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河南省图书馆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2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内在现实”的退守与张狂——论海派文学中的爱情主题
1
作者
王敏
《烟台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2期36-44,共9页
五四时期的婚恋小说赞美由自由恋爱而结合的婚姻,对女性之美的颂扬也从美德、品行和内在神韵等方面转向了充满情欲色彩的肉体描写,古典的美学趣味在这里遭遇了现代主义思想的冲击,爱情发生了"形"与"神"裂变。海派...
五四时期的婚恋小说赞美由自由恋爱而结合的婚姻,对女性之美的颂扬也从美德、品行和内在神韵等方面转向了充满情欲色彩的肉体描写,古典的美学趣味在这里遭遇了现代主义思想的冲击,爱情发生了"形"与"神"裂变。海派小说中的爱情主题则进一步摆脱了婚姻的行动意义,转向纯粹的官能感受的表达,在海派作家的爱欲抒写之中,原始的生理欲望战胜了道德理性,爱情的结局沦为情欲的沉溺,而不再是婚姻的实现。因此,在三十年代的都市写作中,五四时期的启蒙精神已被彻底消解,爱情的行动意义向内转为冗长的心理分析。在对人物潜意识的层层揭露中,道德观念也逐渐变得淡薄。对生命本身的思考将海派作家引向了一种全新的爱欲抒写,剥离了自我对善的趋向,而更接近弗洛伊德对本我的描述。他们抛弃了对外部现实的关注,转而退守那张狂的"内在现实"。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爱情主题
海派
酒神精神
美与善
“内在现实”
下载PDF
职称材料
主体、他者与革命——齐泽克的存在论预设与革命空间设定
2
作者
马蕾
《长江论坛》
2024年第2期38-44,共7页
当齐泽克将主体之“我”设定为一种无意识的空无前提,即暗示了主体对其本质的非知。缘于这种拉康式的主体设定,在齐泽克描述的意识形态的幻象中,内在的分裂的镜像“自我”就成了真正的本质和实体,而现实的、具体的他者则成了镜像“自我...
当齐泽克将主体之“我”设定为一种无意识的空无前提,即暗示了主体对其本质的非知。缘于这种拉康式的主体设定,在齐泽克描述的意识形态的幻象中,内在的分裂的镜像“自我”就成了真正的本质和实体,而现实的、具体的他者则成了镜像“自我”的宾词。由此,主体之内在与他者之现实的“分裂-异化”便获得了某种普遍的、本体性的特征。鉴于这个作为无意识结构的主体完全缺乏处理“内在”与“现实”之辩证关系的能力,齐泽克式的反抗资本主义体制性压迫的革命,就只能体现为对“实在界”的一种无预谋的政治行动介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齐泽克
存在论
“内在
”与“
现实”
的分裂
穿越意识形态幻象
革命空间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内在现实”的退守与张狂——论海派文学中的爱情主题
1
作者
王敏
机构
清华大学人文学院
出处
《烟台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2期36-44,共9页
文摘
五四时期的婚恋小说赞美由自由恋爱而结合的婚姻,对女性之美的颂扬也从美德、品行和内在神韵等方面转向了充满情欲色彩的肉体描写,古典的美学趣味在这里遭遇了现代主义思想的冲击,爱情发生了"形"与"神"裂变。海派小说中的爱情主题则进一步摆脱了婚姻的行动意义,转向纯粹的官能感受的表达,在海派作家的爱欲抒写之中,原始的生理欲望战胜了道德理性,爱情的结局沦为情欲的沉溺,而不再是婚姻的实现。因此,在三十年代的都市写作中,五四时期的启蒙精神已被彻底消解,爱情的行动意义向内转为冗长的心理分析。在对人物潜意识的层层揭露中,道德观念也逐渐变得淡薄。对生命本身的思考将海派作家引向了一种全新的爱欲抒写,剥离了自我对善的趋向,而更接近弗洛伊德对本我的描述。他们抛弃了对外部现实的关注,转而退守那张狂的"内在现实"。
关键词
爱情主题
海派
酒神精神
美与善
“内在现实”
Keywords
love theme
Shanghai school
dionysian spirit
beauty and good
"inside reality"
分类号
I206.6 [文学—中国文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主体、他者与革命——齐泽克的存在论预设与革命空间设定
2
作者
马蕾
机构
上海民航职业技术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
出处
《长江论坛》
2024年第2期38-44,共7页
文摘
当齐泽克将主体之“我”设定为一种无意识的空无前提,即暗示了主体对其本质的非知。缘于这种拉康式的主体设定,在齐泽克描述的意识形态的幻象中,内在的分裂的镜像“自我”就成了真正的本质和实体,而现实的、具体的他者则成了镜像“自我”的宾词。由此,主体之内在与他者之现实的“分裂-异化”便获得了某种普遍的、本体性的特征。鉴于这个作为无意识结构的主体完全缺乏处理“内在”与“现实”之辩证关系的能力,齐泽克式的反抗资本主义体制性压迫的革命,就只能体现为对“实在界”的一种无预谋的政治行动介入。
关键词
齐泽克
存在论
“内在
”与“
现实”
的分裂
穿越意识形态幻象
革命空间
分类号
B089.1 [哲学宗教—哲学理论]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内在现实”的退守与张狂——论海派文学中的爱情主题
王敏
《烟台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6
0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主体、他者与革命——齐泽克的存在论预设与革命空间设定
马蕾
《长江论坛》
2024
0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