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中国共产党百年意识形态“人民话语”的四重逻辑
1
作者 杨祖晨 《产业与科技论坛》 2023年第2期5-7,共3页
百年意识形态“人民话语”是党百年奋斗实践中形成的独特优势,其蕴涵深厚的内在逻辑。从理论逻辑来看,百年意识形态“人民话语”,立足人民主体思想、扎根中华民族优秀的民本思想;从历史逻辑来看,百年意识形态“人民话语”是指导我们党... 百年意识形态“人民话语”是党百年奋斗实践中形成的独特优势,其蕴涵深厚的内在逻辑。从理论逻辑来看,百年意识形态“人民话语”,立足人民主体思想、扎根中华民族优秀的民本思想;从历史逻辑来看,百年意识形态“人民话语”是指导我们党顺利完成革命、建设和改革任务的重要法宝;从现实逻辑来看,百年意识形态“人民话语”是新时代立党兴党强党、满足人民美好生活和完善人民当家作主的现实要求;从价值逻辑来看,百年意识形态“人民话语”是党为人民谋幸福、为民族谋复兴的价值自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共产党 百年意识形态 “人民话语” 四重逻辑
下载PDF
《人民诗歌》与建国初期诗刊“人民话语”的建构
2
作者 巫洪亮 《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8期161-168,共8页
《人民诗歌》是1950至1951年间中国南方最有影响的诗刊,刊物的"把关人"和诗歌工作者通过"人民话语"空间构筑、话语体系的创制和话语资源的创化整合,有序稳步地构建了诗刊的"人民话语"系统,为20世纪50至6... 《人民诗歌》是1950至1951年间中国南方最有影响的诗刊,刊物的"把关人"和诗歌工作者通过"人民话语"空间构筑、话语体系的创制和话语资源的创化整合,有序稳步地构建了诗刊的"人民话语"系统,为20世纪50至60年代政治与文化相互叠合的文学传播语境里创办诗刊累积了较为丰富的办刊经验,体现了建国初期"新的人民的诗歌"生成与发展过程中,诗刊编辑们搭建当代诗歌"人民话语"的传播平台,融入与引领当代诗歌潮流的精诚探索和不竭努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建国初期 人民诗歌》 诗刊 “人民话语” 话语建构
原文传递
“人学”话语与“人民”话语的纠结——“新时期”初期小说的启蒙认同困境及其叙事表征 被引量:1
3
作者 王金胜 《社会科学论坛》 2011年第3期196-204,共9页
尽管"新时期"初期小说以"写真实"话语和"人学"话语呈现出向"五四"启蒙精神的回归,但在"新时期"特定历史意识和文化逻辑的制导下,其启蒙认同的建构却又显示出不同于"五四"... 尽管"新时期"初期小说以"写真实"话语和"人学"话语呈现出向"五四"启蒙精神的回归,但在"新时期"特定历史意识和文化逻辑的制导下,其启蒙认同的建构却又显示出不同于"五四"启蒙文学的文化心理机制和叙事表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时期”初期小说 “人学”话语 “人民话语 启蒙认同 叙事表征
下载PDF
中国法治现代化进程中“人民司法”话语的多维表达 被引量:2
4
作者 高扬 《延边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2年第5期107-114,144,共9页
“人民司法”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话语的典型表达。在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法治现代化进程中,经历革命话语、改革话语和强国话语的历史考验,“人民司法”话语内涵得以确证,具体表现为马克思主义法学理论是其理论源头、扎根中国大地是其... “人民司法”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话语的典型表达。在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法治现代化进程中,经历革命话语、改革话语和强国话语的历史考验,“人民司法”话语内涵得以确证,具体表现为马克思主义法学理论是其理论源头、扎根中国大地是其实践特质、中华法系优秀文化传统是其文化基因和不断与时俱进是其生命特质。“人民司法”话语的形成,体现了原创性和科学性统一、人民性和实践性统一、民族性和时代性统一的结构表达。“人民司法”蕴含了党对司法全面领导的政治逻辑、司法保障人民当家作主的理论逻辑、司法践行群众路线的实践逻辑、司法维护公平正义的本体逻辑和司法服务工作大局的治理逻辑等基本规律,成为推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法治利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民司法”话语 中国共产党 法治现代化 特征表达
下载PDF
中国共产党“人民司法”话语构建历程及其经验启示
5
作者 李芳 高扬 《社会主义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22年第6期80-87,共8页
“人民司法”话语构建贯穿于中国共产党推动法治建设的全部历程,经历了探索起源、曲折发展、改革创新和飞跃发展等四个阶段。在“人民司法”话语构建历程中,形成了一系列宝贵的经验:党的领导是“人民司法”话语的力量之基,人民立场是“... “人民司法”话语构建贯穿于中国共产党推动法治建设的全部历程,经历了探索起源、曲折发展、改革创新和飞跃发展等四个阶段。在“人民司法”话语构建历程中,形成了一系列宝贵的经验:党的领导是“人民司法”话语的力量之基,人民立场是“人民司法”话语的生命之源,群众路线是“人民司法”话语的实践之径,公平正义是“人民司法”话语的成功之本,守正创新是“人民司法”话语的活力之因。这些经验表明,进一步推进“人民司法”话语的发展,必须坚决同西方司法话语体系作斗争,巩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话语权;必须不断丰富“人民司法”话语体系的内涵,彰显“人民司法”话语时代性、民族性、科学性;必须坚持“让群众掌握政策”与“尊重人民首创”相统一,让“人民司法”话语生动鲜活;必须坚定不移推动“人民司法”话语改革创新,发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人民司法”话语优势,夯实法治自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民司法”话语 中国共产党 话语构建 法治自信
下载PDF
中共党内“人民”话语探析
6
作者 孔淑慧 《西部学刊》 2020年第10期14-16,共3页
“人民”话语是中国政治社会生活中的主导性话语,这种话语形态的演变发生在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的历程中,有着不同的内涵,指向不同的阶级和人群。革命时期的“人民”话语指工人阶级和被压迫的广大贫苦农民及革命知识分子;新中国成立后... “人民”话语是中国政治社会生活中的主导性话语,这种话语形态的演变发生在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的历程中,有着不同的内涵,指向不同的阶级和人群。革命时期的“人民”话语指工人阶级和被压迫的广大贫苦农民及革命知识分子;新中国成立后的政权建设时期,“人民”指拥护党的领导,积极参加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的工农兵和革命的知识分子;改革开放后,“人民”的内涵确定为“全体社会主义的劳动者、拥护社会主义的爱国者和拥护祖国统一的爱国者”。中共“人民”话语具有不断发展的特点;具有明确的阶级性;具有至高无上的价值;具有无可辩驳的真实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共产党 原初含义 “人民话语 历史发展
下载PDF
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中国共产党“人民”话语生成的演变机理
7
作者 王贵熙 《理论观察》 2021年第10期5-9,共5页
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中国共产党"人民"话语的生成与实践历经了五次逻辑更迭。这五重逻辑在这一时期彼此互构,相互作用,完成了"人民"和"阶级"的融合、淡化甚至消解了"民族"和"阶级"的... 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中国共产党"人民"话语的生成与实践历经了五次逻辑更迭。这五重逻辑在这一时期彼此互构,相互作用,完成了"人民"和"阶级"的融合、淡化甚至消解了"民族"和"阶级"的抗争、统合了"国家"和"阶级"的不相容的张力,共同推进了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人民"话语的规范化与成熟度。最终确立了中国共产党是中国工人阶级、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先锋队的政治属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共产党 “人民话语 新民主主义革命 逻辑演变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