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34篇文章
< 1 2 2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不利之利:早期中国文本中“利”的矛盾句 被引量:9
1
作者 戴卡琳 丘乐媛 李庭绵 《文史哲》 CSSCI 北大核心 2012年第2期5-16,共12页
在早期中国文本中,"利"字呈现出复杂的含义,其含义的复杂性在矛盾句中尤为显著。这些矛盾句的出现或许暗示了孟子以后的思想家不再单纯地接受或排拒"利",而逐渐承认"利"这个概念的多面性。英美哲学家对... 在早期中国文本中,"利"字呈现出复杂的含义,其含义的复杂性在矛盾句中尤为显著。这些矛盾句的出现或许暗示了孟子以后的思想家不再单纯地接受或排拒"利",而逐渐承认"利"这个概念的多面性。英美哲学家对于概念的鼓动性与描述性含义的区分,有助于解释"利"在中国早期论述中的两个重要功能。概念的鼓动性含义,指的是灌注于该概念上的劝说力量,期使该概念在特定方向上"感动"受众;概念的描述性含义,指的是该概念本身具有的意涵,即在取向上中立的内容与描述。当早期思想家的论证聚焦于对"利"的赞成或反对时(两种鼓动性含义),也同时讨论了"利"既有的语义内涵(描述性含义)。对于"利"字矛盾句的分析,也能进一步证明墨家思想的普及与持续地被其他学派所吸纳。把"利"视为一种价值最初只见于墨家学说之中,后来则逐渐成为思想家共同持有的道德语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利” 鼓动性含义 描述性含义 墨家 杨朱 儒家
下载PDF
方言电视节目的“利”与“弊” 被引量:5
2
作者 刘艳 《新闻爱好者》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期57-58,共2页
方言电视节目是自上世纪90年代以来出现的一种新兴电视节目样式,由于采用方言播报这一特殊的形式,获得了良好的收视效果,同时也因使用方言而颇受争议。本文试图探寻方言电视节目存在的合理性,全面正确看待方言节目,并为方言电视节... 方言电视节目是自上世纪90年代以来出现的一种新兴电视节目样式,由于采用方言播报这一特殊的形式,获得了良好的收视效果,同时也因使用方言而颇受争议。本文试图探寻方言电视节目存在的合理性,全面正确看待方言节目,并为方言电视节目的发展寻找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方言节目 电视节目 “利” 90年代以来 节目样式 收视效果
下载PDF
冯友兰“义”“利”观摭谈——以“人生境界说”为分析文本 被引量:3
3
作者 张克政 《北京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2008年第3期45-48,共4页
冯友兰的"人生境界说"不仅继承了传统儒家公利即"义"、私利即"利","义"高于"利"的传统,而且发展了传统儒家的"义""利"观,认为"义"、"利"... 冯友兰的"人生境界说"不仅继承了传统儒家公利即"义"、私利即"利","义"高于"利"的传统,而且发展了传统儒家的"义""利"观,认为"义"、"利"不仅有对立的一面,更有统一的一面,个人利益,尤其是个人的物质利益也具有一定的合理性。他的这种"义"、"利"观可以称为"义以为上"的"义","利"统一观,具有重大的理论价值与现实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冯友兰 人生境界说 “义”“利”
下载PDF
“义”“利”的对立与统一——朱熹的义利观辨析 被引量:3
4
作者 冯兵 《北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1年第4期101-107,共7页
朱熹释"义"为"心之制,事之宜",并认为"善善恶恶为义;"其"利"则有"自然之利"与"贪欲之私"两个层面的涵义。在"利"的"自然之利"的意义上,"义"... 朱熹释"义"为"心之制,事之宜",并认为"善善恶恶为义;"其"利"则有"自然之利"与"贪欲之私"两个层面的涵义。在"利"的"自然之利"的意义上,"义"即"利",两者有着高度的统一;在"贪欲之私"的层面上,"义""利"的价值诉求则存在着尖锐的冲突。因此,"义""利"之间乃一种对立统一的辩证关系。而就朱熹的义利观所具有的超越历史局限性的普遍意义而言,它对于今天的社会仍然有着重要的理论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朱熹 “义” “利” 关系
下载PDF
中国媒体对非传播的“义”与“利” 被引量:5
5
作者 张艳秋 罗雪 《对外传播》 2015年第7期48-50,共3页
中国是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非洲是发展中国家最集中的大陆。在过去半个世纪中,双方在政治、外交、经贸、文化等多个领域的交流与合作不断加深。中非交流与合作的意义已不仅仅局限于中非之间的利益,彼此间的相互理解与共同发展具... 中国是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非洲是发展中国家最集中的大陆。在过去半个世纪中,双方在政治、外交、经贸、文化等多个领域的交流与合作不断加深。中非交流与合作的意义已不仅仅局限于中非之间的利益,彼此间的相互理解与共同发展具有更深远的世界意义。然而,同为发展中国家的中国和非洲国家,长期以来均深陷于西方媒体刻板印象化的负面报道之中,并且非洲社会对中国发展及其与非洲的合作也缺乏足够的了解与认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媒体 “利” “义” 发展中国家 非洲国家 传播 相互理解 负面报道
下载PDF
IT企业成长的组织模式——从“势”与“利”视角的研究
6
作者 徐晔 陶长琪 《科技管理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0期90-93,共4页
模型分析表明,IT企业从“利”上的成长表现为分工的边际递增性增长,随着IT企业系统信息即各任务小组公共知识的增加(强调整合)与企业特质信息即各任务隐晦知识的增加(强调分工),企业内的最大分工程度都将提高,从而促使企业从“利”上得... 模型分析表明,IT企业从“利”上的成长表现为分工的边际递增性增长,随着IT企业系统信息即各任务小组公共知识的增加(强调整合)与企业特质信息即各任务隐晦知识的增加(强调分工),企业内的最大分工程度都将提高,从而促使企业从“利”上得到更好的成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IT企业 成长 组织模式 “势” “利”
下载PDF
《劝学》中的“能”与“利”
7
作者 王虎 张明辉 《语文建设》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1期52-53,共2页
关键词 《劝学》 “利” “能” 中学 现代汉语 古籍翻译 注释 语文
下载PDF
一网在手的“利”与“险” 被引量:1
8
作者 汪杨 《金融经济》 2013年第10期12-15,共4页
互联网金融汹涌而澎湃,改变着我们的生活,在享受其灵活、便利、快捷的同时,你是甭父注到了潜在的风险?准来保护我们的资金和金融信息的安全?
关键词 “险” “利” 金融信息 互联网 资金
下载PDF
对“利”的合理追求值得肯定
9
作者 周志强 《人民论坛》 北大核心 2009年第9期19-19,共1页
不存在抽象的功利主义。在不同的历史环境中,我们会遭遇到不同的功利主义 相对而言,功利主义是与理想主义相对的一种价值观。前者主要是以个人生活欲望的满足为生活的标准;后者则是一种宏大叙事,往往用集体、民族、国家的名义营造... 不存在抽象的功利主义。在不同的历史环境中,我们会遭遇到不同的功利主义 相对而言,功利主义是与理想主义相对的一种价值观。前者主要是以个人生活欲望的满足为生活的标准;后者则是一种宏大叙事,往往用集体、民族、国家的名义营造个人行为的价值。功利主义的优势在于,它更多地让人们关注现实问题和社会问题,尊重个性的发展,趋向于建立这样一种信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利” 主义 求值 生活欲望 个人行为 历史环境 理想主义 宏大叙事
下载PDF
邓小平“利”与“和”外交谋略管窥
10
作者 胡耀南 《学术论坛》 CSSCI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2期41-44,共4页
邓小平的外交谋略思想非常丰富、高超,"利"是邓小平外交谋略的原则,"和"是邓小平外交谋略核心。邓小平的"利"与"和"外交谋略的贯彻执行,维护了中国的国家民族利益,展示了中国的外交风范,扩大... 邓小平的外交谋略思想非常丰富、高超,"利"是邓小平外交谋略的原则,"和"是邓小平外交谋略核心。邓小平的"利"与"和"外交谋略的贯彻执行,维护了中国的国家民族利益,展示了中国的外交风范,扩大了中国的国际影响,提高了中国的国际地位,为中国的和平与发展争取了更大的空间和利益,在中国外交史上写下了绚丽多彩的一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邓小平 “利”与“和” 外交谋略
下载PDF
简说“爱”、“理”、“利”
11
作者 马宗斌 《新闻爱好者》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0S期64-64,共1页
关键词 “爱” “理” “利” 教育指导 思想政治工作 青年职工 感情基础
下载PDF
“真”缘何往往让位于“利”
12
作者 曹鹏飞 《人民论坛》 2008年第14期17-17,共1页
应当说,对真、善、美的价值和理想,每个人都会表示赞美和拥护,但当彼此走进工作或者人际交往的社会领域时,具体的人和事往往就遮蔽了真善美的冷静与深沉。在市场经济的今天,尤其是这些具体的人和事实实在在地与各种各样的利益考量... 应当说,对真、善、美的价值和理想,每个人都会表示赞美和拥护,但当彼此走进工作或者人际交往的社会领域时,具体的人和事往往就遮蔽了真善美的冷静与深沉。在市场经济的今天,尤其是这些具体的人和事实实在在地与各种各样的利益考量联系在一起时,“真”自然就让位于“利”。每个人优先考虑和誓死捍卫自己的利益,这在今天似乎越来越成为一种日渐进步的观点,甚或被奉为英明处世的人生哲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利” “真” 社会领域 人际交往 市场经济 人生哲学 真善美 个人
下载PDF
论邓小平的“义”“利”观
13
作者 王喜明 《榆林学院学报》 2008年第1期13-16,共4页
邓小平的"义""利"观是邓小平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具有过程性、具体性的色彩,因而是辩证的、科学的"义""利"观。在改革开放的过程中,这一"义""利"观是指导我们行动的正... 邓小平的"义""利"观是邓小平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具有过程性、具体性的色彩,因而是辩证的、科学的"义""利"观。在改革开放的过程中,这一"义""利"观是指导我们行动的正确理论,它通过"让一部分人先富起来"和"共同富裕"的目标追求而成为我们的政策导向,它在社会主义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两手抓"以及"两手都要硬"的行动方案中得到了升华。在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构建过程中,我们依然需要得到这一理论的指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邓小平 “义”“利” 益关系
下载PDF
君子之于“义”“利”——《君子之风》导学创意
14
作者 夏云陶 《中学语文教学参考(教师版)》 2008年第4期27-29,共3页
[创意说明] 《论语选读》中的课文所选语段一般都比较零散,令人难以有序地进行教学,如果能够重新有序编排一篇课文中的十多个语段,将对教学有很大帮助。《君子之风》共有十四个语段,笔者为之设计了两课时,以下只是第一课时的内容... [创意说明] 《论语选读》中的课文所选语段一般都比较零散,令人难以有序地进行教学,如果能够重新有序编排一篇课文中的十多个语段,将对教学有很大帮助。《君子之风》共有十四个语段,笔者为之设计了两课时,以下只是第一课时的内容。课上紧紧围绕“君子在利益得失面前的表现”引导学生阅读体会其中部分语段,并进行了辩证思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创意说明 君子 “利” “义” 导学 学生阅读 语段 课文
下载PDF
“爱”让位于“利”——读辛格的《山羊兹拉特》
15
作者 林忠港 《中学语文教学参考(教师版)》 2008年第12期44-45,共2页
艾萨克·什维斯·辛格的《山羊兹拉特》是人教版高中课标教材《外国小说欣赏》(选修)中的一篇小说。小说讲述的是一只山羊和一个贫穷家庭的故事:为了应付家里应有的开支,硝皮匠勒文决定把老山羊兹拉特卖给城里的屠夫。勒文... 艾萨克·什维斯·辛格的《山羊兹拉特》是人教版高中课标教材《外国小说欣赏》(选修)中的一篇小说。小说讲述的是一只山羊和一个贫穷家庭的故事:为了应付家里应有的开支,硝皮匠勒文决定把老山羊兹拉特卖给城里的屠夫。勒文的大儿子阿隆牵着兹拉特上了路,岂料途中下起了大雪,阿隆和兹拉特迷了路,侥幸躲避于一个被雪覆盖的干草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山羊 辛格 “利” “爱” 小说欣赏 课标教材 人教版 艾萨克
下载PDF
论墨子思想中的“利”与现代和谐社会的构建
16
作者 齐建英 《黄河科技大学学报》 2009年第2期41-44,共4页
墨子是我国春秋战国时期的著名思想家、政治家、军事家。其"兼爱"、"非攻"、"尚同"、"尚贤"、"节用"、"节葬"等一系列思想主张,勾勒了他的和谐社会理念,反映了我国自古以... 墨子是我国春秋战国时期的著名思想家、政治家、军事家。其"兼爱"、"非攻"、"尚同"、"尚贤"、"节用"、"节葬"等一系列思想主张,勾勒了他的和谐社会理念,反映了我国自古以来劳动人民对美好社会的热切渴望和不懈追求。其中,"兼爱"与"非攻"是墨子思想的核心内容,是墨家社会政治思想的中心思想。因此,重新诠释墨子和谐价值观及其伦理思想,对于我们构建和谐人际、和谐国家、和谐世界将有着极其重要的现实意义和长远的历史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现代和谐社会 “利” 子思 益关系 “兼爱” “非攻” 社会财富 和谐共处
下载PDF
巡视利剑“利”在何处
17
作者 王石川 《群众》 2017年第18期71-71,共1页
由中央纪委宣传部和中央电视台制作的大型纪实纪录片《巡视利剑》一经播出,倍受好评。在片中,近20名因巡视发现问题线索被查处的官员现身说法。还可看到,巡视组曾经遇到的一些阻挠。不过,片子给人最大的感受或是,巡视乃党之利器、... 由中央纪委宣传部和中央电视台制作的大型纪实纪录片《巡视利剑》一经播出,倍受好评。在片中,近20名因巡视发现问题线索被查处的官员现身说法。还可看到,巡视组曾经遇到的一些阻挠。不过,片子给人最大的感受或是,巡视乃党之利器、国之利器。据统计,在十八届中央纪委执纪审查的案件中,超过60%的线索来自巡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巡视组 “利” 中央纪委 中央电视台 现身说法 纪录片 宣传部
下载PDF
莫把利器当“利”器——兼谈如何正确行使舆论监督职能
18
作者 常品山 《采写编》 2006年第2期36-36,共1页
有学术观点认为,新闻传媒正成为又一权力制衡力量.在我国,以中央电视台的"焦点访谈"为典型的舆论监督栏目,也在很大程度上有效地对各级党委和政府的工作起到了监督和制约作用,对一些部门违规行政、违法乱纪的行为起到了一定的震慑作用.
关键词 舆论监督职能 “利” 行使 舆论监督栏目 中央电视台 学术观点 权力制衡 新闻传媒 焦点访谈
下载PDF
“利”“德”互渗:韩非道德观发微 被引量:1
19
作者 孙旭鹏 赵文丹 《武陵学刊》 2019年第4期12-16,共5页
韩非的道德观较之于儒家的道德观,发生了一个重大的转向,它肯定了“利”对生成“德”的积极作用。韩非首先肯定了人性求利的不可改变性,与“道”所体现的客观规律性相契合而将“利”与“道”关联起来;进而,韩非又通过继承发展老子的道... 韩非的道德观较之于儒家的道德观,发生了一个重大的转向,它肯定了“利”对生成“德”的积极作用。韩非首先肯定了人性求利的不可改变性,与“道”所体现的客观规律性相契合而将“利”与“道”关联起来;进而,韩非又通过继承发展老子的道德体系,认为“道”是“德”的依据,“德”是“道”的显现,通过“道”将“利”与“德”联系在一起,实现了“利”“德”互渗。韩非道德观给我们的当代启示是:道德不能脱离现实的个体利益而单独存在,个体利益也必须受到道德的规范;只有实现“利”与“德”互渗,才能切实保障个人正当利益,促进社会整体道德水平的提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韩非 道德观 “利” “道” “德”
下载PDF
朱熹论“义”、“利”及其现代意义 被引量:1
20
作者 史少博 《长安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9年第4期86-90,共5页
为探讨朱熹"义"、"利"思想的现代意义,运用文献研究法等方法对朱熹相关理论进行研究。分析认为,朱熹在总结前人观点的基础上对"义"和"利"进行了阐释,指出"义"是"天理之所宜&quo... 为探讨朱熹"义"、"利"思想的现代意义,运用文献研究法等方法对朱熹相关理论进行研究。分析认为,朱熹在总结前人观点的基础上对"义"和"利"进行了阐释,指出"义"是"天理之所宜",是"心之制","利者,人情之所欲";朱熹不仅继承了儒家"重义轻利"的思想,而且进一步把"重义轻利"思想与"理"联系起来,对其作了本体论的论证;其意义就在于告诫人们在现代社会既要重视"利",也要重视"义",当"利"和"义"冲突时首先要取"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朱熹 “义” “利” “理”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