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56篇文章
< 1 2 8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从茅盾和叶圣陶的早期文学实践看“为人生”文学思潮的多重面向 被引量:1
1
作者 凤媛 《山东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期30-40,共11页
作为“五四”时期“为人生”文学的典型代表,茅盾和叶圣陶的评论和创作实践集中了“为人生”文学思潮在这一时期的多元并存、互动对话的复杂路径。茅盾对“为人生”文学理论资源的孜孜以求,叶圣陶对“为人生”文学理想的多元实践,两人... 作为“五四”时期“为人生”文学的典型代表,茅盾和叶圣陶的评论和创作实践集中了“为人生”文学思潮在这一时期的多元并存、互动对话的复杂路径。茅盾对“为人生”文学理论资源的孜孜以求,叶圣陶对“为人生”文学理想的多元实践,两人身兼评论者和创作者而产生的互动影响、互为“镜像”,都凸显现出他们探索“为人生”文学的理想艺术形式的执着,对如何界定和描摹“现实”、如何呈现“真实”的“现实”和“革命”的“现实”的焦灼,同时更映照出“为人生”文学广泛、开放、富有弹性的边界,这无疑为渐成新的主流叙事的革命文学提供了可供借鉴和反思的参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茅盾 叶圣陶 “为人生”文学 革命文学
下载PDF
“为人生”与“为艺术”的关系论争 被引量:1
2
作者 文贵良 《文艺理论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08年第6期135-140,共6页
关键词 “为人生” 关系论 艺术 文学研究会 商务印书馆 五四时期 文学观念
下载PDF
“为人生”的小说与鲁迅创作的基点问题——对一个旧话题的新思考 被引量:1
3
作者 李怡 《小说评论》 CSSCI 北大核心 2008年第2期53-57,共5页
“为人生”是鲁迅自我表述中的基础概念.是真正认识鲁迅一生所坚持的文学与文化价值立场的逻辑起点与归宿。这已成共匙甚至常识。但近十几年来.却受到了一些人的质疑和诟病。因此,李怡的论文提出的问题.便具有非常严肃的现实针对性... “为人生”是鲁迅自我表述中的基础概念.是真正认识鲁迅一生所坚持的文学与文化价值立场的逻辑起点与归宿。这已成共匙甚至常识。但近十几年来.却受到了一些人的质疑和诟病。因此,李怡的论文提出的问题.便具有非常严肃的现实针对性和学术研究、文化思想的价值意义.所涉问题不仅是在当下如何准确认识评价鲁迅的问题,更是认识确立文学何为的重大课题。在价值放逐思想退位的文学时代,在提倡喃喃自语和“零度写作”创作倾向的语境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为人生” 鲁迅创作 话题 基点 小说 价值立场 文化思想 现实针对性
下载PDF
鲁迅的“立人”与中国新文学“为人生”创作理路 被引量:1
4
作者 黄健 卢姗 《厦门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4期120-128,共9页
鲁迅提出的"立人",是他认真审视中国历史和文化传统,审视中国人的生存境况和现代遭遇,以及在认识和把握中国与世界关系当中所形成的一整套有关"人"和人的发展的思想主张。无论是对于中国历史、文化和社会的现代转型... 鲁迅提出的"立人",是他认真审视中国历史和文化传统,审视中国人的生存境况和现代遭遇,以及在认识和把握中国与世界关系当中所形成的一整套有关"人"和人的发展的思想主张。无论是对于中国历史、文化和社会的现代转型,还是对于中国文学的时代发展来说,"立人"思想主张的核心是强调人的解放,特别是个性解放和精神解放,强调维护人的尊严、权利和地位,强调对现代文明的价值认同。鲁迅这种极具现代性精神特征的思想、意识和观念,与中国新文学确立"为人生"的创作理路,有着密切的内在逻辑关联,为中国新文学提供了新的思想观念、新的创作理论和价值意义的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鲁迅 “立人” 新文学 “为人生” 创作理路
下载PDF
体验·尚武·“为人生”——论五四新文学理论建构中的日本中介因素 被引量:1
5
作者 张冀 《南京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0年第2期134-140,共7页
"为人生"作为中国现代精英知识分子对于五四新文学理论建构的主观性认知,与日本有着难以割舍的血缘联系。在日本体验的激活下,他们选择了弃"医"从"文";在尚武精神的引领下,他们践行了轻"文"尚&... "为人生"作为中国现代精英知识分子对于五四新文学理论建构的主观性认知,与日本有着难以割舍的血缘联系。在日本体验的激活下,他们选择了弃"医"从"文";在尚武精神的引领下,他们践行了轻"文"尚"武";由此出现了从"诗人"到"战士"的作家身份转变和从"艺术"到"人生"的创作思想变迁。随着启蒙主义的激进介入,"为人生"严重背离了效法西方现代文学的原始初衷,却同时孕育了中国现代文学理论多源、多元(中国、日本、西方、俄苏)的母体形态。如果忽略了"为人生"内涵的丰富性,我们就会失去对中国现代文学基本性质的科学描述与整体把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五四新文学 日本体验 尚武精神 “为人生” 启蒙主义 鲁迅
下载PDF
倡导“为人生”的鲁迅研究 被引量:1
6
作者 王吉鹏 《宁波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09年第1期83-87,共5页
为了使鲁迅研究更加直面现实,有必要倡导"为人生"的鲁迅研究,即充分认识鲁迅的文化资源价值,面向中国当下的政治、经济、文化和社会生活提出的问题,展开鲁迅研究。从思想文化层面来说,我们还处在"五四"时代,还处在... 为了使鲁迅研究更加直面现实,有必要倡导"为人生"的鲁迅研究,即充分认识鲁迅的文化资源价值,面向中国当下的政治、经济、文化和社会生活提出的问题,展开鲁迅研究。从思想文化层面来说,我们还处在"五四"时代,还处在鲁迅时代,"民主和科学"依然是我们时代的旗帜,我们更需要鲁迅。具体地说,鲁迅与大学文化精神,鲁迅的"民魂"思想,鲁迅的知识分子观,鲁迅基于社会公平和正义的和谐文化资源,鲁迅反对文化保守主义的斗争经验等,都是值得研究的课题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鲁迅 研究 “为人生”
下载PDF
叶圣陶“为人生”教育思想概论——兼及其视域下的语文教育观 被引量:5
7
作者 杨斌 《教育研究与评论(中学教育教学)》 2013年第4期4-14,共11页
【人物小传】叶圣陶(1894~1988),著名教育家,中国现代语文教育奠基人之一。主张“为人生”的教育本质观,形成“教育就是养成良好习惯”、“教是为了不教”、“教育是农业而不像工业”等独具特色的教育哲学。
关键词 语文教育观 “为人生” 叶圣陶 教育思想 视域 现代语文教育 著名教育家 教育本质观
下载PDF
语文合当“为人生” 被引量:1
8
作者 袁源 《教育研究与评论(中学教育教学)》 2019年第2期1-1,共1页
不知从何时起,部分语文课堂出现了一种“为语文而语文”的现象.学生初读一篇文章,大意未曾弄清,就被要求“画出你最喜欢的句子,美美地读一读,赏一赏”;无论何种体裁的文本,都被要求“品析加点词语的妙用”.其实,有些学生并没觉得那句子... 不知从何时起,部分语文课堂出现了一种“为语文而语文”的现象.学生初读一篇文章,大意未曾弄清,就被要求“画出你最喜欢的句子,美美地读一读,赏一赏”;无论何种体裁的文本,都被要求“品析加点词语的妙用”.其实,有些学生并没觉得那句子、那词语有什么美与妙,但不得不循着老师的要求频频点头,纷纷说好.可在陌生的文章面前,在真正用得好的词句面前,学生却全然无感.有些语文老师抱着“语文课程是一门学习语言文字运用的课程”的想法,把学生摁进语言文字中,以为这就是坚守学科本位,就是凸显语文特色,其实这是一种误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语文课堂 “为人生” 语文课程 语文老师 文字运用 学习语言 语言文字 学科本位
下载PDF
茅盾早期“为人生”文学观的现实主义品格
9
作者 张冬梅 《锦州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3年第2期11-14,共4页
“为人生”的文学观念贯穿于茅盾早期的文学思想之中。这一观念内蕴着茅盾对文学的言说对象、价值取向、功能承载的积极探索与思考。茅盾早期的文学思想在唤醒人的觉悟,以人道的精神和情怀关注现实人生、揭露时弊等基本点上表现了强烈... “为人生”的文学观念贯穿于茅盾早期的文学思想之中。这一观念内蕴着茅盾对文学的言说对象、价值取向、功能承载的积极探索与思考。茅盾早期的文学思想在唤醒人的觉悟,以人道的精神和情怀关注现实人生、揭露时弊等基本点上表现了强烈的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显示出鲜明的现实主义品格和当下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茅盾 现实主义 “为人生” 文学观 文学思想
下载PDF
倡导“为人生”的鲁迅研究
10
作者 王吉鹏 《淮北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09年第2期1-4,共4页
为了使鲁迅研究更加直面现实,有必要倡导"为人生"的鲁迅研究,即充分认识鲁迅的文化资源价值,面向中国当下的政治、经济、文化和社会生活提出的问题,展开鲁迅研究。从思想文化层面来说,我们还处在"五四"时代,还处在... 为了使鲁迅研究更加直面现实,有必要倡导"为人生"的鲁迅研究,即充分认识鲁迅的文化资源价值,面向中国当下的政治、经济、文化和社会生活提出的问题,展开鲁迅研究。从思想文化层面来说,我们还处在"五四"时代,还处在鲁迅时代,"民主和科学"依然是我们时代的旗帜,我们更需要鲁迅。具体地说,鲁迅与大学文化精神,鲁迅的"民魂"思想,鲁迅的知识分子观,鲁迅基于社会公平和正义的和谐文化资源,鲁迅反对文化保守主义的斗争经验等,都是值得研究的课题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鲁迅 研究 “为人生”
下载PDF
论“为人生”文学观的发展和演变
11
作者 牛执玉 《石家庄师范专科学校学报》 2004年第1期51-55,共5页
文学研究会“为人生”的文学观是以“表现人生,指导人生”为具体内容的。人道主义是“为人生”文学观的灵魂。文学研究会最初提出“为人生”,就是“要表现并且讨论一些有关人生一般的问题”。但是,在社会先进思潮的影响下,“为人生”的... 文学研究会“为人生”的文学观是以“表现人生,指导人生”为具体内容的。人道主义是“为人生”文学观的灵魂。文学研究会最初提出“为人生”,就是“要表现并且讨论一些有关人生一般的问题”。但是,在社会先进思潮的影响下,“为人生”的方向逐步得到了明确和发展,由略带全人类性的“为人生”向略带阶级性的“为人生”转化,强调要“同情第四阶级,爱被损害者和被侮辱者”,要写出他们的“血和泪”,并要求“文学在揭露罪恶社会的同时,应该负一部分制造光明的责任”,充分表现了文学研究会以文学反映时代、批判现实和改造社会的现实主义精神。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为人生” 文学观 现实主义 文学研究会 人道主义 社会思潮
下载PDF
生本不乐 虽哀犹爱——论许地山“为人生”的文学观 被引量:1
12
作者 朱洁文 马生龙 《理论导刊》 北大核心 2002年第9期35-37,共3页
作为文学研究会“问题小说”派的重要作家之一,许地山从“生本不乐”来阐发其对现实人生和终极人生的根本看法,并成功地表现了对自身遭历与世人世事的观察体验。具体到写作实践,在其诸多作品中,不仅充溢着一种哀的情感态度,且明确地提... 作为文学研究会“问题小说”派的重要作家之一,许地山从“生本不乐”来阐发其对现实人生和终极人生的根本看法,并成功地表现了对自身遭历与世人世事的观察体验。具体到写作实践,在其诸多作品中,不仅充溢着一种哀的情感态度,且明确地提出了爱的行动主张,二者交融,构成了许地山“虽哀犹爱”的实践论“为人生”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许地山 “为人生” 本不乐” “虽哀犹爱”
下载PDF
论鲁迅“为人生”的写作教学
13
作者 陈秀丽 赖学军 《现代语文(中旬.教学研究)》 2017年第3期4-8,2,共5页
语文教育一直被视为整个国民素质教育的基础,而写作教学的多重育人功能,更成为衡量一个人语文素养高低的重要标准。张志公曾感叹写作教学“恐怕又是语文教学的‘老大难’”,是一个令人头疼的话题。写作教学陷入“教师难教,学生难写... 语文教育一直被视为整个国民素质教育的基础,而写作教学的多重育人功能,更成为衡量一个人语文素养高低的重要标准。张志公曾感叹写作教学“恐怕又是语文教学的‘老大难’”,是一个令人头疼的话题。写作教学陷入“教师难教,学生难写”的困境,为了改变现状,写作教学需要改革。怎么改?鲁迅提出的“为人生”的写作无疑对今天的写作教学有着重要的借鉴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写作教学 “为人生” 鲁迅 国民素质教育 语文教育 育人功能 语文素养 语文教学
下载PDF
鲁迅“为人生”的人生关照中的儿童关照
14
作者 马艳芳 《鸡西大学学报(综合版)》 2012年第1期116-117,共2页
鲁迅是"五四"时期为复兴祖国文学而被时代呼唤出来的第一代作家的卓越代表。鲁迅认为,文学的首要功用是改造国民性。基于这个文艺观,鲁迅先生便以"为人生"的文学主张来关照人生了。而孩子是祖国的希望,"立人&q... 鲁迅是"五四"时期为复兴祖国文学而被时代呼唤出来的第一代作家的卓越代表。鲁迅认为,文学的首要功用是改造国民性。基于这个文艺观,鲁迅先生便以"为人生"的文学主张来关照人生了。而孩子是祖国的希望,"立人"的关键就是在于孩子健康正常的成长。因而,在鲁迅的"为人生"的人生关照中都能或隐或现的看到性格各异、身份各异的孩子的身影,使得读者不难品味出鲁迅先生的一番良苦用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鲁迅 “为人生” 人生关照 儿童关照
下载PDF
论鲁迅早期“为人生”的文艺思想
15
作者 唐弢 张恩和 《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1981年第4期17-25,共9页
伟大的文学家、思想家、革命家鲁迅一生给我们留下了丰富的遗产,他的文艺思想就是十分重要的部分。从踏上文学道路那天起,鲁迅就对文艺的一些根本问题发表了自己的看法。他一方面接受了西方进步的资产阶级文艺的影响,另一方面又继承... 伟大的文学家、思想家、革命家鲁迅一生给我们留下了丰富的遗产,他的文艺思想就是十分重要的部分。从踏上文学道路那天起,鲁迅就对文艺的一些根本问题发表了自己的看法。他一方面接受了西方进步的资产阶级文艺的影响,另一方面又继承了中国历史上现实主义的优秀传统,在此基础上,融会贯通,创新立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为人生” 鲁迅 文艺思想 批判现实主义 摩罗诗力说 浪漫主义 人民群众 摩罗诗人 反映现实 思想革命
下载PDF
鲁迅“为人生”的文学观
16
作者 刘中树 《吉林大学社会科学学报》 1985年第3期50-56,共7页
“为人生”是鲁迅从事文学活动的出发点,也是中国新文学初期现实主义流派的创作出发点(包括某些具有浪漫主义倾向的作家,也接受“为人生”的口号)。一九三三年,鲁迅在《我怎么做起小说来》一文中写道:“说到‘为什么’做小说罢。
关键词 鲁迅创作 “为人生” 文学观 小说 改造社会 民主主义思想 “立人”思想 遵命文学 创作出发点 思想革命
下载PDF
“为人生”:“新乡土”的主题之一——周熠的小说集《杏儿黄熟时》琐评
17
作者 张书恒 《南都学坛(南阳师范学院人文社会科学学报)》 1992年第4期88-93,共6页
在南阳众多的作家里面,周熠的创作是较有特色和个性的,他也是近年来崛起并呈上升趋势的“南阳作家群”里唯一融小说、散文、诗歌于一身的三栖作家,而他创作的主要成就却表现在他“为人生”的乡土文学方面。近年来他的作品多次被全国一... 在南阳众多的作家里面,周熠的创作是较有特色和个性的,他也是近年来崛起并呈上升趋势的“南阳作家群”里唯一融小说、散文、诗歌于一身的三栖作家,而他创作的主要成就却表现在他“为人生”的乡土文学方面。近年来他的作品多次被全国一些报刊刊登并转载也说明了这—点。由于论题与篇幅的限制,我们在这里且不论其散文与诗歌,仅就周熠新近出版的小说集《杏儿黄熟时》(河南人民出版社)谈谈自己在解读过程中的一些体会与看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为人生” 周熠 作家群 人物形象 活画卷 叙述语言 叙事话语 当代农村 乡村 瘦骨嶙嶙
下载PDF
老舍现实主义的边缘:规劝、讽喻与“为人生”
18
作者 赵雅炅 《广西科技师范学院学报》 2022年第3期32-39,共8页
老舍被归置于现实主义流派由来已久,然而边界宽泛的现实主义却无法给予老舍的创作更清晰的位置刻画与风格定义。规劝与讽喻是老舍小说中习用的艺术工序,其中却蕴含着来自传统古典小说与“为人生”的现实主义小说两种相似却不同的力量成... 老舍被归置于现实主义流派由来已久,然而边界宽泛的现实主义却无法给予老舍的创作更清晰的位置刻画与风格定义。规劝与讽喻是老舍小说中习用的艺术工序,其中却蕴含着来自传统古典小说与“为人生”的现实主义小说两种相似却不同的力量成分,两种力量的相叠与对峙使得处于力量中心的老舍作品呈现出复杂的美学面貌,并始终徘徊于文学主潮的边缘。这也正是新旧文学转捩之际个体文人与时代风潮之间,因各自不同动势所产生的缝隙与时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老舍 现实主义 “为人生” 传统小说 讽喻
下载PDF
“为人生”语文课程价值观刍仪
19
作者 孔波 《中学语文(教学大参考)(上旬)》 2008年第6期10-12,共3页
新世纪以来,在新课程改革的大背景之下,语文教育在基本理念、课程目标、课程评价等诸多方面发生了较大变化。同时,对语文教育的理论研究逐步走向繁荣、走向深入。在繁荣与深入的掩饰下,出现了形形色色的理论,理论之多大有“乱花渐... 新世纪以来,在新课程改革的大背景之下,语文教育在基本理念、课程目标、课程评价等诸多方面发生了较大变化。同时,对语文教育的理论研究逐步走向繁荣、走向深入。在繁荣与深入的掩饰下,出现了形形色色的理论,理论之多大有“乱花渐欲迷人眼”之感。在这些理论面前,一线教师显得无所适从,尤其是一些老教师感慨“自己教了一辈子语文,现在不知道怎么教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语文教育 课程价值观 “为人生” 新课程改革 课程目标 课程评价 无所适从 一线教师
下载PDF
叶圣陶:“为人生”而学
20
作者 董瑞玺 《语文世界(中旬刊)》 2011年第2期4-7,共4页
叶圣陶(1894~1988),著名作家、教育家、编辑出版家和社会活动家。江苏苏州人。原名叶绍钧,字圣陶,主要笔名有圣陶、桂山等。1912年中学毕业后,囚家境清贫即开始当小学教师并从事文学创作。1921年,与沈雁冰、郑振铎等发起组织“... 叶圣陶(1894~1988),著名作家、教育家、编辑出版家和社会活动家。江苏苏州人。原名叶绍钧,字圣陶,主要笔名有圣陶、桂山等。1912年中学毕业后,囚家境清贫即开始当小学教师并从事文学创作。1921年,与沈雁冰、郑振铎等发起组织“文学研究会”,提倡“为人生”的文学观,并与朱自清等人创办了我国新文坛上第一个诗刊《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为人生” 叶圣陶 社会活动家 编辑出版家 1921年 文学研究会 著名作家 文学创作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8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