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河南省图书馆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2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中风120”科普宣教对减少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院前延误的影响
1
作者
王依依
周建波
杨小华
《神经损伤与功能重建》
2023年第12期814-816,共3页
目的:探究“中风120”科普宣教对减少急性缺血性脑卒中(acute ischemicstroke,AIS)患者院前就医延误情况及预后的影响,并为今后AIS的科普和管理决策提供依据。方法:连续登记2022年9月至2023年2月因AIS入院的患者,采用问卷及随访的方式...
目的:探究“中风120”科普宣教对减少急性缺血性脑卒中(acute ischemicstroke,AIS)患者院前就医延误情况及预后的影响,并为今后AIS的科普和管理决策提供依据。方法:连续登记2022年9月至2023年2月因AIS入院的患者,采用问卷及随访的方式收集患者的相关数据;根据患者是否接受“中风120”科普宣教分为科普宣教组和非科普宣教组,比较2组的就医决策时间、到院时间、院前延误时间、院前识别率、时间窗内到达医院比例、时间窗内行再灌注治疗比例、发病第90天改良Rankin量表(modified RankinScale,mRS)评分0~2分(预后良好)比例的差异。结果:科普宣教组的就医决策时间、到院时间、院前延误时间均显著短于非科普宣教组(均P<0.01);院前识别率、时间窗内到院比例、时间窗内行再灌注治疗比例均显著高于非科普宣教组(均P<0.01);发病第90天的mRS评分0~2分患者的比例高于非科普宣教组(P<0.05)。结论:接受“中风120”科普宣教的AIS患者院前识别率和及时就医比例更高,“中风120”科普宣教有利于提高患者对卒中的认知,从而减少院前延误,提高时间窗内进行再灌注治疗比例,改善患者预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缺血性脑卒中
“中风120”
院前延误
再灌注治疗
下载PDF
职称材料
中青年人群对脑卒中先兆症状识别及反应的潜在类别分析
被引量:
5
2
作者
孙兴兰
万美蠲
+5 位作者
王珈
王芬
秦凤银
张绮珊
黄嘉燕
谭益冰
《护理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4期32-36,共5页
目的探讨中青年人群对卒中先兆症状识别与反应的潜在分类及其特征,为构建公众卒中教育方案提供参考。方法采用自制的中青年人卒中先兆症状识别及反应调查问卷对广东省564名中青年人进行调查,以其对卒中先兆症状做出的识别与反应进行潜...
目的探讨中青年人群对卒中先兆症状识别与反应的潜在分类及其特征,为构建公众卒中教育方案提供参考。方法采用自制的中青年人卒中先兆症状识别及反应调查问卷对广东省564名中青年人进行调查,以其对卒中先兆症状做出的识别与反应进行潜在类别分析,通过多分类Logistic回归分析探索人口社会学信息、亲友卒中经历、"中风120"口诀知晓情况对潜在类别的影响。结果识别出3个潜在类别,分别命名为"卒中先兆识别高-拨打120组"(19.1%),"身体症状敏感-自行就医组"(52.3%),"轻视肢体麻木-不喜就医组"(28.6%)。回归分析结果显示,从事服务业,年龄51~60岁,亲友有卒中经历、知晓"中风120"口诀的中青年更倾向于归入卒中先兆识别高-拨打120组(P<0.01,P<0.05)。结论卒中教育应明确不同类别人群的宣教重点,需针对不同类别的人群特征开展针对性教育,以提高教育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青年人群
脑卒中
先兆症状
就医延迟
“中风120”
口诀
潜在类别分析
健康教育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中风120”科普宣教对减少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院前延误的影响
1
作者
王依依
周建波
杨小华
机构
武汉科技大学附属天门医院/武汉科技大学医学院
出处
《神经损伤与功能重建》
2023年第12期814-816,共3页
文摘
目的:探究“中风120”科普宣教对减少急性缺血性脑卒中(acute ischemicstroke,AIS)患者院前就医延误情况及预后的影响,并为今后AIS的科普和管理决策提供依据。方法:连续登记2022年9月至2023年2月因AIS入院的患者,采用问卷及随访的方式收集患者的相关数据;根据患者是否接受“中风120”科普宣教分为科普宣教组和非科普宣教组,比较2组的就医决策时间、到院时间、院前延误时间、院前识别率、时间窗内到达医院比例、时间窗内行再灌注治疗比例、发病第90天改良Rankin量表(modified RankinScale,mRS)评分0~2分(预后良好)比例的差异。结果:科普宣教组的就医决策时间、到院时间、院前延误时间均显著短于非科普宣教组(均P<0.01);院前识别率、时间窗内到院比例、时间窗内行再灌注治疗比例均显著高于非科普宣教组(均P<0.01);发病第90天的mRS评分0~2分患者的比例高于非科普宣教组(P<0.05)。结论:接受“中风120”科普宣教的AIS患者院前识别率和及时就医比例更高,“中风120”科普宣教有利于提高患者对卒中的认知,从而减少院前延误,提高时间窗内进行再灌注治疗比例,改善患者预后。
关键词
急性缺血性脑卒中
“中风120”
院前延误
再灌注治疗
分类号
R741 [医药卫生—神经病学与精神病学]
R741.05 [医药卫生—神经病学与精神病学]
R743 [医药卫生—神经病学与精神病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中青年人群对脑卒中先兆症状识别及反应的潜在类别分析
被引量:
5
2
作者
孙兴兰
万美蠲
王珈
王芬
秦凤银
张绮珊
黄嘉燕
谭益冰
机构
广州中医药大学护理学院
出处
《护理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4期32-36,共5页
基金
2021年广东省科技创新战略专项基金资助项目(pdjh2021a0112)
广东省哲学社会科学“十三五”规划2020年度学科共建项目(GD20XGL02)。
文摘
目的探讨中青年人群对卒中先兆症状识别与反应的潜在分类及其特征,为构建公众卒中教育方案提供参考。方法采用自制的中青年人卒中先兆症状识别及反应调查问卷对广东省564名中青年人进行调查,以其对卒中先兆症状做出的识别与反应进行潜在类别分析,通过多分类Logistic回归分析探索人口社会学信息、亲友卒中经历、"中风120"口诀知晓情况对潜在类别的影响。结果识别出3个潜在类别,分别命名为"卒中先兆识别高-拨打120组"(19.1%),"身体症状敏感-自行就医组"(52.3%),"轻视肢体麻木-不喜就医组"(28.6%)。回归分析结果显示,从事服务业,年龄51~60岁,亲友有卒中经历、知晓"中风120"口诀的中青年更倾向于归入卒中先兆识别高-拨打120组(P<0.01,P<0.05)。结论卒中教育应明确不同类别人群的宣教重点,需针对不同类别的人群特征开展针对性教育,以提高教育效果。
关键词
中青年人群
脑卒中
先兆症状
就医延迟
“中风120”
口诀
潜在类别分析
健康教育
Keywords
young and middle-aged people
stroke
warning signs
pre-hospital delay
stroke
120
latent class analysis
health education
分类号
R47 [医药卫生—护理学]
G479 [文化科学—教育技术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中风120”科普宣教对减少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院前延误的影响
王依依
周建波
杨小华
《神经损伤与功能重建》
2023
0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中青年人群对脑卒中先兆症状识别及反应的潜在类别分析
孙兴兰
万美蠲
王珈
王芬
秦凤银
张绮珊
黄嘉燕
谭益冰
《护理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2
5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