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河南省图书馆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3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清代书院“以古文为时文”教育论析
被引量:
15
1
作者
程嫩生
《中州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2期136-141,共6页
清代书院官学化,很多书院重视科举。有些书院对科举持理性的态度,在从事时文教育时,也注重包括古文在内的综合素质培养。这些书院施教者通过制定学规、撰写经典古文著作的叙录或评点时文课艺等方式,要求生徒钻研古文,从中汲取丰富的养料...
清代书院官学化,很多书院重视科举。有些书院对科举持理性的态度,在从事时文教育时,也注重包括古文在内的综合素质培养。这些书院施教者通过制定学规、撰写经典古文著作的叙录或评点时文课艺等方式,要求生徒钻研古文,从中汲取丰富的养料,为时文写作提供借鉴。清代书院"以古文为时文"教育有助于提高生徒的时文写作水准,增强生徒的应举能力;也有助于提升生徒的综合素养,为社会输送健康的人才;还有助于丰富时文理论,促进古文的发展与传播。一些书院进而以经是文学的源头为依据,凸显经书研读在"以古文为时文"教育中的重要性,试图纠正清廷的科举目的与士人的应举意图之间所出现的错位现象,真正发挥书院传道讲学的教育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清代书院
“以古文为时文”
教育
科举
传道讲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博之欧、苏诸大家以荡其气”--论豫章社时文旨趣与江右地域文化传统
2
作者
温江斌
曾水明
《社会科学动态》
2024年第5期30-35,共6页
豫章社是明末清初重要的文社,它有着鲜明的地域特征,在文学史上有着独特地位。豫章社起于“江西四家”,聚合了艾南英、陈弘绪、万时华、贺贻孙等江右重要文人士子。豫章社诸子咏吟唱和、交游繁多,有着诸多道谊相勉的活动,他们大都坚守...
豫章社是明末清初重要的文社,它有着鲜明的地域特征,在文学史上有着独特地位。豫章社起于“江西四家”,聚合了艾南英、陈弘绪、万时华、贺贻孙等江右重要文人士子。豫章社诸子咏吟唱和、交游繁多,有着诸多道谊相勉的活动,他们大都坚守古典主义的趣味和复古主义的精神,通过“以古文为时文”的主张践行经世思潮,希冀以唐宋之法改革晚明空疏学风。在豫章社时文的主张中,他们强调以宋代江右乡邦欧阳修、王安石、曾巩以来的文章传统为圭臬,注重理学和理、法、神、气等文法,力图汲取地域传统资源来实现文学创新,这一切无不呈现出浓厚的地域意识。豫章社继承和发展了唐宋派的主张,以后对有清一代的桐城派产生了重要影响,起到了承上启下的历史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豫章社
“以古文为时文”
时文
制艺
江右文化
地域传统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集部视野下的明代八股文文体考察
3
作者
张帆
陈文新
《哈尔滨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2021年第5期93-99,共7页
明代八股文文体与集部之间的关联,可从修辞、气度和写作风格三个层面加以考察。从修辞层面看,八股文脱胎于宋元经义,从其产生之初,就具有集部文化基因。成、弘年间,八股文吸收集部对偶、声律、用典等形式要素,融会贯通,最终形成了成熟...
明代八股文文体与集部之间的关联,可从修辞、气度和写作风格三个层面加以考察。从修辞层面看,八股文脱胎于宋元经义,从其产生之初,就具有集部文化基因。成、弘年间,八股文吸收集部对偶、声律、用典等形式要素,融会贯通,最终形成了成熟完整的程式。在气度方面,集部也给予八股文极大启发,这集中体现在“以古文为时文”的理论及实践中。王鏊等在时文创作中融入古文的气格与章法,成就了一批八股文的典范之作,而尤为自觉而明确地“以古文为时文”的,是正德、嘉靖年间的唐宋派。个性化写作本是传统集部的一个特点,而在明末,八股文写作也涌现出一批个性分明的大家名家,如汤显祖、王思任、金声、陈际泰等,有感而发,所作带有鲜明的个人生活烙印或时代气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集部
辞章
八股文
“以古文为时文”
个性化写作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清代书院“以古文为时文”教育论析
被引量:
15
1
作者
程嫩生
机构
南京林业大学人文社会科学学院
出处
《中州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2期136-141,共6页
基金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青年项目"中国书院文学教育研究"(08CZW013)
江苏高校哲学社会科学研究项目"‘后三祖时代’桐城籍重要作家与桐城派发展嬗变研究"(2018SJZDI137)
文摘
清代书院官学化,很多书院重视科举。有些书院对科举持理性的态度,在从事时文教育时,也注重包括古文在内的综合素质培养。这些书院施教者通过制定学规、撰写经典古文著作的叙录或评点时文课艺等方式,要求生徒钻研古文,从中汲取丰富的养料,为时文写作提供借鉴。清代书院"以古文为时文"教育有助于提高生徒的时文写作水准,增强生徒的应举能力;也有助于提升生徒的综合素养,为社会输送健康的人才;还有助于丰富时文理论,促进古文的发展与传播。一些书院进而以经是文学的源头为依据,凸显经书研读在"以古文为时文"教育中的重要性,试图纠正清廷的科举目的与士人的应举意图之间所出现的错位现象,真正发挥书院传道讲学的教育功能。
关键词
清代书院
“以古文为时文”
教育
科举
传道讲学
Keywords
academies in the Qing Dynasty
education of serving eight-legged essay by ancient Chinese prose
the imperial examination
preaching and lecturing
分类号
I206.2 [文学—中国文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博之欧、苏诸大家以荡其气”--论豫章社时文旨趣与江右地域文化传统
2
作者
温江斌
曾水明
机构
江西财经大学人文学院
江西瑞金沙洲坝初中
出处
《社会科学动态》
2024年第5期30-35,共6页
基金
江西省社会科学“十四五”(2023年)基金项目“南昌地方文化内涵及特征研究”(项目编号:23ZXDQ04)
南昌市经济社会发展重大招标课题“南昌地方文化内涵及特征研究”(项目编号:ZDSK202304)。
文摘
豫章社是明末清初重要的文社,它有着鲜明的地域特征,在文学史上有着独特地位。豫章社起于“江西四家”,聚合了艾南英、陈弘绪、万时华、贺贻孙等江右重要文人士子。豫章社诸子咏吟唱和、交游繁多,有着诸多道谊相勉的活动,他们大都坚守古典主义的趣味和复古主义的精神,通过“以古文为时文”的主张践行经世思潮,希冀以唐宋之法改革晚明空疏学风。在豫章社时文的主张中,他们强调以宋代江右乡邦欧阳修、王安石、曾巩以来的文章传统为圭臬,注重理学和理、法、神、气等文法,力图汲取地域传统资源来实现文学创新,这一切无不呈现出浓厚的地域意识。豫章社继承和发展了唐宋派的主张,以后对有清一代的桐城派产生了重要影响,起到了承上启下的历史作用。
关键词
豫章社
“以古文为时文”
时文
制艺
江右文化
地域传统
分类号
I206.2 [文学—中国文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集部视野下的明代八股文文体考察
3
作者
张帆
陈文新
机构
武汉大学文学院
出处
《哈尔滨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2021年第5期93-99,共7页
基金
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重大项目“科举文化与明清知识体系研究”(16JJD750022)。
文摘
明代八股文文体与集部之间的关联,可从修辞、气度和写作风格三个层面加以考察。从修辞层面看,八股文脱胎于宋元经义,从其产生之初,就具有集部文化基因。成、弘年间,八股文吸收集部对偶、声律、用典等形式要素,融会贯通,最终形成了成熟完整的程式。在气度方面,集部也给予八股文极大启发,这集中体现在“以古文为时文”的理论及实践中。王鏊等在时文创作中融入古文的气格与章法,成就了一批八股文的典范之作,而尤为自觉而明确地“以古文为时文”的,是正德、嘉靖年间的唐宋派。个性化写作本是传统集部的一个特点,而在明末,八股文写作也涌现出一批个性分明的大家名家,如汤显祖、王思任、金声、陈际泰等,有感而发,所作带有鲜明的个人生活烙印或时代气息。
关键词
集部
辞章
八股文
“以古文为时文”
个性化写作
Keywords
Jibu
dictionaries and chapters
eight-part essays
take ancient prose as the contemporary writing,personalized writing
分类号
I207.6 [文学—中国文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清代书院“以古文为时文”教育论析
程嫩生
《中州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18
15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博之欧、苏诸大家以荡其气”--论豫章社时文旨趣与江右地域文化传统
温江斌
曾水明
《社会科学动态》
2024
0
下载PDF
职称材料
3
集部视野下的明代八股文文体考察
张帆
陈文新
《哈尔滨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2021
0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