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9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伤逝》新论
1
作者 黄健云 龙坚 《高师函授学刊》 1995年第4期8-9,61,共3页
关键词 《伤逝》 涓生和子君 个性解放 爱情 人格心理学 社会心理 知识分子 短篇小说 无牵挂 “五四”新思潮
下载PDF
如何理解历史与生活——林岗现当代文学研究面向
2
作者 包莹 《晋阳学刊》 CSSCI 2019年第4期58-65,共8页
坚持独立、自由的思考,对历史抱持“同情之理解”,是林岗治学的基本态度。他的中国现当代文学研究主要有三大面向:一是对“五四”新思潮的反思与再阐释;二是讨论“什么是文学”,他主张打破学科界限,强调文学与文学批评的独立性;三是对... 坚持独立、自由的思考,对历史抱持“同情之理解”,是林岗治学的基本态度。他的中国现当代文学研究主要有三大面向:一是对“五四”新思潮的反思与再阐释;二是讨论“什么是文学”,他主张打破学科界限,强调文学与文学批评的独立性;三是对人类形而上的精神世界与人类共通基本主题的探讨,他认为只有“国民对国家深挚的情感和认同”才在国家生活中具有“本位地位”,因此学者应对历史与生活抱持“温情与敬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林岗 “五四”新思潮 文学 历史 生活
下载PDF
历史的相似与不同——试论《虹》中的梅与《家》中的琴的时代性 被引量:1
3
作者 郭亚明 《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 1996年第1期31-33,共3页
茅盾、巴金同是中国现代文坛上的著名作家.这两位文学巨匠在创作的许多方面尽管呈现出很大的差异:一位是那样冷(冷静),一位是那样热(热情);一位是那样充满理智,一位是那样包含激情等等,有趣的是,他们在审美旨趣上的鲜明对立和反向追求,... 茅盾、巴金同是中国现代文坛上的著名作家.这两位文学巨匠在创作的许多方面尽管呈现出很大的差异:一位是那样冷(冷静),一位是那样热(热情);一位是那样充满理智,一位是那样包含激情等等,有趣的是,他们在审美旨趣上的鲜明对立和反向追求,都结下了令人瞩目的艺术硕果.茅盾和巴金是各自凭借着自己在理智和情感方面的优势强化了艺术的某种性能和特征.与此同时,在创作之初、在创作内容上,他们却有着相似之处.那就是在1927年,这两位文学家几乎同时开始了他们各自的文学创作生涯,他们自觉地吸吮着“五四”时代的精神乳汁,并且力图使自己作品的人物形象散发出浓烈的时代气息.当《小说月报》先后连载了他们的小说作品时,茅盾、巴金这两位小说家的名字便升腾于中国文坛.之后,他们各自以《虹》和《家》这两部反映“五四”时代妇女命运的长篇小说奠定了自己在中国文坛的突出地位.于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虹》 《家》 “五四”新思潮 时代女性 巴金 《小说月报》 社会主义 茅盾 人物形象 思想性格
下载PDF
繁漪形象小论 被引量:1
4
作者 郝翠芬 《山西大同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1997年第3期46-47,共2页
曹禺的成名作《雷雨》是一九三三年创作完成的,当时他大学还没毕业。《雷雨》发表以后轰动了当时的文坛,随着《雷雨》被搬上舞台,艺术魁力和影响不断增强,成为中国话剧的典范,半个世纪以来一直为广大群众所喜爱,有着经久不衰的艺术生命... 曹禺的成名作《雷雨》是一九三三年创作完成的,当时他大学还没毕业。《雷雨》发表以后轰动了当时的文坛,随着《雷雨》被搬上舞台,艺术魁力和影响不断增强,成为中国话剧的典范,半个世纪以来一直为广大群众所喜爱,有着经久不衰的艺术生命力。那么《雷雨》为什么会如此吸引人,始终保持着新鲜的生命力呢?究其原因,除了众所周知的特点,如情节的奇巧,结构的严谨以及个性化的人物语言外,还有关键的一点是不容忽略的,那就是作家以现实主义的手笔塑造了一组真实而典型的艺术形象。本文试图就剧中的主要人物繁漪的形象及其典型性谈一点认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繁漪形象 《雷雨》 周朴园 个性解放 艺术形象 艺术生命力 中国话剧 人物语言 “五四”新思潮 艺术魁力
下载PDF
邓小平曾五经香港
5
《党史博采(上)》 1997年第7期4-5,共2页
第一次:赴法国留学 邓小平第一次过香港,是在他年仅16岁的时候。当时,在“五四”新思潮的影响下,他怀抱着寻找救国救民真理的愿望,投身到了由吴玉章发起的四川留法勤工俭学运动之中。 1920年9月11日,邓小平等90名中国学生,在上海登上了... 第一次:赴法国留学 邓小平第一次过香港,是在他年仅16岁的时候。当时,在“五四”新思潮的影响下,他怀抱着寻找救国救民真理的愿望,投身到了由吴玉章发起的四川留法勤工俭学运动之中。 1920年9月11日,邓小平等90名中国学生,在上海登上了法国邮般“安特莱波”号,从而踏上了赴法勤工俭学的万里征途。3天之后,邮船途中驶抵香港。当时船上一个名叫冯学宗的四川巴县学生,在写给亲友的信中,记述了香港当时的情形和学生们的一些感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邓小平 四川留法勤工俭学运动 香港 “五四”新思潮 赴法勤工俭学 广西 龙州起义 中国学生 地下交通 中共南方局
下载PDF
陆小曼幽怨难泯 被引量:3
6
作者 赵清阁 《新文学史料》 CSSCI 北大核心 1999年第2期36-40,共5页
关键词 徐志摩 幽怨 梁启超 妇女命运 封建势力 应野平 思想意识 “五四”新思潮 男性中心 三十年代
原文传递
香港人民怀念邓小平
7
作者 宇之 《历史教学(下半月)》 CSSCI 北大核心 1997年第7期55-56,共2页
世纪伟人、中国改革开放的总设计师邓小平,一生对香港怀有深厚的感情并有着不解之缘。据《港台信息报》报道,邓小平早年曾5次到过香港。第一次是1920年9月14日,当时只有16岁的邓小平,同另外89名中国学生一起,在“五四”新思潮的影响下,... 世纪伟人、中国改革开放的总设计师邓小平,一生对香港怀有深厚的感情并有着不解之缘。据《港台信息报》报道,邓小平早年曾5次到过香港。第一次是1920年9月14日,当时只有16岁的邓小平,同另外89名中国学生一起,在“五四”新思潮的影响下,怀着寻求救国救民真理的愿望,从上海乘船赴法勤工俭学。他们乘坐的法国邮船“安特莱波”号途中在香港停泊了一天。第二次是1929年七八月间,大革命失败后,邓小平受中共中央和中央军委的派遣,从上海乘船南下,取道香港去广西发动百色—龙州起义。第三次是1929年12月11日百色起义以后,党中央电促邓小平回上海汇报工作。邓小平从广西龙州出发,经越南到达香港,再从香港回到上海。第四次是1930年1月底,邓小平取道香港奔赴广西,他在香港稍作停留后,又经越南回到广西龙州。第五次是1931年2月龙州起义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邓小平 香港人民 香港证券交易所 邓小平“一国两制” “五四”新思潮 龙州起义 改革开放的功绩 百色起义 稍作停留 汇报工作
原文传递
邓小平五次过香港
8
作者 齐辉 《党史文汇》 北大核心 1996年第10期21-22,共2页
关键词 邓小平 香港 四川留法勤工俭学运动 广西 聂荣臻 邓小平“一国两制” “五四”新思潮 地下交通 南方局 五四运动
原文传递
顶天立地的共产党人赵宗复——访总参离休干部张常仅
9
作者 刘克杰 《山西老年》 1999年第8期8-9,共2页
在太原解放50周年之际,我怀着崇敬的心情,赴京看望了当年我军太原情报总站(番号909)站长、总参离休干部张常仅同志。 谈到解放太原的情报斗争,张老很自然地就把话题集中到了在太原解放战役中立下卓越功绩的优秀的共产主义战士、杰出的... 在太原解放50周年之际,我怀着崇敬的心情,赴京看望了当年我军太原情报总站(番号909)站长、总参离休干部张常仅同志。 谈到解放太原的情报斗争,张老很自然地就把话题集中到了在太原解放战役中立下卓越功绩的优秀的共产主义战士、杰出的情报工作者赵宗复同志的身上。其实这正好是我这次访问的主题。80年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离休干部 共产党人 阎锡山 共产主义战士 情报工作者 马克思列宁主义 情报活动 调整部署 “五四”新思潮 梁化之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