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题名“人化的自然”的美学意义
被引量:4
- 1
-
-
作者
李思孝
-
机构
北京大学中文系
-
出处
《文艺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05年第6期40-44,共5页
-
文摘
“人化的自然”是马克思在《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提出的一个命题,也是中国美学界曾经热烈讨论的重要问题。本文在多年积淀的基础上,对“人化自然”问题进行了进一步的理论清理,提出了“精神的人化”和“物质的人化”等的思考路向,并以此为基础,把“人化的自然”引向了具体的审美感悟和审美关照。
-
关键词
美学意义
“人化的自然”
审美感悟
审美关照
生命活动
精神需求
物质文化
-
分类号
B83-09
[哲学宗教—美学]
-
-
题名论马克思“人化的自然”思想的美学意蕴
- 2
-
-
作者
朱若男
-
机构
上海东华大学旭日管理学院
-
出处
《学习与探索》
CSSCI
北大核心
2008年第2期50-53,共4页
-
文摘
依据马克思人化自然的思想,在人化自然活动中"人也按照美的规律来建造",因而这种活动在使人的各种能力不断获得发展和提高的同时,也使人的审美能力不断获得发展和提高。"人化的自然"具有各种形态,其中也包括审美对象形态。由于作为审美对象形态存在的人化的自然兼具自然美、艺术美和社会美的丰富形式和内涵,就使它对人具有综合的审美意义,因而其意义就更全面、更深刻、更强烈。
-
关键词
马克思
“人化的自然”
自然美
艺术美
社会关
-
分类号
B832.5
[哲学宗教—美学]
-
-
题名“人化的自然”与哲学的基本问题
- 3
-
-
作者
建国
-
机构
河北省社会科学院
-
出处
《保定师范专科学校学报》
2006年第1期1-3,41,共4页
-
文摘
“人化的自然”是合规律性与合目的性的统一。“人化的自然”产生后,物质和精神共同孕育新的精神。物质+精神共同决定新的精神是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理论的应有之义。这一理论对于自然科学、精神文明建设和人类社会发展都有重要意义。
-
关键词
“人化的自然”
物质
精神
-
Keywords
"humanized nature"
substance
spirit
-
分类号
B01
[哲学宗教—哲学理论]
-
-
题名审美创造是人的自由自在的活动
- 4
-
-
作者
王炳社
-
机构
渭南师范学院中文系
-
出处
《渭南师范学院学报》
2003年第3期55-57,共3页
-
基金
渭南师范学院重点科研基金资助项目(01YKF009)
-
文摘
马克思主义认为,劳动创造了美,审美创造是"人化的自然"和"人的对象化"的过程。在私有制条件下,人则在异化劳动过程中创造美。审美创造是人的自由自在的活动。
-
关键词
审美创造
“人化的自然”
“人的对象化”
异化劳动
自由自在性
劳动创造美
-
Keywords
working creates beauty
humanized nature
objectified human
dissimilated working
-
分类号
B83-0
[哲学宗教—美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