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0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几乎无事的悲剧─—鲁迅小说悲剧特征的审美探视
1
作者 王旭 《阜阳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1999年第3期70-74,共5页
关键词 祥林嫂 “几乎无事的悲剧” 鲁迅小说 悲剧特征 《鲁迅全集》 悲剧人物 《伤逝》 《祝福》 鲁四老爷 人民文学出版社
下载PDF
论鲁迅的悲剧观
2
作者 张恒学 《云梦学刊》 2008年第4期88-92,共5页
鲁迅虽然没有留下专门的悲剧美学著作,没有建立起自己的悲剧理论体系,但是,在他的许多作品和言论中,却表现出深刻、精辟的悲剧美学见解,形成了自己独到的悲剧观念。他批评中国文人缺乏正视现实的勇气,在文艺上只能去炮制瞒和骗的作品,... 鲁迅虽然没有留下专门的悲剧美学著作,没有建立起自己的悲剧理论体系,但是,在他的许多作品和言论中,却表现出深刻、精辟的悲剧美学见解,形成了自己独到的悲剧观念。他批评中国文人缺乏正视现实的勇气,在文艺上只能去炮制瞒和骗的作品,这也是中国缺少真正悲剧作品的原因之一;他批判了文艺上虚假的乐观主义、庸俗的大团圆主义,指出这是中国国民性弱点的反映;他提出了"几乎无事的悲剧"的观点,使他的悲剧思想更具有了现实主义的深度;等等。鲁迅悲剧思想和悲剧创作是我们永远值得珍视的精神财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悲剧观念 “几乎无事的悲剧” 现实主义精神
下载PDF
说不尽的苍凉──张爱玲小说悲剧意识独特性探析 被引量:2
3
作者 金晖 《浙江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1998年第4期67-71,共5页
张爱玲小说的“悲剧性”同一般意义上的“悲剧”有着很不相同的内涵。张爱玲以其对生命本体、人生价值深刻的认识和睿智的剖析,在个人、人生以及超越人生的三个层面上.从自己的身世乃至普通凡俗人的感性里,咀嚼出浓稠的人生悲凉的况... 张爱玲小说的“悲剧性”同一般意义上的“悲剧”有着很不相同的内涵。张爱玲以其对生命本体、人生价值深刻的认识和睿智的剖析,在个人、人生以及超越人生的三个层面上.从自己的身世乃至普通凡俗人的感性里,咀嚼出浓稠的人生悲凉的况味,使其小说在“苍凉”的氛围中始终流贯着强烈、明晰而独特的“悲剧意识”.这是张爱玲小说一种别样的魅力.值得我们进一步分析探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张爱玲小说 悲剧意识 独特性 “几乎无事的悲剧” 《金锁记》 现代文明 悲剧意味 人性 探析 《倾城之恋》
下载PDF
巴金: 凡人悲剧三重奏
4
《山东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1997年第3期46-52,共7页
巴金:凡人悲剧三重奏吕汉东具有强烈现代忧患意识和人道主义精神的巴金,把他从黑暗社会和痛苦人生中所感受到的忧郁性情感对象化,为我们贡献了一系列悲剧作品。在他的凡人悲剧系列作品中,从反封建的总主题出发,塑造了周如水、高觉... 巴金:凡人悲剧三重奏吕汉东具有强烈现代忧患意识和人道主义精神的巴金,把他从黑暗社会和痛苦人生中所感受到的忧郁性情感对象化,为我们贡献了一系列悲剧作品。在他的凡人悲剧系列作品中,从反封建的总主题出发,塑造了周如水、高觉新、汪文宣等好到无用者的悲剧形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凡人悲剧 巴金 悲剧典型 高觉新 “几乎无事的悲剧” 汪文宣 忧郁情绪 封建礼教 悲剧命运 中西文化
下载PDF
烦恼即菩提 《红楼梦》与庄、禅谈片
5
作者 王学钧 《明清小说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1999年第1期20-26,共7页
关键词 《红楼梦》 林黛玉 贾宝玉 象征性结构 写实性 菩提 甄士隐 “相” 太虚幻境 “几乎无事的悲剧”
下载PDF
凝望与倾诉──评关仁山的小说创作 被引量:1
6
作者 黄发有 《小说评论》 CSSCI 北大核心 1998年第3期71-75,共5页
关键词 关仁山 作家 《苦雪》 雪莲湾 《九月还乡》 小说 《破产》 冻土地带 “几乎无事的悲剧” 民俗文化
下载PDF
鲁迅论美的本质与范畴
7
作者 吴火 《河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1982年第4期80-88,共9页
美的本质是美的哲学所要探讨的最基本的课题。鲁迅在他的著作中,并没有专门对这个问题做过论述,我们只能从散见在他各种著作中的意见,做一些综合的窥测。 鲁迅在《摩罗诗力说》一文中,以热情洋溢的笔触,介绍英国诗人雪莱(P·B·... 美的本质是美的哲学所要探讨的最基本的课题。鲁迅在他的著作中,并没有专门对这个问题做过论述,我们只能从散见在他各种著作中的意见,做一些综合的窥测。 鲁迅在《摩罗诗力说》一文中,以热情洋溢的笔触,介绍英国诗人雪莱(P·B·Shelley,1792—1822),“怀抱无量之希望信仰,暨无穷之爱,穷追不舍”,而“与旧习对立,更张破坏,无稍假借”。他说: “修黎(按即雪莱)者,神思之人,求索而无止期,猛进而不退转,浅人之所观察,殊莫可得其渊深。若能真识其人,将见品性之卓,出于云间,热诚勃然,无可阻遏。自趁其神思而奔神思之乡,此其为乡,则爰有美之本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鲁迅 美的本质 车尔尼雪夫斯基 “几乎无事的悲剧” 喜剧性 美的范畴 现实美 美的形态 美学 审美理想
下载PDF
从发生心理学角度着鲁迅的思维倾向
8
作者 森文 《乌鲁木齐职业大学学报》 1995年第Z2期70-73,共4页
一代伟人鲁迅为我们留下了一笔丰厚的文化遗产。他的人格魅力、他毕生对民众的“哀其不幸”与“怒其不争”、他对国民性的深刻洞察等等都是这份遗产的组成部分。今天,当我们研究鲁迅先生的生平及著作时,首先面对的是这样一个问题:为什... 一代伟人鲁迅为我们留下了一笔丰厚的文化遗产。他的人格魅力、他毕生对民众的“哀其不幸”与“怒其不争”、他对国民性的深刻洞察等等都是这份遗产的组成部分。今天,当我们研究鲁迅先生的生平及著作时,首先面对的是这样一个问题:为什么鲁迅毕生的思想和创作都是围绕着民众、社会、国民性这样一些问题而展开?这种对民间性、国民性的思维倾向或偏向源自何处?这是理解鲁迅及其作品的关键问题之一。要解答这个问题,就必须从发生心理学角度追本求源,去追溯那个时代、那个地方还有那个家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鲁迅 心理学角度 集体无意识 国民性 思维倾向 职业大学学报 乌鲁木齐 “几乎无事的悲剧” 人格魅力 思想和创作
下载PDF
和平时期的怅惘
9
作者 舒芜 《文艺争鸣》 CSSCI 1994年第3期36-37,共2页
《文艺争鸣》的“世纪印象”专栏要我写稿,题目太大,从来没有想过,只好现想现写,写到哪里是哪里。 20世纪的大事件很多,我是1922年生的,我赶上的大事件,首先是抗战。我们这一代,被称为“抗战中成长的”。抗战八年的印象,可以算是我对这... 《文艺争鸣》的“世纪印象”专栏要我写稿,题目太大,从来没有想过,只好现想现写,写到哪里是哪里。 20世纪的大事件很多,我是1922年生的,我赶上的大事件,首先是抗战。我们这一代,被称为“抗战中成长的”。抗战八年的印象,可以算是我对这个世纪的最初的印象。加上紧接着的三年解放战争,这十一年的战争时期的印象,非常深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和平时期 战争时期 文化大革命 “几乎无事的悲剧” 解放战争 20世纪 大事件 战争与和平 高中学生 苏联解体
原文传递
为什么编这本书
10
作者 邵燕祥 《文学自由谈》 CSSCI 1997年第5期21-27,共7页
为什么编这本书邵燕祥三十年过去,真的是时过境迁了。《人生败笔》里涉及的人事,来自历史的,都应返还历史了。编这本书,既不是再为个人哓哓不休地辩诬,更无须纠缠于一个单位运动中各阶段各个组织和个人的是非功过了。如果只是辩诬... 为什么编这本书邵燕祥三十年过去,真的是时过境迁了。《人生败笔》里涉及的人事,来自历史的,都应返还历史了。编这本书,既不是再为个人哓哓不休地辩诬,更无须纠缠于一个单位运动中各阶段各个组织和个人的是非功过了。如果只是辩诬,那么在“定案材料”后面附上一份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我批评 申辩材料 资产阶级 毛泽东思想 修正主义路线 “几乎无事的悲剧” 毛主席 大字报 政治运动 大批判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