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06篇文章
< 1 2 6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躲避崇高”与“二元对立”思维的消解——论王蒙在“人文精神”论争中的意义 被引量:3
1
作者 王平 《青海社会科学》 CSSCI 2009年第2期70-73,100,共5页
在"人文精神"论争中,王蒙"躲避崇高"的理论吁求之核心就在于对知识界所普遍持有的"二元对立"思维范式提出质疑和批驳。这一思维范式形成于20世纪50年代末的"反右斗争",是主流话语对社会思想文... 在"人文精神"论争中,王蒙"躲避崇高"的理论吁求之核心就在于对知识界所普遍持有的"二元对立"思维范式提出质疑和批驳。这一思维范式形成于20世纪50年代末的"反右斗争",是主流话语对社会思想文化进行干预的产物,象喻着知识分子精神视野和话语空间的收缩与失落。及至进入"新时期"以后,在思维惯性的作用下"二元对立"仍然成为了知识分子据以解读、阐释当下文学现象的一种主要认识框架。这不可避免地削弱了其本应具有的洞察力和思考力,这种后果在上世纪90年代初的"人文精神"论争中显露无遗。王蒙主张"宽容"、力证王朔小说的作用与价值,其指归即在于希望以此来冲破"二元对立"的思想樊篱,努力拓展出知识分子更为广阔的话语空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躲避崇高” 二元对立 话语空间 “人文精神”论争
下载PDF
论体育的“人文精神” 被引量:3
2
作者 郝亮 《凯里学院学报》 2009年第2期140-142,共3页
长期以来,运动训练、体育教学、一直在"生物体育观"的"工具理性"下发展,巨大的运动负荷背后却隐藏着对身心的摧残和扭曲,是体育人文精神的"异化",比赛场成了国家利益、民族精神、"功利主义"的... 长期以来,运动训练、体育教学、一直在"生物体育观"的"工具理性"下发展,巨大的运动负荷背后却隐藏着对身心的摧残和扭曲,是体育人文精神的"异化",比赛场成了国家利益、民族精神、"功利主义"的竞技场。"人文奥运"、"绿色奥运"、"科技奥运"、"生态奥运"的提出,标志着人类体育观念的更新,人们参加体育活动的动机、目的以远远超越了在"生物体育观"指导下的认识,体育背后强大的"人文魅力"日益显现。本文讨论了体育人文的本质以及体育人文在学校、社会、竞技赛场上的表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体育本质 学校 社会 竞技体育 “人文精神”
下载PDF
20世纪90年代中国“人文精神”的争鸣与反思——以批评主体的角度为观照点
3
作者 薛红云 王秀梅 《北京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3年第3期62-66,共5页
1993年,中国的文学批评界展开了一场针对"人文精神"的讨论。以王晓明为代表的批评家从捍卫"人文精神"的角度对当时以王朔、张艺谋为代表的大众流行文化提出了尖锐的批判,由此展开了一场长达两年之久的讨论。张颐武... 1993年,中国的文学批评界展开了一场针对"人文精神"的讨论。以王晓明为代表的批评家从捍卫"人文精神"的角度对当时以王朔、张艺谋为代表的大众流行文化提出了尖锐的批判,由此展开了一场长达两年之久的讨论。张颐武、陈晓明等人从后现代主义立场各自阐述了对"人文精神"的不同看法,孟繁华、洪子诚等人提出"新理想主义",而以陈思和为代表的知识分子则更看重"人文精神"的实践。这些讨论彻底改变了文学批评界"一体化"的局面,当代文学批评开始转向文化研究,也真正进入一个众声喧哗的多元时代。但批评主体在这之后的学院化和体制化,也使得批评和研究出现了很多问题,在精神生态的恶化日趋严重的今天,知识分子自身有许多值得反思的地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20世纪90年代 批评家 “人文精神” 分化
下载PDF
教育史人物研究中不在场的“人文精神”及回归
4
作者 张廷艳 伍叶琴 《教育科学文摘》 2014年第3期65-67,共3页
研究视野决定了教育史研究能否从整体和联系的观点来看待教育史人物的问题,没有宽泛的视野,对教育史人物的研究就不能到位,相应的评价就会产生偏差。首先,一百年来,对于教育史人物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各时期精英人物的评价上,如中国... 研究视野决定了教育史研究能否从整体和联系的观点来看待教育史人物的问题,没有宽泛的视野,对教育史人物的研究就不能到位,相应的评价就会产生偏差。首先,一百年来,对于教育史人物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各时期精英人物的评价上,如中国教育史中的孔、孟、苟、朱熹、王阳明,西方教育史中的古希腊三贤、夸美纽斯、赫尔巴特、杜威等。这些精英人物的思想在教育的发展历史上产生过重大的影响毋庸置疑,但若缺乏对其他“不著名”的教育史人物的研究却会让研究者在对人物研究的过程中缺乏评价的依据,从而无法从广泛的视野来看待精英人物所产生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教育史研究 人物研究 “人文精神” 不在场 回归 精英人物 中国教育史 西方教育史
下载PDF
从忻东旺、朝戈的作品看当代油画中的“人文精神” 被引量:3
5
作者 李鸣楼 《美术大观》 2009年第1期175-175,共1页
由于市场化、全球化等诸多要素的影响,中国油画中的人文精神有流失的现象,这是不争的事实,但笔者认为:从主流来看,中国油画中的人文精神正处在上升阶段。
关键词 “人文精神” 中国油画 作品 朝戈 市场化 全球化
下载PDF
数学教学中“人文精神”的渗透 被引量:1
6
作者 孙建辉 《教育实践与研究》 2002年第10期44-44,共1页
人文精神已受到全社会的关注,它不仅仅是人文学科的任务,数学也具有其不可替代的作用.数学教师应根据学科本身具有的独特特点,在教学中进行人文精神的培养.
关键词 数学教学 “人文精神” 数学美 理性精神 情感 科学态度 问题情景
下载PDF
“人文精神”讨论与知识界的分化
7
作者 周建梁 《美与时代(美学)(下)》 2013年第4期36-38,共3页
"人文精神"讨论是20世纪90年代早期发生在中国知识分子之间颇具影响的一场思想争论。这次争论的一个直接结果是从1989年以来一直保持沉默的知识分子们开始回归到公共领域。另一个潜在的影响则是这次争论预示着中国知识分子的... "人文精神"讨论是20世纪90年代早期发生在中国知识分子之间颇具影响的一场思想争论。这次争论的一个直接结果是从1989年以来一直保持沉默的知识分子们开始回归到公共领域。另一个潜在的影响则是这次争论预示着中国知识分子的分化,这一分化又意味着人们从"文革"结束以来形成的思想共识开始瓦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文精神” 分化 知识界 中国知识分子 20世纪90年代 思想争论 思想共识 “文革”
下载PDF
让语文课堂闪烁“人文精神”
8
作者 周后强 《现代语文(中旬.教学研究)》 2006年第6期52-52,共1页
关键词 “人文精神” 语文课堂 尊重个性 个体差异 课程改革 教育思想 语文课程 语文教育 自然发展 以人为本
下载PDF
“人文精神”思潮论解析:机制与意义 被引量:2
9
作者 包晓光 《文艺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1期25-30,共6页
发生于20世纪90年代中前期的"人文精神"论争,是中国文艺理论领域一次重要的讨论,这次讨论涉及的问题、表达的意见、流露的情绪具有较广泛的社会现实基础和思潮论意义。本文对人文精神论争的机制、主题和意义作了梳理,认为市... 发生于20世纪90年代中前期的"人文精神"论争,是中国文艺理论领域一次重要的讨论,这次讨论涉及的问题、表达的意见、流露的情绪具有较广泛的社会现实基础和思潮论意义。本文对人文精神论争的机制、主题和意义作了梳理,认为市场经济进程导致的文艺俗化和人文知识分子的分化是这次论争的直接前提。这次论争对工具理性、消费主义、实用功利主义的批判,对艺术品生产世俗化、作家艺术家工匠化、审美趣味庸俗化的批判有着积极的现实意义。但是,由于讨论者自身立场的狭隘性,这次论争对重构人文精神批判之维的作用也极为有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文精神” 思潮 20世纪90年代 中国文艺理论 解析 人文知识分子 社会现实 经济进程
原文传递
人学本体论的重建——许苏民著《人文精神论》读后 被引量:2
10
作者 胡伟希 《江汉论坛》 CSSCI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2期137-137,共1页
关键词 人文精神论》 人学本体论 “人文精神” “文化” 哲学观 世界范围 当代中国 文化问题
下载PDF
人文精神:21世纪媒体之魂 被引量:2
11
作者 郝雨 《新闻记者》 CSSCI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1期20-22,共3页
关键词 “人文精神” 21世纪 传媒市场化 媒体 精神” 话语环境 现实生活 学术领域 “人”
下载PDF
迟到的补白──重提“人文精神”的讨论 被引量:1
12
作者 高瑞泉 《探索与争鸣》 1996年第9期17-19,共3页
迟到的补白──重提“人文精神”的讨论华东师范大学副教授高瑞泉博士从前年春天开始,在学术界乃至整个读书界广泛展开的关于“人文精神”的讨论,延续了两年多时间.王晓明编的《人文精神寻思录》也已经出版了,它共收录近30篇讨论... 迟到的补白──重提“人文精神”的讨论华东师范大学副教授高瑞泉博士从前年春天开始,在学术界乃至整个读书界广泛展开的关于“人文精神”的讨论,延续了两年多时间.王晓明编的《人文精神寻思录》也已经出版了,它共收录近30篇讨论文章,使人们得以了解这场讨论的概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文精神” 补白 迟到 王晓明 学术界 读书 文章
原文传递
浅谈新课改背景下高中生物教学中渗透人文精神教育的途径 被引量:8
13
作者 徐国良 《中学生物学》 2008年第5期16-17,23,共3页
新课改的一个突出特征是加强人文精神教育。什么是“人文精神”和“人文教育”,目前仍是一个仁者见仁、智者见智的问题。笔者认为:人文精神是指属于人的、关于人自身的生存、生活、发展的精神,其内涵应包括文化品位、审美情趣、心理... 新课改的一个突出特征是加强人文精神教育。什么是“人文精神”和“人文教育”,目前仍是一个仁者见仁、智者见智的问题。笔者认为:人文精神是指属于人的、关于人自身的生存、生活、发展的精神,其内涵应包括文化品位、审美情趣、心理素养、人生态度、道德修养、爱国情怀、精神世界、价值观、人生观等多个方面。所谓人文教育,是指将人文精神,通过教育活动、环境熏陶等方式和途径,内化为人的品格因素,进而净化和提升人的心理、思想伦理和审美,使人成为有个性的、具有思维能动性的和思想境界高的人,最终实现对人的精神世界的全面塑造。人文教育的实质是人性教育,核心是涵养人文精神。结合自身的教育教学实践,笔者以为,在高中生物教学中渗透人文精神教育,应着重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文精神教育 教学实践 新课改 高中 人文教育 “人文精神” 审美情趣 心理素养
下载PDF
儒家人文精神与快乐境界
14
作者 向世陵 《河北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06年第4期30-32,共3页
“人文精神”概念的定义域是十分宽泛的,它实际上含摄了儒家思想的各个方面,从天到人,有仁有智。苟子当年在《解蔽》一文中批评诸子各家,以为“庄子蔽于天而不知人”——被自然天道所迷惑而不知人事作为,“墨子蔽于用而不知文”—... “人文精神”概念的定义域是十分宽泛的,它实际上含摄了儒家思想的各个方面,从天到人,有仁有智。苟子当年在《解蔽》一文中批评诸子各家,以为“庄子蔽于天而不知人”——被自然天道所迷惑而不知人事作为,“墨子蔽于用而不知文”——被实际功用所迷惑而不知礼乐文饰,只有孔子则是“仁知(智)且不蔽”,完善而全面,即只有儒家是“人”、“文”通贯,仁、智兼备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文精神” 儒家思想 乐境 实际功用 定义域 “人” “文”
下载PDF
“人文精神”讨论背后
15
作者 旷新年 《文艺评论》 2017年第10期4-10,共7页
《上海文学》1993年6月号率先以“文学和人文精神的危机”为题展开了规模巨大的“人文精神”讨论。20世纪80年代“新启蒙主义”思潮的两位重要人物,同时也是80年代“新启蒙主义”在文学领域的重要表述一“重写文学史”运动的两位领军... 《上海文学》1993年6月号率先以“文学和人文精神的危机”为题展开了规模巨大的“人文精神”讨论。20世纪80年代“新启蒙主义”思潮的两位重要人物,同时也是80年代“新启蒙主义”在文学领域的重要表述一“重写文学史”运动的两位领军人物陈思和与王晓明,为这场讨论举行了揭幕仪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文精神” 20世纪80年代 “新启蒙主义” 《上海文学》 “重写文学史” 领军人物 文学领域 揭幕仪式
原文传递
试谈新闻媒体的“人文精神”建设 被引量:1
16
作者 孙福江 刘玉军 +1 位作者 张晓英 王信 《中国广播电视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06年第8期72-73,共2页
关键词 “人文精神” 新闻媒体 新闻传媒业 人文精神建设 品牌建设 企业精神 企业产品 版面创新 类型化 节目
原文传递
在时代巨变的临界期——“人文精神”讨论与张承志 被引量:1
17
作者 李晨 《文艺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7期59-68,共10页
始于1993年的"人文精神"讨论是一次处于时代巨变临界期的思想事件,张承志在这场讨论中被树立为信仰的旗帜,但颇有意味的是,作家本人并未撰文参与或表示迎合。以这种微妙的关系为切入点,本文拟重新梳理"人文精神"讨... 始于1993年的"人文精神"讨论是一次处于时代巨变临界期的思想事件,张承志在这场讨论中被树立为信仰的旗帜,但颇有意味的是,作家本人并未撰文参与或表示迎合。以这种微妙的关系为切入点,本文拟重新梳理"人文精神"讨论的思想架构、反思其内在不足,经由回顾张承志在同一时期的散文创作,辨析双方的差异,并将思考的线索进一步延伸至20世纪60至80年代的理想主义形态,探寻二者在更深层面上的和而不同,用以点带面的方式,连缀起当代知识界在90年代前期的思想图谱。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文精神” 张承志 临界期 散文创作 理想主义 80年代 20世纪 以点带面
原文传递
奥林匹克的人文精神 被引量:10
18
作者 何振梁 《图书馆杂志》 CSSCI 北大核心 2008年第6期81-88,共8页
关键词 “人文精神” 奥林匹克 何振梁
下载PDF
勿把“人文知识”等同于“人文精神” 被引量:2
19
《中国高等教育》 CSSCI 北大核心 2008年第24期63-63,共1页
黄俊杰在8月31日《解放日报》撰文认为,当前的人文教育存在两个问题。一个是以教科书为中心的教学方法所呈现的问题。教科书就好像是一种“套装知识”,这种“套装知识”的好处是,呈现了当前学术界已经取得高度共识的知识。它的优点... 黄俊杰在8月31日《解放日报》撰文认为,当前的人文教育存在两个问题。一个是以教科书为中心的教学方法所呈现的问题。教科书就好像是一种“套装知识”,这种“套装知识”的好处是,呈现了当前学术界已经取得高度共识的知识。它的优点就是很容易传播给下一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文精神” 人文知识 《解放日报》 教育存在 教学方法 教科书 学术界
原文传递
王朔与“人文精神讨论” 被引量:2
20
作者 李建周 《当代文坛》 CSSCI 北大核心 2022年第3期72-78,共7页
虽然1993年“王朔现象”周边是众生喧哗的,但是王朔依然成为了“人文精神讨论”的导火索和重要批评对象。经过从“躲避崇高”到“抵抗投降”的历史窄化过程,被标签化的王朔成为人们无法抹去的文化记忆。剥开叠加在历史事件上的层层话语... 虽然1993年“王朔现象”周边是众生喧哗的,但是王朔依然成为了“人文精神讨论”的导火索和重要批评对象。经过从“躲避崇高”到“抵抗投降”的历史窄化过程,被标签化的王朔成为人们无法抹去的文化记忆。剥开叠加在历史事件上的层层话语符码,就会发现基于生活经验的“个人实践性”不经意间被忽视了,而恰恰是这一问题和当下精神建构息息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王朔 “人文精神讨论” “失语症” 个人实践性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6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