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9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以中医传统“五行学说”探索高校基层党组织建设——以福建中医药大学为例
1
作者 林铭 《成都中医药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 2017年第2期65-67,共3页
"两学一做"是继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三严三实"专题教育活动之后面向全体党员深化党内教育的重要实践,是推动党内教育从"关键少数"向广大党员拓展、从集中性教育向经常性教育延伸的重要举措。福... "两学一做"是继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三严三实"专题教育活动之后面向全体党员深化党内教育的重要实践,是推动党内教育从"关键少数"向广大党员拓展、从集中性教育向经常性教育延伸的重要举措。福建中医药大学在活动中紧扣中医药传统文化特色,以"五行学说"及其生克制化规律,积极实践探索基层党组织建设新思路,传承和弘扬中医药文化,取得了一定成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五行学说” 基层党组织建设 福建中医药大学
下载PDF
“五行”学说是朴素的系统论——兼论“五行”学说的基本内容 被引量:4
2
作者 赵润琦 《西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1998年第2期45-49,共5页
“五行”学说以五类不同功能的实物为基础,把整个世界看成是由“五行”及其表现形态所构成的,按照“比相生而兼相胜”的法则运行的大系统,“五行”学说的基本思想与现代系统论相吻合。
关键词 “五行学说 基本内容 系统论
下载PDF
情志活动规律在体育教学中的应用——基于古典哲学“五行”理论
3
作者 徐静 《山东商业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09年第4期50-52,共3页
情志在体育课堂教学中是非常重要的,而情志间的调摄又是有一定规律的。通过学习"五行学说"中的生克制化规律,我们对情志间的相互变化有了理论上的认识,并能灵活运用它,就会提高教师驾驭课堂气氛的能力,进而达到最佳的教学效果。
关键词 “五行学说” 情志 教学 相生相克
下载PDF
“诗味论”溯源 被引量:1
4
作者 王秀臣 《社会科学辑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14年第2期186-193,共8页
"诗味论"的产生有着深远的理论背景,悠久的民族文化传统和特有的思维方式是"诗味论"形成的思想来源。上古"五行学说"与"声、色、味、时"的"五体"结构为"声"与"味&qu... "诗味论"的产生有着深远的理论背景,悠久的民族文化传统和特有的思维方式是"诗味论"形成的思想来源。上古"五行学说"与"声、色、味、时"的"五体"结构为"声"与"味"的联系提供了中国式哲学的逻辑前提,"声亦如味"、"诗以声为用"为"诗味论"的形成做好了充分的理论准备,作为听觉的"声"和作为味觉的"味"最终在"诗"中发生"感觉挪移","诗声"有了味道,"诗味论"成为中国传统诗学中影响深远、独具特色的重要理论。在诗的世界里,诉诸"诗声"的味道是"情感",诗的味道即是情感的味道,"情感"是"诗味论"的理论本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诗味论” “五行学说” “五体”结构 “声亦如味” “诗以声为用”
下载PDF
古代哲学和中医学
5
作者 金许洪 《镇江社会科学》 2002年第6期53-53,共1页
关键词 古代哲学 中医学 “阴阳学说” 起源 “五行学说
下载PDF
读《金匮要略》随笔
6
作者 王文孝 《河北中医》 1981年第2期55-56,60,共3页
自进入七十年代以来,有些书籍只简单的把“阴阳”学说写进总论,却把“五行”学说舍去不用。有的还批判了《金匮》以五行学说补土制水,纵火刑金的方法治疗肝虚的第一条原文。说什么“治疗一脏,损伤其它两脏,得不偿失”。
关键词 《金匮要略》 “五行学说 五行学说 《金匮》 治疗
下载PDF
中医的“五行”学说(上)(英文)
7
《Women of China》 2001年第11期64-65,5,共3页
很久以前,古代的中国人认为,木、火、土、金、水是构成生命的基本要素。后来,这种抽象的认识渐渐发展成为中医的“五行”学说。欲知详情,请关注我们的“健康生活”栏。
关键词 “五行学说
原文传递
中医的“五行”学说(下)(英文)
8
《Women of China》 2001年第12期65-66,共2页
In the last issue we introduce the basic concept and contents of the theory of the five elements, which, along with the theory of yin-yang, is a component part of the unique theoretical system of Chinese medicine. Thi... In the last issue we introduce the basic concept and contents of the theory of the five elements, which, along with the theory of yin-yang, is a component part of the unique theoretical system of Chinese medicine. This issue we are going to introduce the application of the theory of the five elements in Chinese medicine.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五行学说
原文传递
浅析“冬病夏治”原理 被引量:14
9
作者 杨巧丽 郑好飞 +1 位作者 郑腾飞 刘颖 《中医学报》 CAS 2019年第7期1380-1382,共3页
“冬病夏治”是中医“天人合一”和“治未病”观点的具体运用,其治疗原理可分为“攻邪学说”“储阳学说”和“五行学说”。“攻邪学说”可理解为夏季为攻克体内寒邪、饮邪的最佳时期;“储阳学说”可理解为夏季为储蓄体内阳气的最佳时期... “冬病夏治”是中医“天人合一”和“治未病”观点的具体运用,其治疗原理可分为“攻邪学说”“储阳学说”和“五行学说”。“攻邪学说”可理解为夏季为攻克体内寒邪、饮邪的最佳时期;“储阳学说”可理解为夏季为储蓄体内阳气的最佳时期;“五行学说”可理解为以长夏之土,克冬之寒水,生秋之肺金。三伏贴是“冬病夏治”的典型运用,不仅可用于治疗阳虚病证,对于实寒性质的病患亦可使用,即适用于治疗一切以阴寒性质为主的疾病。“冬病夏治”的运用不应只拘泥于三伏贴,中药汤剂、针刺、艾灸、穴位注射、拔罐等都可作为“冬病夏治”的治疗手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冬病夏治” 三伏贴 “攻邪学说” “储阳学说” “五行学说”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