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0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浅析孔子“仁”的思想及其现实意义
1
作者 许素贞 《成才之路》 2007年第24期90-91,共2页
1981年1月,全世界化学诺贝尔奖金获得者在巴黎集会,会后发表的宣言中说:"如果人类要在21世纪生存下去,就必须回首两千五百年,去吸取孔子的智慧。"当今中国所倡导的"以儒为道,以人为本,守诚守信,达己达人"就是对孔... 1981年1月,全世界化学诺贝尔奖金获得者在巴黎集会,会后发表的宣言中说:"如果人类要在21世纪生存下去,就必须回首两千五百年,去吸取孔子的智慧。"当今中国所倡导的"以儒为道,以人为本,守诚守信,达己达人"就是对孔子思想的进一步发扬光大。孔子和他的学说在中国乃至全世界都有着深远的影响。美国出版的世界名人大辞典、英国出版的名人年鉴手册,都把孔子列为十大思想家之首。如此跨领域、跨国界、跨越两千五百多年依然具有强大影响力的"圣人",他的思想就像一座永远也挖掘不完的宝藏一样,让我们永远也解读不够。孔子思想的核心是"仁",本文阐述了"仁"的含义和现实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孔子 “仁”的思想 涵义 现实意义
下载PDF
浅论孔子“仁”的思想
2
作者 孔凡玉 《蒲峪学刊》 1996年第1期19-20,共2页
浅论孔子“仁”的思想孔凡玉孔子是我国古代伟大的思想家。他的学说给我们民族的历史文明留下了不可磨灭的痕迹。在新文化运动以前漫长的封建时代,孔子曾被尊称为“圣人”、“文宣王”、“大成至圣先师”,受到世人的顶礼膜拜。他的地... 浅论孔子“仁”的思想孔凡玉孔子是我国古代伟大的思想家。他的学说给我们民族的历史文明留下了不可磨灭的痕迹。在新文化运动以前漫长的封建时代,孔子曾被尊称为“圣人”、“文宣王”、“大成至圣先师”,受到世人的顶礼膜拜。他的地位与封建帝王相比,可以说是不相上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仁”的思想 孔子思想 “亲亲” “爱人” 道德准则 历史唯物主义 自身修养 己欲达而达人 “礼” 历史文化遗产
下载PDF
孔子“仁”的教育思想与现代中学生的品德教育
3
作者 李承刚 《当代教育科学》 1994年第4期76-18,共2页
孔子是我国伟大的思想家和教育家,他的教育理论体系完整而丰富,其中“仁”的教育思想是其核心,批判的继承和发扬其“仁”的教育思想遗产,对于现代中学生品德教育大有裨益。 孔子的教育思想中“仁”的涵义很深刻,概括来说,“仁”有三个... 孔子是我国伟大的思想家和教育家,他的教育理论体系完整而丰富,其中“仁”的教育思想是其核心,批判的继承和发扬其“仁”的教育思想遗产,对于现代中学生品德教育大有裨益。 孔子的教育思想中“仁”的涵义很深刻,概括来说,“仁”有三个方面的意义:一、“仁”的思想的一般意义是“爱人”,是封建的人道主义。二、“仁”的思想的特殊意义乃是一种忘我的无私的积极奋发精神。三、“仁”的本质意义是“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现代中学 孔子的教育思想 品德教育 “仁”的思想 “爱人” 民族气节 奋发精神 教育理论体系 爱国主义教育
下载PDF
试论孔孟“仁爱”思想及其现实意义
4
作者 孙砺 《理论观察》 1999年第6期17-18,共2页
关键词 “仁爱”思想 “爱人” 孔子 者爱人 统治阶级 孔孟思想 现实意义 “仁”的思想 思想 宗法制度
下载PDF
孟轲“仁政”思想析
5
作者 吕文硕 曲朝福 《蒲峪学刊》 1996年第4期17-20,共4页
一、“仁政”思想的客观基础。任何思想家的思想都是当时社会的一定经济关系的反映。孟轲处于战国中期,当时,奴隶社会早已土崩瓦解,各诸侯国纷纷采取封建化措施、力争统一中国。在统一中国的方略上,当时的法家主张以“耕战”为主,比较... 一、“仁政”思想的客观基础。任何思想家的思想都是当时社会的一定经济关系的反映。孟轲处于战国中期,当时,奴隶社会早已土崩瓦解,各诸侯国纷纷采取封建化措施、力争统一中国。在统一中国的方略上,当时的法家主张以“耕战”为主,比较符合各国地主阶级急于求成的政治愿望和心理,颇受各国地主阶级的欢迎。各封建国家为了开疆辟土,扩大自己的势力,相互间争战不已。战争的规模是“争地以战,杀人盈野;争城以战,杀人盈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主阶级 “制民之产” 孟子 保护劳动力 改善人民生活 “仁”的思想 尊贤使能 发展生产 孔子
下载PDF
试论孔子的“仁”与佛教的“善”的道德观 被引量:3
6
作者 张文 《哈尔滨学院学报》 2015年第4期28-31,共4页
孔子作为我国的教育始祖,其哲学经典中所反映的"仁"的思想阐明了要与人为善、与邻为善,强调了"仁"与人的品德和善性的关系。佛教在其教义中关于阐述"善"的思想内涵和"善"与六道轮回的关系,与孔... 孔子作为我国的教育始祖,其哲学经典中所反映的"仁"的思想阐明了要与人为善、与邻为善,强调了"仁"与人的品德和善性的关系。佛教在其教义中关于阐述"善"的思想内涵和"善"与六道轮回的关系,与孔子"仁"的思想不谋而合。孔子的"仁"与佛教的"善"的道德观所强调的共同点为道德理论的发展提供了依据,强调出了"种善因,得善果"的基本要义,同时也为人们能主动遵守道德规范提供了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孔子 “仁”的思想 佛教 善的理念 道德观
下载PDF
孔子“仁”的人学意义
7
作者 倪东 《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1997年第9期28-32,78,共6页
关键词 孔子 生命存在 人学思想 人的世界 应然性 道德存在 形而下 人的类本质 “仁”的思想 人本主义
下载PDF
谈孔子的文献整理及爱国思想 被引量:1
8
作者 孙利华 《学习论坛》 北大核心 1994年第3期41-42,共2页
“要懂得些中国历史,这是中国发展的一个精神动力。”(《邓小平文选》第三卷,第358页)这是一个不可移易的真理。中华民族的子孙不是常为历史悠久的祖国而自豪、骄傲吗?我们中华民族在世界民族之林之所以被公认为是一个历史悠久的伟大的... “要懂得些中国历史,这是中国发展的一个精神动力。”(《邓小平文选》第三卷,第358页)这是一个不可移易的真理。中华民族的子孙不是常为历史悠久的祖国而自豪、骄傲吗?我们中华民族在世界民族之林之所以被公认为是一个历史悠久的伟大的文明古国,重要原因之一就是保存有比较完好的翔实记录整个民族发展的历程的文献,对其客观事实提供了有力的佐证。谈到我国古籍文献的整理工作,这就使人不能不联想到中国历史上伟大的爱国者和杰出的文献整理家孔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文献整理 孔子 “六经” 《易》 《周易》 《中国通史简编》 “仁”的思想 伟大的爱国者 整理文献 中国历史
下载PDF
从《论语》看孔子的道德观 被引量:1
9
作者 洪永铿 《浙江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1997年第5期15-18,共4页
本文以《论语》所体现的孔子的基本思想为出发点,分别从仁、礼、义、恕、信和一般道德修养六个方面,阐述了《论语》一书中所反映出来的孔子的一般还德观念,并联系我国当前精神文明建设的实际,探讨了如何批判地继承和发扬孔子倡导的... 本文以《论语》所体现的孔子的基本思想为出发点,分别从仁、礼、义、恕、信和一般道德修养六个方面,阐述了《论语》一书中所反映出来的孔子的一般还德观念,并联系我国当前精神文明建设的实际,探讨了如何批判地继承和发扬孔子倡导的儒家道德文化的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论语》 孔子 “义” “信” “仁”的思想 道德修养 社会利益 儒家文化 等级制度 人与人之间的关系
下载PDF
简论董仲舒“独尊儒术” 被引量:1
10
作者 孙仁宏 《盐城师范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1996年第2期51-54,共4页
简论董仲舒“独尊儒术”孙仁宏马克思主义认为,任何一种理论学说的产生,都有其深厚的社会实践基础和认识论基础。理论来自于实践,然却高于实践,对实践活动产生指导和影响作用,而且,对实践的指导意义越大,说明该理论的实践价值越... 简论董仲舒“独尊儒术”孙仁宏马克思主义认为,任何一种理论学说的产生,都有其深厚的社会实践基础和认识论基础。理论来自于实践,然却高于实践,对实践活动产生指导和影响作用,而且,对实践的指导意义越大,说明该理论的实践价值越大。当然,这种理论的指导作用、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独尊儒术 董仲舒 儒家思想 清静无为 孔子 “礼” 民本思想 “仁”的思想 阴阳学说 封建统治者
下载PDF
“道可道,非常道”新解 被引量:2
11
作者 王次阳 《韩山师范学院学报》 1995年第2期139-141,共3页
《道德经》(王弼注本)开篇第一句是“道可道,非常道”,著名的“老子”研究者任继愈先生对这两句作了这样的断句和解释:“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译作:“道,说得出的,它就不是永恒的道”。这里显然是把第一个“道”释为“说”。
关键词 《道德经》 非常道 可道 战国时期 春秋时期 为无为 “天道” 非常名 “老子” “仁”的思想
下载PDF
《庄子》散文艺术窥探
12
作者 张国宁 《青海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1995年第5期71-74,共4页
庄子学说产生于孔子之后的战国时代,作为对老庄思想体系的完成它与儒家学说形成了共同深刻影响了中国古代哲学、文化和艺术的显学名说。儒道互补的观点已被学术界人士一再论述,本文仅就儒道两家思想的联系与差异着手,向内发掘庄子散文... 庄子学说产生于孔子之后的战国时代,作为对老庄思想体系的完成它与儒家学说形成了共同深刻影响了中国古代哲学、文化和艺术的显学名说。儒道互补的观点已被学术界人士一再论述,本文仅就儒道两家思想的联系与差异着手,向内发掘庄子散文艺术魅力的成因。《庄子》一书是研究庄子学说的正典所在,它是庄周及其门人后学的著作集成,凡三十三篇。一般认为其中的《内篇》为庄周自撰,《外篇》和《杂篇》出自他的门人后学之手。尽管《外篇》、《杂篇》与《内篇》相比,在行文意蕴和思维方式上有些差异,但作为对《内篇》的注释和阐发,在基本思想范畴上是一致的。所以庄子学说和他的散文艺术魅力实际上是融汇在庄子学派的学说和散文艺术中了。 对庄子的研究历来呈现为“好文者资其辞,求道者意其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庄子》 散文艺术 庄子散文 儒家学说 艺术特色 个体人格 “仁”的思想 中国古代哲学 儒道互补 孔子
下载PDF
儒家伦理精华与当代道德建设
13
作者 万会吉 《学习论坛》 1999年第7期38-39,共2页
在我国现阶段建立和完善新的道德规范中,批判地吸收和继承中国历史上的道德思想,尤其是儒家伦理思想的精华,是其重要的一环。儒家的伦理学说博大精深,针对当前的道德状况,应着重吸收以下儒家伦理学说的精华。 第一,吸收“天下为公”的... 在我国现阶段建立和完善新的道德规范中,批判地吸收和继承中国历史上的道德思想,尤其是儒家伦理思想的精华,是其重要的一环。儒家的伦理学说博大精深,针对当前的道德状况,应着重吸收以下儒家伦理学说的精华。 第一,吸收“天下为公”的思想精华。 “天下为公”的思想,虽诞生于两千多年前,但它却以超迈古今的睿智,宽慈仁善的情怀,表达了对政通人和、世风淳朴、爱满人间这样一种太平盛世的追求。这一理想有三个方面的积极意义值得吸取和弘扬。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儒家伦理思想 当代道德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 思想精华 儒家伦理学说 民贵君轻 社会公平 道德规范 儒家学说 “仁”的思想
下载PDF
儒释使命观随笔
14
作者 孙守京 《佛教文化》 1999年第4期46-47,共2页
关键词 使命观 “仁”的思想 羞恶之心 是非之心 孟子 儒释 孔子 孝敬父母 道德情感 知其不可为而为之
下载PDF
中国传统的世界性价值是什么?
15
作者 卜松山 国刚 《教育艺术》 1995年第1期13-13,共1页
中国传统中有一些具有世界性价值的因素,能够成为全人类的共同的基本伦理的一部分。特别是“仁”即人类之爱(人道主义)的思想,它既是天赋的条件,又需要后天的修养,以达到人与人、人与万物为一家的目的。这种观念在中国不仅儒家有,佛教... 中国传统中有一些具有世界性价值的因素,能够成为全人类的共同的基本伦理的一部分。特别是“仁”即人类之爱(人道主义)的思想,它既是天赋的条件,又需要后天的修养,以达到人与人、人与万物为一家的目的。这种观念在中国不仅儒家有,佛教中也有,只是表现为另外一种形式而已。因此它在整个中国文化中具有极为重要的意义。 从“仁”的思想、“修身”的思想、“诚”的思想来看,中国传统思想是以他人为着眼点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世界性 中国传统思想 天人合 人类之爱 “仁”的思想 东方思想 人道主义 “诚” 生活形式 球性
下载PDF
扶贫与劫贫
16
作者 刘玉 《发展》 1998年第7期59-59,共1页
扶贫与劫贫·刘玉扶贫向来被褒被扬,劫贫自应被贬被斥。扶贫是一种传统美德,过去以高仁高义来诠释,现在则被视为共产主义道德和风格的表现。扶贫,在封建社会是一种个别行为,有那么一些受到儒家“仁”的思想教育的人,“行侠仗... 扶贫与劫贫·刘玉扶贫向来被褒被扬,劫贫自应被贬被斥。扶贫是一种传统美德,过去以高仁高义来诠释,现在则被视为共产主义道德和风格的表现。扶贫,在封建社会是一种个别行为,有那么一些受到儒家“仁”的思想教育的人,“行侠仗义”对弱者给一点济助,但社会制度和占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民公仆 “仁”的思想 贫富差距 农民负担 共产主义道德 传统美德 社会主义 共同富裕 打工者 明火执杖
下载PDF
刘曹优劣论
17
作者 洪涛 《学术月刊》 CSSCI 北大核心 1997年第2期66-68,共3页
刘备和曹操,谁优谁劣?没有人这样明确提出过,但在具体论述中,却是对曹大加赞扬,给予政治家、军事家、第一流领导人才之桂冠;对刘则大肆贬斥,谓之无赖子、混迹儒门的小知识分子.我认为这样评价实在是对历史的不公正.综观《三国志》等史书... 刘备和曹操,谁优谁劣?没有人这样明确提出过,但在具体论述中,却是对曹大加赞扬,给予政治家、军事家、第一流领导人才之桂冠;对刘则大肆贬斥,谓之无赖子、混迹儒门的小知识分子.我认为这样评价实在是对历史的不公正.综观《三国志》等史书,我认为刘备优,曹操劣,今试析如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国志 曹操 刘备 先主传 诸葛亮传 蜀志 知识分子 “仁”的思想 历史地位 人品
原文传递
谈谈孔子问题
18
作者 赵纪彬 《河南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 1982年第4期13-15,共3页
亲爱的日本人民!亲爱的日本学术界的朋友们!今天我能有机会对你们谈谈有关孔子的儿个问题,感到非常高兴。 孔子生在距今两千四百多年以前的春秋末叶。所谓春秋时期,按照中国历史学家郭沫若的研究,是从奴隶制向封建制转化的过渡时期。
关键词 孔子 “爱人” “仁”的思想 冯友兰 学术思想 封建制 超阶级 “礼” 过渡时期 马克思列宁主义
原文传递
中国传统哲学道德认识论的主体条件和运思方式
19
作者 廖小平 《哲学动态》 CSSCI 北大核心 1994年第3期35-35,共1页
中国传统哲学道德认识论的主体条件和运思方式廖小平中国传统哲学认识论的主流是道德认识论,由此决定了它所应具备的、与西方自然认识论不同的主体条件和运思方式。关于道德认识主体所应具备的认识条件,在中国传统哲学中有一基本的共... 中国传统哲学道德认识论的主体条件和运思方式廖小平中国传统哲学认识论的主流是道德认识论,由此决定了它所应具备的、与西方自然认识论不同的主体条件和运思方式。关于道德认识主体所应具备的认识条件,在中国传统哲学中有一基本的共识,就是主体必须静心、虚心、无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传统哲学 主体条件 道德认识主体 直觉方法 运思方式 自然认识 哲学认识论 认识客体 “仁”的思想 价值取向
原文传递
20
作者 刘京 《光彩》 2001年第6期24-25,共2页
一心想把世界关在门外,却不经意地拥有了世界。
关键词 插花艺术 关在门外 文化产业 “仁”的思想 油画 中医药学 “无为而治” 文化衫 文化创意 画廊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