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9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高、低渗“串联”气层供气机理物理模拟研究 被引量:18
1
作者 胡勇 朱华银 +4 位作者 陈建军 万玉金 王淑英 罗瑞兰 朱秋影 《天然气地球科学》 EI CAS CSCD 2007年第3期469-472,共4页
在国内低渗气田开发过程中,对非均质气层(近井高渗、外围低渗)供气机理认识还存在许多问题。利用物理模拟技术,结合苏里格气田单井地质模型,建立了平面非均质高、低渗气层“串联”物理模拟模型(“串联”模型)及实验方法,模拟研究了衰竭... 在国内低渗气田开发过程中,对非均质气层(近井高渗、外围低渗)供气机理认识还存在许多问题。利用物理模拟技术,结合苏里格气田单井地质模型,建立了平面非均质高、低渗气层“串联”物理模拟模型(“串联”模型)及实验方法,模拟研究了衰竭开发过程中非均质气层压力和产量变化规律、单井生产动态特征和配产对稳产期产气量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低渗气层 “串联”模型 供气机理 物理模拟
下载PDF
“串联记忆法”在高中地理学习中的应用
2
作者 李道春 《中学政史地(高三)》 2003年第10期56-57,共2页
关键词 “串联记忆法” 高中 地理学习 应用 地理教学 解题
下载PDF
巧解“串联灯”(初三)
3
作者 陈跃忠 《数理天地(初中版)》 2003年第3期38-38,共1页
题在农村野外作业时,常使用“串联灯”作临时照明.所谓“串联灯”就是把额定电压为220伏的两只灯泡串联起来,接在380伏的电源上使用.
关键词 初三 “串联灯” 物理 电学题 解法
下载PDF
基于系统理论与国家标准的事故树编制研究
4
作者 耿龙龙 《中国科技期刊数据库 工业A》 2023年第5期145-148,共4页
事故树系统分析法是常用的事故定性、定量分析方法,但编制事故树的过程中,事故树各类事件的缺少指导性确定方式,致使事故树事件杂乱无序,甚至出现“无效组合”情况。鉴于这种情况,提出基于霍尔三维理论和5M1E的条块理论分析方法,熟悉整... 事故树系统分析法是常用的事故定性、定量分析方法,但编制事故树的过程中,事故树各类事件的缺少指导性确定方式,致使事故树事件杂乱无序,甚至出现“无效组合”情况。鉴于这种情况,提出基于霍尔三维理论和5M1E的条块理论分析方法,熟悉整个系统;以《企业职工伤亡事故分类标准》(GB6441-86)总结的典型事故为事故树顶事件;基于事故树定性逻辑的“串联型”和 “并联型”事件展开方式,逐层展开事故树的顶事件的下层事件,形成一种事故树编制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事故树 5M1E 条块理论 “串联型”展开型 “并联型”展开型
下载PDF
格非长篇小说《望春风》的叙事手法探析 被引量:1
5
作者 姬志海 《中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2017年第4期172-179,共8页
格非在其长篇小说新作《望春风》中展现出中西合璧的成熟叙事技巧:经过从作为叙事材料的"本事"对象向作为更高级的艺术情节层面的升华转换,小说最终呈现出来的是一幅由按时间顺序排列事件的历时性基本面和按因果关系排列事件... 格非在其长篇小说新作《望春风》中展现出中西合璧的成熟叙事技巧:经过从作为叙事材料的"本事"对象向作为更高级的艺术情节层面的升华转换,小说最终呈现出来的是一幅由按时间顺序排列事件的历时性基本面和按因果关系排列事件的共时性逻辑面相互交织而成的艺术画卷。其间既迷散着诸如散点透视、草蛇灰线等中国古典话本、章回小说叙事的漫漶色彩,又彰显着"轮回""元叙述""魔幻"等西方现代派、后现代派小说手法的先锋性表征。它成功地打破了传统与精英二元对立的叙事思维,有效地在叙事策略上令古典与现代卯榫在了一起。在叙事话语的层面,《望春风》也实现了长篇小说丰赡多元的话语"双声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串联” “框套” 草蛇灰线 “轮回”叙事 仿格体 暗辩体 讽拟体
下载PDF
时间的“串、并联”
6
作者 杨重能 《中学物理》 2003年第11期62-62,共1页
关键词 恒定电流问题 物理 时间 高中 电学 “并联” “串联” 解法
下载PDF
中学历史记忆八法
7
作者 徐怡华 《中学政史地(高一.二版)》 2003年第7期59-62,共4页
关键词 中学 历史 记忆方法 教学 “串联”记忆 “萃取”记忆 “趣味”记忆 “歌谣”记忆 “联想”记忆 “选美”记忆 “规律”记忆 “浏览”记忆
下载PDF
TS-HVAF—高压变频器的开发与应用 被引量:1
8
作者 宛路威 《变频器世界》 2006年第11期51-54,共4页
本义介绍了"串联叠加"原里的高压变频器发达过程及传统的"串联叠加"原理的高压变频器的缺陷,并重点介绍了山东点石节能科技开发有限公司的TS—HVAF系列高压变频器在技术上的突破。
关键词 高压变频器 传统的“串联叠加”原理的高压变频器 TS-HVAF系列高压变频器
下载PDF
关键时刻的语境大串联——关于文化研究的对话 被引量:19
9
作者 劳伦斯.格罗斯伯格 刘康 《南京大学学报(哲学.人文科学.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07年第3期75-81,共7页
这里刊出的是两位著名文化研究学者的一篇对话,主题自然是文化研究。劳伦斯.格罗斯伯格早年学习历史与哲学,后在英国伯明翰大学当代文化研究中心做研究,师从文化研究领军人斯图尔特.霍尔。他撰写和主编的大量论著在文化研究领域具有广... 这里刊出的是两位著名文化研究学者的一篇对话,主题自然是文化研究。劳伦斯.格罗斯伯格早年学习历史与哲学,后在英国伯明翰大学当代文化研究中心做研究,师从文化研究领军人斯图尔特.霍尔。他撰写和主编的大量论著在文化研究领域具有广泛影响,许多成为经典性论著。他主编的《文化研究》杂志,创刊于1987年。20年来,该杂志发表了近千篇学术论文,对文化研究领域的形成和发展有举足轻重的意义。刘康现担任美国杜克大学公共政策学院中国传媒中心主任、教授,南京大学兼职教授。照对话者的看法,文化研究的要旨在于如何“讲好故事”,路径之一乃是“串联”(articulation,又译作“接合”)。“串联”概念源出于斯图尔特.霍尔,旨在将不同事物联系起来构成新东西。对话者首先提出了跨学科的“串联”,以问题为中心,将不同学科的视角、方法、观念和理论相互碰撞,必然会产生各种新的观念。以问题为核心,就是强调回到问题本身是研究之宗旨所在。这就触及到所谓的“激进的语境主义”,也就是将特定问题带回到它们出现的那个特定社会、政治、经济和文化背景之中。提倡从问题出发、反对理论先行,这就击中了当前一些文化研究普遍存在的弊端。“关键时刻”概念特指社会矛盾激化的重要时刻,是语境的另一种描述,中国和西方目前都处在这一时刻。劳动的贬值,共同价值的衰落,文化的经济化,消费社会的崛起,传媒的影响等,都作为关键时刻的问题凸现出来,向文化研究提出了挑战。理论如何与大众“串联”,是对话又一重要主题,将文化研究变成公共知识,而非学院派的密语,看来是今后文化研究所面临的难题。在这方面右派比左派做得更好,也更有效,倒是一个发人深省的问题。于是,文化研究议程的创新,特别是在中国,如何从理论消费转向理论生产,乃是一个不容忽视的重大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文化研究 关键时刻 语境主义 跨学科“串联”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