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0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兴、观、群、怨”说的内涵发展及影响
1
作者 赵晶 《盐城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3年第6期64-68,共5页
孔子在《论语·阳货》篇提出:“诗,可以兴,可以观,可以群,可以怨。”孔子“兴、观、群、怨”的提出对诗歌美学作出重要贡献。在孔子“兴、观、群、怨”的基础上,后人多对其进行阐发,在中国古典诗歌发展过程中对“兴、观、群、怨”... 孔子在《论语·阳货》篇提出:“诗,可以兴,可以观,可以群,可以怨。”孔子“兴、观、群、怨”的提出对诗歌美学作出重要贡献。在孔子“兴、观、群、怨”的基础上,后人多对其进行阐发,在中国古典诗歌发展过程中对“兴、观、群、怨”不断出现新的理解和补充,成为我国古典诗歌中重要的理论批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孔子
下载PDF
“兴、观、群、怨”说与《孔子诗论》 被引量:6
2
作者 赵东栓 《齐鲁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10年第3期111-115,共5页
"兴、观、群、怨"说是孔子诗学的纲领,它建立在周代传统诗教基础上,并植根于孔子思想体系之中,其主要特点是强调诗歌的政治和道德功能。而《战国楚竹书》中的《孔子诗论》继承或内在地把握着"兴、观、群、怨"的诗... "兴、观、群、怨"说是孔子诗学的纲领,它建立在周代传统诗教基础上,并植根于孔子思想体系之中,其主要特点是强调诗歌的政治和道德功能。而《战国楚竹书》中的《孔子诗论》继承或内在地把握着"兴、观、群、怨"的诗学思想。解读二者的关系及其内涵有利于理解孔子及其后学的诗学特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兴、观、群、 《孔子诗论》 诗学
下载PDF
王夫之“兴、观、群、怨”说的美学阐释 被引量:1
3
作者 马振国 《鸡西大学学报(综合版)》 2009年第2期135-136,共2页
"兴、观、群、怨"是中国古代诗学理论的一个古老命题。王夫之对此作出不同于前人的独到见解:首先强调"兴、观、群、怨"说中读者的主体地位,实现作品论、作家论向读者论的跨越;探讨审美鉴赏特殊性,找到诗之为诗之根... "兴、观、群、怨"是中国古代诗学理论的一个古老命题。王夫之对此作出不同于前人的独到见解:首先强调"兴、观、群、怨"说中读者的主体地位,实现作品论、作家论向读者论的跨越;探讨审美鉴赏特殊性,找到诗之为诗之根本;寻求其价值取向,沿审美化发展,还原孔子这一命题的本真,对整个中国古典诗学有重大突破,并对当代文艺美学的建设有启示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王夫之 读者 审美鉴赏
下载PDF
符号六因素阐释下的孔子“兴、观、群、怨”说
4
作者 欧婧 《楚雄师范学院学报》 2019年第4期95-101,共7页
“兴、观、群、怨”说,这一儒家话语体系下的文学评价,是《论语·阳货》中孔子就《诗经》现实功用所提出的概念界定。作为符号文本的《诗经》,体现出了“兴、观、群、怨、事父、事君、识草木鸟兽之名”这几大社会功能,是特定社会历... “兴、观、群、怨”说,这一儒家话语体系下的文学评价,是《论语·阳货》中孔子就《诗经》现实功用所提出的概念界定。作为符号文本的《诗经》,体现出了“兴、观、群、怨、事父、事君、识草木鸟兽之名”这几大社会功能,是特定社会历史背景下符号接收者相关阅读体验的产物。运用雅柯布森符号六因素的视角,对《诗经》的相关表意过程进行解读,可以看出这一符号文本受到了具体因素的主导影响,从而生成了不同的意义阐释。借助符号学理论,就“兴、观、群、怨”等一系列概念进行具体阐释,可以有效地就儒家伦理思想影响下的《诗经》文本的解读、传播以及经典化形成的过程展开分析论述,从而为包括诗歌评价与接受在内的传统文学理论提供更为广阔的阐释空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符号六因素 《论语》 《诗经》 “兴、观、群、怨
下载PDF
兴观群怨说——从孔子到王夫之 被引量:4
5
作者 崔海峰 《船山学刊》 CSSCI 2009年第4期5-10,共6页
王夫之用"情"把兴、观、群、怨贯通起来,用"兴观群怨"把诗人、作品、读者贯通起来,用博古通今的眼光和心胸,把从孔子起发展演变着的兴观群怨说加以总结、调整、阐发,在有意无意之间创立了他本人的兴观群怨说。
关键词 孔子 王夫之
下载PDF
“诗可以兴,可以观,可以群,可以怨”——孔子诗论的解释学意味 被引量:10
6
作者 毛宣国 《中国文学研究》 北大核心 2003年第4期3-8,共6页
孔子提出的“兴、观、群、怨”说 ,植根于中国古代特有的解释学传统 ,把“人”和“世”放在重要地位 ,表现出对语言的高度关注和矛盾态度 ,其目的主要不在于对诗歌本身的艺术特征的理解 ,而在于以形象譬喻引发义理 ,求得作者与读者用心... 孔子提出的“兴、观、群、怨”说 ,植根于中国古代特有的解释学传统 ,把“人”和“世”放在重要地位 ,表现出对语言的高度关注和矛盾态度 ,其目的主要不在于对诗歌本身的艺术特征的理解 ,而在于以形象譬喻引发义理 ,求得作者与读者用心之相通 ,并通过学诗来提升人的精神 ,以达到礼义教化和人格培养的目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 古代 孔子 诗论 解释学 艺术审美 “兴、观、群、怨”说 解释态度 解释方法
下载PDF
论王夫之对"兴、观、群、怨"说的独特阐释 被引量:5
7
作者 金洪大 杨东篱 《理论学刊》 北大核心 2005年第2期126-127,共2页
"兴、观、群、怨"说是中国传统诗歌理论的古老命题。王夫之对这一命题提出了不同于前人的阐释,其独特性主要表现为三点:强调"兴、观、群、怨"是无功利的审美情感,确立了诗歌自身的独立价值;强调"兴、观、群、... "兴、观、群、怨"说是中国传统诗歌理论的古老命题。王夫之对这一命题提出了不同于前人的阐释,其独特性主要表现为三点:强调"兴、观、群、怨"是无功利的审美情感,确立了诗歌自身的独立价值;强调"兴、观、群、怨"是相互联系的情感整体,突出了前人所忽视的四种情感之间的内在联系;强调"兴、观、群、怨"说中读者的主体地位,完成了从作者说、作品说向读者说的转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王夫之 “兴、观、群、怨 真情 读者
下载PDF
“兴、观、群、怨”新解 被引量:12
8
作者 王齐洲 《文艺理论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6期114-122,共9页
孔子提出"诗可以兴,可以观,可以群,可以怨",对中国诗学影响巨大。前贤对这段话有过许多讨论,尤以朱熹的解释最具权威。朱熹指出宋代学者对"可以观"的解说义有未安,然而,他自己对"兴、观、群、怨"的解释... 孔子提出"诗可以兴,可以观,可以群,可以怨",对中国诗学影响巨大。前贤对这段话有过许多讨论,尤以朱熹的解释最具权威。朱熹指出宋代学者对"可以观"的解说义有未安,然而,他自己对"兴、观、群、怨"的解释同样也不在一个逻辑层面上。如果将孔子的这段话放在其教育理念和教育实践的语境中,就会发现,"兴、观、群、怨"既不是诗歌创作论,也不是诗歌本体论,而是诗歌功用论。孔子强调学《诗》可以"起人之善意","观己之得失",使人"和而不流","怨而不怒",从而令学《诗》者领会礼乐文化精神并完善其道德人格。"兴、观、群、怨"有其内在逻辑,实际上体现的是孔子所提倡的"为己之学"。当然,"为己之学"最后要"推己及人",改造家庭与社会,即在完善君子人格的基础上"事父""事君",以实现儒家的社会政治理想。"兴、观、群、怨"蕴涵有许多有价值的诗学命题,推动了诗歌理论的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诗可以 可以 可以 可以 为己之学
下载PDF
兴、观、群、怨——论梁实秋的著译内涵
9
作者 严晓江 《成都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2年第3期71-74,共4页
梁实秋的著译活动相辅相成,其代表作"雅舍"系列散文和汉译《莎士比亚全集》在题材选择、审美倾向、文化心态、思想意蕴等方面是相通一致的,渗透着孔子"兴、观、群、怨"诗学观点的内涵。梁实秋著译的"兴"... 梁实秋的著译活动相辅相成,其代表作"雅舍"系列散文和汉译《莎士比亚全集》在题材选择、审美倾向、文化心态、思想意蕴等方面是相通一致的,渗透着孔子"兴、观、群、怨"诗学观点的内涵。梁实秋著译的"兴"是指文学倡导伦理道德;"观"是指文学反映风俗民情;"群"是指文学唤起情感共鸣;"怨"是指文学展示理性精神。这四种因素相互交织,体现了文学的感染功能、观察功能、团结功能和批判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雅舍”系列散文 《莎士比亚全集》
下载PDF
宋人禽言诗中的兴、观、群、怨
10
作者 杨宏 《楚雄师范学院学报》 2009年第2期55-59,共5页
理性思维指导下的宋代文人在诗歌创作中体现出重"理"的倾向,即使是他们认为的游戏、谐趣之作——禽言诗,在其手中也大放异彩,创作数量之多、质量之高在中国古代诗歌史上可谓空前绝后,所反映的社会生活内容异常丰富,展现了深... 理性思维指导下的宋代文人在诗歌创作中体现出重"理"的倾向,即使是他们认为的游戏、谐趣之作——禽言诗,在其手中也大放异彩,创作数量之多、质量之高在中国古代诗歌史上可谓空前绝后,所反映的社会生活内容异常丰富,展现了深广的思想情感,体现出他们对儒家"兴、观、群、怨"诗教观的自觉接受与继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禽言诗
下载PDF
孔子诗学观中“兴、观、群、怨”的内涵及价值
11
作者 安奇贤 《甘肃高师学报》 2012年第1期32-34,共3页
"兴、观、群、怨"是孔子重要的诗学观,它们的内在含义和社会价值很值得探究。"兴"要求人开拓思维,放宽眼界,从又通又全的角度来理解眼前的事和景;"观"要求见微知著,关注社会现实人生;"群"要求... "兴、观、群、怨"是孔子重要的诗学观,它们的内在含义和社会价值很值得探究。"兴"要求人开拓思维,放宽眼界,从又通又全的角度来理解眼前的事和景;"观"要求见微知著,关注社会现实人生;"群"要求充分发挥主动性,能与群体沟通思想,和睦相处;"怨"要求有效释放内心的不平之气,追求自觉向上的人生。总之,这四者关系紧密,在个人文化品位的提升、社会群体关系的协调、整个人类人性的完满方面具有很大的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孔子 “兴 怨” 社会价值
下载PDF
“兴、观、群、怨”在古典文学教育中的现实意义
12
作者 刘利侠 《西安外事学院学报》 2011年第2期45-50,共6页
“兴”、“观”、“群”、“怨”是孔子重要的思想,将其置于现今的古典文学教育中,亦能体会到它的深刻。本文正是从这四个方面出发,对古典文学所蕴含的教育价值作出简单的分析,并且在一定程度上对当前教育的一些失当进行了反思。
关键词 古典文学 教育
下载PDF
“诗可以兴,可以观,可以群,可以怨”——孔子诗教与君子性情 被引量:2
13
作者 刘美红 《咸宁学院学报》 2011年第5期37-39,共3页
《诗》是孔子教育弟子、培养君子性情的重要途径。"诗可以兴"即学《诗》可以培养感通之仁,使人与自然宇宙圆融无碍;"诗可以观"即学《诗》可以博观天地万物,广览世间百态,使人获得对宇宙人生的通达智慧;"诗可以... 《诗》是孔子教育弟子、培养君子性情的重要途径。"诗可以兴"即学《诗》可以培养感通之仁,使人与自然宇宙圆融无碍;"诗可以观"即学《诗》可以博观天地万物,广览世间百态,使人获得对宇宙人生的通达智慧;"诗可以群"即学《诗》可以培养温柔敦厚的性情,使人和睦族群;"诗可以怨"即学《诗》可以合理疏泄"怨"情,使人复归血气平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诗可以 可以 可以 诗可以
下载PDF
浅析孔子“兴观群怨”的音乐观 被引量:1
14
作者 袁波 《黄河之声(科教创新版)》 2009年第12期88-89,共2页
孔子提出的“兴观群怨”说主要是对诗的社会作用的概括,由于先秦时期诗、乐本是一体的,所以“兴观群怨”说也包括了孔子对音乐的社会作用的认识。本文拟从“兴、观、群、怨”四方面对孔子的音乐观做一概述。
关键词 孔子
下载PDF
“兴、观、群、怨”映射下的设计批评观 被引量:1
15
作者 薛峰 史汉 《美与时代(创意)(上)》 2020年第3期12-14,共3页
"兴、观、群、怨"原指读诗、写诗的作用与意义,即激发、观察、交流等诗学内涵。但"兴、观、群、怨"所传达的思想不仅仅体现于诗学领域。在设计领域中,"兴、观、群、怨"体现出的思想内涵与设计批评发展过... "兴、观、群、怨"原指读诗、写诗的作用与意义,即激发、观察、交流等诗学内涵。但"兴、观、群、怨"所传达的思想不仅仅体现于诗学领域。在设计领域中,"兴、观、群、怨"体现出的思想内涵与设计批评发展过程相似,有利于促进设计的良性发展。从"兴、观、群、怨"的思想角度对传统设计发展的意义进行探究,借此学习前人的智慧思想,以应对当下的设计批评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兴、观、群、 设计批评 设计反馈 造物活动
下载PDF
电影·历史·现实——谈电影的兴、观、群、怨
16
作者 付慧 《艺术评鉴》 2016年第24期165-167,共3页
电影在诞生百余年的时间里,为人类记录了一个世纪的历史,反映了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它既融入历史又贴近现实,作为现代科技外包装下活的"史书",承袭了《诗经》"可以兴,可以观,可以群,可以怨"的特质,以最包容的姿态... 电影在诞生百余年的时间里,为人类记录了一个世纪的历史,反映了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它既融入历史又贴近现实,作为现代科技外包装下活的"史书",承袭了《诗经》"可以兴,可以观,可以群,可以怨"的特质,以最包容的姿态收录社会的方方面面,折射生活的零零总总,不断推动着社会的发展和人类文明的进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影 《诗经》
下载PDF
论“兴、观、群、怨”范式与诗歌教学的联系
17
作者 陆亚平 《西部素质教育》 2016年第6期176-176,共1页
"兴、观、群、怨"来自孔子对诗的社会作用的高度概括,是对诗的美学作用和社会教育作用的深刻认识。将"兴、观、群、怨"范式用于诗歌教学更有着重要意义。论述了"兴、观、群、怨"范式对诗歌教学的指导作... "兴、观、群、怨"来自孔子对诗的社会作用的高度概括,是对诗的美学作用和社会教育作用的深刻认识。将"兴、观、群、怨"范式用于诗歌教学更有着重要意义。论述了"兴、观、群、怨"范式对诗歌教学的指导作用及具体应用,以此方法的运用突显了诗歌欣赏的心理特征与诗歌艺术的社会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兴、观、群、 教学范式 诗歌教学
下载PDF
“诗言志”观念的确立 被引量:1
18
作者 张云鹏 胡艺珊 《青海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1999年第4期66-69,共4页
“诗言志”是中国诗论的 “开山的纲领”。但这一命题的明确提出却经历了一番曲折的历史进程。春秋战国时期, 从接受和功利的角度提出 “诗以言志”, 至战国末期到秦汉之际才从创作的角度明确表述为“诗言志”。完成这种转变的是孔子... “诗言志”是中国诗论的 “开山的纲领”。但这一命题的明确提出却经历了一番曲折的历史进程。春秋战国时期, 从接受和功利的角度提出 “诗以言志”, 至战国末期到秦汉之际才从创作的角度明确表述为“诗言志”。完成这种转变的是孔子、《乐记》和《诗大序》。在“诗言志”的命题里, 一方面注意到了诗作为艺术与其他文献的区别, 是情感的表现, 而且必须诉诸情感才能发挥“诗”的社会作用; 另一方面, 却又从道德、政治的角度对 “志”进行规范。显示了中国古典诗学理论前行中的艰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诗言志
下载PDF
论孔子的文艺观
19
作者 张鸿阁 《伊犁教育学院学报》 2004年第3期52-55,共4页
孔子作为中国历史影响最大的思想家之一,他对于文艺的本质有着独特的见解,在其先贤的基础上提出了美善说,而在文艺的功能上则体现在他重视文艺的审美功能特性———"兴、观、群、怨"中,以"乐"为中心的理想人格论是... 孔子作为中国历史影响最大的思想家之一,他对于文艺的本质有着独特的见解,在其先贤的基础上提出了美善说,而在文艺的功能上则体现在他重视文艺的审美功能特性———"兴、观、群、怨"中,以"乐"为中心的理想人格论是孔子美学思想的核心,也为中国古代文化美学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孔子 美善 兴、观、群、 中和之美
下载PDF
我的批评观
20
作者 丛治辰 《当代作家评论》 CSSCI 北大核心 2019年第5期F0004-F0004,共1页
批评可以兴、观、群、怨。人们总期待将批评用以"观";而实则经常是将批评用以"怨"。就我个人而言,最愉快的是将批评用以"群";但我总有一个理想,是将批评用以"兴"。就此而言,批评的功用和文学... 批评可以兴、观、群、怨。人们总期待将批评用以"观";而实则经常是将批评用以"怨"。就我个人而言,最愉快的是将批评用以"群";但我总有一个理想,是将批评用以"兴"。就此而言,批评的功用和文学并无二致。批评之于文学,大概正如文学之于大干世界。文学绝不应依附于现实世界,亦步亦趋,而需与之无始无止地搏斗厮杀,在此过程中相互启发,彼此照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批评 怨” “兴 文学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