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2篇文章
< 1 2 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中职语文“乐学·明理·致用”教学范式的应用研究
1
作者 周劲华 《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教学与研究》 2023年第4期127-129,共3页
在新型课程体系中,中职语文教师要想改变传统的语文教学模式,就要摒弃“知识本位、技术为先”的教育理念,以语文学科的核心素养为指导,全力探索具备实践特征的教学范式。基于当前中职语文课程改革的需求,为探究实用性的教学范式,通过以... 在新型课程体系中,中职语文教师要想改变传统的语文教学模式,就要摒弃“知识本位、技术为先”的教育理念,以语文学科的核心素养为指导,全力探索具备实践特征的教学范式。基于当前中职语文课程改革的需求,为探究实用性的教学范式,通过以中职语文教学的实际情况为依据,解读“乐学·明理·致用”三维教学范式的内涵,明确其涵盖的具体要素,进而从“于情境中乐学”“于任务中明理”“于素养中致用”三个环节,探索中职语文“乐学·明理·致用”教学范式的应用路径,并结合具体的教学案例,探究中职语文“乐学·明理·致用”教学范式的操作方法,以期培养中职生适应社会发展需要的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职语文 “乐学·明理·致用” 教学范式
下载PDF
“乐学·明理·致用”教学范式下增值评价的教学实践探索--以中职语文古代诗词专题教学为例 被引量:2
2
作者 肖兰娇 于宗炫 《福建教育学院学报》 2021年第8期77-80,共4页
语文学科核心素养是内隐和综合的,需要为之寻找“外显的行为”进行评价。“乐学•明理•致用”教学范式,创设语文学科、个人生活、社会生活、职业生活情境,通过阅读与欣赏、表达与交流等言语实践活动,注重增值评价,落实语文学科核心素养... 语文学科核心素养是内隐和综合的,需要为之寻找“外显的行为”进行评价。“乐学•明理•致用”教学范式,创设语文学科、个人生活、社会生活、职业生活情境,通过阅读与欣赏、表达与交流等言语实践活动,注重增值评价,落实语文学科核心素养的评价要求。以古诗词专题教学为例,通过创设“咬文嚼字”“诗情画意”“和诗以歌”“奇诗妙用”活动情境,以问题为导向、任务为驱动,指向学生语文学科核心素养的评价,增强语文独特的育人功能,增加学生成长成才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乐学·明理·致用”教学范式 增值评价 实践
下载PDF
中职语文“乐学、明理、致用”教学范式的构建 被引量:4
3
作者 于宗炫 《福建教育学院学报》 2020年第9期57-60,共4页
在新课标背景下,中职语文教师要走出知识本位、技术主义的教学模式,以语文学科核心素养为统领,探究实践取向的教学范式。在情境创设中激发学生的学习参与精神,在任务驱动中引导学生掌握语言文字的运用规律,并在实践应用中形成学科核心素... 在新课标背景下,中职语文教师要走出知识本位、技术主义的教学模式,以语文学科核心素养为统领,探究实践取向的教学范式。在情境创设中激发学生的学习参与精神,在任务驱动中引导学生掌握语言文字的运用规律,并在实践应用中形成学科核心素养,以此构建富有职教特色的三维教学范式。乐学,是从“学习情境创设”这一维度确定的动机目标,是教学范式构建的起点;明理,是从“学习任务驱动”这一维度确定的过程目标,是教学范式构建的关键;致用,是从“核心素养形成”这一维度确定的指向目标,是教学范式构建的旨归。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课程标准 教学范式 乐学 明理 致用
下载PDF
中职语文“乐学,明理,致用”教学的有效性探究
4
作者 严文深 《中学生作文指导》 2021年第11期0198-0198,共1页
众所周知,基于新时代背景下,我国对于中等职业技术人才的需求量是越来越大,但与此同时也对中等职业技术人才提出了较高的要求,必须要具备较高且良好的综合素质。时代 以及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加剧了国际交流进程的不断深入,如果想要使中... 众所周知,基于新时代背景下,我国对于中等职业技术人才的需求量是越来越大,但与此同时也对中等职业技术人才提出了较高的要求,必须要具备较高且良好的综合素质。时代 以及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加剧了国际交流进程的不断深入,如果想要使中等职业技术人才在激烈竞争的市场环境中占据一席之地,那么就必须要注重其语文知识的掌握与能力的提升。基于此种情况下,中职语文教学的重要性得以清晰的显露。良好的语文教学不仅能够促进学生语言的积累与感悟,还能够使学生思想品德修养受到优秀文化的熏陶,帮助学生实现个性与人格的良好健全,促进其自身的全面发展与职业生涯的良好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职 语文教学 乐学 明理 致用
下载PDF
“乐学,明理,致用”融入中职语文教学实践研究
5
作者 郑梅华 《学苑教育》 2021年第21期47-48,共2页
中职语文教学的过程中要将语文学科的核心素养放于首位,并且需要研究如何在学习情景创设中触发学生的学习激情和探索精神。让学生于课前的情境创设中乐学,在课中的任务驱动中明理,最后在课后的素养形成中致用。"乐学,明理,致用&qu... 中职语文教学的过程中要将语文学科的核心素养放于首位,并且需要研究如何在学习情景创设中触发学生的学习激情和探索精神。让学生于课前的情境创设中乐学,在课中的任务驱动中明理,最后在课后的素养形成中致用。"乐学,明理,致用"是富有职教特色的三维教学模式,将这一模式融入中职语文教学的课堂可让学生与教师,教师与课堂形成良好的互动,进而有效提高教学效率,助力学生语文核心素养的全面提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职语文 乐学 明理 致用 核心素养
下载PDF
中职语文“乐学、明理、致用”教学范式的构建
6
作者 李娟 《中学生作文指导》 2021年第21期0118-0118,共1页
在今天新课标内容指导的要求下,中职语文老师要脱离传统死板、效率低的教学方法。重点把控语文的核心内容与思想,开拓寻找科学化与生动化的教学方法,应用生动化的情景来提升学生的课堂参与度。在这样的形式与背景下,加强对“乐学、明理... 在今天新课标内容指导的要求下,中职语文老师要脱离传统死板、效率低的教学方法。重点把控语文的核心内容与思想,开拓寻找科学化与生动化的教学方法,应用生动化的情景来提升学生的课堂参与度。在这样的形式与背景下,加强对“乐学、明理、致用”三个方面的教学内涵变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语文教学 新课标 乐学 明理 致用
下载PDF
中职语文“乐学,明理,致用”教学范式的构建
7
作者 张晓倩 《好日子》 2021年第24期238-238,共1页
中等职业学校语文教学应该让师生表达语文的生命力,构建“乐学,明理,致用”的教学模式,这是明确教育的内容、结构和管理,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是职业教育可持续发展的关键。同时,该模式使教师在实践中积累经验和教材,积极整合和发展民族... 中等职业学校语文教学应该让师生表达语文的生命力,构建“乐学,明理,致用”的教学模式,这是明确教育的内容、结构和管理,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是职业教育可持续发展的关键。同时,该模式使教师在实践中积累经验和教材,积极整合和发展民族语言新课程资源,对教师专业知识的发展具有积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职语文 “乐学 明理 致用”教学范式 构建
下载PDF
儒家乐学致用思想在信息技术教学中的现实意义
8
作者 郑清青 《商情》 2009年第2期76-76,共1页
针对欢口中学的办学理念以及对儒家乐学致用思想的研究,提出了教学过程紧密结合乐学致用思想的重要意义和学风建设的新思路,并结合高中信息教学的实践,论述了儒家乐学致用思想对有效教学的相融和贯通作用。
关键词 乐学致用 求实诚恳 学风建设
下载PDF
活学乐学 学以致用——“20以内的进位加法——9、8、7、6加几”练习课设计
9
作者 赵毓君 《教师》 2017年第12期105-106,共2页
一、教学内容 人教版一年级上88-92页新课后练习课.二、教材分析本课的主要训练内容是“凑十法”计算进位加法,它是学生学习中凑整思想的第一次体现.它需要两个重要的知识基础:一是10的分成组成,熟悉几和几组成10;二是学习了10加几等... 一、教学内容 人教版一年级上88-92页新课后练习课.二、教材分析本课的主要训练内容是“凑十法”计算进位加法,它是学生学习中凑整思想的第一次体现.它需要两个重要的知识基础:一是10的分成组成,熟悉几和几组成10;二是学习了10加几等于十几的计算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进位加法 练习课 学以致用 乐学 活学 设计 教学内容 训练内容
下载PDF
悟道明理“活”中学,学以致用“德”于行
10
作者 廖梅兰 《师道(教研)》 2010年第6期102-103,共2页
思想品德课涉及的是心理、道德、法律、价值观等内容,是不能光靠说教和讲解就能形成稳固的信念的,也不可能用一张试卷就能检测出来。而是要“不断创造条件,促进学生的道德践行,丰富学生的情感体验,感悟和理解社会的思想道德价值要... 思想品德课涉及的是心理、道德、法律、价值观等内容,是不能光靠说教和讲解就能形成稳固的信念的,也不可能用一张试卷就能检测出来。而是要“不断创造条件,促进学生的道德践行,丰富学生的情感体验,感悟和理解社会的思想道德价值要求.逐步形成正确的道德观和良好行为习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学以致用 “活” “德” 中学 明理 悟道 良好行为习惯 思想品德课
下载PDF
宋明理学精神内核分析 被引量:4
11
作者 徐公喜 郭翠丽 《江西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期66-70,共5页
宋明理学的精神内核有着相当丰富的内涵,有利于培养民族精神以形成巨大的思想统摄性。宋明理学具有的以爱国爱民、平天下为内核的忧患意识和济世精神,成为维系中华民族统一团结的社会理想与精神支柱,这是一种"经世致用"、&qu... 宋明理学的精神内核有着相当丰富的内涵,有利于培养民族精神以形成巨大的思想统摄性。宋明理学具有的以爱国爱民、平天下为内核的忧患意识和济世精神,成为维系中华民族统一团结的社会理想与精神支柱,这是一种"经世致用"、"天理之和"、"公天下"的新境界,也是宋明理学乃至中国传统文化所追求的精神内核。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明理 文化精神 平天下 经世致用 天理之和 公天下
下载PDF
经世致用思想略说
12
作者 孙功达 王劲 《兰州教育学院学报》 1999年第4期19-26,共8页
关键词 经世致用思想 儒家学说 顾炎武 《论语》 明理 今文经学 “经世致用” 《春秋》 考据学 儒家经典
下载PDF
经世致用──王夫之与清初学风
13
作者 胡发贵 《船山学刊》 CSSCI 1998年第1期1-5,63,共6页
关键词 经世致用 王夫之 明理 心学 顾炎武 时代思潮 “实学” “致良知” 诗文集 性命之学
下载PDF
颜元的经世致用教育观 被引量:2
14
作者 李继秀 《合肥师范学院学报》 1996年第4期67-71,76,共6页
颜元的经世致用教育观李继秀颜元(1635-1704)字浑然、号习斋,河北博野人。十七世纪中国早期启蒙思想家之一,中国古代继春秋战国之后又一次百家争鸣中的教育思想代表。他以“实学、实体、实行、实用”的经也致用教育观在古... 颜元的经世致用教育观李继秀颜元(1635-1704)字浑然、号习斋,河北博野人。十七世纪中国早期启蒙思想家之一,中国古代继春秋战国之后又一次百家争鸣中的教育思想代表。他以“实学、实体、实行、实用”的经也致用教育观在古代教育史上占有重要地位。他既总结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世致用 颜元 教育观 教育内容 明理 《中国早期启蒙思想史》 教育思想 书本知识 理学教育 经世致用思想
下载PDF
乐学 会学 会用——浅谈如何培养学生的良好习惯和学习能力 被引量:4
15
作者 李宝云 《中学政治教学参考》 2006年第4期13-13,共1页
为适应当今社会的快速发展,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树立终身学习的理念,必须使学生热爱学习、善于学习并且学以致用,而不是被动学习、被迫学习、应付学习。对此,笔者以为乐学是前提,会学是关键,会用是目的,必须把乐学、会学、... 为适应当今社会的快速发展,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树立终身学习的理念,必须使学生热爱学习、善于学习并且学以致用,而不是被动学习、被迫学习、应付学习。对此,笔者以为乐学是前提,会学是关键,会用是目的,必须把乐学、会学、会用三者紧密结合起来,并贯穿于整个教学过程,才能真正提高学习质量,培养高素质的人才,为今后的工作学习打下良好的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学习能力 培养学生 乐学 会学 良好习惯 学习习惯 终身学习 学以致用 善于学习 被动学习
下载PDF
快快乐乐学数学
16
作者 崔庆元 《神州》 2012年第19期91-91,共1页
传统的数学课堂把丰富多彩、动态变化的教学过程简化为“明算理、重练习”的特殊认识活动,导致数学课堂变得机械、沉闷和程式化,缺乏生机与乐趣,缺乏对智慧的挑战和学以致用的思想。“新的课程标准”从人的高度出发,提出应把数学课... 传统的数学课堂把丰富多彩、动态变化的教学过程简化为“明算理、重练习”的特殊认识活动,导致数学课堂变得机械、沉闷和程式化,缺乏生机与乐趣,缺乏对智慧的挑战和学以致用的思想。“新的课程标准”从人的高度出发,提出应把数学课堂看作是学生展示激情、智慧与个性的大舞台,是学生应用数学知识解释生活问题的自由呼吸的乐园。要做到这些,我认为应从以下几个方面努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学课堂 乐学 快乐 教学过程 动态变化 认识活动 学以致用 课程标准
下载PDF
论明清实学是儒学发展的特殊理论形态 被引量:5
17
作者 赵吉惠 吴兴洲 《齐鲁学刊》 北大核心 2004年第2期20-25,共6页
实学是儒学发展到宋元明清时期形成的特殊理论形态和特定历史阶段。实学的本义为通经、修德、时务、致用之学,其内涵的形成有一个历史演变过程。宋明时期反对佛学与道学,以佛道为“虚学”;明清之际反对理学、心学的空谈心性,以理学、心... 实学是儒学发展到宋元明清时期形成的特殊理论形态和特定历史阶段。实学的本义为通经、修德、时务、致用之学,其内涵的形成有一个历史演变过程。宋明时期反对佛学与道学,以佛道为“虚学”;明清之际反对理学、心学的空谈心性,以理学、心学末流为“虛学”,实学作为儒学特殊理论形态成为社会主要思潮。实学有自己的本体论、认识论、方法论,有自己的价值观、伦理观、社会观等理论体系和概念体系。明清实学与宋明理学具有既对立又统一的关系。目前我国学术界研究实学,具有泛化与定位不准确倾向,需要进一步展开讨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明清实学 儒学 明理 经世致用
下载PDF
走出“中世纪”─—理学、实学、朴学的嬗演及其启蒙意义 被引量:4
18
作者 王育济 《中州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1994年第1期113-119,共7页
走出“中世纪”─—理学、实学、朴学的嬗演及其启蒙意义王育济(山东大学历史系)宋明理学、明清实学、清代朴学,是宋元明清时期前后相继、此起彼伏的三起思想文化大潮,是该时期思想文化的主流。中国封建社会经过汉唐时期的高度发展... 走出“中世纪”─—理学、实学、朴学的嬗演及其启蒙意义王育济(山东大学历史系)宋明理学、明清实学、清代朴学,是宋元明清时期前后相继、此起彼伏的三起思想文化大潮,是该时期思想文化的主流。中国封建社会经过汉唐时期的高度发展,至宋代,即达到了成熟的顶端。顶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程朱理学 实学思潮 朴学 封建制度 明清实学 明理 “经世致用” 启蒙思想 明代中叶 明清之际
下载PDF
儒学在衰落时期的变革——论清代实学 被引量:1
19
作者 吴光 《浙江学刊》 CSSCI 1991年第5期93-99,共7页
哲学是人类智慧的结晶,是文化的灵魂,即作为观念形态的文化的最高形式。但每一种具体的哲学形态,又同培育它的民族文化的历史与现状息息相关。它既是民族传统精神(或云历史智慧)的积淀,又是一定社会历史阶段的时代精神的体现。所以,任... 哲学是人类智慧的结晶,是文化的灵魂,即作为观念形态的文化的最高形式。但每一种具体的哲学形态,又同培育它的民族文化的历史与现状息息相关。它既是民族传统精神(或云历史智慧)的积淀,又是一定社会历史阶段的时代精神的体现。所以,任何哲学既是历史的又是现实的;既有继承传统精神的一面,又有反映时代特征的一面。儒家哲学也不例外。从继承传统的一面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明理 传统精神 现代新儒学 时代特征 儒家哲学 经世致用 传统儒学 历史阶段 明清之际 康有为
下载PDF
走出“中世纪”——理学、实学、朴学的嬗演及其启蒙意义 被引量:2
20
作者 王育济 《中国哲学史》 1994年第3期68-74,共7页
宋明理学、明清实学、清代朴学,是宋元明清时期前后相继、此起彼伏的三起思想文化大潮,是该时期思想文化的主流。 中国封建社会经过汉唐时期的高度发展,至宋代,即达到了成熟的顶端。顶端同时也就意味着下落的开始。至明清时期,随着新的... 宋明理学、明清实学、清代朴学,是宋元明清时期前后相继、此起彼伏的三起思想文化大潮,是该时期思想文化的主流。 中国封建社会经过汉唐时期的高度发展,至宋代,即达到了成熟的顶端。顶端同时也就意味着下落的开始。至明清时期,随着新的生产关系,即资本主义萌芽的出现和市民阶层的不断壮大,封建制度更是进入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程朱理学 朴学 实学思潮 封建制度 明理 明清实学 明代中叶 “经世致用” 封建纲常 心学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