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61,136篇文章
< 1 2 250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中国马克思主义与当代”课程教学改革探索
1
作者 罗理章 《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 CSSCI 北大核心 2020年第7期50-51,84,共3页
"中国马克思主义与当代"是培养博士研究生思想政治素质的核心课程。福建师范大学"中国马克思主义与当代"课程依据博士研究生的思想基础和学习特点,确立了以现实问题的关怀提升学习兴趣、以错误思潮的批判坚定理想... "中国马克思主义与当代"是培养博士研究生思想政治素质的核心课程。福建师范大学"中国马克思主义与当代"课程依据博士研究生的思想基础和学习特点,确立了以现实问题的关怀提升学习兴趣、以错误思潮的批判坚定理想信念、以世界视角的分析培养国际视野的教学理念,形成专题式、研讨式、开放式三位一体教学模式,完善专任教师准入、集体备课和听课等管理制度,实施过程考核与期末考评相结合的考核方式,有助于博士研究生深刻感受中国马克思主义的理论魅力,站在马克思主义理论高度认识当代中国与世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马克思主义与当代” 教学改革 国际视野
下载PDF
医学院“中国马克思主义与当代”课程教学改革的探索与实践 被引量:1
2
作者 曹婧文 严毅飞 张勤 《医学教育研究与实践》 2020年第5期772-776,共5页
北京协和医学院长期聚焦“中国马克思主义与当代”课程在新时代的发展及其在医学院的“本土化”问题,经过多年的努力,摸索出了适合本校的“强调思政课程的重要性”“聚焦医学学生的独特性”“拓展思政教学的开放性”和“增强教学路径的... 北京协和医学院长期聚焦“中国马克思主义与当代”课程在新时代的发展及其在医学院的“本土化”问题,经过多年的努力,摸索出了适合本校的“强调思政课程的重要性”“聚焦医学学生的独特性”“拓展思政教学的开放性”和“增强教学路径的新颖性”的教学改革的基本理念。并依据基本理念,探索出了领导与名师共同出击,形塑重视课程的优良传统;抓住医学生的特性,将马克思主义理论巧妙地转化为思想政治素质教育内容;积极推动校内跨学科交流互助,探索医学人文素养教育与思政教育的结合方法;借助“雨课堂”在线教育媒介,丰富课程教学途径等一系列改革的具体实施路径。今后,应重视加强师资队伍建设、构建校际教师协作网、打造线上教学品牌,以期获得更大进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马克思主义与当代 思想政治理论课 教学改革 “雨课堂”
下载PDF
基于问题意识的博士生“中国马克思主义与当代”研究性课程建设 被引量:1
3
作者 李明 《教育与职业》 北大核心 2014年第21期185-186,共2页
中国农业大学博士生思想政治理论课"中国马克思主义与当代"2011年开设,经过3轮课程教学实践并结合课程进行教学研究,基本形成"调研形成核心问题、专题教学研究问题、对话讨论解决问题"的研究性课程运行模式;这一模... 中国农业大学博士生思想政治理论课"中国马克思主义与当代"2011年开设,经过3轮课程教学实践并结合课程进行教学研究,基本形成"调研形成核心问题、专题教学研究问题、对话讨论解决问题"的研究性课程运行模式;这一模式以树立课程问题意识为基本点,以对博士生关注的理论热点问题和重大现实问题调查为起始点,以对这些问题进行专题集中讲授为关键点,以对话讨论提高博士生对重大问题的理论认识为立足点,通过"提高课程问题意识,调研形成重大课题,教学团队专题授课,共同研究开拓视野,师生对话讨论交流,理论提升实效增强"的教学环节,实现博士生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政治使命和教学目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马克思主义与当代 问题意识 课程建设
下载PDF
“中国马克思主义与当代”课程教学改革实践探究--以中医药博士生教学为例
4
作者 刘霁堂 麦健华 《教育教学论坛》 2021年第51期73-77,共5页
以博士生的思想政治理论课“中国马克思主义与当代”课程目标实现为宗旨,结合中医药学科博士培养目标设计教学改革方案。以回归、建构和效用三原则为方法指南,提出在教学内容建构中融入中医药元素,在教学管理创新中兼顾中医药学特色,在... 以博士生的思想政治理论课“中国马克思主义与当代”课程目标实现为宗旨,结合中医药学科博士培养目标设计教学改革方案。以回归、建构和效用三原则为方法指南,提出在教学内容建构中融入中医药元素,在教学管理创新中兼顾中医药学特色,在教学环节优化中关注中医药发展,通过课程教学使中医药博士真正体会到思想政治理论课与中医药专业学习的价值关联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思想政治 中国马克思主义与当代 教学改革
下载PDF
近代化语境下中国与日本的马克思主义早期传播和研究的关联与差异探源
5
作者 王俊博 《北京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5年第1期101-110,共10页
近代化是中国和日本早期马克思主义传播和研究所面临的共同语境。近代日本社会主义是在国家-社会二元对立框架中作为国家主义的“反题”而出场的,代表从社会的一侧来反思和批判国家的问题意识和近代立场。作为科学社会主义的马克思主义... 近代化是中国和日本早期马克思主义传播和研究所面临的共同语境。近代日本社会主义是在国家-社会二元对立框架中作为国家主义的“反题”而出场的,代表从社会的一侧来反思和批判国家的问题意识和近代立场。作为科学社会主义的马克思主义也不例外。近代日本马克思主义的传播与研究主要根源于本国的近代化的需要以及对近代化的批判意识。近代日本知识分子直接翻译了马克思恩格斯的著作,并对中国早期的马克思主义传播和发展带来深远影响。尽管近代日本知识界扮演了马克思主义在中国早期传播的“中转站”和“转译器”,但不能因此推论出中国早期马克思主义的传播完全是对近代日本马克思主义的复写或“搬运”。中国早期马克思主义知识分子,如李大钊和陈独秀,在中国共产党成立前后就形成了关于马克思主义学说的独立的问题意识和系统见解。近代日本的.马克思主义具有强烈的民族和国家意识、鲜明的学术性的特点,与之相比,中国马克思主义的早期传播强调把马克思主义理解为在历史的实践中生成的思想体系。中国早期马克思主义者主张思想研究向经世致用过渡,因而注重通过马克思主义的宣传和教育由理论向实践的转化,尤其是强调发挥人民在历史中的首创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近代化 马克思主义早期传播和研究 中国 日本 关联与差异
下载PDF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研究的新视域——评陈金明《中国化马克思主义海外传播研究》
6
作者 梅荣政 《三峡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25年第1期F0003-F0003,共1页
作为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中国化马克思主义海外传播进程与基本经验研究”的结项“优秀”成果,陈金明教授所著《中国化马克思主义海外传播研究》已由人民出版社2023年10月正式出版。这是对中国化马克思主义走向世界的系统性探索,进一... 作为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中国化马克思主义海外传播进程与基本经验研究”的结项“优秀”成果,陈金明教授所著《中国化马克思主义海外传播研究》已由人民出版社2023年10月正式出版。这是对中国化马克思主义走向世界的系统性探索,进一步拓展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研究的新视域。回顾历史,自20世纪20年代,毛泽东的《湖南农民运动考察报告》俄文版和英文版相继在《共产国际》期刊上公开发表以来,中国化马克思主义海外传播已走过了近百年的辉煌历程。通过对其系统性探索和整体性考察,该书提出了诸多具有创新性的思想理论观点,表征了其鲜明的理论价值和学术特色。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马克思主义 马克思主义中国 海外传播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 《湖南农民运动考察报告》 走向世界 学术特色 共产国际
下载PDF
中国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的当代建构与传统文论资源
7
作者 王中原 《许昌学院学报》 CAS 2024年第1期40-47,共8页
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当代建构的实质是马克思主义经典文艺思想的中国化当代化实践,其旨归是在当代历史语境下建构中国的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形态。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当代建构的主要任务可以概述为:后现代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的建构、生态... 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当代建构的实质是马克思主义经典文艺思想的中国化当代化实践,其旨归是在当代历史语境下建构中国的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形态。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当代建构的主要任务可以概述为:后现代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的建构、生态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的建构、文艺以人民为中心的文艺理论实践。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的当代建构须把中国传统文论作为一个重要的学理资源纳入其理论实践中。通过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当前在场化,中国传统文论从实践主体的本土性塑造、知识资源的保障、思想观念的熔铸三个层面确保了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当代建构的实施。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的当代建构同时也为中国古代文论的当代转换提供了一条创新路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克思主义 文艺理论 传统文论 中国 当代
下载PDF
坚定文化自信 推动社会主义文化繁荣兴盛——“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新形态与新时代中国文艺”学术研讨会综述
8
作者 庄春梅 《社会科学动态》 2024年第12期111-117,共7页
2024年10月19日,由中共湖北省委宣传部、全国马列文论研究会指导,湖北省社会科学院和华中师范大学联合主办、长江文化研究院承办的“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新形态与新时代中国文艺”学术研讨会在湖北武汉召开。
关键词 中国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 马列文论 中共湖北省委 文化自信 繁荣兴盛 新形态 华中师范大学 文艺
下载PDF
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的构建及其意义——评《当代马克思主义研究文库》
9
作者 饶涛 《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154-160,共7页
马克思主义是历史发展的产物,在21世纪的今天仍然闪烁着耀眼的思想光芒。为系统梳理马克思主义的研究成果,反映马克思主义的研究现状,推进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创新,由陈先达、袁贵仁教授任顾问,杨耕教授任总主编,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出版的... 马克思主义是历史发展的产物,在21世纪的今天仍然闪烁着耀眼的思想光芒。为系统梳理马克思主义的研究成果,反映马克思主义的研究现状,推进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创新,由陈先达、袁贵仁教授任顾问,杨耕教授任总主编,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出版的《当代马克思主义研究文库》(以下简称《文库》)皇皇100卷,涵盖11个系列,4000余万字,从宏观整体的高度审视马克思主义的理论体系,从多维的视角呈现马克思主义的观点和学说,包罗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马克思主义发展史、马克思主义基本问题研究等,可谓是一部综合性的鸿篇巨制。马克思主义博大精深,具有显著的时代特点和深刻的实践本性。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使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成为具有中国特色、中国风格与中国气派的理论形态,建构面向21世纪的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是当代中国学者的使命。因此,汇集当代学者尤其是中国学者马克思主义研究的理论成果,再现马克思主义研究的基本观点及热点问题,反映马克思主义研究的新进展和新成果,具有深远的理论价值与现实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克思主义发展史 基础理论研究 马克思主义中国 当代马克思主义研究文库》 国外马克思主义研究 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 当代马克思主义
下载PDF
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坚持胸怀天下的科学世界观和方法论 被引量:1
10
作者 刘卓红 牟修新 《广东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5-14,284,共11页
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的“必须坚持胸怀天下”,是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为解决全人类共同面临的难题,实现开放、合作、共赢的世界交往,推动建设更加美好世界的科学世界观和方法论。作为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坚持胸怀天下是对中华优秀传统文... 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的“必须坚持胸怀天下”,是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为解决全人类共同面临的难题,实现开放、合作、共赢的世界交往,推动建设更加美好世界的科学世界观和方法论。作为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坚持胸怀天下是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和马克思主义人类解放理论的新时代阐释,是倡导人类共同价值和构建未来人类社会理想图式的中国智慧,是以世界各国人民为主体,以弘扬全人类共同价值为基点,以“立己达人”为实现径路,以建设更加美好的世界为目标,在立足中国面向世界的开放大格局中与世界各国人民一起,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理想目标奋斗的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科学世界观和方法论的立场、观点和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坚持胸怀天下 世界观和方法论 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 全人类共同价值 中国方案
下载PDF
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文明观视域下的“尊重世界文明多样性”
11
作者 冯游游 黄旭东 《齐鲁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63-71,共9页
“尊重世界文明多样性”作为全球文明倡议中的第一个“共同倡导”,其所涉及的是对文明发展客观规律的认识,以及对待这一规律所应采取的态度。超越文明优越论、文明冲突论、历史终结论等各种版本的西方中心主义文明话语,在百年未有之大... “尊重世界文明多样性”作为全球文明倡议中的第一个“共同倡导”,其所涉及的是对文明发展客观规律的认识,以及对待这一规律所应采取的态度。超越文明优越论、文明冲突论、历史终结论等各种版本的西方中心主义文明话语,在百年未有之大变局的世界格局中建构人类文明新形态以及世界文明新秩序是“尊重世界文明多样性”的出场逻辑与时代语境。“尊重世界文明多样性”要求“以文明交流超越文明隔阂”“以文明互鉴超越文明冲突”“以文明包容超越文明优越”,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建构提供了全新交往范式。作为当代马克思主义文明观重要组成部分的“尊重世界文明多样性”不仅是对全球化时代文化交流的深刻反思,也是对人类文明发展进步的积极回应,更是为破解当代世界文明格局所面临的矛盾冲突,回应“人类文明向何处去”这一时代之问、世界之问所提出的中国智慧与中国方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 文明观 全球文明倡议 世界文明多样性
下载PDF
“中国马克思主义与当代”课开放式教学模式探析 被引量:2
12
作者 左鹏 苏彬 《思想理论教育》 CSSCI 2019年第3期62-67,共6页
"中国马克思主义与当代"课是博士生必修的一门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内容的高位整合、培养方式的独特性和博士生的思维特点,要求"中国马克思主义与当代"课构建开放式教学模式,开放教学内容、教学团队、教学方法、教... "中国马克思主义与当代"课是博士生必修的一门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内容的高位整合、培养方式的独特性和博士生的思维特点,要求"中国马克思主义与当代"课构建开放式教学模式,开放教学内容、教学团队、教学方法、教学考核。为此,需要教育主管部门的高度重视、各级教学指导委员会和教学研究会的科学引导、学校教学管理部门的通力配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博士生 “中国马克思主义与当代” 思想政治理论课
原文传递
“两个结合”的逻辑证成与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哲学理论建构
13
作者 苏培君 《江苏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52-61,共10页
坚持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既是中国共产党在新时代提出的重大原创性命题,也是建构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学术体系和话语体系的根本前提。这一根本前提集中体现在问题逻辑、理论逻辑... 坚持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既是中国共产党在新时代提出的重大原创性命题,也是建构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学术体系和话语体系的根本前提。这一根本前提集中体现在问题逻辑、理论逻辑和实践逻辑三个层面:在问题逻辑层面,马克思主义哲学在中国本土出场的具体化与形态化诉求以及中国传统哲学自身的限度回答了为何应当结合的问题(必然性问题),此回答全面描绘了马克思主义哲学本土化与中国传统哲学现代化协同演进的历史图谱;在理论逻辑层面,马克思主义哲学活动生成论之本性及其在价值观上与中国传统哲学的高度契合性回答了何以能够结合的问题(可能性问题),此回答为“两个结合”打开了可能性空间;在实践逻辑层面,时代场域转换引起的哲学立场与结合方式的转变,以及从碎片化、抽象继承向整体性、历史性梳理的变革回答了以何种方式结合的问题(实践路径问题),此回答清晰厘定了新旧全球化格局转换视域下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出场路径。从问题逻辑、理论逻辑和实践逻辑三个方面出发揭示“两个结合”的出场逻辑,有助于基于“两个大局”的历史方位构建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学术体系和话语体系,培育其系统而深厚的理论根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两个结合” 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哲学 出场逻辑 历史性梳理
下载PDF
马克思主义生态观的科学内涵、当代中国表达与实践
14
作者 魏文刚 何昌龙 顾涵钰 《沈阳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4年第3期257-264,共8页
人类文明从农业文明向工业文明的历史性转变充分彰显了人的主体性力量,但同时也造成了以生态环境破坏为代价的发展模式。马克思主义生态观深刻揭露了资本逻辑下人与自然的关系,具有极为丰富的科学内涵,体现出对人类生存境遇的深远关切... 人类文明从农业文明向工业文明的历史性转变充分彰显了人的主体性力量,但同时也造成了以生态环境破坏为代价的发展模式。马克思主义生态观深刻揭露了资本逻辑下人与自然的关系,具有极为丰富的科学内涵,体现出对人类生存境遇的深远关切。我国在推进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的伟大实践中逐渐形成了马克思主义生态观的当代中国表达:人与自然是生命共同体,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以及良好生态环境是最普惠的民生福祉。进入新时代,马克思主义生态观的当代中国实践立足全球视野,为解决全球生态环境问题贡献了中国智慧,提供了中国方案,作出了中国贡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克思主义生态观 科学内涵 当代中国表达 当代中国实践
下载PDF
构建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理论范式——走向“21世纪交往实践的唯物主义”
15
作者 苏培君 《江海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42-53,共12页
站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之战略全局和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的历史方位,构建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哲学既是“世界走向中国”向“中国走向世界”时代坐标转换的必然要求,也是新的历史时期站在“作者中心地位”用中国话语、中国精神重新书写马... 站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之战略全局和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的历史方位,构建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哲学既是“世界走向中国”向“中国走向世界”时代坐标转换的必然要求,也是新的历史时期站在“作者中心地位”用中国话语、中国精神重新书写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历史使命。对于它的构建来说,其首要环节即是从宏观层面树立起构建的理论目标,明确其理论范式,以使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构建成为可能。尝试从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本真视界、21世纪高新技术发展与当代全球新变局的哲学之思、中国传统哲学致思的基本向度与未来走向等三个维度出发,探索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理论范式,会发现只有以“21世纪交往实践的唯物主义”为合理性与正当性的哲学视域,才能通向构建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必由之路,创造出一种符合时代语境、中国语境乃至世界语境的新的理论形态的马克思主义哲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哲学 理论范式 “21世纪交往实践的唯物主义
下载PDF
“中国马克思主义与当代”课教学要注意的几个关系 被引量:2
16
作者 高国希 《思想理论教育导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2期122-124,共3页
做好"中国马克思主义与当代"课程教学工作,需要处理好本科和硕士课程的关系;专题性与系统性的关系;研究当代社会问题的学术性与政治性的关系;教师主讲与师生互动的关系,把握好中国话语与世界文明的关系,处理好《教学大纲》与... 做好"中国马克思主义与当代"课程教学工作,需要处理好本科和硕士课程的关系;专题性与系统性的关系;研究当代社会问题的学术性与政治性的关系;教师主讲与师生互动的关系,把握好中国话语与世界文明的关系,处理好《教学大纲》与课堂教学的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马克思主义与当代”课程教学 专题性 学术性
原文传递
中国马克思主义实践哲学研究的规律论和规范论路径 被引量:2
17
作者 强乃社 《河北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23-34,共12页
中国马克思主义实践哲学研究取得很多成果,其背景是中国哲学界实践哲学研究受到重视,在马克思主义哲学及其相关研究中,实践概念受到高度重视。从一定角度看,中国马克思主义实践哲学研究有两个路径:一个是规律论的路径,一些学者重视马克... 中国马克思主义实践哲学研究取得很多成果,其背景是中国哲学界实践哲学研究受到重视,在马克思主义哲学及其相关研究中,实践概念受到高度重视。从一定角度看,中国马克思主义实践哲学研究有两个路径:一个是规律论的路径,一些学者重视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实践问题,重视实践与生产劳动的关系,尤其是劳动与财产的关系,重视实践和劳动在马克思主义哲学中的本体地位。这个思路重视寻求社会实践的必然规律。另外一个是规范论的路径,一些研究者重视马克思主义实践概念所包含的内在的规范意义和价值。我们引进了很多国外的研究,比如语言学转向以后,在历史唯物主义研究中,规范及其基础如何理解,需要重视话语和商谈,重视文化对实践的规范意义。这个思路重视实践的规范维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实践哲学 中国马克思主义 规律论 规范论
下载PDF
毛泽东是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的先驱——基于马克思主义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向度的考察 被引量:3
18
作者 李安增 《东北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57-164,共8页
毛泽东在领导中国革命和建设的伟大实践中,既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革命和建设的具体实际相结合,又主动探索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在推进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的过程中,原本分属于东西方两种不同时代... 毛泽东在领导中国革命和建设的伟大实践中,既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革命和建设的具体实际相结合,又主动探索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在推进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的过程中,原本分属于东西方两种不同时代、不同背景、不同使命的文化形态得以有机融合和发展:一方面用马克思主义真理激活中国传统文化的生命力,另一方面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来阐述和创新马克思主义。毛泽东思想是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的第一个重大理论成果。毛泽东是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当之无愧的先驱者和光辉典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毛泽东 马克思主义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中国化时代化
下载PDF
中国式现代化视域下马克思主义生态观及当代价值研究
19
作者 李彦仪 《产业与科技论坛》 2024年第5期14-16,共3页
充斥着资本增殖逻辑的现代化导致了人与自然关系的异化乃至人本质的异化,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中国式现代化是对资本主义现代化的批判和超越。马克思主义生态观所蕴含的生态政治观、辩证自然观与绿色发展观是中国式现代化的重要理论来源,... 充斥着资本增殖逻辑的现代化导致了人与自然关系的异化乃至人本质的异化,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中国式现代化是对资本主义现代化的批判和超越。马克思主义生态观所蕴含的生态政治观、辩证自然观与绿色发展观是中国式现代化的重要理论来源,其对资本主义制度生产生活方式进行了批判,指出在共产主义社会才会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统一。马克思主义生态观明晰了中国式现代化的价值取向,奠定了中国式现代化生态文明的哲学基础,为中国式现代化生态文明建设提供了理论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克思主义生态观 中国式现代化 当代价值
下载PDF
大社会观视域下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社会学的再发现
20
作者 沈东 《哈尔滨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2024年第1期67-74,共8页
“大社会观”之于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社会学,具有元理论层面的决定性意义。基于大社会观的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社会学,一要在历史维度接续马克思主义社会学中国化的历史传统,二要在实践维度确立面向中国实践的马克思主义社会学发展目标,... “大社会观”之于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社会学,具有元理论层面的决定性意义。基于大社会观的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社会学,一要在历史维度接续马克思主义社会学中国化的历史传统,二要在实践维度确立面向中国实践的马克思主义社会学发展目标,三要在学科维度明确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社会学的学科内涵,由此方能建构基于大社会观的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社会学范式。建构基于大社会观的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社会学范式,需要推进“学科发展史—基础理论—交叉应用”三个维度的研究,从而推动形成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社会学的学科体系、学术体系、话语体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社会观 马克思主义社会学 马克思主义 中国社会学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50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