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61篇文章
< 1 2 1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信创背景下“人工智能+X”人才培养体系探索 被引量:6
1
作者 朱锐 杨云 +2 位作者 张璇 何臻力 陈晔婷 《计算机教育》 2024年第3期165-171,共7页
针对当前国内高校人工智能人才培养方案缺少统一标准、对国产化重视不足等问题,提出面向信创人才的“人工智能+X”培养体系:设立人工智能信创课程,搭建实习实践平台,建立教学实验生态。介绍近3年在本专业的建设实践,说明所提培养方案的... 针对当前国内高校人工智能人才培养方案缺少统一标准、对国产化重视不足等问题,提出面向信创人才的“人工智能+X”培养体系:设立人工智能信创课程,搭建实习实践平台,建立教学实验生态。介绍近3年在本专业的建设实践,说明所提培养方案的可行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信创 人工智能 人才培养体系 双一流高校 “人工智能+X”
下载PDF
双高背景下高职“人工智能+专业”群赋能人才培养模式研究 被引量:2
2
作者 高博 《牡丹江大学学报》 2024年第1期82-87,共6页
文章基于人工智能技术架构及其技术体系,在双高建设背景下,提出“人工智能+专业”群人才培养模式。研究将专业群分为“基座”专业和“板卡”专业两大类。“基座”专业和“板卡”专业的课程平台、专业实训项目、技术师资及实验平台共建共... 文章基于人工智能技术架构及其技术体系,在双高建设背景下,提出“人工智能+专业”群人才培养模式。研究将专业群分为“基座”专业和“板卡”专业两大类。“基座”专业和“板卡”专业的课程平台、专业实训项目、技术师资及实验平台共建共享,共同培养跨职业类型的复合型人才,为社会提供智能服务。以天津职业大学“人工智能+专业”群建设为例,创建了“双主体双融合四级能力递进”赋能人才培养模式。从组织体系设计、课程平台构建、产教融合平台搭建、实践基地、教师教学团队建设多个方面提出“人工智能+专业”群赋能人才培养的实施与保障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工智能+” 双主体 能力递进 产教融合
下载PDF
“人工智能+法学”人才培养机制改革与探索问题研究 被引量:1
3
作者 张亮 赵东 《法制与经济》 2024年第2期84-95,共12页
人工智能时代下,现代信息技术的广泛应用对法律行业产生诸多影响,也对法学教育提出了许多新的要求,如何依托“新财经”加强法学人才的创新培养成为“四新”建设的关键。在依法治国和“人工智能时代”深入发展的大背景下,如何加强人工智... 人工智能时代下,现代信息技术的广泛应用对法律行业产生诸多影响,也对法学教育提出了许多新的要求,如何依托“新财经”加强法学人才的创新培养成为“四新”建设的关键。在依法治国和“人工智能时代”深入发展的大背景下,如何加强人工智能法治研究,构建人工智能法治体系,打造人工智能法治生态,将人工智能发展纳入法治轨道,培养能以技术思维理解法律现象、解决法律问题的新法科人才,是人工智能时代法学人才培养机制改革所需要解决的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工智能+法学” 人工智能 法学 人才培养
下载PDF
“人工智能+”赋能新质生产力发展—内在机理与路径探索 被引量:5
4
作者 李猛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2024年第4期127-137,共11页
2024年全国两会期间,“人工智能+”首次被写入《政府工作报告》,“人工智能+”将成为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强力引擎,是加快形成新质生产力的有力抓手和重要着力点。“人工智能+”通过提升生产效率、降低生产成本、创造新的价值,... 2024年全国两会期间,“人工智能+”首次被写入《政府工作报告》,“人工智能+”将成为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强力引擎,是加快形成新质生产力的有力抓手和重要着力点。“人工智能+”通过提升生产效率、降低生产成本、创造新的价值,促进新质生产力的形成和发展;推动传统产业转型升级、激发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发展活力,加快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赋能国民经济各领域智能化、数字化、绿色化,助力经济高质量发展。然而,中国在利用“人工智能+”赋能新质生产力的过程中面临着一些风险和挑战。为此,需通过加强“人工智能+”顶层设计,强化其核心引擎与引领作用,增强数据、算力、算法三大要素的赋能效应等方式,加快建立“人工智能+”研发体系、产业体系和政策体系,在较为完善的制度框架下充分发挥“人工智能+”对新质生产力发展的赋能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工智能+” 新质生产力 现代化产业体系 高质量发展 关键核心技术
下载PDF
“人工智能+医疗”的风险研判及治理路径 被引量:2
5
作者 钟晓雯 高洁 《广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2024年第4期29-41,共13页
“人工智能+”行动已经成为政府工作任务之一。“人工智能+医疗”在快速发展的同时也面临着诸多风险,包括内生和衍生的技术安全风险,人机双向价值对齐困难、不同伦理诉求难以平衡、医疗数字鸿沟以及医疗不公平的伦理风险,患者隐私和个... “人工智能+”行动已经成为政府工作任务之一。“人工智能+医疗”在快速发展的同时也面临着诸多风险,包括内生和衍生的技术安全风险,人机双向价值对齐困难、不同伦理诉求难以平衡、医疗数字鸿沟以及医疗不公平的伦理风险,患者隐私和个人信息权益难以保障、医疗AI的侵权责任难以界定的法律风险等。探索基于患者赋权的“人工智能+医疗”的治理路径,需要形成前端赋权、中端监管与后端追责的治理机制,即前端赋予个体权利,建立健康医疗数据权利体系和医疗AI算法权利体系;中端强化医疗AI的运行监管体系,形成自我监管、专门监管、风险监管等多种监管模式;后端从医疗AI的法律客体地位、侵权责任规则和赔偿分担机制三个方面完善医疗AI的侵权追责体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工智能+” 新质生产力 医疗AI 个体赋权 监管体系 医疗侵权 算法相对人
下载PDF
“人工智能导论”课程思政的教学设计与实践 被引量:1
6
作者 宰柯楠 吴淑跃 《黑龙江教育(理论与实践)》 2024年第9期93-96,共4页
文章首先对“人工智能导论”课程融合课程思政的必要性进行分析,并结合课程内容有针对性地挖掘、融入思政元素;其次采用“一中心、四环节、六协同”的教学方式,将思想政治教育贯穿各教学环节,多方位协同育人实施课程思政教学;最后提出... 文章首先对“人工智能导论”课程融合课程思政的必要性进行分析,并结合课程内容有针对性地挖掘、融入思政元素;其次采用“一中心、四环节、六协同”的教学方式,将思想政治教育贯穿各教学环节,多方位协同育人实施课程思政教学;最后提出一种能够体现思政育人效果的评价机制并用以检验教学效果。“人工智能导论”课程融合课程思政的实践,激发了学生学习专业知识的热情,促进了对学生思想价值的引领,为其他课程开展课程思政提供了参考与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工智能导论”课程 课程思政 思政元素 教学方式 评价机制
下载PDF
面向智能制造工程的“人工智能”课程教学问题库的建设 被引量:1
7
作者 刘正超 孔祥祯 《科技视界》 2024年第2期18-21,共4页
问题驱动教学法(problem-based.learning,PBL)对提高“人工智能”课程教学效果、锻炼学生分析解决工程问题能力、启发学生创新思维具有重要作用。PBL.教学法的关键是教学问题库开发,基于智能制造工程专业背景,阐述了“人工智能”课程特... 问题驱动教学法(problem-based.learning,PBL)对提高“人工智能”课程教学效果、锻炼学生分析解决工程问题能力、启发学生创新思维具有重要作用。PBL.教学法的关键是教学问题库开发,基于智能制造工程专业背景,阐述了“人工智能”课程特点及.PBL.教学意义,确立了集真实性、前沿性、关联性和启发性于一体的教学问题库设计基本原则,建设了面向智能制造工程的“人工智能”课程教学问题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智能制造工程 “人工智能”课程 问题驱动 PBL 教学法 问题库建设
下载PDF
审核评估背景下应用型地方高校计算机专业“人工智能+”人才培养模式探索
8
作者 赵佳 张力元 +1 位作者 丁言 潘林 《长春工程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4年第2期79-82,共4页
针对审核评估背景下应用型地方高校计算机专业人才培养模式优化改革的问题,分析了现阶段人才培养中存在的人才供给与行业需求脱节、培养过程实践环节不足、教学内容更新滞后、思想政治教育融合不够等问题。并针对这些问题,提出了以产教... 针对审核评估背景下应用型地方高校计算机专业人才培养模式优化改革的问题,分析了现阶段人才培养中存在的人才供给与行业需求脱节、培养过程实践环节不足、教学内容更新滞后、思想政治教育融合不够等问题。并针对这些问题,提出了以产教融合促进人才培养方案优化、以项目驱动深化实践教学改革、以教师教学创新赋能教学内容与方法更新、以思想政治教育贯穿教学全过程的“人工智能+”人才培养模式。该模式以培养应用型人工智能复合人才为核心,以提升学生实践创新能力为主线,以教师队伍建设为抓手,将思政教育与专业教育有机结合,着力培养学生家国情怀和社会责任感,对优化应用型高校人才培养体系、服务区域经济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计算机专业 “人工智能+”教育 人才培养模式 审核评估 思政融合
下载PDF
基于“人工智能+”的经管类实验教学模式探索
9
作者 文喜峰 《中国现代教育装备》 2024年第19期16-19,共4页
随着人工智能技术的广泛应用,经管类实验教学的特点和存在的问题进一步突显出来。为了解决问题,探索了基于“人工智能+”的“学+练+赛”融合的经管类实验教学模式,构建了可持续的学习生态,实现多方优势互补,落实“以学生为中心”的教育... 随着人工智能技术的广泛应用,经管类实验教学的特点和存在的问题进一步突显出来。为了解决问题,探索了基于“人工智能+”的“学+练+赛”融合的经管类实验教学模式,构建了可持续的学习生态,实现多方优势互补,落实“以学生为中心”的教育理念,通过实战提升学生学习效果,培养人工智能时代的经管类复合型人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工智能+” 经管类实验教学 以学生为中心 可持续学习生态
下载PDF
新媒体环境下“人工智能导论”教学探索 被引量:1
10
作者 周文惠 《通讯世界》 2024年第9期64-66,共3页
针对新媒体环境下“人工智能导论”教学的需求和挑战,结合教学现状,探讨了在线教学平台、多媒体资源以及虚拟现实与仿真技术等新媒体手段在“人工智能导论”教学中的有效应用。结合实际案例,评估了新媒体教学方法的实践效果,并分析了其... 针对新媒体环境下“人工智能导论”教学的需求和挑战,结合教学现状,探讨了在线教学平台、多媒体资源以及虚拟现实与仿真技术等新媒体手段在“人工智能导论”教学中的有效应用。结合实际案例,评估了新媒体教学方法的实践效果,并分析了其面临的主要挑战与相应的应对策略,以期为“人工智能导论”教学改革与实践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媒体 教学方法 “人工智能导论”
下载PDF
“人工智能+”赋能创新人才培养的困境与策略——以高职院校为例
11
作者 黄明睿 欧阳奕滨 侯永雄 《科技管理研究》 CSSCI 2024年第13期180-189,共10页
以国家战略方向、人才素质要求与企业发展需要为着眼点,挖掘“人工智能+”与高职院校创新人才培养相契合的内在逻辑。基于当前人工智能技术应用与高职院校创新教育的现状,分析“人工智能+”赋能创新人才培养的困境,有针对性地从育人生... 以国家战略方向、人才素质要求与企业发展需要为着眼点,挖掘“人工智能+”与高职院校创新人才培养相契合的内在逻辑。基于当前人工智能技术应用与高职院校创新教育的现状,分析“人工智能+”赋能创新人才培养的困境,有针对性地从育人生态构建、课程体系完善、专创融合改革、师资队伍建设、评价体系优化5个方面提出发展策略,致力于推动高职院校进一步优化创新人才培养模式,为中国的高质量发展注入强大动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工智能+” 高职院校 创新人才培养 困境 策略
下载PDF
基于“人工智能+”赋能下的智能家具设计发展趋势研究
12
作者 宋阿媛 《家具与室内装饰》 北大核心 2024年第9期54-58,共5页
从AI语言模型ChatGPT到视频生成模型Sora,一系列AIGC(利用人工智能技术生成内容)相继问世、更新迭代,同时围绕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这一主题,我国提出一系列的举措,“人工智能+”这一新行动就是其中之一。对于智能家具产业而言,在“人工智... 从AI语言模型ChatGPT到视频生成模型Sora,一系列AIGC(利用人工智能技术生成内容)相继问世、更新迭代,同时围绕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这一主题,我国提出一系列的举措,“人工智能+”这一新行动就是其中之一。对于智能家具产业而言,在“人工智能+”背景下的智能家具设计发展引发了高度关注。为更好地深化产业发展,文章对“人工智能+”内涵与外延、智能家具的基本概念、特征进行了分析,同时也对智能家具设计因素进行分析,论述其内部设计、外部设计影响因素。最后总结在“人工智能+”这个大背景下智能家具设计的发展趋势,为智能家具的升级创新提供一些帮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工智能+” 智能家具 产业特征 融合发展
下载PDF
“人工智能+”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探析——基于校企融合视域
13
作者 郁云 《船舶职业教育》 2024年第5期11-13,共3页
随着人工智能产业的发展,行业对人工智能应用型人才的需求快速增加,“人工智能+”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构建迫在眉睫。从高职人工智能技术应用专业的人才培养目标、课程体系、实践体系和综合评价标准四个维度出发,构建校企融合的“人工智... 随着人工智能产业的发展,行业对人工智能应用型人才的需求快速增加,“人工智能+”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构建迫在眉睫。从高职人工智能技术应用专业的人才培养目标、课程体系、实践体系和综合评价标准四个维度出发,构建校企融合的“人工智能+”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为高职院校人工智能技术应用专业人才培养提供参考,更好地满足人工智能产业的需求,促进人工智能行业的持续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工智能+” 校企融合 人才培养 课程体系
下载PDF
“人工智能+”在高等教育应用中的风险与应对研究
14
作者 钱立 《文教资料》 2024年第6期180-182,共3页
“人工智能+”融入高等教育是新时代发展的必然趋势。本文以“人工智能+”融入高等教育的必要性为切入点,探讨当前背景下“人工智能+”在高等教育应用中的风险,并提出理性对待人工智能、注重隐私安全、重塑师生关系的应对策略。
关键词 “人工智能+” 高等教育 风险 应对
下载PDF
新文科背景下“人工智能+法律”复合型人才培养模式研究
15
作者 袁汉兴 《牡丹江教育学院学报》 2024年第3期30-32,43,共4页
在新文科建设和人工智能快速发展的时代背景下,我国需要更多高素质的“人工智能+法律”复合型人才。新文科建设催生出“人工智能+法律”的跨学科与跨专业新型复合人才培养新命题,对法律人才的教育理念、法学思维方式、法学教育内容等方... 在新文科建设和人工智能快速发展的时代背景下,我国需要更多高素质的“人工智能+法律”复合型人才。新文科建设催生出“人工智能+法律”的跨学科与跨专业新型复合人才培养新命题,对法律人才的教育理念、法学思维方式、法学教育内容等方面都有显著影响。文章认为,作为新时代的法学教育应当对这种新发展与新挑战予以回应,积极拥抱“人工智能”,在构建“人工智能+法律”复合人才培养体系与模式方面进行体系性变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文科 “人工智能+法律” 复合型人才 培养模式
下载PDF
创新开展中小学“人工智能+教育”的路径
16
作者 严喜春 《求知导刊》 2024年第10期23-25,共3页
如何在中小学推进人工智能教育,是社会各界研究的一大热门课题。常熟市以此为契机,拉开了打造全国人工智能教育示范区的大幕,探索开辟区域整体推进人工智能教育的新路径、新模式,打造区域人工智能教育高地。基于此,探究创新开展中小学... 如何在中小学推进人工智能教育,是社会各界研究的一大热门课题。常熟市以此为契机,拉开了打造全国人工智能教育示范区的大幕,探索开辟区域整体推进人工智能教育的新路径、新模式,打造区域人工智能教育高地。基于此,探究创新开展中小学“人工智能+教育”的路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小学 “人工智能+教育” 实践路径
下载PDF
“人工智能海洋学”课程教学改革探索
17
作者 杨丽娜 梁朋 《西部素质教育》 2024年第12期29-33,共5页
文章从聚焦学术前沿,促进“教研融合”;加强校企交流,推动“以产促教”;搭建线上平台,丰富教学手段;梳理课程内容,优化课程体系;开展教学交流,深化课程改革五个方面论述了“人工智能海洋学”课程教学改革。
关键词 “人工智能海洋学”课程教学 “教研融合” “以产促教”
下载PDF
“人工智能+”背景下高校财务管理创新研究
18
作者 穆金霞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全文版)经济管理》 2024年第11期0032-0035,共4页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社会经济及科学技术水平都得到了大幅度提升,衍生出很多先进的数字化技术、信息化技术及智能化技术,使我国提前进入智能时代。人工智能技术已经被应用到各领域,其中就有高校财务管理领域,创新高校财务管理模式、完善高...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社会经济及科学技术水平都得到了大幅度提升,衍生出很多先进的数字化技术、信息化技术及智能化技术,使我国提前进入智能时代。人工智能技术已经被应用到各领域,其中就有高校财务管理领域,创新高校财务管理模式、完善高校财务管理体系,从而提高高校财务管理水平。人工智能技术的应用既能实现对海量财务数据的分类、整理、加工、计算和分析,又能够将历史数据转变为决策性数据,实现对历史数据的反复使用,从而为高校运营管理及发展决策等提供可靠依据,促进高校健康化发展。对此,笔者结合相关文献,对“人工智能+”背景下高校财务管理创新进行了深入探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工智能+” 高校财务管理 重要性及困境 创新
下载PDF
“人工智能+”时代的个性化学习理论重思与开解 被引量:152
19
作者 牟智佳 《远程教育杂志》 CSSCI 2017年第3期22-30,共9页
个性化学习是技术与教育深度融合在高级阶段的表现形式,以机器学习和深度学习为关键支撑的人工智能技术的回归,对个性化学习进行了重塑和再造。在"人工智能+"时代,个性化学习应具备"一个中心、三个导向"的理论支撑... 个性化学习是技术与教育深度融合在高级阶段的表现形式,以机器学习和深度学习为关键支撑的人工智能技术的回归,对个性化学习进行了重塑和再造。在"人工智能+"时代,个性化学习应具备"一个中心、三个导向"的理论支撑,即以学习者为中心,以目标、过程和评价为导向。个性化学习的应然特征包括心智分析性、服务差异性和目标导向性三个层面。个性化学习首先要把握学习者的心智特征,并在此基础上为其全学习过程提供符合其个性需求的内容、活动、路径和评价,最终在学习目标上实现自我导向的有意义学习,在成长目标上培育自主发展的核心素养。个性化学习服务的确立应当以基于人工智能技术的智能教育云服务平台为支持,以需求本位的个性化学习内容推送、能力本位的个性化学习路径生成和掌握本位的个性化学习评价为服务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工智能+”时代 人工智能技术 学习行为 个性化学习 掌握学习 教育云服务
下载PDF
“人工智能+医学”新医科人才培养探索——以部分高校实践为例 被引量:39
20
作者 宋元明 《中国高校科技》 CSSCI 北大核心 2020年第8期65-68,共4页
在教育部提出全面推进新工科、新医科、新农科、新文科的"四新"建设背景下,新医科作为四新之一,其人才培养关系到"健康中国"战略目标的实现。文章从新医科培养周期、师资力量、评估体系、实验室建设、教材资源五大... 在教育部提出全面推进新工科、新医科、新农科、新文科的"四新"建设背景下,新医科作为四新之一,其人才培养关系到"健康中国"战略目标的实现。文章从新医科培养周期、师资力量、评估体系、实验室建设、教材资源五大方面剖析了新医科人才培养面临的关键问题,并结合部分高校医学院新医科建设的探索与实践,分析了目前我国高校在新医科人才培养方面的现状,提出了一系列具体措施,包括:优化课程体系;构建校与校、校与企交叉培训体系,打造优质师资队伍;分层化、多元化、动态化评价新医科人才;探索共建、共享实验室模式;开发高质量课程资源与教材等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创新驱动发展战略 “人工智能+医学” 新医科 人才培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