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田纳西·威廉斯的“二重身”——重读《夏与烟》 被引量:2
1
作者 李尚宏 《安徽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0年第4期452-457,共6页
通过文本细读以及广泛联系作家的回忆录、访谈、书信和传记,结合弗洛伊德相关理论,揭示田纳西.威廉斯最喜欢的人物,即《夏与烟》中的阿尔玛,从一个模范的清教徒淑女突然转变为荡妇的原因,挖掘阿尔玛与作家的深层联系,在颠覆了从道德角... 通过文本细读以及广泛联系作家的回忆录、访谈、书信和传记,结合弗洛伊德相关理论,揭示田纳西.威廉斯最喜欢的人物,即《夏与烟》中的阿尔玛,从一个模范的清教徒淑女突然转变为荡妇的原因,挖掘阿尔玛与作家的深层联系,在颠覆了从道德角度对《夏与烟》以及主人公阿尔玛进行理解的基础上,指出阿尔玛以及她一直心仪的约翰并非一般人物,而代表着威廉斯矛盾思想的两个极端:清教主义思想和同性恋欲望;他们的剧变象征着威廉斯接受自己性取向的痛苦过程以及"出来"以后的矛盾心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夏与烟》 “二重身” 剧变的内涵 田纳西·威廉斯
下载PDF
“二重身”电影中角色设定的心理机制与症候映照 被引量:2
2
作者 赵剑 李英豪 《四川戏剧》 北大核心 2019年第3期99-101,共3页
作为人类精神世界的一种外在表征,"分身"是自我分裂意识的具象化表达,常被展现为"世界上的另一个我",与主体构成"二重身"关系。本文从拉康精神分析学入手,回溯国内外重要的"二重身"电影,总结... 作为人类精神世界的一种外在表征,"分身"是自我分裂意识的具象化表达,常被展现为"世界上的另一个我",与主体构成"二重身"关系。本文从拉康精神分析学入手,回溯国内外重要的"二重身"电影,总结出完美镜像的投射、神话寓言的解构、共同行走的影子三种叙事模式,并分析了自恋认同、他者凝视与幻象恐惧的角色深层次心理运行机制及其对叙事的推动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二重身”电影 “分身” 心理机制 精神分析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