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1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从“全面学习”到“以苏为鉴”——建国后毛泽东对苏联经验的学习和借鉴 被引量:1
1
作者 肖东波 《内蒙古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1995年第1期32-36,共5页
自1917年俄国十月革命后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诞生,从此,中国就与这个北方邻国发生着极为密切的关系。先进的中国人不断地从那里吸取对自己有益的经验,“以俄为师”一直持续了近半个世纪。 如果说在民主革命时期,对苏联的学习还主... 自1917年俄国十月革命后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诞生,从此,中国就与这个北方邻国发生着极为密切的关系。先进的中国人不断地从那里吸取对自己有益的经验,“以俄为师”一直持续了近半个世纪。 如果说在民主革命时期,对苏联的学习还主要是接受革命的理论,以苏联社会主义为奋斗目标的话,那么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对苏联的学习就是接受社会主义建议的经验,以苏联为榜样建设自己的国家,这个学习更为直接和全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毛泽东 苏联经验 “以苏为鉴” 苏联社会主义 社会主义改造 全面学习 资本主义复辟 建国后 斯大林 社会主义国家
下载PDF
“以苏为鉴”: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探索的逻辑主线
2
作者 林建辉 《广西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2年第1期22-27,共6页
1956年苏共二十大以后,毛泽东明确提出"以苏为鉴",对苏联模式下的政治、经济、文化体制及建设经验进行了比较系统的反思和批评,并开始探索适合中国特点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取得了一定的成果。"文革"结束以后,邓小... 1956年苏共二十大以后,毛泽东明确提出"以苏为鉴",对苏联模式下的政治、经济、文化体制及建设经验进行了比较系统的反思和批评,并开始探索适合中国特点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取得了一定的成果。"文革"结束以后,邓小平继续对苏联模式及我国长期照搬苏联模式的后果进行深入批判,并坚定不移推进改革开放,在突破苏联模式的同时成功开辟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以苏为鉴"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探索的逻辑主线,今天仍应予以坚持和发扬。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以苏为鉴” 苏联模式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 毛泽东 邓小平
下载PDF
“以苏为鉴”:毛泽东对社会主义时期问题的探索
3
作者 孙秀林 《通化师范学院学报》 2006年第5期51-55,共5页
中国共产党人夺取全国政权之后,如何建设社会主义新中国,这是毛泽东等老一代革命家长期探索的问题。“以苏为鉴”的思想正是毛泽东探索中国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重要指导思想之一。今天,回顾这一思想的形成过程,探讨其形成的原因,学习和... 中国共产党人夺取全国政权之后,如何建设社会主义新中国,这是毛泽东等老一代革命家长期探索的问题。“以苏为鉴”的思想正是毛泽东探索中国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重要指导思想之一。今天,回顾这一思想的形成过程,探讨其形成的原因,学习和研究其内容,对于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以苏为鉴” 毛泽东 社会主义探索
下载PDF
苏共20大与毛泽东“以苏为鉴”的一次“思想解放” 被引量:2
4
作者 黄铭 《人文杂志》 CSSCI 北大核心 1995年第2期89-95,共7页
1956年2月召开的苏共20大是国际共产主义运动的一个重大事件。当时的苏共中央第一书记赫鲁晓夫在这次代表大会工作的总结报告及会议闭幕后作的揭露和批判斯大林个人崇拜错误的“秘密报告”,对国际共运产生了重大和深远的影响。这一影响... 1956年2月召开的苏共20大是国际共产主义运动的一个重大事件。当时的苏共中央第一书记赫鲁晓夫在这次代表大会工作的总结报告及会议闭幕后作的揭露和批判斯大林个人崇拜错误的“秘密报告”,对国际共运产生了重大和深远的影响。这一影响对中国共产党也十分强烈,十分重要,以毛泽东为首的中共领导层由此进行了一次重要的“以苏为鉴”的思想解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毛泽东 苏共20大 思想解放 斯大林 “以苏为鉴” 赫鲁晓夫 国际共运 个人崇拜 社会主义建设道路 阶级斗争
下载PDF
“以苏为鉴”:毛泽东探索中国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思想方法
5
作者 李娟 《商丘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14年第3期17-18,共2页
毛泽东提出的"以苏为鉴"是贯穿中国社会主义建设探索过程始终的思想方法。"以苏为鉴"关键在于摒弃苏联模式的弊端,重点在于有选择地学习苏联等国的先进经验,主线是探索符合中国国情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毛泽东探索... 毛泽东提出的"以苏为鉴"是贯穿中国社会主义建设探索过程始终的思想方法。"以苏为鉴"关键在于摒弃苏联模式的弊端,重点在于有选择地学习苏联等国的先进经验,主线是探索符合中国国情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毛泽东探索社会主义建设的成果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开拓、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形成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以苏为鉴” 中国社会主义建设道路 思想方法
下载PDF
“以苏为鉴”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6
作者 戴强 《景德镇高专学报》 2004年第3期7-9,共3页
中国共产党是一个善于总结和吸取历史经验的政党,借鉴与创新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一条重要线索。毛泽东提出“以苏为鉴”的历史课题,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探索的历史起点;邓小平实现了对苏联模式的根本突破,开辟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 中国共产党是一个善于总结和吸取历史经验的政党,借鉴与创新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一条重要线索。毛泽东提出“以苏为鉴”的历史课题,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探索的历史起点;邓小平实现了对苏联模式的根本突破,开辟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江泽民全面总结苏东剧变的经验教训,形成了“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深化了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认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以苏为鉴” 重要线索
下载PDF
中共在八大前后的探索与苏共二十大
7
作者 王保贤 《陕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1996年第S2期56-58,共3页
中共在八大前后的探索与苏共二十大王保贤陕西师范大学政治经济学院一、苏共二十大后,毛泽东向中国共产党人提出了“要进行第二次结合”的伟大任务国家的革命和建设,都必须把马克思主义的普遍原理与本国的具体实际相结合,这是一条颠... 中共在八大前后的探索与苏共二十大王保贤陕西师范大学政治经济学院一、苏共二十大后,毛泽东向中国共产党人提出了“要进行第二次结合”的伟大任务国家的革命和建设,都必须把马克思主义的普遍原理与本国的具体实际相结合,这是一条颠扑不破的真理。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八大前后 毛泽东 苏共二十大 社会主义社会存在矛盾 第二次结合 中国共产 斯大林 “以苏为鉴” 个人崇拜 两类不同性质的矛盾
下载PDF
毛泽东突破苏联建设模式的探索及其局限性
8
作者 栗守廉 《龙江党史》 1999年第1期7-9,共3页
关键词 毛泽东 建设模式 苏联模式 五十年代中期 马克思主义 社会主义建设道路 斯大林 商品生产和商品交换 个人崇拜 “以苏为鉴”
下载PDF
关于苏联模式及其评价的追问与思考——与周新城先生商榷 被引量:3
9
作者 林建辉 《学术界》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6期100-119,共20页
近年来,周新城先生反复宣扬"三七开"的论调,不断为苏联模式及其历史的失败辩护,其主要观点和逻辑似是而非。苏联模式是具体体制,不是基本原则,并不代表社会主义本身。苏联模式存在重大弊病且日益僵化,偏离科学社会主义,最终... 近年来,周新城先生反复宣扬"三七开"的论调,不断为苏联模式及其历史的失败辩护,其主要观点和逻辑似是而非。苏联模式是具体体制,不是基本原则,并不代表社会主义本身。苏联模式存在重大弊病且日益僵化,偏离科学社会主义,最终成为经济社会发展的严重体制障碍。"三七开"的评价既不符合苏联模式的整体实际,也无法解释其迅速、全面走向崩溃的历史命运。评价苏联模式的成败得失,应当以人为本,坚持具体的实践标准,而不是抽象的制度标准。苏联剧变的主因和根源在于苏联模式的失败,而不是所谓的高层叛变。"以苏为鉴"是社会主义事业发展的必然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苏联模式 苏联剧变 评价 科学社会主义 “以苏为鉴”
下载PDF
浅谈中共八大对“苏联模式”的突破 被引量:1
10
作者 赵万钧 《党史博采(上)》 1997年第2期32-36,共5页
1956年9月召开的中国共产党第八次全国代表大会,是探索我国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重要里程碑。这次大会正确地分析了我国社会主要矛盾的变化,确定了全党和全国人民今后的主要任务,制定了一系列正确的方针和政策。特别重要的是,八大在政治... 1956年9月召开的中国共产党第八次全国代表大会,是探索我国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重要里程碑。这次大会正确地分析了我国社会主要矛盾的变化,确定了全党和全国人民今后的主要任务,制定了一系列正确的方针和政策。特别重要的是,八大在政治、经济、文化、党建等方面对“苏联模式”有了重大突破,从而在理论上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列宁主义,在实践上为全党全国人民建设社会主义指明了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苏联模式 毛泽东 中共八大 社会主义改造 “以苏为鉴” 建设社会主义 刘少奇 中国共产 《论十大关系》 政治报告
下载PDF
试论毛泽东的改革思想及其特点
11
作者 罗凤林 李军民 《理论导刊》 北大核心 1993年第5期10-12,共3页
当新中国诞生,历史掀开新的一页时,中国社会的基本问题发生了变化,由如何革命转变为如何建设社会主义,如何巩固和发展社会主义.毛泽东为解决这一新问题进行了艰苦的探索,提出了社会主义改革的思想.一、毛泽东的改革思想五十年代,我国的... 当新中国诞生,历史掀开新的一页时,中国社会的基本问题发生了变化,由如何革命转变为如何建设社会主义,如何巩固和发展社会主义.毛泽东为解决这一新问题进行了艰苦的探索,提出了社会主义改革的思想.一、毛泽东的改革思想五十年代,我国的社会主义建设事业刚刚起步,毛泽东就提出了社会主义改革的思想,并领导了社会主义改革的初步实践.第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毛泽东 改革思想 苏联模式 社会主义改革 “以苏为鉴” 经济管理体制 商品生产 社会主义社会基本矛盾 农民 中到中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