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9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浅析河曲方言中的“兀”“兀今” 被引量:1
1
作者 刘正印 《现代语文(下旬.语言研究)》 2016年第7期76-78,共3页
目前,学界多认为"兀"在现代汉语方言中作远指代词,但山西河曲方言中的"兀"却并非如此。本文主要就河曲方言中的"兀""兀今"进行分析,认为"兀"还可作介词和词缀。
关键词 河曲 方言 “兀” “兀今” 语法化
下载PDF
常德沧山话的指示代词“兀” 被引量:1
2
作者 徐前师 《汉语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2期51-56,共6页
"兀"是见于宋元文献的指示代词。山西、陕西等省多地方言里,"兀"主要表远指,湖南双峰话"兀"也表远指,常德沧山话"兀"主要表近指。沧山话里"兀"因用法和语义的不同而发生变读。沧山... "兀"是见于宋元文献的指示代词。山西、陕西等省多地方言里,"兀"主要表远指,湖南双峰话"兀"也表远指,常德沧山话"兀"主要表近指。沧山话里"兀"因用法和语义的不同而发生变读。沧山话和双峰话里的"兀"是北方移民南迁的结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指示代词 北方方言 山西方言 沧山话
下载PDF
“兀”字及其组合比较——交城话与《水浒传》“兀”字比较 被引量:2
3
作者 刘凤华 石巨文 《山西大同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1995年第1期38-39,56,共3页
本文从语言实际出发,说明“兀”字及其组合在现代交城话中的用法和在《水浒传》中的用法,并加以比较,同时探求“兀”字及其组合的渊源,证实从先秦的“夫”字同音替代成后来的“堵”、“古”以至“兀”
关键词 “兀” 组合 交城话 《水浒》 “夫”
下载PDF
“元”与“兀”辨析
4
作者 赵进 《华夏文化》 2001年第4期54-54,共1页
关键词 “元” “兀” 古文字 金文
下载PDF
晋语并州片“兀的”一词在古文献中的词义演变
5
作者 张静 《长治学院学报》 2023年第1期60-63,共4页
“兀的”是方言中一个比较常用的词汇,经常出现在北方人的口语中,尤以今晋、陕、鲁、冀等地较为明显。文章通过对晋语6个方言点的“兀的”一词的词义分析,整理了该词在宋、金、元、明、清历代文献中的使用情况,为晋语并州片常用语的进... “兀的”是方言中一个比较常用的词汇,经常出现在北方人的口语中,尤以今晋、陕、鲁、冀等地较为明显。文章通过对晋语6个方言点的“兀的”一词的词义分析,整理了该词在宋、金、元、明、清历代文献中的使用情况,为晋语并州片常用语的进一步研究提供了重要的参考材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晋方言 “兀的” 词义
下载PDF
也说“兀” 被引量:16
6
作者 汪化云 《语文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期15-19,共5页
宋元时期的“兀那、兀谁、兀的”中的“兀”单独使用比较少,权威的辞书大都认为它是前缀。而“兀”在现代汉语方言中大多是远指代词,广泛存在于晋语、中原官话、兰银官话区,也存在于江淮官话、闽语、粤语中,不大可能是由前缀发展而来。... 宋元时期的“兀那、兀谁、兀的”中的“兀”单独使用比较少,权威的辞书大都认为它是前缀。而“兀”在现代汉语方言中大多是远指代词,广泛存在于晋语、中原官话、兰银官话区,也存在于江淮官话、闽语、粤语中,不大可能是由前缀发展而来。事实上,宋元时期的“兀”应该是远指代词;“兀的”是远指代词加后缀构成的复合代词,“兀的不”意即“那岂不”;“兀那、兀谁”是复合代词,其中的“兀”都是远指代词的弱化用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兀” 远指代词 承接作用 冠词性
原文传递
湖南双峰话表远指的“兀” 被引量:3
7
作者 贺卫国 《语言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0年第4期76-80,共5页
双峰县不少地方可以用"兀"[u33]表示远指,研究者都没有注意这一现象,本文重点考察它的使用情况,并对其来源进行初步分析。
关键词 双峰话 远指代词 “兀”[u^33]
原文传递
“兀的”当讲“这”还是“那”?
8
作者 武际可 《沧桑》 2000年第1期57-57,共1页
关键词 “这” “那” 《辞源》 《辞海》 《世说新语》 阿堵物 “兀” 《水浒传》 口语词 智取生辰纲
下载PDF
明代兀良哈蒙古三卫朝贡制度 被引量:5
9
作者 程尼娜 《史学集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2期4-17,共14页
兀良哈三卫朝贡制度被明朝视为防范北部蒙古部的首道藩篱,自明成祖永乐二年建立后,各种制度、规则逐步完善健全,由中央礼部、兵部和地方辽东都司、永平府共同管理,各种制度、规则逐步建立健全,明朝为守住这道藩篱,花费即便大量钱财也在... 兀良哈三卫朝贡制度被明朝视为防范北部蒙古部的首道藩篱,自明成祖永乐二年建立后,各种制度、规则逐步完善健全,由中央礼部、兵部和地方辽东都司、永平府共同管理,各种制度、规则逐步建立健全,明朝为守住这道藩篱,花费即便大量钱财也在所不惜。然而兀良哈三卫朝贡制度在运行过程中不断受到北方蒙古部干扰,往往是朝贡与掠边交替进行,甚至是两者同时并行。明世宗后期,蒙古诸部吞并了兀良哈蒙古后,兀良哈人的"朝贡"活动,成为蒙古部变相索取明朝财物的渠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明代 良哈三卫 蒙古部 朝贡制度
下载PDF
电子管放大器电源“兀”滤波仿真浅析
10
作者 佩尔 《高保真音响》 2002年第8期39-42,共4页
关键词 电子管放大器 电源 “兀”式滤波 模拟仿真
下载PDF
《元曲选》中"兀的"及其句式——兼与《新校元刊杂剧三十种》比较 被引量:8
11
作者 唐韵 《古汉语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期49-53,共5页
"兀的"在《元曲选》中共459例,构成六类句式。《新校元刊杂剧三十种》中有44个用例,构成四类句式。通过比较,"兀的"的表意及构成句式在两种文献中有一定的差异。从中可看出"兀的"在元明之际的发展变化趋势。
关键词 句式 《元曲选》 表意 构成 差异 发展变化 用例 杂剧
下载PDF
晋源方言特色程度副词“兀来来|这来来”考察
12
作者 孟荣延 薄守生 《齐齐哈尔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5年第6期91-93,共3页
"兀来来|这来来"是晋源方言中极富特色的程度副词,它们一方面可以表示低于零度的程度,另一方面又能表示高于零度的程度。且它们在语义、句法和语用方面都颇具特色。
关键词 晋源方言 程度副词 “兀来来|这来来”
下载PDF
庄子中的“兀者”与后世的“神仙”描写研究
13
作者 邓小东 《新余学院学报》 2013年第1期40-42,共3页
通过对"兀者"在《庄子》里的形象进行研究,认为《庄子》中的"兀者"形象具有深刻的现实背景和深厚的美学意义。并对"兀者"和后世文人的一些作品中的"神仙"描写进行对比,认为他们多具"兀者&... 通过对"兀者"在《庄子》里的形象进行研究,认为《庄子》中的"兀者"形象具有深刻的现实背景和深厚的美学意义。并对"兀者"和后世文人的一些作品中的"神仙"描写进行对比,认为他们多具"兀者""身残德全"的特点,然而不可过分夸大"兀者"和"神仙"之间的联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兀者” 《庄子》 身残德全 神仙
下载PDF
指动脉中节背侧穿支皮瓣修复手指皮肤软组织缺损 被引量:4
14
作者 乔悾 汪剑威 +5 位作者 武志刚 郭爱民 万文婷 高尚 祝勇 常志强 《实用手外科杂志》 2016年第4期388-391,共4页
目的 探讨应用指固有动脉中节背侧主干血管穿支与远节支形成的“兀”形血管网,设计指动脉中节中段背侧逆行或顺行血管穿支皮瓣修复手指缺损的临床疗效.方法 2012年8月-2014年9月,分别以手指中节指固有动脉的中段背侧支为蒂,逆行或顺行切... 目的 探讨应用指固有动脉中节背侧主干血管穿支与远节支形成的“兀”形血管网,设计指动脉中节中段背侧逆行或顺行血管穿支皮瓣修复手指缺损的临床疗效.方法 2012年8月-2014年9月,分别以手指中节指固有动脉的中段背侧支为蒂,逆行或顺行切取2-5指中节指背皮瓣修复位于近节指背、远节指腹指端皮肤缺损22例,皮瓣最大切取面积1.5 cm×3.0 cm.结果 术后随访3-18个月,皮瓣全部成活,皮瓣两点辨别觉6-9 mm,所累及关节功能恢复良好.结论 该皮瓣具有操作相对简单、不损伤指固有动脉及指神经、成功率较高等优点,是修复手指近节指背、末节指端、指腹皮肤缺损较为理想的手术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指动脉中节背侧穿支 “兀”形血管网 逆行或顺行穿支皮瓣
下载PDF
释甲骨文中的 被引量:2
15
作者 张玉金 《古汉语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1996年第4期18-24,共7页
释甲骨文中的张玉金首先应该指出的是,标题中的是一个字的几种异体的代表。字应该如何考释?这在目前还没有定论。现有的两部重要的甲骨文辞书,对此就意见不一。徐中舒主编的《甲骨文字典》(1988)说:此字“上从或,皆像屋形”... 释甲骨文中的张玉金首先应该指出的是,标题中的是一个字的几种异体的代表。字应该如何考释?这在目前还没有定论。现有的两部重要的甲骨文辞书,对此就意见不一。徐中舒主编的《甲骨文字典》(1988)说:此字“上从或,皆像屋形”,下从……皆为人形”,“像人在室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甲骨文 殷墟卜辞 殷墟甲骨刻辞 合体字 “人” 本义 《古汉语研究》 上古音 “兀” 历史语言研究所
下载PDF
读书小札 被引量:1
16
作者 蒋冀骋 《古汉语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1995年第4期48-49,共2页
读书小札蒋冀骋兀发《敦煌变文集·捉季布传文》:“兀发剪头披短褐。”(60页)《变文集》校“兀”为“髡”。云从师按:“兀”字不错。《庐山远公话》也说:“兀发眉齐,身卦(挂)短褐。”(174页)。并认为:“兀”字本有... 读书小札蒋冀骋兀发《敦煌变文集·捉季布传文》:“兀发剪头披短褐。”(60页)《变文集》校“兀”为“髡”。云从师按:“兀”字不错。《庐山远公话》也说:“兀发眉齐,身卦(挂)短褐。”(174页)。并认为:“兀”字本有剪伐的意思。举《庄子·德充符》“兀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汉语大词典》 “兀” 方言词典 “骂” 《醒世姻缘传》 变文字义 江苏教育出版社 成都方言 方言语词 《刘知远诸宫调》
下载PDF
论甲骨金文中的“宾”字及相关问题 被引量:6
17
作者 张玉金 《古汉语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1996年第2期5-11,4,共8页
论甲骨金文中的“宾”字及相关问题张玉金本文拟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进一步探究甲骨金文中“宾”的形义以及一些相关的问题。一甲骨文里的“宾”多数写成“”,而金文中的“宾”则一般都写作“”。对于“宾”字古文字形体之形义,该做怎... 论甲骨金文中的“宾”字及相关问题张玉金本文拟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进一步探究甲骨金文中“宾”的形义以及一些相关的问题。一甲骨文里的“宾”多数写成“”,而金文中的“宾”则一般都写作“”。对于“宾”字古文字形体之形义,该做怎样的说解呢?对此学者们己有一些值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甲骨文 甲骨金文 形声字 《汉语大字典》 郭沫若 王国维 《说文》 古文字 “兀” 初文
下载PDF
“土默特”名称再议
18
作者 晓克 《西部蒙古论坛》 2017年第1期32-40,共9页
2016年3月出版的张继龙著《阿勒坦汗与土默特》一书,对《土默特史》(2008年9月)的研究结论提出异议,涉及了多个方面,因此必须给予正面回应。在张继龙书中,对其他学者对"土默特"名称的研究发生了误解,偷换了概念;毫无根据地说:... 2016年3月出版的张继龙著《阿勒坦汗与土默特》一书,对《土默特史》(2008年9月)的研究结论提出异议,涉及了多个方面,因此必须给予正面回应。在张继龙书中,对其他学者对"土默特"名称的研究发生了误解,偷换了概念;毫无根据地说:"秃马惕人因当年叛乱而受到镇压,所以把他们称为‘茂人’,即坏人,分到茂明安部";认为"‘土默特’一称出现较晚"、"‘土默特’并没有实质所指"、"土默特也就是万户、国家、领地很多的意思"等等,逻辑混乱,前后结论自相矛盾。本文通过辨析指出:他对"土默特"名称及相关问题的"研究"是缺乏史实依据的,其结论也是错误荒谬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默特”名称 “茂人” “茂明安” “兀鲁思” “土绵”
下载PDF
黄侃《蕲春语》疏证选例
19
作者 黄群建 孙杰 《湖北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1999年第1期89-92,共4页
关键词 黄侃 段玉裁 上古音 疏证 《通俗文》 《蜀本草》 形声字 生殖器 大徐本 “兀”
下载PDF
李白诗张溥手批未刊稿(下)
20
《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学报》 1996年第5期98-111,共14页
李白诗张溥手批未刊稿(下)赵九歌选辑清平调词三首张批:题目是赏名花对妃子。又批:观《古朗月行》如彼痛愤,可证此诗语句皆有为而发,然只是要叫唤明皇醒来的热心。云想衣裳花想容:张批:妃子。春风拂槛露华浓:张批:名花。张批... 李白诗张溥手批未刊稿(下)赵九歌选辑清平调词三首张批:题目是赏名花对妃子。又批:观《古朗月行》如彼痛愤,可证此诗语句皆有为而发,然只是要叫唤明皇醒来的热心。云想衣裳花想容:张批:妃子。春风拂槛露华浓:张批:名花。张批:“若非”、“会向”四字未了,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李白诗 太白 张溥 峨眉山月歌 刊稿 《古朗月行》 安禄山 “兀” 大鹏赋 梁武帝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