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河南省图书馆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1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抗战时期师范教育课程体系探析——基于“主体-客体”因素的评价
1
作者
李瑞宝
唐蜜
《教育与考试》
2024年第5期72-78,共7页
抗战时期的师范教育虽受日军破坏严重,但却在教育部“战时需作平时看”方针的指引下得以重建,并为此后中国师范教育发展提供了深刻的经验与启示。本文结合泰勒的行为目标导向课程评价模式及施瓦布的课程要素理论,提出“主体—客体”课...
抗战时期的师范教育虽受日军破坏严重,但却在教育部“战时需作平时看”方针的指引下得以重建,并为此后中国师范教育发展提供了深刻的经验与启示。本文结合泰勒的行为目标导向课程评价模式及施瓦布的课程要素理论,提出“主体—客体”课程评价要素,对战时师范教育课程体系进行分析。在“五育并举”教育目标的指引下,战时师范教育课程体系呈现出高强度、高标准、多样化的教学特征。一方面,学生通过教师层层深入式的专业规训以及多元教学材料的运用,成长为专业性强的全面型预备教师,大大缓解此时国内的“师荒”现状。另一方面,严格的课程考核使得战时师范课程呈现出高压性与同化性,不利于学生的心理健康与个性化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抗战时期
师范教育课程
“主体-客体”因素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抗战时期师范教育课程体系探析——基于“主体-客体”因素的评价
1
作者
李瑞宝
唐蜜
机构
福建省教育考试院
四川司法警官职业学院刑事司法系
出处
《教育与考试》
2024年第5期72-78,共7页
基金
国家社科基金教育学一般项目“历史制度主义视角下美国STEM教育政策的变迁机制和执行成效研究”(项目编号:BIA220085)的研究成果。
文摘
抗战时期的师范教育虽受日军破坏严重,但却在教育部“战时需作平时看”方针的指引下得以重建,并为此后中国师范教育发展提供了深刻的经验与启示。本文结合泰勒的行为目标导向课程评价模式及施瓦布的课程要素理论,提出“主体—客体”课程评价要素,对战时师范教育课程体系进行分析。在“五育并举”教育目标的指引下,战时师范教育课程体系呈现出高强度、高标准、多样化的教学特征。一方面,学生通过教师层层深入式的专业规训以及多元教学材料的运用,成长为专业性强的全面型预备教师,大大缓解此时国内的“师荒”现状。另一方面,严格的课程考核使得战时师范课程呈现出高压性与同化性,不利于学生的心理健康与个性化发展。
关键词
抗战时期
师范教育课程
“主体-客体”因素
分类号
G65 [文化科学—教育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抗战时期师范教育课程体系探析——基于“主体-客体”因素的评价
李瑞宝
唐蜜
《教育与考试》
2024
0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