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9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关于“音本体”和“乐本体”的几点思考——兼及音乐本质问题 被引量:5
1
作者 范晓峰 《南京艺术学院学报(音乐与表演版)》 2003年第4期6-10,共5页
“音本体”是从音乐构成的自然法则(即科学的观念和方法)入手,揭示音乐美学作为学科存在意义的方式和美的规律。“乐本体”是以作为文化存在(即文化的观念和思想)的整体结构,来描述音乐存在方式和音乐美的存在方式。但从学科领域和学科... “音本体”是从音乐构成的自然法则(即科学的观念和方法)入手,揭示音乐美学作为学科存在意义的方式和美的规律。“乐本体”是以作为文化存在(即文化的观念和思想)的整体结构,来描述音乐存在方式和音乐美的存在方式。但从学科领域和学科研究的方法论来看,“音本体”是作为艺术形态学而特殊存在的狭义的音乐形态学的音响存在,具有音乐美学哲学基础即主客体分离的哲学思维。“乐本体”是作为人的文化之一的整体结构而存在的广义的音乐文化存在,并不是音乐美学学科或方法论的问题,而是一种文化观念、思维和思想的综合体现。音乐的本质与作为文化观念和社会意识(思想)的功能之间,所反映的正是主客观相互关系的一种认知结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音本体” “乐本体” 本质 存在方式 功能
下载PDF
从施旭升“乐本体”中窥探李渔作剧的“乐”意识
2
作者 苏靖 《戏剧之家》 2015年第19期25-26,共2页
施旭升先生的"乐(yuè)本体"说是关于中国戏曲本体的理论学说,于1997年提出并逐步丰富、完善。施旭升先生的"乐本体"说所揭示的戏曲艺术表现特征、审美功能、精神内核与李渔的戏曲创作主张具有同质性,为窥探李... 施旭升先生的"乐(yuè)本体"说是关于中国戏曲本体的理论学说,于1997年提出并逐步丰富、完善。施旭升先生的"乐本体"说所揭示的戏曲艺术表现特征、审美功能、精神内核与李渔的戏曲创作主张具有同质性,为窥探李渔的戏曲思想提供了参证,体现了李渔作剧的"乐(lè)"意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乐本体” 李渔 “乐”意识 升华
下载PDF
“乐本体”思维模式在秦汉道家音乐思想学理性思考中的存在--以《吕氏春秋》中《大乐》、《适音》为例的分析 被引量:9
3
作者 修海林 《中国音乐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2年第2期114-119,共6页
本文认为,当《吕氏春秋》对"适"的概念从"行适"、"心适"、"音适"这三个方面作具体的概念界定时,就已经将一种认识音乐存在的思维模式(甚至文化模式)呈现在我们面前。从学理的角度看,其概念界... 本文认为,当《吕氏春秋》对"适"的概念从"行适"、"心适"、"音适"这三个方面作具体的概念界定时,就已经将一种认识音乐存在的思维模式(甚至文化模式)呈现在我们面前。从学理的角度看,其概念界定和区分本身,已经具备从"行为、形态、观念"三要素来认识音乐的理论特征,这正是"乐本体"思维模式在两千多年前的具体呈现。本文还认为,在《吕氏春秋》的天道自然观中,音乐的产生具有数理基础和物质基础这两个基础,并指出,《大乐》、《适音》诸篇中使用的"和"、"适"这两个概念,都是为认识和把握事物存在的内在规律和法则而设定的概念,具有不同以往的音乐哲学思维高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乐本体”思维模式 吕氏春秋 秦汉道家音思想 行适 心适 音适
原文传递
二胡作品《西口情韵》音乐存在方式研究--从“乐”本体音乐美学角度谈起
4
作者 张心悦 《黄河之声》 2021年第23期49-51,共3页
存在的问题是哲学的基本问题之一。在音乐视域下,以“乐”本体来作为描述音乐存在方式的音乐美学思想包含了行为存在,形态存在,意识观念存在这三个方面的要素。这是对音乐定义的再理解。深究古今音乐作品,这些创作中往往能够体现音乐本... 存在的问题是哲学的基本问题之一。在音乐视域下,以“乐”本体来作为描述音乐存在方式的音乐美学思想包含了行为存在,形态存在,意识观念存在这三个方面的要素。这是对音乐定义的再理解。深究古今音乐作品,这些创作中往往能够体现音乐本体论三要素之间的联系。本文结合音乐存在方式等专业领域知识,以二胡作品《西口情韵》的创作背景和演奏方面为例,以及笔者在自身学习中对音频视频资料的聆听观摩、导师的指导和笔者亲身实践后的感受,进一步来阐释音乐存在方式三要素之间的关系并探寻“乐”本体这种音乐美学角度在二胡曲《西口情韵》创作和演奏中的具体体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二胡 《西口情韵》 存在方式 “乐本体
下载PDF
音乐存在方式的美学研究 被引量:4
5
作者 修海林 《文艺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1999年第4期44-45,共2页
音乐美学研究经过十几年在认识论旋涡中的各种讨论后,最终回到关于音乐存在方式的本体论研究中来,不是偶然,而是一种必然。什么是音乐?这个问题回答不了;音乐美的本质等问题,同样也回答不了。在音乐美学的研究中,存在的问题,不... 音乐美学研究经过十几年在认识论旋涡中的各种讨论后,最终回到关于音乐存在方式的本体论研究中来,不是偶然,而是一种必然。什么是音乐?这个问题回答不了;音乐美的本质等问题,同样也回答不了。在音乐美学的研究中,存在的问题,不是纯思辨的问题,而是与人类音乐实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存在方式 中国音美学 “乐本体” 本体 “音本体” “三要素” 发展轨迹 美学理论 理论形态 理论体系
下载PDF
音乐存在方式“三要素”理论是如何提出的 被引量:8
6
作者 修海林 《星海音乐学院学报》 1998年第1期4-10,共7页
音乐存在方式问题,不仅是音乐美学,同时也是音乐学的基础理论问题。它也是一个与音乐实践密切相关的理论问题。提出和研究这一问题的要害是破西方音乐“自律论”在中国音乐理论与实践中的不利影响,总结和发扬古代“乐”本体观的成果与... 音乐存在方式问题,不仅是音乐美学,同时也是音乐学的基础理论问题。它也是一个与音乐实践密切相关的理论问题。提出和研究这一问题的要害是破西方音乐“自律论”在中国音乐理论与实践中的不利影响,总结和发扬古代“乐”本体观的成果与智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存在方式“三要素” “乐本体 “音”本体
下载PDF
再论中国戏曲的乐本体——兼答安葵先生 被引量:7
7
作者 施旭升 《戏剧艺术》 CSSCI 北大核心 1999年第4期116-124,共9页
拙作《论中国戏曲的乐本体——兼评“剧诗”说》(以下简称《论乐本体》在《戏剧艺术》1997年第2期发表以后,在学术界引起了一定的反响。特别是安葵先生《张庚剧诗说辨析——与施旭升先生商榷》(以下简称《辨析》一文直接针对拙作提出了... 拙作《论中国戏曲的乐本体——兼评“剧诗”说》(以下简称《论乐本体》在《戏剧艺术》1997年第2期发表以后,在学术界引起了一定的反响。特别是安葵先生《张庚剧诗说辨析——与施旭升先生商榷》(以下简称《辨析》一文直接针对拙作提出了一些不同意见及若干质疑。虽然该文申明对拙作所提出的正面论点——中国戏曲的“乐本体”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戏曲 传统戏曲 “乐本体” 本体 艺术本体 二十世纪 剧诗 文化 中西戏剧 戏曲现代化
原文传递
一次引发学术热情的学术之旅——修海林教授讲学侧记
8
作者 耘耘 《天津音乐学院学报》 1999年第4期76-79,共2页
1999年月10月21—22日,应我院音乐学系、附中的邀请,中央音乐学院音乐研究所所长、修海林教授来我院进行讲学。
关键词 修海林 学术 修教 存在方式“三要素” 学研究 “乐本体 教授 美学 “音”本体 研究
下载PDF
张庚剧诗说辨析——与施旭升先生商榷 被引量:9
9
作者 安葵 《戏剧艺术》 CSSCI 北大核心 1998年第3期70-76,共7页
施旭升先生在《戏剧艺术》1997第二期上发表了《论中国戏曲的乐本体——兼评“剧诗”说》一文。施先生为了确立自己的“乐本体”理论,先花力气把张庚先生的“剧诗”说批驳了一番,并且给它加上了一个重重的罪名:“从艺术实践来看,在‘剧... 施旭升先生在《戏剧艺术》1997第二期上发表了《论中国戏曲的乐本体——兼评“剧诗”说》一文。施先生为了确立自己的“乐本体”理论,先花力气把张庚先生的“剧诗”说批驳了一番,并且给它加上了一个重重的罪名:“从艺术实践来看,在‘剧诗’说指导下的戏曲‘现代化’也是举步维艰。虽然‘剧诗’的倡导有抵消现实政治对于戏曲的挤压的企图,而且也确实取得了一些成效,但由于‘乐’的精神的根本的缺失,仍使戏曲观众大量流失。戏曲陷入深刻的危机之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剧诗说 中国戏曲体系 张庚 戏曲艺术 “乐本体” 王国维 戏曲理论 价值立场 文化 西方理论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