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47篇文章
< 1 2 8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兼性阐释视域下的大学通识教育——马一浮“六艺论”学科观平议
1
作者 李建中 吴煌琨 《长江学术》 2024年第2期30-37,共8页
马一浮的“六艺论”学科观在近代中国思想史和教育史上独树一帜。在兼性阐释的视域下重新审视马一浮“六艺论”学科观,其长处是“学”兼中西与“史”兼正变。前者指“六艺论”兼和了国学的“六艺代四部”与西学的“六艺统摄西来一切学术... 马一浮的“六艺论”学科观在近代中国思想史和教育史上独树一帜。在兼性阐释的视域下重新审视马一浮“六艺论”学科观,其长处是“学”兼中西与“史”兼正变。前者指“六艺论”兼和了国学的“六艺代四部”与西学的“六艺统摄西来一切学术”,后者指“六艺论”既基于“四部之学”和“西学中源”两种受西学“冲击”而“反应”的近代学说,又是对它们的“反应之反应”,二者体现了中国近代知识分子的世界文明关怀。不过,“六艺论”学科观片面强调“六艺”的权威地位,因此陷入了封执己见的误区,由“兼和”走向了“偏执”。马一浮“六艺论”学科观对于大学通识教育的当代价值,在于如何重建“经典中心”,如何重塑“兼性思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一浮 “六艺论”学科观 兼性阐释 通识教育
下载PDF
马一浮“六艺论”的哲学方法论意涵
2
作者 高辉 《哲学进展》 2024年第4期673-677,共5页
马一浮作为新儒学的代表,以“六艺论”的思想发展了自己的儒家思想学说。而“六艺论”不单单体现了他的认识论体系,更是表现出一种哲学方法论的跃进,建构出“六艺统摄一切学术”的理论基础,继而融贯儒释道三家学识,发展了心性与理气间... 马一浮作为新儒学的代表,以“六艺论”的思想发展了自己的儒家思想学说。而“六艺论”不单单体现了他的认识论体系,更是表现出一种哲学方法论的跃进,建构出“六艺统摄一切学术”的理论基础,继而融贯儒释道三家学识,发展了心性与理气间的逻辑路径,体现“六艺论”在察物尽知和践形尽性的重要作用。在此过程中,匡正对传统儒学精神价值的认识,推动了在新时代的传统文化创新,实现了儒家学者的意识自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一浮 “六艺论” 方法论
下载PDF
中外传统教育“六艺”和“七艺”的比较研究
3
作者 张雪梅 《教育进展》 2023年第9期6970-6978,共9页
作为中西方古典课程的典型代表“六艺”和“七艺”是世界上最早的分科课程,对中西方的教育内容起到了举足轻重的作用,因此,对两者进行比较研究,探寻其中的教育规律,有利于启示新时代的课程建设。
关键词 “六艺”教育 “七艺”教育 课程建设
下载PDF
“六艺” 内涵源流考
4
作者 孙秀健 《今古文创》 2023年第28期67-69,共3页
“六艺”的内涵的演变,经过了三个阶段。第一阶段是先秦时期的“六艺”内涵,此时“六艺”指六种技能;第二阶段是汉代到清代时期的“六艺”内涵,这时“六艺”也指“六经”和图书的分类;第三阶段是近代时期,由于马一浮提出了“六艺论”,... “六艺”的内涵的演变,经过了三个阶段。第一阶段是先秦时期的“六艺”内涵,此时“六艺”指六种技能;第二阶段是汉代到清代时期的“六艺”内涵,这时“六艺”也指“六经”和图书的分类;第三阶段是近代时期,由于马一浮提出了“六艺论”,从此“六艺”的内涵又增加了新的含义,即国学的代名词。通过梳理“六艺”一词的含义,对“六艺”与“六经”的内涵可以有一个清晰认识,这也足以看出中国文化在不同时期的发展,也体现出中国文化的内在超越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六艺 “六经” 内涵
下载PDF
中西古代课程源流──“六艺”、“七艺”教育的产生及其特点 被引量:8
5
作者 徐辉 《课程.教材.教法》 CSSCI 北大核心 1997年第4期53-56,共4页
关键词 “七艺” “六艺”教育 中西古代 普罗泰戈拉 柏拉图 和谐发展 修辞学 古代教育史 体育训练 辩证法
下载PDF
孔子“六艺”私学及对现代教育的启示 被引量:2
6
作者 马朝臣 邢世凯 +1 位作者 金波 黄智 《教育教学论坛》 2015年第28期58-59,共2页
私学产生于春秋时期,西周日趋衰落,礼崩乐坏,由"学在官府"变为"学在四夷"。各学派为培养自己的人才,向各诸侯极力宣传自己的主张,以求诸侯采纳,扩大政治势力。当时影响最大的是儒、墨、道、法四家,其在学术上各有... 私学产生于春秋时期,西周日趋衰落,礼崩乐坏,由"学在官府"变为"学在四夷"。各学派为培养自己的人才,向各诸侯极力宣传自己的主张,以求诸侯采纳,扩大政治势力。当时影响最大的是儒、墨、道、法四家,其在学术上各有所长。私学已历时2000余年,与官学相对而言,是中国古代私人办理的学校,在中国的教育史上具有重要的地位。本文仅从弟子最多、影响较深远的孔子私学入手,浅谈孔子"六艺"私学,并探讨其对现代教育的可借鉴之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六艺”私学 现代教育 启示 借鉴价值
下载PDF
论子夏在中国经学史上的地位——从《史记·孔子世家》"六艺"的本义说起 被引量:4
7
作者 裴传永 《中国哲学史》 CSSCI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期40-47,共8页
子夏是被孔子寄予厚望并着意栽培的一位得意门生。他"身通六经",并凭借深厚的学养大规模设坛授徒,弟子众多且不少人后来都颇有成就,其经学传播之功在孔门弟子当中无人能出其右。子夏在注重经学传播的同时,也非常重视经学研究... 子夏是被孔子寄予厚望并着意栽培的一位得意门生。他"身通六经",并凭借深厚的学养大规模设坛授徒,弟子众多且不少人后来都颇有成就,其经学传播之功在孔门弟子当中无人能出其右。子夏在注重经学传播的同时,也非常重视经学研究。在这方面,他既有训释元典的若干具体成果,更有研究方法上的发凡起例。子夏堪称中国经学史上一位"导夫先路"的人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子夏 “六艺 孔子 经学史 本义 世家 史记 经学研究 研究方法 中国经学 弟子 传播
下载PDF
论“六艺”之一“射”的文化特征 被引量:6
8
作者 梁维卿 《山西师大体育学院学报》 2004年第3期106-108,共3页
“射”作为商周时期“六艺”教学体系的重要内容 ,曾经为古代中国培养文武兼备的优秀人才起到了十分重要的作用。源远流长的华夏文明的延续又使射箭被赋予更多的文化内涵 ,中国传统体育在传播与发展的过程中被更多地负载起传承文化的使命。
关键词 “六艺”教学 “射” 文化特征 体育文化 传统习俗 弓箭文化
下载PDF
“六艺”教育的起源与发展 被引量:9
9
作者 牛梦琪 《当代教育论坛(学科教育研究)》 2006年第1期42-45,共4页
我国奴隶社会的官学,教学内容以“六艺”为主。“六艺”之名,最早见于《周礼·地官·司徒》,而“六艺”的起源却要早得多。近年来,河南考古的新发现也证实了六艺教育起源于原始社会,发展完善于奴隶社会。夏代已初具雏形,而尤重... 我国奴隶社会的官学,教学内容以“六艺”为主。“六艺”之名,最早见于《周礼·地官·司徒》,而“六艺”的起源却要早得多。近年来,河南考古的新发现也证实了六艺教育起源于原始社会,发展完善于奴隶社会。夏代已初具雏形,而尤重射、御。商代在夏代的基础上有了较大发展,已具系统和规模。到西周,六艺教育已臻完善,达到成熟的鼎盛时期,使六艺教育成为我国教育史上的一束文明之光、一座亮丽丰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六艺教育 起源 发展 “六艺”教育 教育起源 奴隶社会 教学内容 原始社会 鼎盛时期 大发展
下载PDF
基于传统“六艺”实践平台的“双高”创新创业教育研究 被引量:1
10
作者 朱景平 朱如超 《天津中德应用技术大学学报》 2021年第1期70-73,共4页
"双高计划"建设对创新创业教育提出了新的要求。高职院校传承传统"六艺"精髓可培养大学生现代职业素养,构建传统"六艺"互联网实践平台可提升大学生创新和职业能力,因此应将传统"六艺"高校实践... "双高计划"建设对创新创业教育提出了新的要求。高职院校传承传统"六艺"精髓可培养大学生现代职业素养,构建传统"六艺"互联网实践平台可提升大学生创新和职业能力,因此应将传统"六艺"高校实践平台打造成集教育性、娱乐性和商业性于一体的网络交互平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六艺”高校实践平台 “双高”计划 创新创业教育
下载PDF
弘扬传统文化 培育“六艺”人才 被引量:1
11
作者 孟彦 《基础教育参考》 2019年第2期70-71,共2页
办学特色是一所学校的重要标识与核心竞争力,关系到学校的生存和可持续发展。因此,建设特色学校,既是提升教学管理水平的要求,也是满足社会发展对人才多元化需求的要求,更是建设创新型学校的要求。江苏省徐州市第五中学的前身为培心书院... 办学特色是一所学校的重要标识与核心竞争力,关系到学校的生存和可持续发展。因此,建设特色学校,既是提升教学管理水平的要求,也是满足社会发展对人才多元化需求的要求,更是建设创新型学校的要求。江苏省徐州市第五中学的前身为培心书院,是徐州历史上成立最早的新式教会学校。经过110多年的历练与沉淀,学校取得了一定的成就,逐步形成了“弘扬传统文化,培育‘六艺’人才”的办学特色,并继续指引着学校的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六艺 文化培育 人才 特色学校 教学管理水平 办学特色 核心竞争力 可持续发展
下载PDF
古代“六艺”教育及其对高职教育的启示 被引量:2
12
作者 覃志航 《广西教育》 2012年第7期84-86,共3页
阐述了我国古代“六艺”教育的内容及其在儒家教育中的地位,指出高职教育应正视学生文明素质教育存在的问题,借鉴我国古代“六艺”教育,采取有效的教育对策和措施,切实提高学生文明素质。
关键词 “六艺”教育 高职教育 启示
下载PDF
浅谈孔子与六艺
13
作者 安萍 《兰台世界(上旬)》 北大核心 2010年第9期65-66,共2页
“六艺”是指二千五百年前,我国古代伟大的思想家、教育家,“至圣先师”孔子,教授弟子们的六种教学科目,即“:礼、乐、射、御、书、数”,称“六艺”。孔子创私学办民校培养“弟子三千,精通六艺者七十有二”,
关键词 “六艺 孔子 教学科目 思想家 教育家 弟子
下载PDF
六艺之教的智育因素
14
作者 朱汉民 《河南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 2002年第2期33-35,共3页
夏商周三代的教育是以六艺之教为主体。作为六项教学科目的“六艺”,其本身包含着德育、智育、体育、美育等多种教育功能。本文着重分析礼、乐、射、卸、书、数等六项科目中的智育因素,指出六艺之教的长处是将知识教育与技能训练结合... 夏商周三代的教育是以六艺之教为主体。作为六项教学科目的“六艺”,其本身包含着德育、智育、体育、美育等多种教育功能。本文着重分析礼、乐、射、卸、书、数等六项科目中的智育因素,指出六艺之教的长处是将知识教育与技能训练结合起来,尤偏重于操作技能方面的训练,体现了上古时期文化教育的特色,它们明显不同于两汉以后的经学教育偏重于知识方面的传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智育因素 教育功能 “六艺”教育 知识教育 技能训练
下载PDF
廖平、马一浮思想体系中“六经”“六艺”定位之异同论
15
作者 何睿 《宜宾学院学报》 2014年第7期8-13,共6页
廖平是我国著名的经学大师和思想家,马一浮是中国现代新儒家的代表人物之一,他们二人在对传统思想文化的继承和发展等方面各具特色。"六经"在廖平的经学、哲学研究中处于中心位置,但他对"六经"的认识却历经"六... 廖平是我国著名的经学大师和思想家,马一浮是中国现代新儒家的代表人物之一,他们二人在对传统思想文化的继承和发展等方面各具特色。"六经"在廖平的经学、哲学研究中处于中心位置,但他对"六经"的认识却历经"六变",在后"四变"中,不断纳入各家学问,将之放在孔子与孔经的统摄之下,用"翻译"的手段给予了"六经"各自不同的地位。对马一浮而言,"六艺"绝非"六经",更非学习的科目,而是代表一切固有的学术与心性,他继承了中国传统的儒学观,又融合了佛学、道家和西方的哲学、美学思想,提出了以"心统六艺"为核心的儒学哲学系统,颠覆了将"六艺"认为只是儒学思想一部分的狭隘看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廖平 马一浮 “六经” “六艺 异同论 经学 六变
下载PDF
“六艺”与“七艺”比较之微探
16
作者 文星 《绥化学院学报》 2011年第6期163-164,共2页
"六艺"和"七艺"是东西方最早的分科课程,支配了东西方教学内容两千多年时间,在教育史上具有特殊重要的地位,因此,探索"六艺""七艺"的产生与发展、比较二者的异同、探寻其中的教育规律具有重要... "六艺"和"七艺"是东西方最早的分科课程,支配了东西方教学内容两千多年时间,在教育史上具有特殊重要的地位,因此,探索"六艺""七艺"的产生与发展、比较二者的异同、探寻其中的教育规律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六艺 “七艺” 分科课程 自由教育
下载PDF
儒学“六艺”的育人旨归
17
作者 符得团 《成才之路》 2016年第13期I0001-I0001,共1页
儒学作为中国人自有的文化体系和精神世界,是以儒家文化成人或德性人格塑造思想为主脉之一,在儒释道三教争鸣融合的基础上结晶而成的中国传统人生智慧。千百年来,儒学始终坚持以人文教化和培育新人为己任,它深信人性具备教化的一切... 儒学作为中国人自有的文化体系和精神世界,是以儒家文化成人或德性人格塑造思想为主脉之一,在儒释道三教争鸣融合的基础上结晶而成的中国传统人生智慧。千百年来,儒学始终坚持以人文教化和培育新人为己任,它深信人性具备教化的一切要素和可能,因而以孔子为代表的中国古代儒者以“天之生斯民也,使先知觉后知,使先觉觉后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六艺 儒学 育人 人文教化 儒释道三教 精神世界 文化体系 人格塑造
下载PDF
基于传统文化“六艺”传承的高校就业教育改革摭探
18
作者 朱景平 朱如超 《成才之路》 2020年第33期4-7,共4页
文章分析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价值和意义,阐述传统文化“六艺”与现代职业素养的关系,探讨从“六艺”传承视角进行就业教育改革的路径:构建传统文化“六艺”校园互联网实践平台,培养大学生职业素养和就业能力;开展大学生“晨读经典... 文章分析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价值和意义,阐述传统文化“六艺”与现代职业素养的关系,探讨从“六艺”传承视角进行就业教育改革的路径:构建传统文化“六艺”校园互联网实践平台,培养大学生职业素养和就业能力;开展大学生“晨读经典与暮习书法”活动,培养大学生的就业软实力;根据就业的现代职场需求,从就业“硬件”和“软件”两方面进行大学职业生涯规划。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校 优秀传统文化 “六艺 就业教育 改革
下载PDF
新时代小康社会之“新六艺”教育
19
作者 刘良华 《教育科学文摘》 2018年第2期42-43,共2页
从中国古典教育哲学的视角看,人的核心素养随社会变迁而有所侧重。乱世往往奖励耕战,重视防身的体育、劳动教育与德育。因而,中国古典教育的核心课程是“六艺”,即礼、乐、射、御、书、数。太平世往往休养生息,重视智育、美育和情... 从中国古典教育哲学的视角看,人的核心素养随社会变迁而有所侧重。乱世往往奖励耕战,重视防身的体育、劳动教育与德育。因而,中国古典教育的核心课程是“六艺”,即礼、乐、射、御、书、数。太平世往往休养生息,重视智育、美育和情感教育。介于乱世和太平世之间的升平世既有奖励耕战的民生压力,又有休养生息的民情需要,因而不得不推行德育、智育、体育、美育、劳动教育和情感教育。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教育哲学 “六艺 小康社会 中国古典 劳动教育 休养生息 情感教育 社会变迁
下载PDF
“六艺”的价值、地位及其现代思考 被引量:2
20
作者 杨汝福 《河池学院学报》 2004年第5期115-118,共4页
本文简略地论述了“六艺”的由来、内容、在历史上的价值、地位等问题 ,并提出值得思考的几个问题。
关键词 “六艺 礼制 射箭法 教育史 教育价值 现代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8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