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前七子”复古诗学兴起的历史语境 被引量:1
1
作者 高宏洲 《山西大同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0年第1期48-52,共5页
关于"前七子"的诗学理论前人已多有论述,且褒贬不一,本文无意于就此再着笔墨,而是力求从历史的角度追溯"前七子"复古运动兴起的历史语境及学理逻辑,对这一问题的梳理也许有助于我们准确地把握"前七子"诗... 关于"前七子"的诗学理论前人已多有论述,且褒贬不一,本文无意于就此再着笔墨,而是力求从历史的角度追溯"前七子"复古运动兴起的历史语境及学理逻辑,对这一问题的梳理也许有助于我们准确地把握"前七子"诗学的历史地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前七子” 复古运动 历史语境
下载PDF
“前七子”诗补注三则
2
作者 泥牛 《湖北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4年第3期53-53,共1页
明代“前七子”两大领袖之一的何景明有一首《武关》诗,诗云:“北转趋刘坝,西盘出武关。微茫一线路.回合万重山。天地几龙战,风云惟鸟还。关门锁溪水,日夜送潺湲。”对于该诗的最后两句,在《明诗选注》(黄瑞云选,中州古籍出版社... 明代“前七子”两大领袖之一的何景明有一首《武关》诗,诗云:“北转趋刘坝,西盘出武关。微茫一线路.回合万重山。天地几龙战,风云惟鸟还。关门锁溪水,日夜送潺湲。”对于该诗的最后两句,在《明诗选注》(黄瑞云选,中州古籍出版社1990年出版)该诗的注③中,我只是简单地注日:“潺湲(chan yuan),溪水流动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前七子” 明代 诗歌 《谒文山祠》 《武关》
下载PDF
《四库全书总目》中“前七子”概念使用探微
3
作者 柳燕 王唐梦影 《四库学》 2022年第2期51-68,195,196,共20页
使用“七子”一词,指称“前七子”者只有7则,指称“后七子”者共37则,统称“前后七子”或明代复古文人者有28则。《四库全书总目》延续了明代后期文人使用“七子”特指“后七子”的做法,“前七子”概念在《四库全书总目》编纂时并不成... 使用“七子”一词,指称“前七子”者只有7则,指称“后七子”者共37则,统称“前后七子”或明代复古文人者有28则。《四库全书总目》延续了明代后期文人使用“七子”特指“后七子”的做法,“前七子”概念在《四库全书总目》编纂时并不成熟。第三,《四库全书总目》视野下的弘正复古文人在文学风格上或宗李,或宗何,李梦阳、何景明作为“前七子”的核心成员,两者文学风格存在差异,宗属派系亦很明晰,说明“前七子”流派盟主、流派统系、流派风格有分化现象,内在凝聚力、向心力均不足,不是一个稳定的文学流派。《四库全书总目》更多使用“李、何之派”等概念称呼弘正复古文人,在“前七子”概念形成过程中处于过渡阶段,而不是定型阶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四库全书总目》 文学流派 “前七子” 明代复古文学
原文传递
明中叶"前七子"文学复古运动与阳明心学之关系 被引量:1
4
作者 周潇 《上海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4年第4期50-55,共6页
明中叶,在文坛和思想界,几乎同时出现了以前七子为首的文学复古运动和王守仁的"阳明心学",代表了当时"张扬主体、反理倡情"进步思潮的两种表现形态,他们在复兴古学的口号下,对文学和哲学进行了新变,成为明代最受学... 明中叶,在文坛和思想界,几乎同时出现了以前七子为首的文学复古运动和王守仁的"阳明心学",代表了当时"张扬主体、反理倡情"进步思潮的两种表现形态,他们在复兴古学的口号下,对文学和哲学进行了新变,成为明代最受学界瞩目的现象。在此后的一百年中,彼此发展几经起伏,两者之间的关系也经历了和衷共济、并驾齐驱、改弦易辙几个阶段,呈现为一种错综复杂的格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明朝中期 “前七子” 文学 复古运动 阳明心学
下载PDF
“台阁体”非“七子”复古对立考论 被引量:2
5
作者 刘宝强 《南阳师范学院学报》 CAS 2013年第4期27-32,共6页
众多学者在论著中把"前七子"的复古作为"台阁体"文学的对立面来看待,把"台阁体"文学的最早代表认定为杨士奇。然而,对明代学者关于"台阁体"文学的主要观点进行一个系统考察后我们发现,明代&qu... 众多学者在论著中把"前七子"的复古作为"台阁体"文学的对立面来看待,把"台阁体"文学的最早代表认定为杨士奇。然而,对明代学者关于"台阁体"文学的主要观点进行一个系统考察后我们发现,明代"台阁体"文学应该起源于宋濂,明代的文学复古也源于明初宋濂等人的"台阁体"文学,只是到何、李时期达到高潮。"台阁体"文学不应作为"前七子"复古的对立,而应看成明代复古文学重要的一部分。合理理解"台阁体"文学以及明代复古运动的历史,我们必须立足于文献,澄清和修正目前学界对于"台阁体"与"前七子"关系认识上的部分偏误,并对"台阁体"进行一些翻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台阁体”文学 “前七子” 复古 对立 考论 起源
下载PDF
馆阁与郎署——文学话语权的争夺与明代文学之流变 被引量:1
6
作者 薛泉 《武汉大学学报(人文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2期113-120,共8页
明代成化、弘治以前,文学多为馆阁垄断,郎署官少有为之,他们与文学权力基本上是绝缘的。其后,郎署文学意识迅速觉醒,这在很大程度上致使前七子迅速崛起于文坛,明中叶主流文风为之转向,文权开始向郎署分化。"文必先秦、两汉,诗必汉... 明代成化、弘治以前,文学多为馆阁垄断,郎署官少有为之,他们与文学权力基本上是绝缘的。其后,郎署文学意识迅速觉醒,这在很大程度上致使前七子迅速崛起于文坛,明中叶主流文风为之转向,文权开始向郎署分化。"文必先秦、两汉,诗必汉魏、盛唐",既是郎署文学意识觉醒的重要表征,又是前七子迅速崛起的一个重要因素。这一主张的提出,与明中期主流学术的转向密切相关,且有一过程。从中可窥明中后期主流文学宗尚转向之轨迹,把握文学发展演变的某些特点与规律。同时也表明,谁掌握了话语权,谁就能更加便于推行、强化自己的文学主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郎署文学 明代文学 文学与权力
下载PDF
陆深交游考
7
作者 韩扣兄 李时人 柏红秀 《现代语文(上旬.文学研究)》 2011年第7期20-22,共3页
陆深一生交游广泛,与当时的吴中派、茶陵派以及“前七子”复古派皆有交游,并在其诗丈集中留下大量的诗篇。本文意在考察陆深与各派的交游情况,尽可能理清与陆深交游丈人的生平事迹。
关键词 陆深 吴中派 茶陵派 “前七子”复古派 交游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