文学”课程为例 被引量:3
3
作者 赵丹 《黑龙江教育(高教研究与评估)》 2017年第5期42-43,共2页
目前,基于微课的翻转课堂教学模式已成为高等教育探索教学改革发展的重要途径。翻转课堂以学生为主体,以微课为基础,形成线上线下混合学习模式,能够有效地解决传统教学的弊端。文章根据"中国当代文学"课程的性质与内容,构建... 目前,基于微课的翻转课堂教学模式已成为高等教育探索教学改革发展的重要途径。翻转课堂以学生为主体,以微课为基础,形成线上线下混合学习模式,能够有效地解决传统教学的弊端。文章根据"中国当代文学"课程的性质与内容,构建了基于微课的"中国当代文学"翻转课堂教学模式,这是推动课程改革与教育信息化的重要实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课 翻转课堂 教学设计 中国当代文学
下载PDF
关于民办高校人文学科的教材问题--以“中国当代文学”课程为例
4
作者 吴进 《西安翻译学院论坛》 2021年第4期9-13,71,共6页
民办高校在师资队伍、生源质量、课程安排、学生就业(培养目标)等各个方面都有自己的明显特点,从而也决定了它对教材的独特要求,对人文专业的课程教材尤其如此。具体在文学史课程方面,就是怎样理清文学史知识与文本解读之间的关系。由... 民办高校在师资队伍、生源质量、课程安排、学生就业(培养目标)等各个方面都有自己的明显特点,从而也决定了它对教材的独特要求,对人文专业的课程教材尤其如此。具体在文学史课程方面,就是怎样理清文学史知识与文本解读之间的关系。由于民办高校各方面力量的薄弱和培养目标的实用性,更应该重视文本教学,并根据这样的原则选择教材,对较为偏重文学史部分的教材做一些相应的淡化处理。当然,这绝不意味着文学史知识对民办高校相关专业的学生无关紧要,而是说要视具体情况而定,在这种原则下去选择教材并据此展开教学过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民办高校 教材 中国当代文学 通用性 实用性
下载PDF
“中国现当代文学”课程阅读教学改革路径———以应用型高校中文专业为例 被引量:1
5
作者 寇嫒丽 《西部素质教育》 2024年第2期9-12,共4页
文章以应用型高校中文专业为例,论述了“中国现当代文学”课程阅读教学改革路径,包括重塑教学内容,作品阅读为本;革新教学方式,学生中心定位;优化教学评价,考核驱动阅读。
关键词 “中国当代文学”课程 阅读教学 阅读能力 中文专业 应用型高校
下载PDF
走出中学思维:新文科视域下中国现当代文学课程建设新论
6
作者 沈杏培 吕珺 《语文教学通讯》 2024年第4期9-12,共4页
新文科建设的全面部署与启动,为高校中文学科的更新升级带来了重要契机,中学教学思维在高校教育中的残留、移植与演化,阻碍了学科创新的步伐。以现当代文学课程为例,中学教学思维的延续表现为教材选择与运用、授课内容的局限以及功利心... 新文科建设的全面部署与启动,为高校中文学科的更新升级带来了重要契机,中学教学思维在高校教育中的残留、移植与演化,阻碍了学科创新的步伐。以现当代文学课程为例,中学教学思维的延续表现为教材选择与运用、授课内容的局限以及功利心态三个方面,这对学生认知更新、教学阅读中心与授课模式改良造成了一定负面影响,鉴于此,应积极构建高校教学思维,以期更好地响应新文科建设号召。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文科 中国当代文学 课程建设
下载PDF
课程思政视域下的中国当代文学教学思考——以“十七年”时期革命战争题材小说为例 被引量:1
7
作者 杨长胜 宋松 《包头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24年第1期70-74,共5页
在课程思政视域下,中国当代文学的课堂教学改革具有重要意义。该课程具有鲜活的时代性,教学内容具有迷人的魅力,其中蕴含的思政元素与“中国故事”高度契合,在课程思政方面颇具优势,但同时也面临着某些教学改革的困惑。本文从中国当代... 在课程思政视域下,中国当代文学的课堂教学改革具有重要意义。该课程具有鲜活的时代性,教学内容具有迷人的魅力,其中蕴含的思政元素与“中国故事”高度契合,在课程思政方面颇具优势,但同时也面临着某些教学改革的困惑。本文从中国当代文学课程特点出发,结合“十七年”时期的战争题材小说,分别从修订教学目标,优化教学内容,完善考核方式,创新教学手段等方面具体探究中国现当代文学课程思政教学改革的实践路径,以期切实提高中国当代文学课程思政教学的实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当代文学 课程思政 “十七年”战争题材小说 实践路径
下载PDF
在开放教育中培养学生能力的策略——以中国当代文学专题研究课程为例
8
作者 纪宗桃 《新课程教学(电子版)》 2024年第6期37-39,共3页
开放教育中的中国当代文学专题研究课程属于本科语言文学的主要课程内容之一,具有知识点庞杂、内容容量较大的特点。为培养和训练学生阅读、理解、感悟和分析作品的能力,教师在教学实践中,需要充分发挥“师生双主体”的作用,采用学导互... 开放教育中的中国当代文学专题研究课程属于本科语言文学的主要课程内容之一,具有知识点庞杂、内容容量较大的特点。为培养和训练学生阅读、理解、感悟和分析作品的能力,教师在教学实践中,需要充分发挥“师生双主体”的作用,采用学导互动的教学方法,实现“举一反三”学习目标。同时也要回归文学本位,利用“四步教学法”,结合面授与网络研讨模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开放教育 中国当代文学专题研究 课程教学 能力培养
下载PDF
基于过程性考核的“中国现当代文学”课程改革探赜
9
作者 李燕妮 《黑龙江教育(理论与实践)》 2024年第2期65-68,共4页
传统教学模式下的“中国现当代文学”课程教学与考核评价存在诸多弊端,与高校中国语言文学类专业培养复合型人才的目标相去甚远。“中国现当代文学”课程改革的实施路径可从强化过程性考核入手,抓住“寓教于乐、寓学于乐”这一中心,以... 传统教学模式下的“中国现当代文学”课程教学与考核评价存在诸多弊端,与高校中国语言文学类专业培养复合型人才的目标相去甚远。“中国现当代文学”课程改革的实施路径可从强化过程性考核入手,抓住“寓教于乐、寓学于乐”这一中心,以“游戏”为教学赋能,以课程思政培育学生的家国情怀,实现教育的“育才”与“铸魂”,在引导学生自主探寻学习乐趣的同时,促使其成长为有理想、有本领、有担当的时代新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当代文学”课程 过程性考核 课程改革 课程思政
下载PDF
新时期文学史料编纂与“十七年”作家的历史评价——评《中国当代文学研究资料》丛书兼谈现实主义再认识问题 被引量:1
10
作者 吴秀明 葛舒沁 《当代作家评论》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39-52,共14页
在近些年当代文学史料研究渐成气候,并向时段、地域、形态、传媒等全方位铺开之际,有一套研究资料似乎有必要引起关注,即1978年提出设想后陆续出版,一直延至20世纪90年代末才结束,总计有近90册的《中国当代文学研究资料》丛书(以下简称... 在近些年当代文学史料研究渐成气候,并向时段、地域、形态、传媒等全方位铺开之际,有一套研究资料似乎有必要引起关注,即1978年提出设想后陆续出版,一直延至20世纪90年代末才结束,总计有近90册的《中国当代文学研究资料》丛书(以下简称《丛书》)。作为新中国成立后第一套集体合作的大型丛书,不仅对后来的史料编纂及其批评和研究产生了影响,而且其本身就具有重要文献史料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时期文学 中国当代文学研究 大型丛书 集体合作 当代文学史料 史料编纂 现实主义 十七年
下载PDF
师范院校中国当代文学课程“师范性”提升策略
11
作者 王慧灵 张一文 《广东教育(职教)》 2024年第9期42-42,75,共2页
师范类专业课程的“师范性”,是指这些课程在设计和实施中所体现的、旨在培养未来教师专业素养和教育实践能力的特性和功能。
关键词 教育实践能力 师范院校 教师专业素养 提升策略 师范类专业 师范性 当代文学课程 设计和实施
下载PDF
生态翻译视域下中国当代文学英译及传播研究
12
作者 杨梅 《湖北开放职业学院学报》 2024年第14期171-173,共3页
全球化背景下的跨文化交流需要破除语言壁垒,促进不同文化之间的相互理解与交流。中国当代文学作为中国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独特的思想、审美和文化特色,通过英译和传播,可以向世界展示中国的文化多样性和独特性。但当下很多中国优... 全球化背景下的跨文化交流需要破除语言壁垒,促进不同文化之间的相互理解与交流。中国当代文学作为中国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独特的思想、审美和文化特色,通过英译和传播,可以向世界展示中国的文化多样性和独特性。但当下很多中国优秀文学作品尚未得到重视,其译作也没能得到广泛传播,很大程度上限制了中国优秀文化的传播。对此,可以通过英译和传播中国当代文学作品,促进文化交流和合作,提升中国文学的国际影响力,为推动可持续发展和跨文化交流做出积极的贡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态翻译 中国当代文学 英译
下载PDF
共和国教育与中国当代文学研究的现状与反思
13
作者 李宗刚 《临沂大学学报》 2024年第1期73-86,155,共15页
共和国教育与中国当代文学之间存在着密切的关系,但系统全面地解读两者关系的研究成果还不多见。有些专著虽涉及教育与中国当代文学之间的关系,但大都不是专题论述。笔者在梳理有关这一课题研究既有成果的基础上,以机构研究、制度研究... 共和国教育与中国当代文学之间存在着密切的关系,但系统全面地解读两者关系的研究成果还不多见。有些专著虽涉及教育与中国当代文学之间的关系,但大都不是专题论述。笔者在梳理有关这一课题研究既有成果的基础上,以机构研究、制度研究和理念研究作为切入点,探索共和国教育体制对文学创作的正反作用,为当下文学教育提供镜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共和国教育 文学教育 大学教育 中国当代文学
下载PDF
文化“走出去”背景下中国当代文学在法国的译介与传播路径探索
14
作者 苏静 《传播与版权》 2024年第1期75-77,共3页
在文化“走出去”背景下,作为我国社会文化的重要载体和表现形式,中国当代文学是世界读者了解当代中国的重要窗口,其译介与传播有利于诠释中华民族精神,传递中华文化价值观,践行讲好中国故事、传播好中国声音的时代使命。文章探究文化... 在文化“走出去”背景下,作为我国社会文化的重要载体和表现形式,中国当代文学是世界读者了解当代中国的重要窗口,其译介与传播有利于诠释中华民族精神,传递中华文化价值观,践行讲好中国故事、传播好中国声音的时代使命。文章探究文化“走出去”背景下中国当代文学在法国的译介与传播路径,从“组建优秀译者团队,架设文化沟通桥梁”“建立译介传播机制,提升文化传播效度”“拓展作品内容选题,创新译介出版路径”方面展开分析和阐述,为更好地推进中国当代文学在法国的译介与传播,增进文化间的沟通与理解提供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当代文学 法国 译介 传播 文化
下载PDF
中国当代文学研究的视角与路径创新——评斯炎伟《中国当代文学会议研究》
15
作者 刘卫东 《学术评论》 2024年第1期77-83,共7页
目前,当代文学研究正不断向“深水区”迈进。此前的当代文学研究,更多的是面对作家、作品,较少涉及史料,这是因为学科比较年轻,史料积累并非重点。21世纪以来当代文学研究领域出现了比较明显的“历史化”转向①——研究当代文学的路径,... 目前,当代文学研究正不断向“深水区”迈进。此前的当代文学研究,更多的是面对作家、作品,较少涉及史料,这是因为学科比较年轻,史料积累并非重点。21世纪以来当代文学研究领域出现了比较明显的“历史化”转向①——研究当代文学的路径,不再仅仅是对文学现象和思潮的评论,还有了对史料的挖掘和研究,这也意味着“中国当代文学”学科的逐步成熟。实际上,这个转向不难理解,因为随着“当代”所涵盖的时空后延,进行史料方面的整理和研究便是自然而然的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当代文学研究 中国当代文学 学科比较 逐步成熟 路径创新 文学现象 史料 自然而然
下载PDF
中国当代文学在英语世界传播效果的考察与启示——以张翎的《劳燕》为例
16
作者 傅琳凌 曾小嘉 《黑河学院学报》 2024年第3期134-137,共4页
华人作家张翎的小说《劳燕》在海外出版不足一年旋即荣登亚马逊畅销榜单前三并广受读者好评。以读者评论为切入点,采用数据挖掘和文本分析等方法考察《劳燕》在英语世界的传播效果,并总结其经验,能为新型全球化时代背景下中国当代文学... 华人作家张翎的小说《劳燕》在海外出版不足一年旋即荣登亚马逊畅销榜单前三并广受读者好评。以读者评论为切入点,采用数据挖掘和文本分析等方法考察《劳燕》在英语世界的传播效果,并总结其经验,能为新型全球化时代背景下中国当代文学海外影响力的提升带来启示。研究发现,《劳燕》的海外读者最为关注的三大维度分别为小说的故事情节、叙事手法和翻译质量。因此,未来中国当代文学海外出版与传播应更加注重以故事情节为本、以叙事手法为纲、以翻译出版为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当代文学 海外传播 读者接受 《劳燕》
下载PDF
文化多元视域下的中国现当代文学研究——评《鲁迅与中国现当代文学研究》
17
作者 庞家伟 《语文建设》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0期I0003-I0003,共1页
全球化背景下,多元文化的交流与碰撞日益频繁,中国当代文学在吸收外来文化元素的同时,也需要在本土文化的根基上找到新的生长点。这就要求研究者与教育者既要有国际视野,又要有本土情怀,能够在多元文化背景下准确地把握和阐释中国当代... 全球化背景下,多元文化的交流与碰撞日益频繁,中国当代文学在吸收外来文化元素的同时,也需要在本土文化的根基上找到新的生长点。这就要求研究者与教育者既要有国际视野,又要有本土情怀,能够在多元文化背景下准确地把握和阐释中国当代文学的独特性和价值。由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出版的《鲁迅与中国现当代文学研究》一书,对此作出了很好的回应。作者对20世纪中国现当代文学进行了个案分析和综合研究,为现当代文学的研究和教学带来了新颖的视角。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当代文学 中国当代文学研究 当代文学 国际视野 多元文化 外来文化 全球化背景下 本土文化
下载PDF
“冷战”·“逆行”·“新时期”—— 世界华文文学视野下的中国当代文学
18
作者 刘俊 《盐城师范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24年第1期96-102,共7页
完整意义上的中国当代文学应当包括中国版图内全部地区的当代文学,但现在我们通常所说的“中国当代文学”是指中国境内(境指关境)的当代文学。从世界华文文学的视野来观照这一传统意义上的文学样态时,可以从三个方面提供对当代文学的新... 完整意义上的中国当代文学应当包括中国版图内全部地区的当代文学,但现在我们通常所说的“中国当代文学”是指中国境内(境指关境)的当代文学。从世界华文文学的视野来观照这一传统意义上的文学样态时,可以从三个方面提供对当代文学的新认识:置身“冷战”环境,但“中国当代文学”对“冷战”的参与,具有一种“非典型形态”;“中国当代文学”向现实主义挺进并不断深入,与整个世界文学潮流形成了一种“逆行”发展的势头;在经历了“拨乱反正”的过渡期后,一是向西方深度学习追求先锋,二是自觉回视传统有意寻根,“中国当代文学”放弃了“新”“新文学”的尝试,以一种既具有自觉的理论意识和本土立场,又兼具开放和包容的姿态,拥抱世界文学并致力于并入世界文学,从而造就了一个“新时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冷战” “逆行” “新时期”“中国当代文学 世界华文文学
下载PDF
中国当代文学会议的体系建构与微观透视——评斯炎伟专著《中国当代文学会议研究》
19
作者 刘起林 郑新馨 《临沂大学学报》 2024年第2期F0002-F0002,F0003,共2页
文学会议既是当代文坛一种日常化的存在,也是文化体制的一个构成部分,很多时候,文学会议引领了当代文学的发生与嬗变。因其如此重要,所以自20世纪80年代始,学界就开启了关于当代文学会议的论述。然而受“历史距离”的制约,这种论述往往... 文学会议既是当代文坛一种日常化的存在,也是文化体制的一个构成部分,很多时候,文学会议引领了当代文学的发生与嬗变。因其如此重要,所以自20世纪80年代始,学界就开启了关于当代文学会议的论述。然而受“历史距离”的制约,这种论述往往止于会议的事件性介绍和文学史的价值判定,对会议本身的肌理、学术价值等还缺乏深入发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当代文学 日常化 价值判定 体系建构 学术价值 当代文坛 20世纪80年代
下载PDF
新文科背景下中国现当代文学“文学+”教学改革探析
20
作者 李美容 《教育与教学研究》 2024年第8期27-38,共12页
在新文科建设背景下,中国现当代文学进行“文学+”教学改革,需要突出原典阅读的重要性,培养学生核心学科素养,守正课程特性。为适应数字时代对创新型、复合型人才的需求,中国现当代文学与戏剧影视学科交叉融合,建立跨媒介的大表达观,培... 在新文科建设背景下,中国现当代文学进行“文学+”教学改革,需要突出原典阅读的重要性,培养学生核心学科素养,守正课程特性。为适应数字时代对创新型、复合型人才的需求,中国现当代文学与戏剧影视学科交叉融合,建立跨媒介的大表达观,培养在不同媒介之间自由创作的人才。新文科建设要立足中国现实、体现中国特色,中国现当代文学教学要融入课程思政,服务于新文科建设建构中国特色人文社会科学体系与立德树人的教育目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文科 中国当代文学 戏剧影视学 课程思政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50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