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治国“体要”之争——《宋朝诸臣奏议》与王安石变法研究的新视角 被引量:1
1
作者 张佐 《开放时代》 CSSCI 北大核心 2020年第5期135-149,M0006,M0007,共17页
在王安石变法研究中,变法派与反变法派呈现出四重争论并各自存在局限,而《宋朝诸臣奏议》这一文本有助于该研究回归历史与观念语境;从此文本可以看出,当时双方争论的深层次问题是"治国之体要",亦即关于北宋王朝治理体系的政... 在王安石变法研究中,变法派与反变法派呈现出四重争论并各自存在局限,而《宋朝诸臣奏议》这一文本有助于该研究回归历史与观念语境;从此文本可以看出,当时双方争论的深层次问题是"治国之体要",亦即关于北宋王朝治理体系的政治等级体结构、各层级的行动纲要、核心机制等主要问题的认知差异。在"体要"之争的视角中,司马光等反变法派坚持君主与百官在政治等级体结构中的主体地位,并不断强化各层级的行动纲要;而王安石变法则以"庶政"为中心,将基层社会纳入王朝治理体系的政治等级体结构中,进而改变各层级的行动纲要。"治国之体要"的问题,凸显出双方多重争论的根源是对北宋王朝政治秩序与治国方略的不同构想;"体要"之争的研究视角,则有助于我们系统梳理和分析诸项新法政策在北宋王朝治理体系中的作用、意图与整体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王安石变法 《宋朝诸臣奏议》 “体要”之争 庶政 王朝治理体系
原文传递
《文心雕龙·征圣》“正言”疏解 被引量:2
2
作者 归青 《文艺理论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2年第3期35-38,共4页
《文心雕龙·征圣》中引用《易传》、《尚书》之言,将"正言"、"体要"作为写好文章的基本规范。"正言"的确切涵义是指用准确的语言表述思想内容,是讲的语言表达问题,属于文风的范畴。和"体要&qu... 《文心雕龙·征圣》中引用《易传》、《尚书》之言,将"正言"、"体要"作为写好文章的基本规范。"正言"的确切涵义是指用准确的语言表述思想内容,是讲的语言表达问题,属于文风的范畴。和"体要"合起来,相当于"风骨"中"风"的涵义,是要求作文表述准确贴切、要言不烦,而不是指思想内容的正确。"正言"的内涵可以通过对《易传》原文、"正言"与"体要"的关系及与"正言"对立现象的分析推求而得。刘勰引用《论语》中"异端"一语只是用来借指与优良文风相对立的不良文风,不是袭用孔子原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文心雕龙·征圣》 “正言” “体要”
下载PDF
《文心雕龙》之《镕裁》《章句》等篇中“本”“体”“要”之内涵新探
3
作者 白建忠 《语文学刊》 2020年第4期1-5,共5页
"辞尚体要"一语最早出自《尚书·毕命》篇,是指文辞表达的旨趣切实完备且抓住要领。"辞尚体要"被真正运用到文章理论之中,当首推刘勰的《文心雕龙》,刘勰从文体的角度赋予了"辞尚体要"新的内涵。《... "辞尚体要"一语最早出自《尚书·毕命》篇,是指文辞表达的旨趣切实完备且抓住要领。"辞尚体要"被真正运用到文章理论之中,当首推刘勰的《文心雕龙》,刘勰从文体的角度赋予了"辞尚体要"新的内涵。《镕裁》与《章句》篇中"体""要"的含义与"辞尚体要"的内涵较为接近。"立本有体"是指一篇文章中情理的设置与表达要有条不紊、切实完备。"撮辞以举要"是指选择运用文辞要抓住要领,且遵循每种文体根本的写作规范。"意穷而成体"是指一篇文章表达的情理要像身体一样,有序完整。此外,在《章句》篇中,"振本而末从"中的"本"是情理的意思。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文心雕龙 辞尚体要 立本有体 撮辞以举要 意穷而成体
下载PDF
蒋伯潜《文体论纂要》之方法论
4
作者 陈斐 《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3年第6期70-79,共10页
蒋伯潜《文体论纂要》是民国时期问世的十余部文体学专书中最为翔实、篇幅最大的,既汇集古今众说又有自己的裁断,堪称民国时期集大成的文体论著作。著者站在民族文化本位立场吸纳新知的理路、方法,尤其值得称道。他认为,文体论“是说明... 蒋伯潜《文体论纂要》是民国时期问世的十余部文体学专书中最为翔实、篇幅最大的,既汇集古今众说又有自己的裁断,堪称民国时期集大成的文体论著作。著者站在民族文化本位立场吸纳新知的理路、方法,尤其值得称道。他认为,文体论“是说明的科学,非轨范的科学”,绝不能“演绎使用”西方现代的某种理论或“原理、原则、类目”,“强古人以从我”,而“须就历代已有的作品,比较同异,归纳综合”,“整理归纳出一种足资说明的系统来”。他执此评判古今学者的文体论,并兼容新旧、沟通中西,将狭义的文章与文学并列,构建了包含古往今来中国文体全貌的新的分类系统。分论诸体时,他溯源穷流、以正名实,既明特征,也点作法,特别注意区辨名非实是和名是实非的文章或文体。书末还附论风格,“力求具体”。这些,在当下颇有纠偏补弊意义,可以为“三大体系”建设提供启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蒋伯潜 《文体论纂要》 方法论 文体学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