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多民族共享文化与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刘三姐”文化的多重叙事和实践路径——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广西实践系列之二 |
郝国强
戚可夫
赵新欣
李星莹
|
《南宁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
2023 |
10
|
|
2
|
“刘三姐”文化:从岭南民间文化符号到中华文化符号的情感纽带 |
任旭彬
|
《南宁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
2023 |
1
|
|
3
|
舞台与电影艺术中“刘三姐”的比较研究 |
杨雪团
|
《视听》
|
2023 |
0 |
|
4
|
运用各民族共有共享的中华文化符号和形象推广普及国家通用语言文字的实践路径——以“刘三姐”文化为例 |
杨军
戚可夫
|
《南宁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
2023 |
7
|
|
5
|
“刘三姐”作为象征符号的演变与重构 |
李慧
|
《中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
2007 |
6
|
|
6
|
民俗文化旅游品牌战略研究——以“刘三姐”文化旅游为例 |
吴晓山
|
《特区经济》
北大核心
|
2010 |
8
|
|
7
|
文化产业发展中民族文化品牌的开发利用——以广西民族文化品牌“刘三姐”为例 |
刘开娥
滕志朋
|
《法制与经济》
|
2012 |
2
|
|
8
|
歌仙“刘三姐”考究 |
陈辉
高翔
|
《音乐创作》
北大核心
|
2016 |
0 |
|
9
|
“刘三姐”歌谣何以实现跨文化传唱——论共性记忆与共同情感交织中的共同体形塑 |
周信杉
罗江华
李献庆
|
《广西民族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
2021 |
10
|
|
10
|
跨媒介性·审美治理性·审美资本化:“刘三姐”形象的生成机制 |
韦肖梅
魏宏远
|
《齐齐哈尔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
2021 |
2
|
|
11
|
论“刘三姐”传说的起源与流播 |
王亚伟
|
《钦州学院学报》
|
2013 |
1
|
|
12
|
新中国“刘三姐”研究70年 |
谢金娇
|
《广西社会科学》
CSSCI
|
2019 |
2
|
|
13
|
打造旅游品牌,传承刘三姐文化——以“刘三姐”文化数字化浮雕工艺品开发研究为例 |
张欣娜
|
《河池学院学报》
|
2019 |
3
|
|
14
|
“刘三姐”在新加坡的传播与形象研究 |
关熔珍
|
《文化与传播》
|
2022 |
1
|
|
15
|
民族文化品牌“刘三姐”的全媒体传播探析 |
林雪娜
|
《视听》
|
2022 |
1
|
|
16
|
“刘三姐”——壮汉民族文化交融结出的硕果 |
杨宁宁
|
《民族文学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
2003 |
5
|
|
17
|
中国“新传说”的创造与流传——冷战时期“刘三姐”的北上和南下 |
秦翼
|
《当代电影》
CSSCI
北大核心
|
2022 |
0 |
|
18
|
“刘三姐歌谣”考辨——兼谈作为非遗的“刘三姐歌谣”的保护与传承 |
韦杨波
|
《河池学院学报》
|
2014 |
5
|
|
19
|
《刘三姐》的情 《刘三姐》的爱——记著名表演艺术家黄婉秋 |
景喜
方明
|
《电影评介》
北大核心
|
1995 |
0 |
|
20
|
作为语境的艺术:以“刘三姐歌”为例 |
范秀娟
|
《广西科技师范学院学报》
|
2016 |
0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