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清代书院“以古文为时文”教育论析 |
程嫩生
|
《中州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
2018 |
15
|
|
2
|
浅论医古文课程思政教育教学的“三育合一” |
孙悦
胡素敏
段鸣鸣
杨玉婷
易麟
傅建萍
熊德梁
|
《江西中医药大学学报》
|
2024 |
0 |
|
3
|
清前期时文与古文的纠葛——以慈溪士人姜宸英的文坛声誉为中心 |
郭英德
|
《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
2024 |
0 |
|
4
|
论景泰时期太学教育的文风转向以吴节“以古文为时文”之倡导为中心 |
崔振鹏
|
《中国文学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
2021 |
1
|
|
5
|
吕祖谦《古文关键》与南宋时文写作 |
田雨露
|
《美与时代(美学)(下)》
|
2023 |
0 |
|
6
|
试论小学古文教学中的情感教育 |
胡文瑾
|
《求知导刊》
|
2023 |
0 |
|
7
|
“博之欧、苏诸大家以荡其气”--论豫章社时文旨趣与江右地域文化传统 |
温江斌
曾水明
|
《社会科学动态》
|
2024 |
0 |
|
8
|
小古文教学的“四步”策略 |
高姗姗
|
《语文世界(上旬刊)》
|
2024 |
0 |
|
9
|
初中古文教学中提升学生文化自信的策略思考 |
郭贵清
|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引文版)教育科学》
|
2024 |
0 |
|
10
|
品韵探思——巧妙学习小古文 |
堵碧莲
|
《小学阅读指南(高年级版)》
|
2024 |
0 |
|
11
|
论宋代时文的“以古文为法” |
祝尚书
|
《四川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
2007 |
23
|
|
12
|
科考时文“以古文为法”与古文之复兴 |
王明强
|
《江苏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
2011 |
2
|
|
13
|
明清“以时文为古文”的理论指向 |
黄强
|
《晋阳学刊》
北大核心
|
2005 |
3
|
|
14
|
以古文为时文:桐城派早期作家的时文改良 |
师雅惠
|
《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
2014 |
3
|
|
15
|
艾南英“以古文为时文”的理论体系 |
冯小禄
张欢
|
《聊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
2016 |
2
|
|
16
|
谈《医古文》的人文教育作用 |
谭素娟
赵鸿君
|
《辽宁中医学院学报》
CAS
|
2001 |
2
|
|
17
|
简论元代古文与时文理论之关系 |
高洪岩
王玉
|
《鞍山师范学院学报》
|
2004 |
1
|
|
18
|
以古文之法入于时文——论唐顺之的八股文创作 |
孙彦
|
《船山学刊》
|
2013 |
2
|
|
19
|
医古文中的医德教育内涵 |
季春元
邹丽
|
《卫生职业教育》
|
2007 |
7
|
|
20
|
晚明王学视域下的“以时文为古文”现象 |
张荣刚
|
《凯里学院学报》
|
2018 |
1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