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10篇文章
< 1 2 1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伤寒论》“传经”概念的演变与探讨
1
作者 陈媛 黄作阵 《河南中医》 2023年第5期649-655,共7页
近现代,“日传一经”的原有概念已被多数医家摒弃,甚至不再以传经的具体时间作为研究的重点,而是趋于从科学的角度探讨传经相关概念的合理性。章太炎先生否定了“日传一经”,将“传经”之“经”释为“期候”,而非“形质”;曹颖甫认为,... 近现代,“日传一经”的原有概念已被多数医家摒弃,甚至不再以传经的具体时间作为研究的重点,而是趋于从科学的角度探讨传经相关概念的合理性。章太炎先生否定了“日传一经”,将“传经”之“经”释为“期候”,而非“形质”;曹颖甫认为,《伤寒论》之“日传一经”的说法与《素问》一致;时逸人不但否定了“日传一经”的说法,还否定了“传经”这一概念,其将“六经病”的基本特点与西医的病理表现结合,认为临床表现中的“六经病”传变与日期并无具体的规律可言;现代学者对于“日传一经,七日复传”这种说法基本持否定态度,探讨时多从这一概念流传背后的缘由进行思辨。近现代,受科学观与马克思主义唯物辩证法的影响,对于“传经”方式的探讨已经不再以《黄帝内经》的文本为主,而是更加注重临床实际的发展。恽铁樵基于“六经”即“六病”的理论基础,认为探讨“传经”的顺序没有意义;陆渊雷则以“六种证候群”的观点对“传经”顺序提出质疑。李克绍在解读“传经”一词时,以“臆说”为由,将临床诠释置于文本探讨之上,重点说解“传”这一字的意义,打破了原有文本释义框架的诠释思路。由上述可知,“传”字之于“传经”的表达,在“传经”这一概念的演变过程中,具有一定的针对性,无论是“传经”抑或是“转属”,其所对应的“经”都不再是传统释义。近代医家对“日传一经”的认识,建立在对“六经”概念的重组以及对“传经”一词的质疑基础上,现代学者又能从不同方向进行更为深层的逻辑思辨。从“日传一经”与“传经”一词的概念流变看,现代学者对于旧有概念的阐释,不同于近代医家“激流勇进”般的质疑与否定,而是在尝试解构文本的同时,赋予这些旧有概念新的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传经” 演变 《伤寒论》 张仲景
下载PDF
《经传释词》“为”字条辨析
2
作者 孙洪伟 《嘉应学院学报》 2024年第2期72-76,共5页
《经传释词》在虚词研究上的贡献和不足,前人多有论述,但对其中的义项和例句,则缺乏全面详细的辨析。本文选取其中义项较多的“为”字条,对其义项和例句逐一进行检视,观察其例句的分析是否正确,义项的设立是否合理。文章认为“犹用也”... 《经传释词》在虚词研究上的贡献和不足,前人多有论述,但对其中的义项和例句,则缺乏全面详细的辨析。本文选取其中义项较多的“为”字条,对其义项和例句逐一进行检视,观察其例句的分析是否正确,义项的设立是否合理。文章认为“犹用也”“犹使也”“犹则也”“犹与也”“犹有也”五个义项是不能成立的;“犹于也”“犹谓也”“语助也”虽可成立,其中部分例句分析有误。文章还从历时的角度,分析了“犹将也”“犹如也”“语助也”三个义项的来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释词》 “为” 义项 准系词 语法化
下载PDF
“传是”校训引领下的高品质青年教师培养体系探索
3
作者 陈纪华 蔡叶斌 《江苏教育》 2024年第18期51-54,共4页
江苏省昆山中学立足“传是”校训,基于个人内驱力、团队氛围感和学校同理心三大基石,围绕研修课程建设优化、成长导师选聘适配、志同道合团队集合、关键节点学校介入等措施促成青年教师拔节成长与角色适应,构建高品质青年教师培养体系。
关键词 “传是”校训 高品质高中 青年教师培养
下载PDF
高职院校“传感与检测技术”课程教学改革与实践 被引量:1
4
作者 史玉立 《南方农机》 2023年第20期167-171,179,共6页
【目的】“传感与检测技术”课程是高职院校机电类专业的基础课程,为了发展培养各类高素质技术技能型人才,亟需在此类专业课程中融入思政教育。【方法】教学团队根据国家对高职人才的培养要求,基于高职院校学生的特点,深入研究了在专业... 【目的】“传感与检测技术”课程是高职院校机电类专业的基础课程,为了发展培养各类高素质技术技能型人才,亟需在此类专业课程中融入思政教育。【方法】教学团队根据国家对高职人才的培养要求,基于高职院校学生的特点,深入研究了在专业课程中进行职业素养、能力培养和思政教育的思路。根据职业院校专业课程的特点,归纳总结了实践思政教育的方式方法,并以专业群平台课程“传感与检测技术”为例,进行了深度改革和建设。【结果】授课班级的教学效果、学生学习的成就感显著提升。课程由原先的难度较大、学生怕上的课程变成了学生喜爱的课程,教学满意度高于其他课程,期末成绩优良率达到85%以上,学生课程讨论参与度高,毕业生在实习调查中多次提到了本课程的学习,多名同学应用课程知识参加创新创业大赛并获奖。【结论】本课程的建设经验可以为高职院校专业课程思政建设提供经验借鉴,是对专业课程思政教学模式的一次有效探索。能够在提高学生专业能力和职业素养的同时,加强学生的德育意识和德育能力,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传感与检测技术” 课程改革 思政元素
下载PDF
从《师说》的“传道”思想看大学教师的文化使命 被引量:15
5
作者 张传燧 岳喜凤 《现代大学教育》 CSSCI 北大核心 2006年第5期36-40,共5页
韩愈(公元768—公元824)是我国唐代伟大的教育家,其教育思想尤其《师说》中的教师思想影响深远。本文通过对韩愈《师说》中“传道”思想的文化分析,探究大学教师在我国当代社会文化转型、推进高等教育大众化以及信息化时代所应肩负的文... 韩愈(公元768—公元824)是我国唐代伟大的教育家,其教育思想尤其《师说》中的教师思想影响深远。本文通过对韩愈《师说》中“传道”思想的文化分析,探究大学教师在我国当代社会文化转型、推进高等教育大众化以及信息化时代所应肩负的文化建构使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韩愈 《师说》 大学教师 文化使命 “传道”思想 教育家 唐代 教育思想
下载PDF
当代作家宜“评”不宜“传” 被引量:4
6
作者 张光芒 《江苏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06年第2期133-135,共3页
关键词 当代作家 “传 记写作 作品评论 作家研究 文学 文学创作 “传记” 记类
下载PDF
1961年3月6日北京《鲁迅传》座谈会记录 被引量:1
7
作者 葛涛 《现代中文学刊》 2011年第4期103-108,共6页
许广平: 大家很关心,很重视这个剧本。我听到的反应是毛病很少,很完整。前两次的草稿我看一只有技术性的小毛病。把我写得太好了,我还没有那么好。那时我是傻不那儿[啦叽]的;当然,完全照原样写,于蓝也很难演。那时当然比现在活... 许广平: 大家很关心,很重视这个剧本。我听到的反应是毛病很少,很完整。前两次的草稿我看一只有技术性的小毛病。把我写得太好了,我还没有那么好。那时我是傻不那儿[啦叽]的;当然,完全照原样写,于蓝也很难演。那时当然比现在活泼一些。今天发的这份材料(按:指编辑部所搜集的北大和师大的反应)中说:“鲁迅在许多地方都气冲冲的,这不符合他的性格。”这个意见我同意。鲁迅就是对敌人说话也不都是气冲冲的,他的笔调很凶,见了人并不那样。北大同学提议把剧名改为《民族魂》,大家认为怎么样?这样“传”的意思就少一些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鲁迅 座谈会 北京 许广平 技术性 编辑部 民族魂 “传
下载PDF
试论朝鲜的汉文小说与中国文学的关联——以传字类小说为中心 被引量:1
8
作者 尹允镇 《延边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4年第1期40-43,共4页
朝鲜的古代小说,大多是汉文小说,而且以传字类小说为主。其原因有三:一、缘于事大主义的文化观念;二、承袭中国史传文学的传统;三、接受中国传记体小说的结构模式与叙述模式。朝鲜的古代小说在此基础上,完成了从传记到小说的过渡。
关键词 朝鲜的汉文小说 文化观念 “传”字类小说形式 小说的结构模式与叙述模式
下载PDF
论新闻宣传 被引量:1
9
作者 丁柏铨 《新闻知识》 北大核心 2006年第9期3-5,共3页
(一)宣传是一种社会传播活动。“宣”即公开表达,“传”即加以传播。人们向别人公开地说出自己的观点,其行为、活动就都有了宣传的意味。毛泽东曾说过“一个人只要他对别人讲话,他就是在做宣传工作。”这一论述意在强讽在人类社会... (一)宣传是一种社会传播活动。“宣”即公开表达,“传”即加以传播。人们向别人公开地说出自己的观点,其行为、活动就都有了宣传的意味。毛泽东曾说过“一个人只要他对别人讲话,他就是在做宣传工作。”这一论述意在强讽在人类社会生活中,宣传和宣传工作是一种客观存在,有其相当的普遍性。对于国家、政党和机关、单位来说,做好宣传工作显得更为重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闻宣 工作 播活动 社会生活 “传 毛泽东 普遍性 公开 单位
下载PDF
三卅纪实——黄济自传 被引量:1
10
作者 黄济 《世界教育信息》 2010年第8期10-11,共2页
谈到自传,本来没有什么可“传”的,因为几个孩子的催促,希望把过去的琐事,写点回忆,以留给他们作为纪念:学友们也希望写点往事,以增加对我个人及旧社会的了解:于是才动笔写些尚能记忆的往事,促成了这本“自传”的问世。
关键词 纪实 “传 旧社会
下载PDF
“融” “承” “传”——社交媒体时代海外华文传媒的“变”与“不变” 被引量:3
11
作者 刘康杰 李绮岚 《对外传播》 2017年第2期73-75,共3页
在国际传播的媒体大家庭里,有一群独特的“老人”,它们就是超过200年历史的海外华文传媒。在社交媒体时代,这些“老人”们怎样生存,又发生了什么变化?这是新闻业界和学术界都关心的话题,然而,相关研究至今仍旧不多。
关键词 海外华文 “变”与“不变” 媒体 社交 “传 国际 大家庭 学术界
下载PDF
论“传道”功能在现代汉语教学中的诗意渗透 被引量:1
12
作者 王小敏 《西北成人教育学院学报》 2010年第5期30-33,共4页
现代汉语的学科体系内容丰富、严密,体现了汉民族文化的博大精深,理应成为汉语教学工作中最富于魅力色彩的部分;作为大学汉语教学的关键是要将繁复枯燥的语言学理论转化为一个个鲜活生动,紧贴生活语言实际的范例分析,抓住语文教育的精髓... 现代汉语的学科体系内容丰富、严密,体现了汉民族文化的博大精深,理应成为汉语教学工作中最富于魅力色彩的部分;作为大学汉语教学的关键是要将繁复枯燥的语言学理论转化为一个个鲜活生动,紧贴生活语言实际的范例分析,抓住语文教育的精髓,重视培养学生良好的语感和语言分析能力,唤起学生对自己母语文化的自豪感,将德育教育自然而充满诗意地渗透在汉语各个具体教学环节之中,进而成就大学人文教育特有的精神气质与超越情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传道” 现代汉语教学 诗意
下载PDF
《经传释词》“不”“丕”助词说辨误 被引量:2
13
作者 刘瑞明 《励耘语言学刊》 2006年第1期192-207,共16页
《经传释词》说“不”“丕”是助词。杨树达、俞敏既肯定此观点又对他的部分例句曾有否定。笔者本文证明,此条的观点完全是错误的,全部例句都不能成立。它们属四种不同情况,都是有词汇意义的。第一类,“丕”的意思是:大。“不”是... 《经传释词》说“不”“丕”是助词。杨树达、俞敏既肯定此观点又对他的部分例句曾有否定。笔者本文证明,此条的观点完全是错误的,全部例句都不能成立。它们属四种不同情况,都是有词汇意义的。第一类,“丕”的意思是:大。“不”是“丕”的通假。第二类,例句实际是反问句,“不”字是否定副词的常义。第三类,句子是单纯否定,“不”字也是表示否定。第四类,是衍文、复辅音等杂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释词》 “不” “丕” 助词说 辨误
下载PDF
从“传”“媒”结合到“传”“媒”分离——浅析大众传播的新型传播者
14
作者 王丹 刘小燕 钱敏 《青年记者》 2010年第24期44-45,共2页
随着社会结构、时代和受众的剧烈,变化,新型传播者开始出现,与“传”“媒”结合的传统传播者不同,它的根本特点是传播者从大众传媒中分离出来,成为传播学意义上的传播者。新型传播者有什么特点?它带来了什么启示?
关键词 播者 “传 “媒” 大众 分离 社会结构 大众 播学
下载PDF
“传道”与实相思维——关于大学古代文学教学思路的探讨 被引量:1
15
作者 孙爱玲 《韩山师范学院学报》 2012年第2期63-66,共4页
传统教育的核心在"传道",通过实相思维模式的建立,培养健全人格。该文提出的"本真情"原创思路及其在古代文学教学中的运用是对传统教育的一种发掘与拓展。
关键词 “传道” 实相思维 “本真情”
下载PDF
广播电视艺术传播“传—受”关系论
16
作者 施旭升 《现代传播(中国传媒大学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2期58-62,共5页
中国广播电视从"宣传本位"到"受众本位"的转变显示了其艺术传播地位的独立,也体现了中国广播电视艺术的本体的自觉;而"传—受"关系的确立则是基于传播文化的本性,并且构成了广播电视艺术传播过程的核心... 中国广播电视从"宣传本位"到"受众本位"的转变显示了其艺术传播地位的独立,也体现了中国广播电视艺术的本体的自觉;而"传—受"关系的确立则是基于传播文化的本性,并且构成了广播电视艺术传播过程的核心环节。进而,也正是基于"传—受"关系而建构起一个广播电视艺术传播场;它一方面能够促进并制约着传者与受众之间的交流反馈,另一方面,更能够有效营造生动活泼的广播电视艺术传播的"审美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广播电视 受众本位 “传—受”关系 艺术播场
下载PDF
从《申报》(1924—1941)看昆剧传习所“传”字辈的盛与衰
17
作者 邹元江 《艺术百家》 CSSCI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期101-109,共9页
昆剧传习所“传”字辈,从1924年年初首次在上海徐宅以堂会形式亮相演出,同年5月正式登上上海笑舞台试演,很快就引起了票友曲界的关注,到1927年底“新乐府”时期呈现演员阵容齐整、名角众多的演出盛况,再到1931年5月底组班“仙霓社”后... 昆剧传习所“传”字辈,从1924年年初首次在上海徐宅以堂会形式亮相演出,同年5月正式登上上海笑舞台试演,很快就引起了票友曲界的关注,到1927年底“新乐府”时期呈现演员阵容齐整、名角众多的演出盛况,再到1931年5月底组班“仙霓社”后困难重重,逐步走向衰败,最终于1941年末在沪上东方第二书场最后一次聚集奏演名剧三天后而星散,前后18年间屡聚屡散,整个过程由盛而衰,漫长又曲折。《申报》当年并不完整的报道和所刊载的分析文章,勾画出了昆剧传习所“传”字辈最初18年的演艺行动轨迹,留下了诸多直到今天仍值得反思的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申报》 昆剧习所 “传”字辈 盛与衰
下载PDF
情系“传”字辈──纪念苏州昆剧传习所成立80周年
18
作者 吴新雷 《艺术百家》 北大核心 2001年第4期1-5,共5页
在庆贺我国的昆曲艺术列入世界文化遗产的时侯,正逢苏州昆剧传习所成立八十周年纪念活动。缅怀“传”字辈艺术家存亡继绝的历史功绩,评述他们在培训演艺人才,授曲教戏,以及对传统剧目继承创新等方面的卓越贡献。
关键词 昆曲 昆剧 习所 “传”字辈 存亡继绝 历史性贡献
下载PDF
足球比赛中“快传球”和“传快球”技术的应用分析
19
作者 张鲲 胡旭鸽 李亚爽 《四川体育科学》 2014年第5期68-70,共3页
运用文献资料法、录像观察法、逻辑分析法,从传球时间和速度的视角研究足球比赛中"快传球"和"传快球"技术对比赛的影响。认为:"快传球"和"传快球"是创造有利进攻时间和空间的基础,是足球比赛... 运用文献资料法、录像观察法、逻辑分析法,从传球时间和速度的视角研究足球比赛中"快传球"和"传快球"技术对比赛的影响。认为:"快传球"和"传快球"是创造有利进攻时间和空间的基础,是足球比赛中战术的灵魂,对赢得比赛胜利有重要影响。旨在为我国足球教学训练和比赛提供一定的参考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足球 “快球” “传快球” 应用分析
下载PDF
从《香囊记》中的“传注语”看程朱理学对明前期戏曲创作的影响
20
作者 马琳萍 朱铁梅 《社会科学论坛》 2010年第15期144-148,共5页
通过戏曲与程朱理学两种文本参校细读的方式我们发现《香囊记》以戏曲之形而行议论说理之实,大量引用阐发朱熹的"传注语"及其他程朱理学著作,具体而微的反映出程朱理学对明前期戏曲创作的深刻影响。
关键词 《香囊记》 “传注语” 程朱理学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