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共和”叙事:切近的历史表述——民国前期历史教科书中的辛亥革命与民国建立 被引量:2
1
作者 李帆 《民国档案》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4期80-85,共6页
民国前期的历史教科书对于辛亥革命与民国建立之史实的叙述,是切近于事件发生之时同代人最初的历史表述,是后来所有叙述的基础。这一叙述主要围绕民主共和制度的建立而展开,强调民国建立、清朝结束的历史,是民主共和取代君主专制的过程... 民国前期的历史教科书对于辛亥革命与民国建立之史实的叙述,是切近于事件发生之时同代人最初的历史表述,是后来所有叙述的基础。这一叙述主要围绕民主共和制度的建立而展开,强调民国建立、清朝结束的历史,是民主共和取代君主专制的过程,可谓"共和"叙事。其特点非常鲜明,突出民主共和制度之建立对于中国历史变迁的划时代意义的同时,在共和制取代君主制的关键环节的表述上,突显袁世凯的地位,把袁氏当政视为共和制最终建立的标志,相对弱化孙中山的作用。尽管这样的表述具有历史局限性,但在辛亥革命史的学术研究尚未开展的情况下,用"共和"话语进行历史书写,实际体现了一种卓识,也为后来的学术研究奠定了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历史教科书 辛亥革命 民国建立 “共和”叙事
原文传递
历史·空间·剧场——从孙歌《文学的位置》中的历史意识谈起
2
作者 何浩 《文化与诗学》 CSSCI 2010年第2期297-318,共22页
本文通过分析《文学的位置》的历史意识,勾画出当下中国文学研究界历史意识中的空间形象,及其与福柯空间观的关联,并以空间为核心,考察福柯的空间观与古希腊及基督教空间意识之间的继承与断裂,进而指出空间变化所带来的政治与美学的更... 本文通过分析《文学的位置》的历史意识,勾画出当下中国文学研究界历史意识中的空间形象,及其与福柯空间观的关联,并以空间为核心,考察福柯的空间观与古希腊及基督教空间意识之间的继承与断裂,进而指出空间变化所带来的政治与美学的更迭。文章最后尝试将当下中国文学研究中历史意识的变化,放置在中国六十年政治空间的"共和"叙事中,考察其意义与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历史场 历史空间 政治空间 “共和”叙事 正剧与传奇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