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论表比喻的“仿佛” 被引量:2
1
作者 李胜梅 《华文教学与研究》 CSSCI 2013年第1期87-94,共8页
"仿佛"的常见用法"表示比喻关系",常用词典释义时却并未提及。"仿佛"可分解为:(1)副词,"似乎",表示不确定判断,主观推测。(2)动词,"像",表示比喻关系。(3)动词,"差不多;类似&qu... "仿佛"的常见用法"表示比喻关系",常用词典释义时却并未提及。"仿佛"可分解为:(1)副词,"似乎",表示不确定判断,主观推测。(2)动词,"像",表示比喻关系。(3)动词,"差不多;类似",表示比较关系。论文充分关注"仿佛"可表比喻关系这一语言事实,将表示不确定判断可用来修饰其他比喻词的副词"仿佛"与表示比喻关系的动词"仿佛"分解开来,充分考察二者不同的词汇意义、语法意义、修辞意义、篇章功能,多角度描写由这两个不同语法性质的"仿佛"所组成的句法结构、修辞结构及篇章特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仿佛” 比喻词 比喻关系 不确定判断 词典释义
下载PDF
相似、比拟、推测、否定——“好像”“似乎”“仿佛”的多维分析 被引量:13
2
作者 李小军 《汉语学习》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2期3-13,共11页
"好像""似乎""仿佛"作推测副词时是肯定性的,一般情况下三者的使用更像是一种交际策略,无论在语义、句法还是语体上三者都存在差异。"好像""似乎""仿佛"所表否定是一种隐... "好像""似乎""仿佛"作推测副词时是肯定性的,一般情况下三者的使用更像是一种交际策略,无论在语义、句法还是语体上三者都存在差异。"好像""似乎""仿佛"所表否定是一种隐性的预设否定,说话人为了让受话人做出正确的否定性推导,常常需要将预设否定显性化。如果"(S)VP"的命题内容违反一般常理或常识,"好像/似乎/仿佛+(S)VP"不借助显性否定,仍可以构成否定表达,受话人可以利用自身的知识结构推导出预设否定。"好像""似乎""仿佛"否定义的规约化还有待进一步观察。表预设否定的"好像""似乎""仿佛"是动词,现代汉语中"似乎"动词用法的萎缩是从带体词性宾语开始的,这源于口语中"好像"对它的取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好像 似乎 仿佛 肯定性推测 预设否定
下载PDF
弗里德曼的"仿佛法"与经济学的性质
3
作者 陈珂 陈景峰 《经济论坛》 北大核心 2004年第22期142-144,共3页
当现代经济学走上日益专业化、技术化的道路,亚当·斯密和大卫·李嘉图们的时代便一去不复返了.而在20世纪众多的"工匠"式经济学家中,如果说还有"大师"的话,那么米尔顿·弗里德曼几乎是首屈一指的人选-... 当现代经济学走上日益专业化、技术化的道路,亚当·斯密和大卫·李嘉图们的时代便一去不复返了.而在20世纪众多的"工匠"式经济学家中,如果说还有"大师"的话,那么米尔顿·弗里德曼几乎是首屈一指的人选--不只因为"货币主义"的门派自此公开创,更因为他身处专业经济学领域,却与开一代风气之先的科学哲学家波普、库恩和拉卡托斯一样,对战后经济学方法论的理论与经济学研究实践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济学 米尔顿·弗里德曼 “仿佛法” 理性经济人
下载PDF
“仿佛若”该何解 被引量:1
4
作者 谢云秋 《语文知识》 2000年第1期79-80,共2页
初中语文二册《桃花源记》中有“林尽水源,便得一山,山有小口,仿佛若有光”句,句中“仿佛若有光”一语,课本未注,其中的“仿佛若”究竟如何理解,有一些研讨文章或以为是“好像像”
关键词 初中 语文 教材研究 《桃花源记》 “仿佛若”
下载PDF
多伊奇女性精神分析理论的精神病理学思想
5
作者 王礼军 吕英军 郭本禹 《医学与哲学(A)》 北大核心 2015年第9期51-54,共4页
海伦妮·多伊奇是精神分析女性心理学的先驱者。对多伊奇独特的精神病理学思想进行系统梳理,首先,重点阐述其精神病理观,强调实际冲突在神经症形成中的作用以及由客体贯注的缺失所造成的"仿佛"人格;其次,深入探讨其精神... 海伦妮·多伊奇是精神分析女性心理学的先驱者。对多伊奇独特的精神病理学思想进行系统梳理,首先,重点阐述其精神病理观,强调实际冲突在神经症形成中的作用以及由客体贯注的缺失所造成的"仿佛"人格;其次,深入探讨其精神分析治疗技术观,描述"治疗联盟"这一强调分析师与患者之间协作的治疗技术;最后,详细介绍其精神分析治疗过程观,阐述精神分析过程中的"理性"或"理智化"、"转向现实"和"转向内部现实"的阻抗防御形式,并对移情和付诸行动展开分析与解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伊奇 精神病理学 “仿佛”人格 治疗联盟
下载PDF
弗里德曼的科学哲学思想 被引量:2
6
作者 李和平 《自然辩证法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02年第6期22-24,36,共4页
弗里德曼是美国著名经济学家 ,他于 195 3年发表的《实证经济学方法论》具有丰富的科学哲学思想。本文从实证科学的目的与“仿佛”方法两个方面分析了弗里德曼对科学哲学与经济学及其方法论的贡献。
关键词 弗里德里 科学哲学理想 实证科学 “仿佛”方法 美国 经济学 方法论 科学哲学
下载PDF
A Study on Imitating Activities ,ofHanshan Poems by Chan Buddhist Monks in SONG Dynasty
7
作者 HUANG Jing-Jia 《Journal of Literature and Art Studies》 2013年第4期204-212,共9页
Although we have no clear picture of the life of Hanshan, a legendary TANG monk and in Collected Poems of Hanshan (Hanshan Sho'i), we can find either unclear ideas regarding his major thoughts or different ideologi... Although we have no clear picture of the life of Hanshan, a legendary TANG monk and in Collected Poems of Hanshan (Hanshan Sho'i), we can find either unclear ideas regarding his major thoughts or different ideologies from Confucianism, Buddhism, and Daoism. Hanshan poetry was broadly read by people belonging to various social statuses during the SONG Dynasty. His poetry was also frequently cited in Chan Buddhist literature of the period. Furthermore, SONG Chan Buddhist monks invited Hanshan into their own genealogy and regarded him as a "San Sheng" (a Free Sage). Many Chan Buddhist monks of the SONG Dynasty used Hanshan poetry in various Chan Buddhist texts. Numerous Chan Buddhist monks even wrote so-called "ni Hanshan shi", which imitated Hanshan poetry as a kind of personal literary creation. It is understandable that when a monk imitated Hanshan poetry, he would simultaneously be both the reader and the creator of Hanshan poetry, and as we understand that every writer produces their works through their own cultural outlook, a newly-formed correlation occurred naturally between the original poetry and imitated poetry through the SONG Chan Buddhist monk's version. By observing this correlation, this paper will deeply analyze the dissemination and acceptance of Hanshan poetry, within Chan Buddhist society in the SONG Dynasty, as based on Chan Buddhist literature, in order to learn more about image creation and the recreation of Hanshan during the period 展开更多
关键词 HANSHAN imitating Hanshan poetry literature of the SONG Dynasty Chan Buddhism masters dissemination and acceptance
下载PDF
也谈“仿佛若”
8
作者 荆宝莹 《汉字文化》 2017年第3期65-66,共2页
晋·陶渊明《桃花源记》:“林尽水源,便得一山,山有小口,仿佛若有光。”人教版《语文》(八年级上册)注:“[仿佛]:隐隐约约,形容看得不真切的样子。”笔者查阅数篇教参,“若”普遍译为“好像”。
关键词 “仿佛若” 《桃花源记》 《语文》 陶渊明 八年级 人教版 “若” 查阅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