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635篇文章
< 1 2 18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马克思主义哲学思想在高校教育信息化中的应用——评《互联网技术与马克思主义传播--基于价值观与方法论的研究》
1
作者 苏文彪 《中国电化教育》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I0011-I0011,共1页
随着经济社会日益进步和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马克思主义传播进入了新阶段,同时也为马克思主义哲学思想在高校教育信息化中的应用开辟了新的广阔天地。《互联网技术与马克思主义传播--基于价值观与方法论的研究》一书是苟欣文、邓新民、... 随着经济社会日益进步和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马克思主义传播进入了新阶段,同时也为马克思主义哲学思想在高校教育信息化中的应用开辟了新的广阔天地。《互联网技术与马克思主义传播--基于价值观与方法论的研究》一书是苟欣文、邓新民、蔡敏编著,由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在2017年出版的著作。该书将互联网技术的发展与马克思主义传播建立了连接通道,并用较为系统的方法开展学术研究。在书中,学者们着眼于以互联网技术为代表的新媒体环境,不断思考马克思主义自恨发展及其发展路径如何与时代同频共振,为当代马克思主义进一步的传播和发展提供了重要的指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克思主义传播 马克思主义哲学思想 同频共振 当代马克思主义 发展路径 互联网 高校教育信息化 连接通道
下载PDF
马克思主义垄断理论视域下互联网平台经济的垄断问题研究
2
作者 高尖伟 《时代经贸》 2024年第6期17-19,共3页
近年来,伴随着我国互联网平台的飞速发展,电商平台、生活服务平台、社交平台等已融入寻常百姓的生活中,为人们的生活带来了许多便利。与此同时,有些平台企业利用自身的市场势力和信息不对称,进行“大数据杀熟”、“自我优待”、强制“... 近年来,伴随着我国互联网平台的飞速发展,电商平台、生活服务平台、社交平台等已融入寻常百姓的生活中,为人们的生活带来了许多便利。与此同时,有些平台企业利用自身的市场势力和信息不对称,进行“大数据杀熟”、“自我优待”、强制“二选一”、滥用市场地位等行为,引发了一系列垄断问题。本文从马克思的垄断理论出发,分析互联网平台垄断的原因与特点,并基于理论寻找方法,对互联网平台经济进行反垄断监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互联网平台经济 马克思主义垄断理论 反垄断
下载PDF
“互联网+”背景下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发展研究
3
作者 陈静 《产业与科技论坛》 2024年第8期92-95,共4页
将互联网作为基础设施和创新要素,这是“互联网+”的特征。在“互联网+”背景下,马克思主义获得了空前的发展机遇,但也遭遇了困境,迫切需要马克思主义工作者利用互联网来扩大马克思主义的影响力。但是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的科学性决定其... 将互联网作为基础设施和创新要素,这是“互联网+”的特征。在“互联网+”背景下,马克思主义获得了空前的发展机遇,但也遭遇了困境,迫切需要马克思主义工作者利用互联网来扩大马克思主义的影响力。但是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的科学性决定其没有过时,随着时代的变化而不断发展。这种经历史反复检验的科学性是我们“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的根本所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互联网+” 马克思主义 网络传播
下载PDF
“互联网+”条件下重建马克思主义信仰对策研究 被引量:2
4
作者 衣巍巍 《边疆经济与文化》 2016年第7期127-128,共2页
"互联网+"的广泛应用对坚持和重建马克思主义信仰带来了重大影响,为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的传播提供了更为广阔的空间。在"互联网+"条件下如何克服马克思主义信仰危机、重塑对马克思主义的普遍信仰成为时代赋予我们... "互联网+"的广泛应用对坚持和重建马克思主义信仰带来了重大影响,为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的传播提供了更为广阔的空间。在"互联网+"条件下如何克服马克思主义信仰危机、重塑对马克思主义的普遍信仰成为时代赋予我们新的历史课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互联网+ 马克思主义信仰 重建
下载PDF
“互联网+”时代大学生马克思主义信仰教育路径创新分析
5
作者 马春辉 李莉 邬洪源 《海外文摘》 2021年第18期89-90,共2页
“互联网 ”是以网络技术为基础所形成的一种经济社会发展新常态,虽然这种新常态为社会带来了很多有益变化,但也同样导致了社会负面问题频繁发生。例如,“互联网 ”出现在校园中,导致大学生的马克思主义信仰出现了不同程度的削弱。部分... “互联网 ”是以网络技术为基础所形成的一种经济社会发展新常态,虽然这种新常态为社会带来了很多有益变化,但也同样导致了社会负面问题频繁发生。例如,“互联网 ”出现在校园中,导致大学生的马克思主义信仰出现了不同程度的削弱。部分学生对马克思主义理论理解过于片面,并且存在着盲目追求和崇拜西方民主模式的现象,这导致我国社会出现了功利化发展趋向。究其原因,当前我国高校的马克思主义教学模式过于单一,为了加强大学生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任度,需要创新马克思主义信仰教育体系,利用各种方式提高马克思主义信仰教育的实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互联网+” 马克思主义 信仰教育 创新路径
下载PDF
互联网时代怎样坚守马克思主义信仰 被引量:3
6
作者 王雯 《人民论坛》 北大核心 2016年第23期120-121,共2页
马克思主义是中国人民最崇高最科学的信仰,但日趋多元化的思想意识使马克思主义信仰受到挑战。"互联网+"在各领域的应用,为巩固马克思主义信仰带来新路径。可以通过探索"互联网+行动""互联网+教育""... 马克思主义是中国人民最崇高最科学的信仰,但日趋多元化的思想意识使马克思主义信仰受到挑战。"互联网+"在各领域的应用,为巩固马克思主义信仰带来新路径。可以通过探索"互联网+行动""互联网+教育""互联网+媒体"等方式,来巩固马克思主义信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互联网+”马克思主义信仰 巩固
下载PDF
“互联网+”时代大学生马克思主义信仰的困境与构建
7
作者 郭清燕 宋玉忠 《海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 2016年第4期69-74,共6页
由于"互联网+"时代发展特点及当今社会问题负面影响、经济模式的创新、多元文化的冲击及高校理想信仰教育的脱节,大学生马克思主义信仰情况及信心程度令人堪忧,片面理解马克思主义理论,盲目追求所谓西方民主模式、缺乏信仰,... 由于"互联网+"时代发展特点及当今社会问题负面影响、经济模式的创新、多元文化的冲击及高校理想信仰教育的脱节,大学生马克思主义信仰情况及信心程度令人堪忧,片面理解马克思主义理论,盲目追求所谓西方民主模式、缺乏信仰,对马克思主义及社会发展持冷漠态度、质疑马克思主义科学性及他们信仰的多样化与功利化。因此,党要增强大学生对马克思主义的信心及信仰、高校既要做好教书育人角色,又要正确引导大学生信仰、大学生也要正确对待西方文化及宗教信仰,建立正确的马克思主义信仰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互联网+ 大学生 马克思主义信仰 困境 构建
下载PDF
“互联网+”助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传播 被引量:3
8
作者 崔铭 张学军 《人民论坛》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8期98-99,共2页
"互联网+"为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传播带来了新的发展机遇。必须坚持与时俱进的科学理念,既要依托移动载体优势,传播好马克思主义,又要掌握网络传播的基本规律,加强网络传播的立法,推动不同媒介间的整合,提高马克思主义传播系统... "互联网+"为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传播带来了新的发展机遇。必须坚持与时俱进的科学理念,既要依托移动载体优势,传播好马克思主义,又要掌握网络传播的基本规律,加强网络传播的立法,推动不同媒介间的整合,提高马克思主义传播系统性效果,全面做好"互联网+"下的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传播工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克思主义大众化 传播 “互联网+”
下载PDF
马克思主义实践哲学视域下“互联网+德育实践”研究 被引量:2
9
作者 邬丽群 张倩 刘华利 《山西高等学校社会科学学报》 2017年第11期82-84,116,共4页
在信息化、网络化高速发展的背景下,以马克思主义实践哲学为理论基础,分析当前我国高校德育工作普遍面临的主要问题;结合马克思主义实践哲学核心思想,研究了新时期适应"互联网+"新常态且能够有效贯彻新的教育理念,整合现有的... 在信息化、网络化高速发展的背景下,以马克思主义实践哲学为理论基础,分析当前我国高校德育工作普遍面临的主要问题;结合马克思主义实践哲学核心思想,研究了新时期适应"互联网+"新常态且能够有效贯彻新的教育理念,整合现有的德育实践成果,构建"互联网+德育实践"体系,以此加快德育工作网络化进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克思主义 实践哲学 互联网+ 德育实践
下载PDF
互联网时代大数据的本质分析——基于马克思主义的视角 被引量:10
10
作者 张建云 《兰州学刊》 CSSCI 2020年第8期5-13,共9页
大数据是在线的数字化信息,是互联网时代的新型生产资料。信息是贯穿在人的实践活动全部过程、保证实践成功的内在的必要条件;信息交流、共享会带来更有价值的新信息,这是大数据价值产生之源。在移动互联网、云计算等技术条件下,大数据... 大数据是在线的数字化信息,是互联网时代的新型生产资料。信息是贯穿在人的实践活动全部过程、保证实践成功的内在的必要条件;信息交流、共享会带来更有价值的新信息,这是大数据价值产生之源。在移动互联网、云计算等技术条件下,大数据的最大价值在于由数据信息共享增值性而带来的前所未有的创新,使大数据成为全新的生产资料。大数据生产资料具有非现实性、分享增值性、非稀缺性、非排他性等特点,是真正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资源,是21世纪的最重要的新生产资料。立足于马克思主义历史唯物主义视角,探讨互联网时代大数据的本质、特性、价值及其给社会生产生活带来的变革,无疑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克思主义 互联网 大数据 云计算 生产资料
下载PDF
试论互联网时代的马克思主义大众化 被引量:7
11
作者 朱健 《理论月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12年第3期15-17,36,共4页
随着互联网的发展与普及,网络媒体对于经济、政治、文化等的影响已经由理论预期转变为具体的事实,互联网时代的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无疑成为摆在我们面前的现实课题。实践表明,互联网一方面为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实现提供了技术支撑、内容... 随着互联网的发展与普及,网络媒体对于经济、政治、文化等的影响已经由理论预期转变为具体的事实,互联网时代的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无疑成为摆在我们面前的现实课题。实践表明,互联网一方面为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实现提供了技术支撑、内容支撑和实践支撑,另一方面也给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带来挑战。为此,我们必须加强人才队伍建设,巩固互联网上的马克思主义阵地;利用互联网络资源,创新马克思主义教育内容与形式;构建网络监管机构,保证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健康有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克思主义大众化 互联网 影响 路径
下载PDF
“互联网+”时代大学生马克思主义信仰教育路径创新研究 被引量:1
12
作者 文洁贤 《安康学院学报》 2018年第1期124-128,共5页
随着网络技术的迅速发展和应用以及"互联网+"模式的出现,给大学生马克思主义信仰教育带来了机遇和挑战。目前来看,在"互联网+"时代,大学生马克思主义信仰教育宣传导向的控制能力有所削弱,现有的教师教育模式也遭到... 随着网络技术的迅速发展和应用以及"互联网+"模式的出现,给大学生马克思主义信仰教育带来了机遇和挑战。目前来看,在"互联网+"时代,大学生马克思主义信仰教育宣传导向的控制能力有所削弱,现有的教师教育模式也遭到了严重冲击,同时还出现了不同程度的马克思主义信仰危机。究其原因,主要源于高校的信仰教育模式较为单一、教育者素质欠缺和网络监管技术不成熟。面对这些挑战,我们必须创新大学生马克思主义信仰教育的路径,即通过创新高校在马克思主义信仰教育中的体制建设、创新"智慧教育"云平台的建设及应用、创新对外部环境的有效利用等方面,不断提升大学生马克思主义信仰教育的实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互联网+” 大学生 马克思主义信仰教育 路径创新
下载PDF
互联网思维视域中的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 被引量:10
13
作者 陈联俊 《思想政治教育研究》 CSSCI 2017年第2期32-36,共5页
网络技术建构新的网络流动空间,运用互联网思维开展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适应社会发展需求,要从虚拟符号化环境出发,倡导双向度教育理念,构建用户型教育模式。国家主体、受众客体及其作用机制改变,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话语体系转换要注重... 网络技术建构新的网络流动空间,运用互联网思维开展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适应社会发展需求,要从虚拟符号化环境出发,倡导双向度教育理念,构建用户型教育模式。国家主体、受众客体及其作用机制改变,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话语体系转换要注重动态场域、网络语言、多维文本的变化,不断优化意识形态网络教育环境、提升主流意识形态网络影响、掌握意识形态网络传播机理,促进网络空间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的良性循环,维护意识形态安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互联网思维 马克思主义理论 意识形态
下载PDF
论互联网与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 被引量:4
14
作者 邓庆伟 《理论月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期16-19,共4页
进入21世纪,随着互联网在中国的快速发展与日益普及性运用,研究互联网和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特别是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关系已成为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所面临的一项十分紧迫的时代课题。马克思主义这一反映人民大众利益和要求的理... 进入21世纪,随着互联网在中国的快速发展与日益普及性运用,研究互联网和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特别是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关系已成为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所面临的一项十分紧迫的时代课题。马克思主义这一反映人民大众利益和要求的理论只有通过互联网这一日渐大众化的新科技平台,才能为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产生更加广泛而深刻的影响;互联网也只有在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正确指导下才能得到健康发展。实现马克思主义与互联网的有机结合和良性互动,做到真理性的内容和现代化的形式相得益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才会越走越宽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互联网 马克思主义 大众化
下载PDF
互联网+时代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的困境与出路 被引量:3
15
作者 生忠军 王婷婷 崔惠茹 《齐齐哈尔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6年第7期18-21,共4页
互联网+不仅使得人们的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发生改变,也使得人们的思维方式也发生了巨大的变革。马克思主义哲学作为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在互联网+时代也面临着新的困境。这些困境主要表现为:在本体论上,思想交往和思想活动成为互联网... 互联网+不仅使得人们的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发生改变,也使得人们的思维方式也发生了巨大的变革。马克思主义哲学作为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在互联网+时代也面临着新的困境。这些困境主要表现为:在本体论上,思想交往和思想活动成为互联网+主要内容,物质第一性的观点被弱化;在方法论上,个体的作用更加突出和重要,整体和联系的观点被贬低;在价值论上,出现了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以及共产主义思想不相符的错误思潮和论调。消除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中的这些困境出路在于:坚持问题意识与问题导向,抓事物的主要矛盾;加强意识形态建设,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导向规范人的思想认识;以五大发展理论为指导,提高社会主义现代化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互联网+ 马克思主义哲学 基础理论建设 本体论 方法论 价值论
下载PDF
马克思主义哲学视阈下的互联网思维及其运用 被引量:3
16
作者 黄河 《上海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3期48-54,共7页
马克思主义哲学视阈下的互联网思维,是普遍联系观念在互联网时代的具体运用,表现为以理论思维去抽象、概括、描述和解释互联网技术以及与此相联系的一切经验现象的思维活动。互联网思维是对当前社会发展状况的具体反映,是由社会生产力... 马克思主义哲学视阈下的互联网思维,是普遍联系观念在互联网时代的具体运用,表现为以理论思维去抽象、概括、描述和解释互联网技术以及与此相联系的一切经验现象的思维活动。互联网思维是对当前社会发展状况的具体反映,是由社会生产力与生产关系来共同决定的,具有意识性与技术性的辩证统一、模糊性与精确性的辩证统一、创新性与体验性的辩证统一、开放性与包容性的辩证统一四大基本特征。基于马克思主义哲学视阈,提炼出互联网思维的"知-行"律、"互-联"律和"加-减"律,并在此基础上讨论各自的具体运用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克思主义哲学 互联网思维 “知-行”律 “互-联”律 “加-减”律
下载PDF
“互联网+”背景下《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教学改革探索 被引量:6
17
作者 吴秋凤 徐璐 《湖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 2016年第6期33-35,40,共4页
近年来,火热的"互联网+"衍生了微课、慕课、翻转课堂、手机课堂等"互联网+教育"模式。如何应对"互联网+"的挑战,已成为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现实任务。本文结合高校《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教学改革实... 近年来,火热的"互联网+"衍生了微课、慕课、翻转课堂、手机课堂等"互联网+教育"模式。如何应对"互联网+"的挑战,已成为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现实任务。本文结合高校《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教学改革实践,论述了"互联网+"背景下该课程教学改革的动力因素、基本条件及主要方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互联网+”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 教学改革
下载PDF
“互联网+”时代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新路径探究 被引量:5
18
作者 许婕 闫瑞瑞 《哈尔滨学院学报》 2017年第2期28-31,共4页
"互联网+"时代背景下,为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发展提供了互联网云计算、大数据分析和整合等新兴技能,并引导着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由资源驱动向创新驱动转型。与此同时,在"互联网+"时代日益成型的自媒体体系中,传播主体... "互联网+"时代背景下,为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发展提供了互联网云计算、大数据分析和整合等新兴技能,并引导着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由资源驱动向创新驱动转型。与此同时,在"互联网+"时代日益成型的自媒体体系中,传播主体数量增长也致使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传播环境过于嘈杂,马克思主义思想传播效果大不如前,主导思想的地位受到威胁。在机遇与挑战并存下,必须毫不动摇地坚持马克思主义思想,并为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发展挖掘新路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互联网+”时代 马克思主义大众化 发展路径
下载PDF
论“互联网+”条件下的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创新 被引量:5
19
作者 郭跃军 戈瑜珍 《南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6年第5期38-43,共6页
提出"互联网+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这个命题,是积极响应习近平总书记在哲学社会科学工作座谈会上的要求,继续发展21世纪马克思主义、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的重要举措。创新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的内容与形式,努力占领网络意识形态... 提出"互联网+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这个命题,是积极响应习近平总书记在哲学社会科学工作座谈会上的要求,继续发展21世纪马克思主义、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的重要举措。创新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的内容与形式,努力占领网络意识形态的制高点,以创造新的网络生态,开创一个崭新的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时代。"互联网+"时代使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机遇与挑战并存,"互联网+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的过程是一个不断探索与实践的过程,在"互联网+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的实践过程中,要敢于创新工作机制与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互联网+” 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 创新
下载PDF
互联网+时代马克思主义基础理论研究面临的问题与挑战 被引量:3
20
作者 张艳涛 《兰州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8期106-111,共6页
互联网的普及是当代中国社会最为引人注目的变化之一,互联网的发展已经并正在全面而深刻地改变国人的求知途径、思维方式、价值观念和生产生活生存方式。互联网一方面对马克思主义基础理论研究提供了新问题和新机遇,同时也为马克思主义... 互联网的普及是当代中国社会最为引人注目的变化之一,互联网的发展已经并正在全面而深刻地改变国人的求知途径、思维方式、价值观念和生产生活生存方式。互联网一方面对马克思主义基础理论研究提供了新问题和新机遇,同时也为马克思主义基础理论研究提出了新挑战。深化马克思主义基础理论研究是马克思主义发展和创新的前提。在"互联网+"时代尤须深化马克思主义基础理论研究、尤须坚持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尤须创新思政课教学方式方法,以便在多元多样多变时代有效克服碎片化、娱乐化、图像化弊端,让互联网为人民和国家利益服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互联网+” 马克思主义 基础理论研究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8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