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早期儒家“礼”“情”关系下的“以色喻于礼”思想 被引量:3
1
作者 马媛媛 《广西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0期106-109,共4页
早期儒家认为"礼"与"情"并不对立,"礼"出于"情"。郭店竹简《性自命出》《语丛一》《语丛二》等篇将早期儒家的"礼""情"关系进行理论化、系统化总结,反映了战国中期"... 早期儒家认为"礼"与"情"并不对立,"礼"出于"情"。郭店竹简《性自命出》《语丛一》《语丛二》等篇将早期儒家的"礼""情"关系进行理论化、系统化总结,反映了战国中期"情生于性,礼生于情"的思想。上博简《孔子诗论》"以色喻于礼"就是由"好色"之情到"反纳于礼"的过程,这个过程既体现了"情生于性""礼作于情"的理论,又表现出"礼治人情"的思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儒家 “以色喻于礼”
下载PDF
《诗·周南·关雎》主旨:从“以色喻于礼”到“夫妇之德”再探 被引量:2
2
作者 王国雨 《长安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7年第4期124-132,共9页
对《诗·周南·关雎》篇主旨的解读从先秦以来一直存在不同观点:早期儒家从情感与礼义之关系角度,以"以色喻于礼"评论《关雎》主旨;汉儒则认为《关雎》体现着"后妃之德",具有"风天下而正夫妇"的... 对《诗·周南·关雎》篇主旨的解读从先秦以来一直存在不同观点:早期儒家从情感与礼义之关系角度,以"以色喻于礼"评论《关雎》主旨;汉儒则认为《关雎》体现着"后妃之德",具有"风天下而正夫妇"的教化典范意义,将上博简《孔子诗论》和帛书《五行》联系起来,对历史时期相关论述进行比较分析。研究认为,早期儒家和汉儒关于《关雎》主旨的评论看似颇有分歧,实际上则是内在一致的:"以色喻于礼"之论,是对《关雎》将生命意义上的男女恋情升华和规范为伦理意义上的夫妇之德的肯定;而汉儒对《关雎》具有"风天下而正夫妇"之政教意义的肯定,不仅与早期儒家夫妇伦理观念相一致,而且与早期儒家《诗》学观一脉相承;恰当理解《关雎》诗旨,才能有效解读其蕴涵的礼乐教化与美善之德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关雎》 “以色喻于礼” “夫妇之德” 《孔子诗论》 诗学派
下载PDF
“以色喻于礼”的解释及其诠释学分析
3
作者 李会玲 《长江学术》 2017年第4期115-121,共7页
《五行》篇和《孔子诗论》中的"《关雎》以色喻于礼"谈论的是君子的德行精进过程,而不是《关雎》的主题或情色与礼仪节制之间的关系。"以色喻于礼"代表了先秦儒者使用《诗经》的一个突出现象:说《诗》者在游离篇旨... 《五行》篇和《孔子诗论》中的"《关雎》以色喻于礼"谈论的是君子的德行精进过程,而不是《关雎》的主题或情色与礼仪节制之间的关系。"以色喻于礼"代表了先秦儒者使用《诗经》的一个突出现象:说《诗》者在游离篇旨的情况下利用《诗》之断章得出的判断申述儒家德行。西方诠释学理论可以帮助我们认识这一现象。《诗》主旨是当时共享的"前知识"。在"前知识"的作用下,说《诗》者能够断章取义而不造成误解。培养德行的应用目的决定了先秦儒者要对部分诗句进行放大解说以找到教导性的真理和指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以色喻于礼” 《诗经》诠释学 《孔子诗论》《五行》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