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31,892篇文章
< 1 2 250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近年国内“分析的马克思主义”学派研究综述 被引量:2
1
作者 董兴杰 张红兵 《燕山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6年第2期16-20,共5页
十余年来,国内学术界对“分析的马克思主义”学派的研究取得了一批成果。本文就国内学者关于该学派定义、产生背景、重要特征、理论成果的探讨及对该学派的评析等方面做一综述。并在此基础上,尝试性地提出了今后的研究路径。
关键词 “分析的马克思主义” 西方马克思主义 研究综述
下载PDF
“分析的马克思主义”学派的阶级理论及其借鉴意义
2
作者 董兴杰 才华 《邢台学院学报》 2005年第1期55-58,共4页
“分析的马克思主义”作为当今世界极具活力的新马克思主义学派之一,在阶级划分、剥削理论、阶级结构、大众政治等四个方面对马克思主义阶级论在当代的适用与发展进行了探索。该学派将前沿社会科学分析方法应用于马克思主义研究的思路... “分析的马克思主义”作为当今世界极具活力的新马克思主义学派之一,在阶级划分、剥削理论、阶级结构、大众政治等四个方面对马克思主义阶级论在当代的适用与发展进行了探索。该学派将前沿社会科学分析方法应用于马克思主义研究的思路也给我们的马克思主义理论创新提供了有益的启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分析的马克思主义”学派 阶级理论 马克思主义学派 “大众政治”理论 赖特
下载PDF
“分析的马克思主义”历史唯物主义理论研究——以柯亨的历史理论为中心
3
作者 何京 《经济研究导刊》 2012年第16期192-193,共2页
"分析的马克思主义"的创立者及主要代表人物柯亨把历史唯物主义理解为围绕不断提高生产力的发展水平与生产力发展水平的不断提高,人类各项活动不断开展以及随之不断展开的过程。由于柯亨把生产力作为他所理解的历史唯物主义... "分析的马克思主义"的创立者及主要代表人物柯亨把历史唯物主义理解为围绕不断提高生产力的发展水平与生产力发展水平的不断提高,人类各项活动不断开展以及随之不断展开的过程。由于柯亨把生产力作为他所理解的历史唯物主义的核心,且在他的论述中,生产力在历史中经历了一个由低到高逐渐发展的过程,这种变化类似于生物的进化。因此,把他所理解的历史唯物主义称为生产力进化史的历史唯物主义。对于作为生产力发展史的历史唯物主义,柯亨认为,一是把生产力的发展置于社会历史的中心并不意味着是一位"技术决定论者";二是生产力在解释社会历史现象中的作用应该受到限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分析的马克思主义” 历史唯物主义 柯亨
下载PDF
“分析的马克思主义”对中国学界的启示 被引量:3
4
作者 李旸 《云梦学刊》 2020年第4期54-61,共8页
英美"分析的马克思主义"被公认为当代西方最有影响力的马克思主义学派之一,也是当前西方学界为数不多的仍处于活跃期的马克思主义理论思潮,其理论成果自20世纪80年代起在国内学界得到译介,经过数十年的传播、研究与对话,已在... 英美"分析的马克思主义"被公认为当代西方最有影响力的马克思主义学派之一,也是当前西方学界为数不多的仍处于活跃期的马克思主义理论思潮,其理论成果自20世纪80年代起在国内学界得到译介,经过数十年的传播、研究与对话,已在国内学界产生了不容忽视的影响。这一学派对中国学界的启示主要有以下四个方面:一是将分析方法应用于马克思主义研究;二是科学认识社会主义与市场的关系;三是坚持和捍卫社会主义平等主义;四是从规范角度为社会主义作出辩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分析的马克思主义 方法论 社会主义 政治哲学
下载PDF
道德价值的历史辩证法境遇——肖恩·塞耶斯《马克思主义与人性》对“分析的马克思主义”的批判
5
作者 王为全 周耕 《长白学刊》 北大核心 2010年第4期11-14,共4页
分析的马克思主义在知性思维方式下,在二元对立的"假设"下曲解了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内在辩证法,因而形成了对马克思主义理论中道德价值作用的忽略。塞耶斯对此从马克思的历史主义方法出发,立足于马克思的历史辩证法,实现了对分... 分析的马克思主义在知性思维方式下,在二元对立的"假设"下曲解了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内在辩证法,因而形成了对马克思主义理论中道德价值作用的忽略。塞耶斯对此从马克思的历史主义方法出发,立足于马克思的历史辩证法,实现了对分析的马克思主义所存在的理论分析的批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道德价值 分析的马克思主义 历史辩证法
下载PDF
“分析的马克思主义”评析
6
作者 孔圣根 《马克思主义与现实》 CSSCI 1993年第3期98-106,共9页
70年代以后,当许多曾经盛极一时的西方马克思主义派别纷纷衰落时,兴起了一个新的派别。英美一批哲学家用分析哲学的方法和原则,结合当代资本主义社会实际研究马克思的思想,形成了“分析的马克思主义”派。在西方,人们对这一派别众说纷纭... 70年代以后,当许多曾经盛极一时的西方马克思主义派别纷纷衰落时,兴起了一个新的派别。英美一批哲学家用分析哲学的方法和原则,结合当代资本主义社会实际研究马克思的思想,形成了“分析的马克思主义”派。在西方,人们对这一派别众说纷纭,但国内的评介尚不多见,本文兹作简略评析。英国分析哲学家G·A·柯恩是“分析的马克思主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克思主义研究 马克思理论 分析哲学 西方马克思主义 历史唯物主义 唯物史观 生产力 当代资本主义 生产关系 马克思历史观
下载PDF
英美“分析的马克思主义”与马克思主义规范理论的建构——访罗德尼·佩弗教授
7
作者 李旸 《齐鲁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19年第4期65-73,共9页
罗德尼佩弗是英美“分析的马克思主义”的代表人物,也是当代道德和政治哲学领域里有影响力的学者。作为其著作《马克思主义、道德与社会正义》中文版的译者,北京大学的李旸博士于2018年5月对佩弗教授进行了访谈。在此次访谈中,佩弗教授... 罗德尼佩弗是英美“分析的马克思主义”的代表人物,也是当代道德和政治哲学领域里有影响力的学者。作为其著作《马克思主义、道德与社会正义》中文版的译者,北京大学的李旸博士于2018年5月对佩弗教授进行了访谈。在此次访谈中,佩弗教授阐释了英美“分析的马克思主义”的思想特质及其规范研究的路径选择,指明了当今建构马克思主义规范理论面临的挑战与可能,并从元伦理学的角度对“马克思与正义”的争论及马克思主义与道德的关系问题进行了回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分析的马克思主义 规范理论 正义 道德
下载PDF
“分析的马克思主义”的分析方法及其思想限制
8
作者 董芳芳 《哈尔滨师范大学社会科学学报》 2012年第2期1-5,共5页
分析马克思主义者在诠释马克思历史唯物主义的时候往往是以分析方法为出发点的,因而展开了对辩证方法的批判。尽管分析的马克思主义所主张的"分析的"方法,在实现表述的精确和论证严密方面确实具有深远的价值。但是,从整体上来... 分析马克思主义者在诠释马克思历史唯物主义的时候往往是以分析方法为出发点的,因而展开了对辩证方法的批判。尽管分析的马克思主义所主张的"分析的"方法,在实现表述的精确和论证严密方面确实具有深远的价值。但是,从整体上来看,分析的马克思主义者过于强调了思想的细节、表达的清晰、体系的完整,过分注重了微观结构和微观机制,因而忽视了思想背后的辩证的、整体的维度。事实上,马克思在从事思想研究的时候,始终重视运用主要是从黑格尔那里借用过来的辩证法。马克思所运用的辩证法不仅是理解他的理论论述的基本途径,也是完善这种理论论述以便我们思考社会的途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分析的马克思主义 分析方法 辩证方法
下载PDF
“分析的马克思主义”初探 被引量:4
9
作者 岳长龄 《现代哲学》 北大核心 1992年第2期65-70,共6页
70年代以来,在英美涌现出一批理论家,他们用当代分析哲学的原则和方法来澄清和解决马克思主义内部的理论问题,被称为“分析的马克思主义者”。这一倾向的主要代表有G·A柯亨、W·肖、J·埃尔斯特、J·罗默,PH·帕... 70年代以来,在英美涌现出一批理论家,他们用当代分析哲学的原则和方法来澄清和解决马克思主义内部的理论问题,被称为“分析的马克思主义者”。这一倾向的主要代表有G·A柯亨、W·肖、J·埃尔斯特、J·罗默,PH·帕里伊斯、A·沃斯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典马克思主义 上层建筑 经济基础 分析哲学 社会历史形态 理论问题 恩格斯 马克思主义 生产力 现实生活
下载PDF
分析哲学与“分析的马克思主义” 被引量:3
10
作者 Bob Ware 李莉 《复旦学报(社会科学版)》 1985年第4期85-89,共5页
英语国家的分析哲学如同辩证唯物主义一样,以方法见长,但又不同于辩证唯物主义,它没有一套既定的观念体系。英语国家里有许多哲学家不相信这两种哲学方法能够互相交织,互相补充。然而在最近十五年里,逐渐地有一批哲学家用分析方法来研... 英语国家的分析哲学如同辩证唯物主义一样,以方法见长,但又不同于辩证唯物主义,它没有一套既定的观念体系。英语国家里有许多哲学家不相信这两种哲学方法能够互相交织,互相补充。然而在最近十五年里,逐渐地有一批哲学家用分析方法来研究马克思主义理论,以理解西方的资本主义社会。我打算从两方面谈谈自己的看法。首先,简要地叙述分析哲学的一般特点及其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上层建筑 马克思主义理论 互相补充 资本主义社会 经济基础 资产阶级 分析哲学 生产方式 恩格斯 辩证唯物主义
下载PDF
新时期马克思主义哲学教育原则分析
11
作者 刘佳 《佳木斯职业学院学报》 2024年第4期130-132,共3页
坚守马克思主义哲学教育的原则,能够保障教育过程的稳定性,帮助学生从根本上掌握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相关内容。但目前部分教师对马克思主义哲学教育目标意识不清晰,校内缺少教育原则落实的监管体系,以及教师缺少对教法的优化研究,导致教... 坚守马克思主义哲学教育的原则,能够保障教育过程的稳定性,帮助学生从根本上掌握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相关内容。但目前部分教师对马克思主义哲学教育目标意识不清晰,校内缺少教育原则落实的监管体系,以及教师缺少对教法的优化研究,导致教育原则的落实出现了思维教条化、实践缺位化和逻辑知识化过强等一系列问题。对此,建议教师加强对马克思主义哲学教育原则的深层次研究,在理清原则规律的基础上,确认教育重点,并且严格按照其具体要求践行教育工作;还要积极开展实践方面的教学,帮助学生在实践过程中理解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含义,掌握将其应用到教育实践的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时期 马克思主义 哲学 教育原则
下载PDF
国内马克思主义全球化理论研究热点与趋势展望——基于CiteSpace知识图谱的可视化分析(1998—2023)
12
作者 朱丽君 杨蓉 《乐山师范学院学报》 2024年第7期7-16,共10页
马克思主义全球化理论明确指出了全球化发展的历史特征和可能走向,为当前我国应对全球化挑战提供了思想武器,对该议题的探讨成为我国马克思主义研究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利用CiteSpace对国内马克思主义全球化理论研究235篇文献样本进行可... 马克思主义全球化理论明确指出了全球化发展的历史特征和可能走向,为当前我国应对全球化挑战提供了思想武器,对该议题的探讨成为我国马克思主义研究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利用CiteSpace对国内马克思主义全球化理论研究235篇文献样本进行可视化分析时发现:25年来该议题在发展态势上呈波浪式摇摆趋势,并形成了一定的研究力量,但仍存在核心研究群体不稳定、期刊力量分布不均衡等问题。就研究热点而言,社会主义、世界历史、世界市场、资本主义、共产主义、逆全球化等是该领域的研究热词,学者们聚焦马克思主义全球化理论的实质和内涵、该理论视域下的逆全球化研究及其与世界主义思想的关系研究等热点议题进行深度阐释,并逐渐形成了本土化的马克思主义全球化理论研究体系,进一步推动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发展。在发展趋势上,今后围绕逆全球化和民族国家前途命运的马克思主义全球化理论研究将持续深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克思主义全球化理论 知识图谱 逆全球化
下载PDF
青少年马克思主义信仰培育的创新机制研究——以高中“青马工程”为分析对象
13
作者 陆士桢 马彬 《青年探索》 2024年第3期15-24,共10页
加强青少年马克思主义信仰培育,是巩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实现中华民族复兴伟业和推动青少年全面发展的必然之举。高中“青马工程”作为青少年理想信念教育的系统方法,有效弥补了“青马工程”实施以来在覆盖范围与衔接培养等方面的... 加强青少年马克思主义信仰培育,是巩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实现中华民族复兴伟业和推动青少年全面发展的必然之举。高中“青马工程”作为青少年理想信念教育的系统方法,有效弥补了“青马工程”实施以来在覆盖范围与衔接培养等方面的不足,真正实现了党、团、队育人一体化机制。其背后的理论意涵是对马克思主义政党政治、青少年发展观及思想政治教育的遵循,根本任务在于培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是对中国共产党人历史使命的永续传承。要推动高中“青马工程”的实践创新和可持续发展,应进一步领会悟透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充分发挥组织与协调优势,创新培养平台与课程内容;完善保障机制建设,强化校社协同培育;统筹好青少年个体与国家发展的辩证关系,发挥其政治引领的应有之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青少年 马克思主义信仰 高中“青马工程” 政治引领
下载PDF
马克思主义权力观基本观点的分析研究
14
作者 李倩 《华章》 2024年第10期0039-0041,共3页
作为党和国家政治生活中的一个核心问题,认识和理解马克思主义的权力观应从逻辑起点和当代中国化内涵两个视角分析,即研究来源基础与属性归宿的问题。在逻辑起点方面,马克思主义认为,权力是依托特定经济基础而生的上层建筑、是一种实践... 作为党和国家政治生活中的一个核心问题,认识和理解马克思主义的权力观应从逻辑起点和当代中国化内涵两个视角分析,即研究来源基础与属性归宿的问题。在逻辑起点方面,马克思主义认为,权力是依托特定经济基础而生的上层建筑、是一种实践中的社会关系,是一种人与人之间的支配与服从。而基于马克思主义关于权力的这三个基本立场、观点,结合中国的当代国情,得出的结论则是“一切权力属于人民”,因此,要形成“权为民所用”“权为党所统”“权为法所治”的权力运行格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克思主义 权力观 逻辑起点 当代价值
下载PDF
流通经济视域下的马克思主义商业资本理论分析范式再审视
15
作者 孙浩进 王仕林 《学理论》 2024年第2期41-44,共4页
2020年5月14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会会议首次提出“构建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此后,“加快形成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成为我国下一阶段经济发展的主攻方向。在这个过程中,必须重... 2020年5月14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会会议首次提出“构建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此后,“加快形成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成为我国下一阶段经济发展的主攻方向。在这个过程中,必须重视引导商业资本,使其有序地为经济格局建设服务。马克思在《资本论》第三卷第四章中对商业资本理论进行了详细阐述,包括商业资本、商业利润、产业资本的作用,产生发展条件以及流通费用的补偿问题、商业资本家的出现等方面。在形成过程中深度剖析了商业资本理论各个部分内在的关系。这对于当前我国经济体制改革,增强经济内生动力,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 商业资本理论 新发展格局 全国统一大市场
下载PDF
基于马克思主义生态观的生态文明话语分析——以习近平总书记有关“生态文明”的讲话为例 被引量:1
16
作者 刘波 苗兴伟 《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学报》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119-134,共16页
马克思主义生态观对解决当今世界范围内的生态危机具有重要的指导作用和启示意义。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指出,“生态文明建设功在当代、利在千秋。我们要牢固树立社会主义生态文明观,推动形成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现代化建设新格... 马克思主义生态观对解决当今世界范围内的生态危机具有重要的指导作用和启示意义。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指出,“生态文明建设功在当代、利在千秋。我们要牢固树立社会主义生态文明观,推动形成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现代化建设新格局”。本研究基于系统功能语言学理论,结合马克思主义生态观,以习近平总书记有关“生态文明”的讲话为研究对象,探讨马克思主义生态观在生态文明话语中的体现。研究结果表明,通过语境内各变量的运作,生态文明话语建构了生态文明建设过程中人类的责任主体位置以及参与者各要素间的和谐关系,并赋予话语较强的权威性和普及性。希望本研究能为生态文明话语分析提供一个可供参考的分析框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克思主义生态观 生态文明话语 系统功能语言学 生态话语分析
下载PDF
依托马克思主义理论指导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科学路径分析
17
作者 王春香 《产业与科技论坛》 2024年第16期58-60,共3页
马克思主义理论作为当前最具科学性的先进方法论和世界观,对于新时期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具有极大促进作用,不仅能帮助学生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还能全面提升其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实现全面发展。马克思主义... 马克思主义理论作为当前最具科学性的先进方法论和世界观,对于新时期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具有极大促进作用,不仅能帮助学生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还能全面提升其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实现全面发展。马克思主义理论在高校思政教育中的应用直接关系到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为谁培养人等问题,所以还需进行深度剖析才能真正地发挥马克思主义理论在高校思政教育中的指导作用。为此,本文探讨了如何基于大学生的思想行为特征对马克思主义理论指导下的思政教育路径进行创新,进而提升教育的实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克思主义理论 思想政治教育 社会实践 社团作用
下载PDF
从社会系统研究方法视角下分析韩礼德系统功能语言学的马克思主义观
18
作者 刘鑫 牛红亚 刘佳仪 《现代语言学》 2024年第7期772-777,共6页
随着语言学研究的深入和跨学科方法的广泛应用,韩礼德(M. A. K. Halliday)的系统功能语言学理论以其独特的视角和丰富的内涵,为语言学领域带来了新的思考。然而,系统功能语言学与马克思主义观的结合,以及这种结合在社会科学研究中的方... 随着语言学研究的深入和跨学科方法的广泛应用,韩礼德(M. A. K. Halliday)的系统功能语言学理论以其独特的视角和丰富的内涵,为语言学领域带来了新的思考。然而,系统功能语言学与马克思主义观的结合,以及这种结合在社会科学研究中的方法论意义,仍是一个待挖掘的领域。为加深语言学跨学科研究,本研究深入分析了系统功能语言学与马克思主义观的结合及其在语言学和社会科学研究中的应用,为语言学研究提供了新的理论视角,也为社会科学研究提供了新的研究方法和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会系统研究方法 韩礼德 系统功能语言学 马克思主义
下载PDF
马克思主义道德观形成的历史条件、形成基础与独特贡献——以瞿秋白为分析中心
19
作者 李中涵 陈继红 《河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84-90,共7页
道德观不但是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而且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的践行基础和典型领域。马克思主义道德观的形成具有特定的历史条件、形成基础与独特贡献。以瞿秋白为代表的中国早期马克思主义者,在践行道德观的基础上,... 道德观不但是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而且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的践行基础和典型领域。马克思主义道德观的形成具有特定的历史条件、形成基础与独特贡献。以瞿秋白为代表的中国早期马克思主义者,在践行道德观的基础上,呈现出工人阶级崛起与社会结构裂变的时代特色。在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的指导下,道德观具有深刻的内涵释义,在产生的根源、阶级属性以及基本立场上有不同的表达,并根植于一套完整的共产主义道德体系之中。马克思主义道德观认为,道德不是凭空想象出来的,而是社会建构的必然结果。道德的内涵和外延随着时代的变迁而呈现出不同的内容表达。马克思主义道德观的形成,鞭挞了中国封建社会道德的虚伪性,对资产阶级道德的欺诈性进行了批判,奠定了中国式无产阶级道德观的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克思主义 道德观 瞿秋白 中国化
下载PDF
新时代青年大学生马克思主义信仰状况和塑造对策--以陕西8所高校调查分析为例
20
作者 胡江南 《太原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4年第2期84-96,共13页
马克思主义信仰是凝聚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和推动中国式现代化建设磅礴力量的价值核心和精神魂脉。面向陕西8所高校1003名大学生进行马克思主义信仰问卷调查,运用SPSSPRO量化处理数据和实证分析的研究发现,新时代青年大学生马克思主义... 马克思主义信仰是凝聚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和推动中国式现代化建设磅礴力量的价值核心和精神魂脉。面向陕西8所高校1003名大学生进行马克思主义信仰问卷调查,运用SPSSPRO量化处理数据和实证分析的研究发现,新时代青年大学生马克思主义信仰整体状况较佳,但在性别、学校、专业等具体层面差异显著,少数学生存在信仰多元化、功利化、淡化甚至动摇现象。弱化致因包括:国际共产主义运动情势兴而未强,马克思主义信仰感召程度弱;市场逻辑重构主体价值,“集体为重”易向“个己优先”;西方意识形态网络渗透侵蚀,主流价值遭受错误思潮消解;高校马克思主义信仰塑造存在不足,信仰生发、孕育空间受限。高校要遵循辩证原则,创设“知—情—意—行”四维贯通的信仰塑造内容,构筑主体承领、孕育和塑造客体信仰的实践路径,增强价值引领成效,筑牢学生信仰之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时代 青年大学生 马克思主义信仰 实证调查 SPSSPRO分析 塑造对策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50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