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清代书院“以古文为时文”教育论析 被引量:15
1
作者 程嫩生 《中州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2期136-141,共6页
清代书院官学化,很多书院重视科举。有些书院对科举持理性的态度,在从事时文教育时,也注重包括古文在内的综合素质培养。这些书院施教者通过制定学规、撰写经典古文著作的叙录或评点时文课艺等方式,要求生徒钻研古文,从中汲取丰富的养料... 清代书院官学化,很多书院重视科举。有些书院对科举持理性的态度,在从事时文教育时,也注重包括古文在内的综合素质培养。这些书院施教者通过制定学规、撰写经典古文著作的叙录或评点时文课艺等方式,要求生徒钻研古文,从中汲取丰富的养料,为时文写作提供借鉴。清代书院"以古文为时文"教育有助于提高生徒的时文写作水准,增强生徒的应举能力;也有助于提升生徒的综合素养,为社会输送健康的人才;还有助于丰富时文理论,促进古文的发展与传播。一些书院进而以经是文学的源头为依据,凸显经书研读在"以古文为时文"教育中的重要性,试图纠正清廷的科举目的与士人的应举意图之间所出现的错位现象,真正发挥书院传道讲学的教育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清代书院 “以古文为时文”教育 科举 传道讲学
下载PDF
“博之欧、苏诸大家以荡其气”--论豫章社时文旨趣与江右地域文化传统
2
作者 温江斌 曾水明 《社会科学动态》 2024年第5期30-35,共6页
豫章社是明末清初重要的文社,它有着鲜明的地域特征,在文学史上有着独特地位。豫章社起于“江西四家”,聚合了艾南英、陈弘绪、万时华、贺贻孙等江右重要文人士子。豫章社诸子咏吟唱和、交游繁多,有着诸多道谊相勉的活动,他们大都坚守... 豫章社是明末清初重要的文社,它有着鲜明的地域特征,在文学史上有着独特地位。豫章社起于“江西四家”,聚合了艾南英、陈弘绪、万时华、贺贻孙等江右重要文人士子。豫章社诸子咏吟唱和、交游繁多,有着诸多道谊相勉的活动,他们大都坚守古典主义的趣味和复古主义的精神,通过“以古文为时文”的主张践行经世思潮,希冀以唐宋之法改革晚明空疏学风。在豫章社时文的主张中,他们强调以宋代江右乡邦欧阳修、王安石、曾巩以来的文章传统为圭臬,注重理学和理、法、神、气等文法,力图汲取地域传统资源来实现文学创新,这一切无不呈现出浓厚的地域意识。豫章社继承和发展了唐宋派的主张,以后对有清一代的桐城派产生了重要影响,起到了承上启下的历史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豫章社 “以古文为时文” 时文制艺 江右文化 地域传统
下载PDF
集部视野下的明代八股文文体考察
3
作者 张帆 陈文新 《哈尔滨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2021年第5期93-99,共7页
明代八股文文体与集部之间的关联,可从修辞、气度和写作风格三个层面加以考察。从修辞层面看,八股文脱胎于宋元经义,从其产生之初,就具有集部文化基因。成、弘年间,八股文吸收集部对偶、声律、用典等形式要素,融会贯通,最终形成了成熟... 明代八股文文体与集部之间的关联,可从修辞、气度和写作风格三个层面加以考察。从修辞层面看,八股文脱胎于宋元经义,从其产生之初,就具有集部文化基因。成、弘年间,八股文吸收集部对偶、声律、用典等形式要素,融会贯通,最终形成了成熟完整的程式。在气度方面,集部也给予八股文极大启发,这集中体现在“以古文为时文”的理论及实践中。王鏊等在时文创作中融入古文的气格与章法,成就了一批八股文的典范之作,而尤为自觉而明确地“以古文为时文”的,是正德、嘉靖年间的唐宋派。个性化写作本是传统集部的一个特点,而在明末,八股文写作也涌现出一批个性分明的大家名家,如汤显祖、王思任、金声、陈际泰等,有感而发,所作带有鲜明的个人生活烙印或时代气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集部 辞章 八股文 “以古文为时文” 个性化写作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