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从马克思的东方社会理论到“冲击-反应”论——考察毛泽东的国情观与革命论的一个视角 被引量:1
1
作者 王四达 《江苏行政学院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12年第2期5-9,共5页
"冲击-反应"论是近现代西方学者包括马克思以中国国情为依据分析中国社会现代化进程的一种观点。中国革命的导师毛泽东对中国国情的分析就明显受到马克思中国观的影响,其观点与"冲击-反应"论亦存在着某种程度的相... "冲击-反应"论是近现代西方学者包括马克思以中国国情为依据分析中国社会现代化进程的一种观点。中国革命的导师毛泽东对中国国情的分析就明显受到马克思中国观的影响,其观点与"冲击-反应"论亦存在着某种程度的相似。但在近现代中国革命任务的问题上,毛泽东却在当时苏联的影响下得出了自己的结论。这使他的革命论与马克思的社会革命理论、世界历史理论与东方社会理论存在着一定的偏差,并影响了建国后的政治实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克思东方社会理论 “冲击-反应”论 毛泽东 国情观 革命论
下载PDF
“冲击—反应论”与马克思的中国观 被引量:3
2
作者 曾亚雄 《江汉论坛》 CSSCI 北大核心 2003年第9期52-55,共4页
本文在梳理“冲击—反应论”源流的基础上,对质疑该论的各种观点进行评析,认为“冲击—反应论”既是马克思的世界历史理论与东方社会理论的逻辑结果,也符合中国近代社会变革的具体实际。
关键词 近代中国 近代西方 “冲击-反应论” 马克思 中国观
下载PDF
中国近代社会思潮的转变——以“格式塔”理论的“冲击-反应”模式为中心
3
作者 付磊 《时代人物》 2020年第34期26-28,共3页
中国近代社会思潮纷繁复杂,交替嬗变,中国历代社会实在是难与其相提并论。这是因为近代初西潮冲击而形成的一种独特局面,费正清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冲击-反应”模式,即“西方中心观”,另还有学者从中国自身的角度分析了其惰性的原因。运... 中国近代社会思潮纷繁复杂,交替嬗变,中国历代社会实在是难与其相提并论。这是因为近代初西潮冲击而形成的一种独特局面,费正清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冲击-反应”模式,即“西方中心观”,另还有学者从中国自身的角度分析了其惰性的原因。运用“格式塔”理论的整体性原则以“冲击-反应”模式为中心,从中国近代社会思想的转变来看待中国近代社会进步的原因,在尽力摒弃偏见的同时坚持人类命运共同体的立场,重识中国近代社会思想的转变的同时建构中国近代社会发展的新框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格式塔”理论 “冲击-反应”模式 近代思潮
下载PDF
涌动的东亚——明清易代时期东亚政治行为体的身份认同 被引量:12
4
作者 李扬帆 《国际政治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0年第3期126-150,共25页
19世纪后半期,看似由西方冲击导致的中国朝贡体制的瓦解其实有其内在动因。从身份认同的角度而言,因为明清易代的冲击,东亚主要政治行为体无论是对自身还是相互的认识,均经历了一个迷失和重新认同的过程。这个过程对传统朝贡体制的稳固... 19世纪后半期,看似由西方冲击导致的中国朝贡体制的瓦解其实有其内在动因。从身份认同的角度而言,因为明清易代的冲击,东亚主要政治行为体无论是对自身还是相互的认识,均经历了一个迷失和重新认同的过程。这个过程对传统朝贡体制的稳固产生了消解作用,而且这是一个自发的过程,与欧洲(西方)无关。17世纪东亚国际关系的波动其压力来自中国本土的政治权力变迁。尽管最终清朝取得正统地位,恢复了传统东亚朝贡体系,但它只是掩盖了以后继续会导致东亚巨变的内在动因:日本和朝鲜自此已经不再真正尊崇这个体系,而被迫皈依清朝的晚明遗民也将反清复明作为一个隐性的政治目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区与国别政治 东亚国际关系 身份认同 明清易代 “冲击-反应”模式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