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1946年“制宪国大”的区域代表选举述论
1
作者 杜云燕 《黑龙江史志》 2015年第9期73-74,76,共3页
1946年"制宪国大"的代表历经十年,终在1946年完成代表选举。该选举分为区域选举、职业选举、特种选举和国民政府指定等。其中以区域选举人数最多,具有一定代表性,通过此文述论,以期为我国当代民主政治建设贡献锦薄之力。
关键词 “制宪国大” 区域代表 选举
下载PDF
各方舆论视域下的1946年“制宪国大”建都之争
2
作者 何科 《近代史学刊》 CSSCI 2018年第1期107-123,254,共18页
抗战结束后北方舆论即呼吁迁都北平。尤其是“制宪国大”召开期间,各方均试图用舆论影响国大代表对国都问题的讨论和决定。与此同时,国大上决议消息也反过来影响舆论走向。各方态度因受不同地域、身份、观念、利益、人事关系影响,呈现... 抗战结束后北方舆论即呼吁迁都北平。尤其是“制宪国大”召开期间,各方均试图用舆论影响国大代表对国都问题的讨论和决定。与此同时,国大上决议消息也反过来影响舆论走向。各方态度因受不同地域、身份、观念、利益、人事关系影响,呈现多重面相。国都问题最终因各方态度分歧严重未列入宪法,而舆论背后所折射出的南北政治文化认同危机却更值得注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建都之争 北平 南京 “制宪国大”
下载PDF
1946年“制宪国大”国体之争研究
3
作者 张维达 《法律史评论》 2023年第1期193-202,共10页
在1946年“制宪国大”召开期间,围绕《中华民国宪法》第1条国体如何规定,国民党为一方,青年党和民社党为另一方,展开了激烈争论。国体之争反映了青年党与民社党对西方自由民主精神的追求和对国民党一党专政的不满。在复杂的国内外政治... 在1946年“制宪国大”召开期间,围绕《中华民国宪法》第1条国体如何规定,国民党为一方,青年党和民社党为另一方,展开了激烈争论。国体之争反映了青年党与民社党对西方自由民主精神的追求和对国民党一党专政的不满。在复杂的国内外政治环境下,国民党被迫作出了一定让步。最终通过的条文——“中华民国基于三民主义,为民有民治民享之民主共和国”是各方妥协的结果,在名义上标志着国民党一党专政的结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制宪国大” 国体之争 三民主义 政治妥协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