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36篇文章
< 1 2 7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构建“民主合作”型“乡村”关系刍议 被引量:1
1
作者 肖勇 《哈尔滨市委党校学报》 2006年第3期56-61,共6页
“乡村”关系失范的主要表现是“过度干预”和“附属行政化”;其宏观体制方面的成因主要有国家的农村发展战略及其矛盾等五大因素;“民主合作”型“乡村”关系以培植村民自治组织的“自组织性”为出发点,着力加强乡镇政府的微观政治、... “乡村”关系失范的主要表现是“过度干预”和“附属行政化”;其宏观体制方面的成因主要有国家的农村发展战略及其矛盾等五大因素;“民主合作”型“乡村”关系以培植村民自治组织的“自组织性”为出发点,着力加强乡镇政府的微观政治、经济与文化服务功能;构建“民主合作”型“乡村”关系的理论坐标应定位于马克思关于国家与社会关系的理论;广大的乡村组织与众多的企业组织具有太多的相似性,我们可以借用使我国经济体制改革获得巨大成功的“政企关系”来研究“政村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民主 合作 “乡村”关系 理论坐标 技术手段
下载PDF
构建“民主合作”型“乡村”政治关系的途径
2
作者 肖勇 陶万辉 《中共成都市委党校学报》 2006年第5期21-23,共3页
西部经济欠发达地区“乡村”关系失范的主要表现是“过度干预”和“附属行政化”;国家的农村发展战略及其矛盾等宏观体制方面的问题是其主要成因。改制乡镇,实行有限的乡镇自治,弱化村民自治组织的行政性,强化其政治自治性与经济组织性... 西部经济欠发达地区“乡村”关系失范的主要表现是“过度干预”和“附属行政化”;国家的农村发展战略及其矛盾等宏观体制方面的问题是其主要成因。改制乡镇,实行有限的乡镇自治,弱化村民自治组织的行政性,强化其政治自治性与经济组织性等,是构建合理的乡村关系的关键举措。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乡村”关系 民自治组织 民主
下载PDF
论江苏作家农民工题材小说中的“城市”与“乡村”意象
3
作者 盛翠菊 《辽宁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3年第5期713-717,共5页
农民工题材小说作为乡土小说的延伸和拓展,其叙事空间涉及城市和乡村两个层面,由此在小说中形成了"城市"与"乡村"两类意象群。江苏作家的农民工题材小说中的"城市"与"乡村"意象共同形成了两个... 农民工题材小说作为乡土小说的延伸和拓展,其叙事空间涉及城市和乡村两个层面,由此在小说中形成了"城市"与"乡村"两类意象群。江苏作家的农民工题材小说中的"城市"与"乡村"意象共同形成了两个巨大的文化叙事空间,两类意象的建构演绎成了具象化的城乡文化冲突。"城市"与"乡村"意象更多承载的是农民工从"乡土中国"到"城市中国"的文化之旅,农民工们根植于乡土文化传统的乡村伦理道德,受到来自城市金钱与物质的冲击,在追求物质和现代文明的同时,传统的乡土伦理丧失。在此类小说中,乡村文化的恋乡情结、村庄消逝的家园悲歌,以及城市生态伦理失衡后的深层隐忧被作家内蕴于"城乡"意象之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江苏作家 农民工题材小说 “城市”意象 “乡村”意象
下载PDF
“乡村”英语口语滞后的原因及改革举措
4
作者 陈新宇 《泸州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08年第4期28-33,51,共7页
目前,听说教学是"乡村"英语口语教学中的薄弱环节之一。针对"乡村"学生英语听说能力普遍滞后于读写能力的现状,文章从主观和客观两个方面分析了阻碍"乡村"英语口语能力发展的主要因素,并从对症下药和培... 目前,听说教学是"乡村"英语口语教学中的薄弱环节之一。针对"乡村"学生英语听说能力普遍滞后于读写能力的现状,文章从主观和客观两个方面分析了阻碍"乡村"英语口语能力发展的主要因素,并从对症下药和培养技巧两个方面提出了"乡村"英语口语教学改革应当采取的举措:英语教师应当更新教学理念,改革教学模式,提高听说教学的地位,增加听说教学的比重,同时应当提高教师素质和口语水平。通过努力,我们相信"乡村"英语口语水平是能够提高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乡村”英语口语 滞后 对症下药 培养技巧 功能意念 教学理念 教学模式
下载PDF
布宁的“乡村”艺术体——浅析《乡村》中浪漫主义因素与现实主义因素的融合 被引量:2
5
作者 姚霞 《四川外语学院学报》 2004年第3期23-26,共4页
从布宁对俄罗斯乡村的艺术表现视角和表现手法入手,剖析布宁对俄罗斯民族劣根性及其神秘力量的深刻洞察,探讨人的生存状态、生死和生命的意义等全人类的、永恒的问题,并采取相应的艺术表现手法揭示布宁创造的"乡村"艺术体中... 从布宁对俄罗斯乡村的艺术表现视角和表现手法入手,剖析布宁对俄罗斯民族劣根性及其神秘力量的深刻洞察,探讨人的生存状态、生死和生命的意义等全人类的、永恒的问题,并采取相应的艺术表现手法揭示布宁创造的"乡村"艺术体中浪漫主义因素与现实主义因素的融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乡村”艺术体 浪漫主义 现实主义 神秘主义 象征
下载PDF
作为“桃园”的“乡村”
6
作者 苗欣 《低碳世界》 2016年第26期195-195,共1页
作为一种文化语境,"乡村"在中国的话语体系中一直拥有特殊的地位,乡村拥有传统这一价值内核作为原初生活的代表,从而拥有了某种神圣的象征地位。本文在对王澍的2010年上海世博会滕头案例馆评述中指出其借用"乡村"... 作为一种文化语境,"乡村"在中国的话语体系中一直拥有特殊的地位,乡村拥有传统这一价值内核作为原初生活的代表,从而拥有了某种神圣的象征地位。本文在对王澍的2010年上海世博会滕头案例馆评述中指出其借用"乡村"这一信念重建"家庭"以应对"城市化"进行批判性反思中的局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乡村” “桃园” “城市化” 基本单元
下载PDF
立足“乡村”实际,培养学生数学阅读能力
7
作者 钱小燕 《数学学习与研究》 2023年第16期113-115,共3页
乡村学校的数学阅读应立足于乡村实际,从乡村学校实际情况出发.教师应立足“乡村”实际,丰富学生的数学阅读内容,优化学生的数学阅读方法,疏导学生的数学阅读心理,培育学生的数学阅读习惯,在数学教学中将学生的数学阅读与学生的乡村生... 乡村学校的数学阅读应立足于乡村实际,从乡村学校实际情况出发.教师应立足“乡村”实际,丰富学生的数学阅读内容,优化学生的数学阅读方法,疏导学生的数学阅读心理,培育学生的数学阅读习惯,在数学教学中将学生的数学阅读与学生的乡村生活结合起来.实践证明,乡村学校立足实际情况开展教学工作,能有效提高学生的数学阅读能力,培育学生的数学阅读智慧,发展学生的数学阅读素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学数学 “乡村”实际 数学阅读能力
下载PDF
乡村医生“乡聘村用”政策执行困境与提升路径研究——基于史密斯模型
8
作者 陆瑞钊 王舒云 +4 位作者 冯启明 吴雨洁 黄馨慧 孙四维 李贞 《中国卫生事业管理》 北大核心 2024年第9期1010-1014,共5页
目的:基于乡村医生“乡聘村用”政策实施现状,探讨分析我国当下“乡聘村用”政策执行困境并提出优化路径,为推动政策进一步落实提供参考。方法:在史密斯模型基本原理指导下,采用逻辑分析法、文献资料法等剖析有关政策与文献,归纳出与现... 目的:基于乡村医生“乡聘村用”政策实施现状,探讨分析我国当下“乡聘村用”政策执行困境并提出优化路径,为推动政策进一步落实提供参考。方法:在史密斯模型基本原理指导下,采用逻辑分析法、文献资料法等剖析有关政策与文献,归纳出与现行“乡聘村用”政策实施有关的问题并提供相应的建议与参考。结果:乡村医生“乡聘村用”政策在实践中取得了一定进展,但缺乏完善的法律法规体系、政策执行主体之间缺乏协同机制、目标群体对“乡聘村用”政策知晓程度低、“乡聘村用”政策配套措施不完善等因素影响“乡聘村用”政策的实施。结论:加强政策顶层设计,完善法律法规体系;明晰执行主体权责范围,构建现代化协同治理体系;提升目标群体关注度,扩大政策受众覆盖面;多措并举,优化政策执行环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医生 “乡用” 政策执行 史密斯模型
下载PDF
农村社区治理的模式创新——从“乡政村治”转向“乡村共治”
9
作者 龙丽波 李梁 《理论探索》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85-91,共7页
改革开放以来,在不断适应不同时期基层政权运行特征和农村社区治理变化的过程中,我国农村社区治理模式实现了从“乡政村治”向“乡村共治”模式的转变,农村社区治理呈现出“参与共建”“多元共治”“开放共享”的表现形态。在“乡村共... 改革开放以来,在不断适应不同时期基层政权运行特征和农村社区治理变化的过程中,我国农村社区治理模式实现了从“乡政村治”向“乡村共治”模式的转变,农村社区治理呈现出“参与共建”“多元共治”“开放共享”的表现形态。在“乡村共治”模式下,新时代深化农村社区治理,需要以基层党组织建设提升党领导农村社区治理共同体的能力,以多元主体协同共治提升农村社区治理共同体的治理水平,以公共精神的培育增强农村社区治理共同体的情感归属,以民主协商整合农村社区治理共同体的公共利益,真正实现在“共建共治共享”中全面提升农村社区治理共同体的治理效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区 治理模式 “乡治” “乡共治” 社区治理共同体
下载PDF
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背景下“民主合作”型乡村关系的构建坐标和技术手段——以西部经济欠发达地区为例
10
作者 肖勇 李晓宁 《乐山师范学院学报》 2007年第10期114-119,共6页
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对构建合理"乡村"关系提出了明确要求;西部经济欠发达地区"乡村"关系失范的主要表现是"过度干预"和"附属行政化";其宏观体制方面的成因主要有"国家的农村发展战略及其... 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对构建合理"乡村"关系提出了明确要求;西部经济欠发达地区"乡村"关系失范的主要表现是"过度干预"和"附属行政化";其宏观体制方面的成因主要有"国家的农村发展战略及其矛盾"等五大因子;西部经济欠发达地区"民主合作"型"乡村"关系以培植村民自治组织的政治、经济与文化"自组织性"为出发点,着力加强乡镇政府的微观政治、经济与文化服务功能和增强村民自治组织的自组织性;构建西部经济欠发达地区"民主合作"型"乡村"关系的理论坐标应定位于马克思关于国家与社会关系的理论;广大的乡村组织与众多的企业组织具有太多的相似性,我们可以借用使我国经济体制改革获得巨大成功的"政企关系"来研究"政村"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农建设 “乡村”关系 民主 合作 坐标
下载PDF
“资源消解自治”——项目下乡背景下的村治困境及其逻辑 被引量:123
11
作者 李祖佩 《学习与实践》 CSSCI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1期82-87,共6页
项目下乡背景下,一些村庄精英分子掌握村庄政治运作和公共利益分配,村庄权力格局失衡,普通村民在村庄公共生活中的话语空间缩小,村民自治流于形式,本文以"资源消解自治"指涉这种村治困境。在"乡政村治"的制度框架下... 项目下乡背景下,一些村庄精英分子掌握村庄政治运作和公共利益分配,村庄权力格局失衡,普通村民在村庄公共生活中的话语空间缩小,村民自治流于形式,本文以"资源消解自治"指涉这种村治困境。在"乡政村治"的制度框架下,项目制自身的运作机制导致"乡政"对"村治"的过度干预,而村庄社会变迁和后税费时期既存的乡村治理样态,构成项目下乡背景下"资源消解自治"得以可能的内外两方面原因。"资源消解自治"的村治困境的出现,要求我们正视项目下乡带来的"意外"后果,以更为整体性的政策安排确保国家资源的政治、社会效益充分实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项目下 治困境 资源消解自治 “乡治”
下载PDF
论中国农村“乡政村治”治理格局的稳定与完善 被引量:47
12
作者 徐勇 《社会科学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1997年第5期33-37,共5页
论中国农村“乡政村治”治理格局的稳定与完善徐勇(一)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中国农村的政治体制发生了重大变化,即由“政社合一”的人民公社体制转变为政经分开的“乡政村治”格局(即国家的基层政权建立在乡镇一级,乡镇以下实... 论中国农村“乡政村治”治理格局的稳定与完善徐勇(一)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中国农村的政治体制发生了重大变化,即由“政社合一”的人民公社体制转变为政经分开的“乡政村治”格局(即国家的基层政权建立在乡镇一级,乡镇以下实行村民自治)。在“乡政村治”格局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民自治 “乡治” 中国农 委会 家庭承包制 民代表会议 法律制度体系 组织建设 民主选举 政策建议
下载PDF
乡村多元主体协同治理的发展逻辑与实现路径 被引量:11
13
作者 马超 李晓广 《山西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5年第7期674-678,共5页
"乡政村治"是社会转型时期形成的一种"诱导性制度变迁",在特定时期内推进了乡村各方面事业的发展。但在乡村社会治理主体多元化发展的趋势下,基层政权组织与自治组织显现出了内部权力分配不均、两者关系衔接不畅等... "乡政村治"是社会转型时期形成的一种"诱导性制度变迁",在特定时期内推进了乡村各方面事业的发展。但在乡村社会治理主体多元化发展的趋势下,基层政权组织与自治组织显现出了内部权力分配不均、两者关系衔接不畅等问题。考虑到我国乡村社会发展的实际要求以及解决"乡政村治"所隐含问题的迫切需要,党领导下的乡村多元主体通过平等协作的方式参与村治形成了协同合作化治理模式。这不仅化解了当前村治所面临的困境,满足了乡村社会的发展需要,还深化了村民自治的发展程度,扩大了我国基层民主政治布局,为我国乡村治理发展提供了新的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乡治” 多元主体 协同治理
下载PDF
论“村民自治”的转型和“乡-村”关系的重塑 被引量:13
14
作者 李晓鹏 《社会主义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6期96-101,共6页
"村民自治"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和国家政策的调整,"村民自治"已无法适应和容纳农村社会的发展需要了,其历史使命已经完成。"新型城镇化"发展战略和农村社区建... "村民自治"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和国家政策的调整,"村民自治"已无法适应和容纳农村社会的发展需要了,其历史使命已经完成。"新型城镇化"发展战略和农村社区建设步伐的加快促使农村基层民主自治由"村民自治"向"居民自治"转型,加上县乡基层政权的行政管理能力与公共服务能力的提升,两者相结合推动了新型乡村社会治理体制初步形成。这种新型乡村社会治理体制既能符合农村经济社会在新的发展条件下对基层民主政治变革所提出的要求,又能满足国家政权有效地控制和改造农村社会的需要,并由此重塑了基层政权与自治乡村的关系,形成了以"服务—监督"为核心的新型"乡—村"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民自治 基层民主 社会治理体制 “乡-村”关系
下载PDF
“乡政村治”的兴起、现状与发展趋势 被引量:11
15
作者 张志英 《农村经济》 北大核心 2003年第6期51-53,共3页
关键词 “乡治” 发展趋势 地方行政机构 民自治 改革 农业经营体制
下载PDF
“乡政村治”治理架构的缺憾与优化 被引量:9
16
作者 尹焕三 《国家行政学院学报》 CSSCI 2006年第2期25-27,共3页
优化“乡政村治”管理体制,要明确界定各级的职能定位,理顺各组织之间的工作关系,创造村民自治的良好环境;探索卓有实效的方法,在真实、全面落实村民自治“四民主”上下功夫;从根本上转变农村社会治理的宗旨和理念;加大中央和地方财政... 优化“乡政村治”管理体制,要明确界定各级的职能定位,理顺各组织之间的工作关系,创造村民自治的良好环境;探索卓有实效的方法,在真实、全面落实村民自治“四民主”上下功夫;从根本上转变农村社会治理的宗旨和理念;加大中央和地方财政对农村的支持力度,实现农村社会治理的和谐与村民自治的良性运转。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乡治” 社会治理架构 体制缺憾 治理架构优化
下载PDF
“乡政村治”模式的困境与农村治理模式创新——基于成都市农村产权改革的调查 被引量:14
17
作者 刘德浩 《管理学刊》 2016年第5期36-42,共7页
改革开放以来,农村逐渐形成了以"乡政村治"为主要特征的治理模式。通过对"乡政村治"模式中乡镇政府、村委会、村民三方之间的利益博弈分析,可以发现:由于乡村合谋或控制、对村干部监督不力等原因,农民成为乡村治理... 改革开放以来,农村逐渐形成了以"乡政村治"为主要特征的治理模式。通过对"乡政村治"模式中乡镇政府、村委会、村民三方之间的利益博弈分析,可以发现:由于乡村合谋或控制、对村干部监督不力等原因,农民成为乡村治理格局中的"弱势群体"。理论上,"乡政村治"的治理模式通过建立相对完善的激励约束机制来规范和约束乡镇政府与村委会的行为,以保护农民利益。但是,从实践效果看,这些渠道并未起到有效的作用,原因在于制度为农民提供的诸多利益保护机制实施成本较高。成都市作为统筹城乡发展的国家级实验区,在产权改革中充分发挥农村议事会的功能,对于推进"乡政村治"模式的完善具有重要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乡治” 治理模式 民议事会
下载PDF
“乡政村治”的依存性与整合度实证分析 被引量:1
18
作者 张立荣 《探索》 CSSCI 北大核心 1995年第6期61-62,共2页
一历史和现实都表明,国家治理乡村社会政治事务的效度,不仅取决于乡镇政权组织行政权的行使状况,而且也与村域民众自治权的行使状况息息相关。换言之,“乡政村治”的依存状况和整合格局,直接关涉乡村社会政治事务治理的有效性和社会政... 一历史和现实都表明,国家治理乡村社会政治事务的效度,不仅取决于乡镇政权组织行政权的行使状况,而且也与村域民众自治权的行使状况息息相关。换言之,“乡政村治”的依存状况和整合格局,直接关涉乡村社会政治事务治理的有效性和社会政治局势的稳定性。众所周知,我国实行的是工农联盟为基础的人民民主专政制度。在这样的国度里,乡镇政权是国家政权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国家设在农村的基层政权。从行使权力的形式来看,乡政具有行政性,但就内容和目的而言,乡政所保护的却是人民的民主权利;至于村治,不仅内容上是民主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乡治” 实证分析 社会 整合度 依存性 民自治组织 委会 人民民主专政制度 镇政权组织 社会政治局势
下载PDF
温岭:悄然变化的“乡政村治” 被引量:1
19
作者 徐力钧 《浙江学刊》 CSSCI 2003年第5期125-127,共3页
人类文明史告诉我们,民主政治从来都是与市场经济相伴随的.凡是存在民主政治的地方,无论是古代的雅典城邦,还是现代的浙江温岭,都有着市场经济的深刻背景,有着政治、文化以及观念的渊源关系.
关键词 温岭市 “乡治” 市场经济 政治文明建设 公共服务
下载PDF
治理现代化视域下的“乡—村”关系变迁 被引量:2
20
作者 罗峰 李勇 《山东行政学院学报》 2020年第4期56-63,共8页
通过回顾建国以来我国“乡—村”关系的演变,将“乡—村”关系的变迁划分为五个阶段,即以动员型领导为特征的土地改革和合作化时期、以科层制支配为特征的人民公社时期、以诱致型支配为特征的乡政村治时期、以情感型支配为特征的改革与... 通过回顾建国以来我国“乡—村”关系的演变,将“乡—村”关系的变迁划分为五个阶段,即以动员型领导为特征的土地改革和合作化时期、以科层制支配为特征的人民公社时期、以诱致型支配为特征的乡政村治时期、以情感型支配为特征的改革与建设时期以及以合作型领导为特征的新时代。在梳理“乡—村”关系演进规律的基础上,认为“乡—村”关系的症结点在于行政下沉与乡村自治空间的界限,构建“政—治”有序的新型“乡—村”关系是实现乡村治理现代化的关键所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治理现代化 “乡村”关系 民自治 “政—治”有序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7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