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传统儒家“乡愿”人格的道德风险与德育纠偏
1
作者 王徵翾 《枣庄学院学报》 2023年第4期138-144,共7页
孔子首次提出“乡愿”的概论,并以“德之贼”的人格形象出现。传统儒家一直警惕、批判、矫正“乡愿”人格,正是因为“乡愿”消解了人的独立性和真诚性,趋向于形成讨好型人格和表演型人格,同时“乡愿”人格的出现也会破坏社会的道德环境... 孔子首次提出“乡愿”的概论,并以“德之贼”的人格形象出现。传统儒家一直警惕、批判、矫正“乡愿”人格,正是因为“乡愿”消解了人的独立性和真诚性,趋向于形成讨好型人格和表演型人格,同时“乡愿”人格的出现也会破坏社会的道德环境。传统儒家“乡愿”人格纠偏的德育路径展现出“诚—信—敬—耻”的基本线索,遵循着“立身—处世—治世”的实践理路,注重道德真诚,突出现实关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传统儒家 “乡愿”人格 道德风险 德育
下载PDF
“乡愿”与“冷漠”及其对大学生道德成长的影响
2
作者 贾少文 《宜春学院学报》 2013年第4期146-151,共6页
近年来,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与转型,高等教育本身的发展变化必然对高校教职员工、学生的心态和行为方式及品行和道德成长产生相应的影响。这其中高校校园里不同程度存在着的"乡愿"与"冷漠"现象对校园风气、校园文... 近年来,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与转型,高等教育本身的发展变化必然对高校教职员工、学生的心态和行为方式及品行和道德成长产生相应的影响。这其中高校校园里不同程度存在着的"乡愿"与"冷漠"现象对校园风气、校园文化产生腐蚀,对大学生的道德成长和道德人格的养成也带来负面影响,必须加以克服、化解。对此,有必要在思想道德教育中加强纪律教育,强化大学的学术共同体和师生共同体建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乡愿” “冷漠” 道德养成 负面影响
下载PDF
“乡愿”文化对治理能力的多维度消解及其破解之策
3
作者 易星同 《领导科学》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6期110-113,共4页
治理视域下,"乡愿"不仅作为一种政治人格,更作为一种政治文化从多维度消解着治理能力,影响治理权威的效力,破坏治理秩序的确立,阻滞治理机制的运行。消解"乡愿"之害,儒家提出返经以求中庸之道,但是践行不易;从当代... 治理视域下,"乡愿"不仅作为一种政治人格,更作为一种政治文化从多维度消解着治理能力,影响治理权威的效力,破坏治理秩序的确立,阻滞治理机制的运行。消解"乡愿"之害,儒家提出返经以求中庸之道,但是践行不易;从当代中国治理实践的经验来看,必须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政治文化并吸收借鉴儒家政治文化的合理要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乡愿” 政治文化 治理能力 治理现代化 儒家
下载PDF
“乡原”的历史流变及现代反思
4
作者 虞牧淳 彭鹏 《陕西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8年第3期56-59,共4页
"乡原"一词最早见于《论语·阳货》中"乡原,德之贼也"。受到朱熹《四书章句集注》的影响,在现今文本中通常将"乡原"写作"乡愿"。通过对"乡原"的释义溯源与历代注疏的梳理,可以将... "乡原"一词最早见于《论语·阳货》中"乡原,德之贼也"。受到朱熹《四书章句集注》的影响,在现今文本中通常将"乡原"写作"乡愿"。通过对"乡原"的释义溯源与历代注疏的梳理,可以将"乡原"概括为是指那些表里不一,没有原则立场,模糊道德界限的人。"乡原"模糊道德界限的行为极具隐蔽性,具有极大的社会危害性,必须对其提高警惕,严加防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乡原” “乡愿” 道德界限 原则立场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