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92篇文章
< 1 2 10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科学-技术关联对高技术产业创新绩效的影响研究——对外技术依存度的调节作用
1
作者 马亚雪 巴志超 +1 位作者 曹祯庭 孙建军 《情报学报》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7期839-849,共11页
高技术产业是推动创新型国家建设的支柱产业,如何提升高技术产业创新绩效是优化经济结构、提高国家产业竞争力亟须解决的关键问题。高技术产业发展离不开科技协同创新的支撑,本研究以中国高技术产业为样本,采用科学论文与专利文献代表... 高技术产业是推动创新型国家建设的支柱产业,如何提升高技术产业创新绩效是优化经济结构、提高国家产业竞争力亟须解决的关键问题。高技术产业发展离不开科技协同创新的支撑,本研究以中国高技术产业为样本,采用科学论文与专利文献代表科学与技术,提出面向特定产业的科学论文与专利文献映射方法,从知识内容关联层面测度中国高技术产业科学-技术关联程度,利用面板模型实证分析科学-技术关联对中国高技术产业创新绩效的影响机制,探究对外技术依存度在科学-技术关联与高技术产业创新绩效关联关系间的调节作用。研究结果表明:①17个中国高技术产业的科学-技术关联程度均相对较低,不同领域高技术产业的科学-技术关联演化特征存在差异;②科学-技术关联与高技术产业创新绩效之间呈现倒U形关系;③对外技术依存度对科学-技术关联与高技术产业创新绩效的倒U形关系具有负向调节作用。本研究可以为政府部门制定科技创新发展规划和技术引进政策、中国高技术产业关联科研机构和企业选择并调整创新方向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科学-技术关联 高技术产业 创新绩效 对外技术依存度
下载PDF
“技术-组织-环境”因素联动对企业数字创新的影响——基于新一代信息技术企业的QCA分析
2
作者 李钧 段帅航 王振源 《科技管理研究》 CSSCI 2024年第11期131-140,共10页
基于“技术-组织-环境”(TOE)框架,使用沪深A股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上市企业数据,通过模糊集定性比较分析(fsQCA)方法探寻技术、组织与环境3个层面7个前因条件对企业数字创新的影响。研究发现。(1)企业通过多因素联动实现数字创新,存在4... 基于“技术-组织-环境”(TOE)框架,使用沪深A股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上市企业数据,通过模糊集定性比较分析(fsQCA)方法探寻技术、组织与环境3个层面7个前因条件对企业数字创新的影响。研究发现。(1)企业通过多因素联动实现数字创新,存在4类能够产生高水平数字创新的组态,即技术环境联动的学习转化型、技术环境联动的捕获突破型、技术环境联动的协调开拓型和技术支持的自驱求变型;(2)企业吸收能力在实现高水平数字创新中发挥着重要作用,感知能力则在一定程度上可以替代外部环境对于企业的正向影响作用,环境要素中对数字创新起主要推动作用的是市场竞争程度;(3)缺失数字基础设施、高层次人才、感知能力、吸收能力这4个因素对非高水平数字创新的形成有着相对普遍的作用。因此政府应进一步优化市场竞争与政府支持的动态协同机制,构建企业良好的数字创新环境;新一代信息技术企业则应遵循系统性原则,结合自身优势和外部环境选择提升数字创新绩效的模式,并要积极培育支撑组织数字创新的动态能力,以提升企业创新效率和创新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字创新 新一代信息技术企业 “技术-组织-环境”(TOE)框架 模糊集定性比较分析
下载PDF
大学-产业-政府关系与创新模式的变革 被引量:6
3
作者 刘志铭 殷保达 《当代经济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0期55-59,共5页
在知识成为资本的条件下,知识生产方式的变化使创新的机制发生改变。传统的单向线性创新已经演变为互动的、非线性创新,而区域创新的绩效越来越取决于区域内大学、产业与政府间的互动程度及知识在各机构之间的流动和扩散,大学则逐渐成... 在知识成为资本的条件下,知识生产方式的变化使创新的机制发生改变。传统的单向线性创新已经演变为互动的、非线性创新,而区域创新的绩效越来越取决于区域内大学、产业与政府间的互动程度及知识在各机构之间的流动和扩散,大学则逐渐成为区域创新的组织者和核心。大学、产业与政府的新型关系对于提升区域竞争力是至为关键的,对推进我国自主创新也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学-产业-政府关系 创新机制 三螺旋 自主创新
下载PDF
大学-产业-政府三螺旋创新模式——亨利·埃茨科维兹《三螺旋》评介 被引量:103
4
作者 周春彦 《自然辩证法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06年第4期75-77,82,共4页
目前在我国发挥区域优势,实现自主创新无疑具有重要意义。然而,如何才能实现自主创新———包括实现自主创新的条件和模式是什么?关键是什么?自主创新与非自主创新的根本区别在哪里?美国学者亨利.埃茨科维兹由麻省理工学院和波士顿地区... 目前在我国发挥区域优势,实现自主创新无疑具有重要意义。然而,如何才能实现自主创新———包括实现自主创新的条件和模式是什么?关键是什么?自主创新与非自主创新的根本区别在哪里?美国学者亨利.埃茨科维兹由麻省理工学院和波士顿地区、斯坦福大学和硅谷两个案例出发而得出的“三螺旋”理论,可能会给研究高技术区域创新带来灵感和启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学-产业-政府三螺旋创新模式 创业型大学 区域创新 三螺旋空间 风险资本
下载PDF
基于协同创新的大学-产业合作平台集成化模式研究 被引量:3
5
作者 张豪 丁云龙 杜兰 《科技进步与对策》 CSSCI 北大核心 2014年第8期58-62,共5页
大学—产业合作平台是促进合作发生与持续进行的功能性组织。要素视角下的协同创新弱化了组织边界对要素流动的限制,强调机制上的创新,对合作平台的功能提出了新要求。从合作关系视角对宏观意义上合作平台的功能需求进行了阐释,以需求... 大学—产业合作平台是促进合作发生与持续进行的功能性组织。要素视角下的协同创新弱化了组织边界对要素流动的限制,强调机制上的创新,对合作平台的功能提出了新要求。从合作关系视角对宏观意义上合作平台的功能需求进行了阐释,以需求定位功能,以功能设计机制。最后以"产业技术研究院"这一新兴实体平台的设计及运行为案例,总结了大学—产业合作平台的功能集成化模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学-产业合作平台 产业技术研究院 协同创新 集成模式
下载PDF
京津冀县域人口-土地-产业要素耦合测度及空间分异 被引量:15
6
作者 方方 《世界地理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期51-59,共9页
人口、土地、产业是区域发展的核心要素,三要素的变化趋势及其耦合匹配程度,直接影响区域可持续发展能力。应用要素评价模型与耦合协调度模型,以京津冀147个县域为样本,分析了2000年、2008年和2015年人口、土地、产业要素发展格局及其... 人口、土地、产业是区域发展的核心要素,三要素的变化趋势及其耦合匹配程度,直接影响区域可持续发展能力。应用要素评价模型与耦合协调度模型,以京津冀147个县域为样本,分析了2000年、2008年和2015年人口、土地、产业要素发展格局及其耦合协调格局,揭示了京津冀县域人口-土地-产业要素耦合的空间分异规律。研究表明:京津冀县域人口、土地、产业要素发展格局空间差异显著,京津及其周边县域具有较强的人口集聚能力与较高的产业发展水平,土地资源禀赋较为丰富,土地投入产出能力较强,是人口、土地、产业指数的高值区;低值区主要分布在冀北坝上高原与太行山山脉地区,人口集聚能力较弱,土地投入产出能力较低;中值区与次低值区覆盖县域数量最多,主要分布在河北平原地区。随着人口要素的流动、产业的空间集聚与经济发展水平的提升,京津冀县域人口-土地-产业耦合协调格局表现出一定的交替演化特征,其中,京津及环京津地区部分县域为人口-土地-产业要素耦合协调度的高值区,次高值区以石家庄、邢台、邯郸等地为中心,呈现出多个团块状集聚分布格局,中值区主要分布在冀中南次高值区周围,冀北地区耦合协调程度最低。最后,应用聚类分析方法,将京津冀县域划分为五种耦合类型,并提出不同类型区未来的发展路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口-土地-产业要素 耦合 空间分异 县域单元 京津冀
下载PDF
“主体-技术”协同视角下的战略性新兴产业创新网络分类研究——以新能源汽车产业为例 被引量:5
7
作者 郭燕青 何地 《工业技术经济》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4期146-152,共7页
本文以"主体-技术"协同视角来分析战略性新兴产业创新网络形成的内在机理和分类模式。在结合2-模网络理论基础上,从核心技术和创新主体两个维度出发,将战略性新兴产业创新网络分为单核心实验室型、单核心产业链型、单核心辅... 本文以"主体-技术"协同视角来分析战略性新兴产业创新网络形成的内在机理和分类模式。在结合2-模网络理论基础上,从核心技术和创新主体两个维度出发,将战略性新兴产业创新网络分为单核心实验室型、单核心产业链型、单核心辅助型、单核心复合型、多核心实验室型、多核心产业链型、多核心辅助型和多核心复合型。同时,以中国新能源汽车产业为例,通过实证分析发现:除了单核心辅助型和多核心辅助型之外,其它6种模式均存在,并进一步对其创新网络的分类模式及相关特征进行了全面分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战略性新兴产业 创新网络 分类体系 2-模网络 新能源汽车产业
下载PDF
产业技术创新平台系统模型框架与构成要素分析 被引量:13
8
作者 汪志波 《科技管理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1期17-20,共4页
在分析产业技术创新平台内涵和特征基础上,基于系统结构与创新过程的视角,构建了产业技术创新平台系统模型的基本框架,研究了创新平台系统的资源配置功能、系统目标、输入输出与环境。探讨了平台各系统之间的紧密联系,认为平台决策、技... 在分析产业技术创新平台内涵和特征基础上,基于系统结构与创新过程的视角,构建了产业技术创新平台系统模型的基本框架,研究了创新平台系统的资源配置功能、系统目标、输入输出与环境。探讨了平台各系统之间的紧密联系,认为平台决策、技术知识创新、成果转化与扩散、监测与评价等是产业技术创新平台不同系统之间协同作用的集成体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技术创新 产业技术创新平台 系统模型框架 构成要素
下载PDF
基于P-TRM的中国稀土产业技术创新的政策演化路径研究 被引量:3
9
作者 王昶 刘雅琳 +1 位作者 耿红军 左绿水 《中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3年第3期89-101,共13页
稀土被称为“工业维生素”,已成为全球各国资源争夺和技术竞争的焦点。我国是稀土资源大国,政府高度重视稀土产业技术的创新,出台了系列创新政策以推动中国从稀土大国向稀土强国转变。收集1978—2021年国家层面颁布的63份与稀土产业相... 稀土被称为“工业维生素”,已成为全球各国资源争夺和技术竞争的焦点。我国是稀土资源大国,政府高度重视稀土产业技术的创新,出台了系列创新政策以推动中国从稀土大国向稀土强国转变。收集1978—2021年国家层面颁布的63份与稀土产业相关的创新政策文本,结合内容分析法,构建政策-技术路线图(P-TRM)分析框架,剖析稀土产业技术创新的政策演化历程与路径。研究发现:从创新政策工具来看,稀土产业创新政策工具呈现出进入阶段以结构型创新政策工具为主,到逐步追赶阶段结构型与功能型创新政策工具同时发力,再到跨越阶段由功能型创新政策工具占据主导的演进趋势;从政策作用技术环节来看,从进入阶段主要发力于原材料制备技术,到逐步追赶阶段聚焦关键部件加工和终端产品制造技术,最后跨越阶段延伸到废弃产品循环利用技术,呈现出从关注单一技术环节到全技术链的演进趋势;从政策演化路径来看,稀土产业创新政策随着稀土产业创新生态的演变而变化,不断完善稀土产业创新生态系统,促进稀土全产业链技术的创新。最后,针对中国稀土产业技术创新政策的优化提出政策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稀土产业 政策-技术路线图 技术创新 政策演化路径
下载PDF
构建“孵化-加速”创新服务体系 策动新兴海洋产业发展 被引量:3
10
作者 李晓峰 叶火杰 《企业经济》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期123-126,共4页
新兴海洋产业与技术创新紧密相连,加快其成熟是促进海洋经济发展的关键。构建"孵化-加速"创新服务体系,有助于整合区域创新资源,提高创新效率,从而加速新兴海洋产业发展。"孵化-加速"体系具有多元的理论渊源,当代... 新兴海洋产业与技术创新紧密相连,加快其成熟是促进海洋经济发展的关键。构建"孵化-加速"创新服务体系,有助于整合区域创新资源,提高创新效率,从而加速新兴海洋产业发展。"孵化-加速"体系具有多元的理论渊源,当代技术创新和战略新兴产业竞争的内在属性、企业成长理论和科技企业孵化器、加速器的理论演变与实践发展都为之提供了理论支撑。构建"孵化-加速"体系应确立重点行业,围绕技术创新的关键环节与核心创新服务组织进行,需强化合作网络并提供配套的政策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孵化-加速”体系 技术创新 新兴海洋产业 创新服务体系
下载PDF
高度联通社会下高校-产业-创新融合发展研究 被引量:3
11
作者 张银银 《教育评论》 2018年第7期78-80,共3页
高度联通社会下资源广泛重组与聚合。高校要发挥匹配、创造与引领功能,推动传统与新兴产业发展;企业应以多种形式参与办学和教育教学改革,促进高校及企业主导的创新生态系统形成。高校—产业—创新融合发展,需要高校将人才培养过程置于... 高度联通社会下资源广泛重组与聚合。高校要发挥匹配、创造与引领功能,推动传统与新兴产业发展;企业应以多种形式参与办学和教育教学改革,促进高校及企业主导的创新生态系统形成。高校—产业—创新融合发展,需要高校将人才培养过程置于产业发展需要中,共同构筑开放式平台,明确生态定位构筑创新生态系统,实现三者之间的有机共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度联通社会 高校-产业-创新融合发展
下载PDF
基于产业-空间分析框架的南京城市发展战略研究 被引量:1
12
作者 花俊 《未来与发展》 CSSCI 2008年第10期73-76,共4页
本文在城市发展战略研究相关文献综述的基础上,提出了城市发展研究的产业-空间分析框架,并应用这个分析框架对南京城市发展定位和发展战略进行分析,提出南京城市发展的定位以及近期和远期战略。
关键词 产业-空间 分析框架 城市发展战略
下载PDF
基于参与-情感-认知框架的用户创新性预测
13
作者 陈星宇 周展 +1 位作者 黄俊文 陶达 《深圳大学学报(理工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4期426-431,共6页
随着互联网行业的兴起,新兴企业对产品创新需求日趋强烈.从海量潜在在线用户中识别创新用户并获取其对新产品的需求,是企业进行产品创新的一个有效途径.然而基于现有用户特征理论和市场细分模型并不能自动有效识别创新用户.因此,本研究... 随着互联网行业的兴起,新兴企业对产品创新需求日趋强烈.从海量潜在在线用户中识别创新用户并获取其对新产品的需求,是企业进行产品创新的一个有效途径.然而基于现有用户特征理论和市场细分模型并不能自动有效识别创新用户.因此,本研究基于用户创新特征的3个维度(参与、情感和认知),构建一个可预测在线社区用户创新性的综合细分框架.此框架通过提取与用户创新特征相关联维度,结合本研究挖掘方法处理海量在线用户数据,计算出用户的创新等级预测用户创新性,从而有效识别不同创新能力的在线用户群体.通过对某在线社区的例证分析,证实该框架有效可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市场营销 用户研究 创新用户 参与-情感-认知框架 关键词提取 创新等级
下载PDF
基于S曲线的“要素-结构-功能-成本”协同创新研究
14
作者 刘建华 孟战 姜照华 《科技管理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6期146-151,共6页
基于S曲线对中国、美国、日本、韩国等国新能源汽车产业技术发展阶段进行分析,全球新能源汽车产业处于高速发展阶段,日本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目前处于成熟阶段,尤其是以日本为代表的新能源汽车产业早在2000年前便已进入成长阶段。依据S... 基于S曲线对中国、美国、日本、韩国等国新能源汽车产业技术发展阶段进行分析,全球新能源汽车产业处于高速发展阶段,日本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目前处于成熟阶段,尤其是以日本为代表的新能源汽车产业早在2000年前便已进入成长阶段。依据S曲线发展的萌芽期、成长期、成熟期将新能源汽车产业技术发展阶段分为"要素-结构-功能-成本"四个阶段并进行了分析,并针对各个阶段提出了政府、企业、高校(科研机构)、金融、中介、国外等的多主体协同创新战略,以期为新能源汽车产业及其他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阶段提供发展对策与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能源汽车产业 S曲线 要素-结构-功能-成本”框架
下载PDF
新时代关中-天水经济区创新体系及产业升级路径
15
作者 王保忠 段颖霞 +1 位作者 陈方方 刘阳 《西安工程大学学报》 CAS 2018年第6期724-730,共7页
为了探索新时代关中-天水经济区创新体系及产业升级路径,通过横向纵向的比较与相关量化指标的测评,系统地评估了关中-天水经济区的创新发展历程.发现在丝绸之路经济带建设背景下,关中-天水经济区综合经济实力、产业水平有大幅度提高,但... 为了探索新时代关中-天水经济区创新体系及产业升级路径,通过横向纵向的比较与相关量化指标的测评,系统地评估了关中-天水经济区的创新发展历程.发现在丝绸之路经济带建设背景下,关中-天水经济区综合经济实力、产业水平有大幅度提高,但市场环境与政策背景不成熟,产业结构趋同化以及技术瓶颈等问题十分严峻.对此关中-天水经济区要以"一带一路"实施为契机,加强创新体系建设,确立创新引领产业升级发展的路径机制,以西安丝路区域金融中心建设为契机,形成高新技术与金融中心的高效整合与相互促进格局,再造创新引领、低碳导向和城镇化为依托的产业发展体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关中-天水经济区 新常态 创新体系 产业升级 区域创新
下载PDF
知识耦合视角下区域科学-技术-产业协同创新水平的评价方法研究 被引量:11
16
作者 武华维 王超 +3 位作者 许海云 巩永强 夏冬 董振飞 《情报理论与实践》 CSSCI 北大核心 2020年第5期91-98,8,共9页
[目的/意义]有效评价区域科学-技术-产业(STI)协同创新水平对于制定针对性的区域创新发展战略有着重要意义。[方法/过程]文章在知识耦合理论的基础上,以科学创新、技术创新和产业活动为知识主体,三类创新活动中的知识内容为耦合对象,主... [目的/意义]有效评价区域科学-技术-产业(STI)协同创新水平对于制定针对性的区域创新发展战略有着重要意义。[方法/过程]文章在知识耦合理论的基础上,以科学创新、技术创新和产业活动为知识主体,三类创新活动中的知识内容为耦合对象,主题词为表征的知识元素作为知识内容的特征交集载体,通过量化的知识元素交集来评价区域STI协同创新的水平,以中医药领域31个省(市)为对象进行实证研究。[结果/结论]研究发现,STI彼此之间的知识关联水平不高;进一步利用耦合系数计算发现大部分省市STI三者整体的知识耦合度高,但是各省市知识内容宽度分布在很低的水平;因此,利用协同创新水平函数测度发现中医药领域STI协同创新水平不高,而且多数的省市的协同创新水平维持在一个较低的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知识耦合 科学-技术-产业 协同创新 知识元素 评价
下载PDF
卡-梅框架下数据财产权益保护规则分类分级配置研究
17
作者 丛颖男 彭友 朱金清 《计算机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8期34-44,共11页
在社会、经济数字化转型的关键时期,建立高效的数据要素市场是数字经济持续快速发展的重要基础和基本前提,也是多学科交融的时代课题。数据的财产权益保护制度是数据要素市场的基础制度,目前相关的理论探讨可谓百家争鸣,与法律规定和裁... 在社会、经济数字化转型的关键时期,建立高效的数据要素市场是数字经济持续快速发展的重要基础和基本前提,也是多学科交融的时代课题。数据的财产权益保护制度是数据要素市场的基础制度,目前相关的理论探讨可谓百家争鸣,与法律规定和裁判观点共同构成了一张“规则清单”。卡-梅框架提供了一种以经济效率为标准的规则选择方法,与建设高效的数据要素市场这一政策目标相契合。在此框架下,从事前效率和事后效率两个视角分别对个人数据、企业数据和公共数据的财产权益保护规则进行比较和选择,发现对于个人数据和企业数据而言,提供事后救济的责任规则相比赋予绝对化财产权的财产规则更具效率;而对于公共数据而言,两者各有优势。基于此,进一步对个人数据保护提出了构建“三层构造”保护模式的立法建议和建立数据匿名化制度的构想,对企业数据保护提出了构建非绝对性财产权利的方向指引,对公共数据提出了建立三类规则相互配合的分类分级开放格局的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据确权 -框架 数据要素市场 规则的效率选择 个人数据 企业数据 公共数据
下载PDF
“地方-全球”力量下地方产业集群升级——地方企业商业模式创新与地方能力 被引量:5
18
作者 杨锐 胡宇杰 王缉慈 《科学发展》 CAS 2008年第1期97-105,共9页
地方企业商业模式创新是改变地方产业集群在全球价值链上的地位,形成新竞争优势的有效方式。从地方产业集群形成的"全球-地方"张力演变的动态特征出发,本文提出"地方-全球"力量下集群升级的分析框架。面对资源分布... 地方企业商业模式创新是改变地方产业集群在全球价值链上的地位,形成新竞争优势的有效方式。从地方产业集群形成的"全球-地方"张力演变的动态特征出发,本文提出"地方-全球"力量下集群升级的分析框架。面对资源分布的全球性、产品生产知识与跨界知识创新的复杂性,商业模式创新是组织间知识整合的有效机制,是地方能力形成的持续驱动力。根据产业升级阶段的不同要素需求,对全球联结能力和地方技术能力的相应调适,实现地方产业集群跨越式发展。最后,本文结合宁波电镀产业中地方企业商业模式创新对提升地方制造业集群升级的作用进行了分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方-全球”力量 商业模式创新 地方能力 地方产业集群 升级
下载PDF
“学科-产业”融合机制与创新型人才培养绩效——来自经验取样法的调查 被引量:6
19
作者 夏天添 王慧 +1 位作者 阙明坤 张振铎 《现代管理科学》 北大核心 2022年第3期75-82,共8页
“如何进一步提高高水平创新型人才供给质量与效率”是我国应用型本科高校的重要目标。基于技术转移理论,通过连续5个学期的经验取样调查,检视了“学科-产业”融合机制对创新型人才培养绩效的深层影响机制“。学科-产业”融合机制会提... “如何进一步提高高水平创新型人才供给质量与效率”是我国应用型本科高校的重要目标。基于技术转移理论,通过连续5个学期的经验取样调查,检视了“学科-产业”融合机制对创新型人才培养绩效的深层影响机制“。学科-产业”融合机制会提升高校的知识吸收能力,进而提升创新型人才培养绩效,而企业参与可以显著调节这一间接提升作用。研究认为相关高校应充分利用好学科专业与产业发展的协同机制,坚持推动“学科-产业”融合创新,构建“产教融合”的课程体系与学科建设,促进学生理论研究能力与实践创新能力,进而为我国高水平创新型人才供给作出更大贡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学科-产业”融合机制 创新型人才培养绩效 高校资源转化能力 企业参与
下载PDF
“目标-结构-行动”框架下创新共同体知识产权集群管理机制建构 被引量:9
20
作者 杨静 文家春 《科技管理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22年第4期153-162,共10页
针对我国创新共同体知识产权治理存在“悬浮”与“空心化”的问题,探讨创新共同体知识产权治理中异质性主体知识产权治理结构的布局以及各方利益的合理分配,为应对合作创新中知识产权控制与开放的双重挑战、提升聚合主体知识产权治理效... 针对我国创新共同体知识产权治理存在“悬浮”与“空心化”的问题,探讨创新共同体知识产权治理中异质性主体知识产权治理结构的布局以及各方利益的合理分配,为应对合作创新中知识产权控制与开放的双重挑战、提升聚合主体知识产权治理效能提供解决方案。基于整体治理理论构建“目标-结构-行动”分析框架,对创新共同体知识产权集群管理进行功能目标设定、权力结构配置和行动方式规划,明晰知识产权集群管理的嵌入方式。分析认为,创新共同体知识产权集群管理可采用“一体两翼”的管理结构架构布局,着眼于“合作-分享”(促进知识流动)与“信任-控制”(强化组织韧性)机制构建和具体目标确定,共同体不同组成部分基于各自的职能分工采取不同的行动方案,共同服务于总体目标实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目标-结构-行动”框架 知识产权集群 创新共同体 整体治理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0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