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应用双侧乳内动脉实施“分站式”冠状动脉血运重建术治疗多支血管病变的安全性和有效性研究 被引量:1
1
作者 吴松 凌云鹏 +4 位作者 傅元豪 张鲁锋 郭丽君 高炜 万峰 《中国循环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5期424-428,共5页
目的:探讨应用双侧乳内动脉(BITA)经左前外侧小切口实施"分站式"冠状动脉血运重建术(HCR)治疗冠状动脉多支血管病变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方法:选取2014-05至2017-05期间在我院应用BITA经左前外侧小切口实施"分站式"HC... 目的:探讨应用双侧乳内动脉(BITA)经左前外侧小切口实施"分站式"冠状动脉血运重建术(HCR)治疗冠状动脉多支血管病变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方法:选取2014-05至2017-05期间在我院应用BITA经左前外侧小切口实施"分站式"HCR治疗冠状动脉多支血管病变的65例患者,为BITA-HCR组;选取同一术者同期应用单侧乳内动脉(SITA)经左前外侧小切口实施HCR治疗冠状动脉多支血管病变的96例患者,作为SITA-HCR组。比较两组患者围手术期情况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BITA-HCR组和SITA-HCR组的冠状动脉搭桥数[(2.2±0.5)支vs(1.0±0.0)支,P<0.0001]、微创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MIDCAB)手术时间[(204.6±28.7)min vs(147.9±31.6)min,P=0.004]、置入支架数[(1.90±0.67)枚vs(2.40±0.49)枚,P=0.0472]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两组的外科手术后总引流量[(520.1±120.3)ml vs(532.2±350.3)ml,P=0.703]、输注红细胞例数[5(7.7%) vs 8(8.3%),P=0.484]、机械通气时间[(7.7±3.2)h vs(6.9±2.3)h,P=0.1373]、总住院时间[(12.7±3.2)d vs(13.7±3.6)d,P=0.5976]等方面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前冠状动脉造影证明,两组均未见桥血管吻合口狭窄、闭塞情况。术后平均随访1个月,两组患者无死亡、心绞痛或心肌梗死发生。结论:BITA用于经左前外侧小切口实施"分站式"HCR治疗冠状动脉多支血管病变,即可对左冠状动脉系统再血管化中实现全动脉化,也相应减少支架的应用,避免了大隐静脉桥的使用,其早期的临床结果显示安全性和可行性满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创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 “分站式”血运重建 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