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5篇文章
< 1 2 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马克思“剥削”范畴的理论内涵探讨 被引量:2
1
作者 丁林梅 《新西部(中旬·理论)》 2018年第11期1-2,共2页
文章介绍了国内外对马克思"剥削"范畴的研究状况,解读了马克思"剥削"范畴的理论内涵。认为,研究"剥削"范畴一方面需要解读价值论与财富论问题,也就是要厘清价值与财富(使用价值)的源泉问题;另一方面需要... 文章介绍了国内外对马克思"剥削"范畴的研究状况,解读了马克思"剥削"范畴的理论内涵。认为,研究"剥削"范畴一方面需要解读价值论与财富论问题,也就是要厘清价值与财富(使用价值)的源泉问题;另一方面需要研究价值创造和价值分配问题,探究财富的真正源泉是抽象劳动创造的价值问题,实际上是思考生产中各要素所有者之间分配关系问题,进而分析创造财富的劳动者,在社会财富分配中却处于劣势的根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克思 “剥削”范畴 理论内涵
下载PDF
论“剥削”及其历史命运 被引量:1
2
作者 赵凌云 《决策与信息(财经观察)》 2005年第3期54-57,共4页
“剥夺剥夺者”,是马克思主义理论所论证的基本结论。社会主义制度与原始社会以来一切社会制度的本质差别之一,在于社会主义是一种非剥削的社会制度。
关键词 “剥削” 历史命运 社会主义制度 马克思主义理论 社会制度 原始社会 剥夺 差别
下载PDF
正确认识我国现阶段的“剥削”问题 被引量:1
3
作者 汪德平 《当代经济》 2003年第5期44-45,共2页
十六大报告指出:"一切合法的劳动收入和合法的非劳动收入,都应该得到保护."这是我党建党以来第一次公开表示保护"合法的非劳动收入".随着十六大精神和研究的深入,剥削又一次成了人们关心的热点问题.正确认识我国现... 十六大报告指出:"一切合法的劳动收入和合法的非劳动收入,都应该得到保护."这是我党建党以来第一次公开表示保护"合法的非劳动收入".随着十六大精神和研究的深入,剥削又一次成了人们关心的热点问题.正确认识我国现阶段的剥削问题,有利于科学理解马克思主义的劳动价值论和剩余价值论,有利于加深对社会主义本质的理解,有利于正确地理解和执行党在现阶段的路线、方针、政策,这在理论和实践上都有重大的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剥削”问题 中国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剥削 生产力 私营经济
下载PDF
关于“价值”和“剥削”范畴的再探讨——对许成安《对“价值”和“剥削”范畴内涵的探讨》一文的商榷
4
作者 奚兆永 《现代经济探讨》 2005年第7期19-23,共5页
本文对许成安同志《对“价值”和“剥削”范畴内涵的探讨》一文的主要观点提出了质疑:一是许文在“价值”的内涵方面要人们“温习”所谓的马恩的两段话,一段根本不是马克思的话,而是被马克思批判的阿·瓦格纳的话,一段虽是恩格斯的... 本文对许成安同志《对“价值”和“剥削”范畴内涵的探讨》一文的主要观点提出了质疑:一是许文在“价值”的内涵方面要人们“温习”所谓的马恩的两段话,一段根本不是马克思的话,而是被马克思批判的阿·瓦格纳的话,一段虽是恩格斯的话,但其本人后来已多次作了自我否定。许文提出这两段话表现出了调和不同价值概念的倾向,显然无助于“深化价值理论研究”。二是许文对“剥削”范畴的理解偏于文化、道德、法律乃至“词性”,而未作为经济学范畴来认识,同时对剥削在今天的历史正当性缺乏应有的认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剥削” “价值” 内涵 再探讨 经济学范畴 历史正当性 主要观点 自我否定 价值概念 价值理论 马克思 瓦格纳 恩格斯 认识
下载PDF
论现代“剥削”关系的变异及其存在
5
作者 马艳 《上海财经大学学报》 2002年第5期34-40,共7页
在现代经济社会里 ,剥削关系或剥削现象与马克思时代相比都发生了很大的变异 ,呈现出了某些新的特征。但是 ,尽管如此 ,剥削关系的本质并没有变 ,其生成的客观条件仍然存在。
关键词 “剥削”关系 变异 客观性 暂时性
下载PDF
基于马克思主义剥削观的现实“剥削”范畴研究
6
作者 丁林梅 《西部学刊》 2021年第14期32-34,共3页
“剥削”范畴本质上是一种经济关系。作为人类社会一定历史发展阶段特有的经济现象,它具有正当性和暂时性特征。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下“剥削”范畴存在原因:(一)“剥削”范畴存在具有合理性;(二)“剥削”范畴存在是由“资社”并存格局所... “剥削”范畴本质上是一种经济关系。作为人类社会一定历史发展阶段特有的经济现象,它具有正当性和暂时性特征。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下“剥削”范畴存在原因:(一)“剥削”范畴存在具有合理性;(二)“剥削”范畴存在是由“资社”并存格局所决定。“剥削”范畴存在的基础是同其赖以形成的生产关系一道构成社会的经济基础,并在上层建筑中获得存在的合法性和正当性,这是与我国现实生产力水平的客观性相适应,使得“剥削”范畴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社会发展的一个相当长的时期中,都将保留其存在的空间。但这并不意味着要抛弃马克思主义劳动价值论以及最终消灭剥削的信念,正因为劳动价值论构成了剥削行为的道德负价基础,剩余价值理论揭示了消灭剥削的实现途径和方法,更指明了消灭“剥削”范畴的条件和路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克思 剥削 “剥削”范畴
下载PDF
全球化背景下“剥削”观刍议
7
作者 黄福东 《广西商业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2004年第1期23-24,共2页
本文试图通过对剥削这个极其敏感的话题作一些分析 ,力求在全球化的挑战下 ,对这个话题作一些理论上的探索 ,以求澄清我们思想上的一些困惑。
关键词 全球化 “剥削” 资本主义 生产方式
下载PDF
不要把“剥削”概念庸俗化 被引量:5
8
作者 辛程 《科学社会主义》 CSSCI 北大核心 2005年第5期19-21,共3页
“剥削”,在马克思主义文献中是一个十分重要的概念。严格按照马克思的原意科学地理解“剥削”这一概念是一件严肃的事情。决不允许随心所欲地解释剥削,把剥削这一概念庸俗化。
关键词 马克思主义 “剥削” 庸俗化 政治经济学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下载PDF
关于“剥削”问题的再思考─—兼答禹栾先生 被引量:1
9
作者 张昆仑 《当代世界社会主义问题》 CSSCI 北大核心 1995年第3期56-62,共7页
关于“剥削”问题的再思考─—兼答禹栾先生张昆仑《当代世界社会主义问题》1995年第1期发表了署名为“栾禹”的一篇文章,题目是:《新时期的老话题─—评几个有关“剥削”的观点》。认真阅读数遍,觉得作者对我国社会主义阶段存... 关于“剥削”问题的再思考─—兼答禹栾先生张昆仑《当代世界社会主义问题》1995年第1期发表了署名为“栾禹”的一篇文章,题目是:《新时期的老话题─—评几个有关“剥削”的观点》。认真阅读数遍,觉得作者对我国社会主义阶段存在的两种剥削现象─—“大锅饭”体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资本家 “剥削” 生产资料所有权 再思考 马克思 剥削收入 经营型 剩余价值率 资本主义 劳动力商品的价值
下载PDF
对“剥削”问题的再认识
10
作者 邢明霞 《政治课教学》 2003年第6期40-42,共3页
关键词 “剥削”问题 马克思 劳动价值论 剥削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 分配制度 劳动 技术 资本 价值创造
下载PDF
新时期的老话题──评几个有关“剥削”的观点
11
作者 栾禹 《当代世界社会主义问题》 CSSCI 北大核心 1995年第1期60-65,共6页
新时期的老话题──评几个有关“剥削”的观点栾禹近二十年的改革开放政策给中国社会带来了繁荣,也在社会关系方面造成了广泛而深刻的变动,其中最引人注目的现象之一,是私营经济兴起带来的雇佣劳动的发展。这种似乎是“死灰复燃”的... 新时期的老话题──评几个有关“剥削”的观点栾禹近二十年的改革开放政策给中国社会带来了繁荣,也在社会关系方面造成了广泛而深刻的变动,其中最引人注目的现象之一,是私营经济兴起带来的雇佣劳动的发展。这种似乎是“死灰复燃”的社会现象,立刻被各种意见所包围: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产资料 “剥削” 资本家 新时期 资本主义生产方式 所有权 马克思 人的劳动 《资本论》 剩余价值率
下载PDF
“剥削”的存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必然的经济现实
12
作者 杨琦 耿天奇 《理论导刊》 1988年第1期41-43,共3页
论及“剥削”,人们往往将之与封建制度和资本主义制度相联系,尤其是在我国社会主义建设的实践中,“剥削”几乎与社会主义制度断然无缘。随着现实社会主义的历史发展,“剥削”的现象已逐渐出现在社会经济生活之中,尽管人们在心理情感上... 论及“剥削”,人们往往将之与封建制度和资本主义制度相联系,尤其是在我国社会主义建设的实践中,“剥削”几乎与社会主义制度断然无缘。随着现实社会主义的历史发展,“剥削”的现象已逐渐出现在社会经济生活之中,尽管人们在心理情感上一时还难于接受。对此,有人恐惑不安,他们把这一经济现象视为资本主义制度的“尤物”而大加斥责,甚至有人认为经济体制改革已偏离社会主义方向。因此,在理论上对社会主义实践中存在着的“剥削”现实加以研究和探讨是十分必要的。 一、作为资本主义社会的对立面,社会主义从它诞生的第一天起,就把消灭剥削作为已任而致力于改造不平等的旧社会。然而,剥削的产生和存在是与私有制的产生和存在紧密相联的,私有制是剥削得以产生和存在的前提和基础。因此,马克思、恩格斯早在《共产党宣言》中就指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剥削” 资本主义制度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现实社会主义 私有制 经济现实 社会主义方向 封建制度 资本主义社会 心理情感
下载PDF
中国农村的代际间“剥削”——基于河南洋河镇的调查
13
作者 贺雪峰 《年轻人(A版)》 2011年第10期65-66,共2页
河南省——县洋河镇小洋河村农民孟祥富,今年40岁,种了20多亩田,有一个女儿,17岁,一个儿子,10岁。孟祥富说,5年前,儿子进校门时即已做好为儿子结婚准备费用的思想准备。他计划明年将田交给别人耕种,自己出去打工,因为仅靠种... 河南省——县洋河镇小洋河村农民孟祥富,今年40岁,种了20多亩田,有一个女儿,17岁,一个儿子,10岁。孟祥富说,5年前,儿子进校门时即已做好为儿子结婚准备费用的思想准备。他计划明年将田交给别人耕种,自己出去打工,因为仅靠种田是无法攒够儿子结婚所需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剥削” 中国农村 调查 南洋 代际 儿子 河南省 结婚
下载PDF
“剥削”乘客的依据
14
作者 李银 《21世纪商业评论》 2012年第9期35-35,共1页
这一“基金”如何从安全设施的专款专用演变为不透明的收费。 4月底,两位律师上书人大要求撤销刚刚更名为民航发展基金的机场建没费,但至5月8日截稿时未得同应、而民间的议论声电日渐停歇,像往常一样,垄断让我们变成沉默的大多数。
关键词 “剥削” 乘客 发展基金 安全设施 收费 民航 垄断
下载PDF
辉瑞告别“剥削”生活
15
作者 龚伟同 《商务周刊》 2004年第13期24-24,共1页
从重营销到重研发。
关键词 “剥削” 生物技术公司 立普妥 制药公司 1990年代 希舒美 战略转型 营销能力 新药 络活喜
下载PDF
也聊一聊“剥削”二字
16
作者 岱烨 《河北企业》 2004年第3期1-1,共1页
在某企业,听到一些对改制的反映。
关键词 “改制”问题 企业 “剥削”问题 劳动收入 中国 使用价值
下载PDF
“分析马克思主义”剥削理论辨正
17
作者 刘新刚 《理论探索》 北大核心 2009年第6期71-74,共4页
"剥削"是"分析马克思主义"研究的一个热点问题,它试图将种种"分配不公"诠释为"剥削"。然而从马克思的经典文献及其经济理论的精神实质考察,"剥削"和"分配不公"是有本质区... "剥削"是"分析马克思主义"研究的一个热点问题,它试图将种种"分配不公"诠释为"剥削"。然而从马克思的经典文献及其经济理论的精神实质考察,"剥削"和"分配不公"是有本质区别的。"剥削"是一切旧制度所特有的本质属性,消灭"剥削"是马克思实现人的解放的必然步骤,而"分配不公"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还将长期存在。对"剥削"的种种错误解读,必定会遮蔽社会主义制度和一切旧制度的本质区别,从而引起人们认识上和操作上的混乱。因此,对"分析马克思主义"剥削理论的辨正,理论和实践价值颇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分析马克思主义” “剥削” “分配不公” 本质区别
下载PDF
对“剥削有功论”的经济学思考 被引量:2
18
作者 孔陆泉 《现代经济探讨》 北大核心 2002年第9期10-14,共5页
深化对社会主义社会劳动和劳动价值理论的认识,必然涉及我国现阶段的剩余劳动和剥削问题。过去我们对刘少奇“剥削有功论”的批判是完全错误的,当时的资本主义剥削在我国具有历史的必然性和进步性,资本家组织生产、发展生产的确有功,剥... 深化对社会主义社会劳动和劳动价值理论的认识,必然涉及我国现阶段的剩余劳动和剥削问题。过去我们对刘少奇“剥削有功论”的批判是完全错误的,当时的资本主义剥削在我国具有历史的必然性和进步性,资本家组织生产、发展生产的确有功,剥削对工人阶级也有利,剥削关系不能让资本家个人负责。我们现在引进外来资本主义的剥削,也是必要的、合理的,本国私营经济中存在按资分配和剩余索取,但本质上不是资本主义剥削关系。离开生产力的发展谈消灭剥削,是一种乌托邦式的空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剥削有功论” 资本主义 中国 劳动价值论 资本家 剩余劳动 生产力 剥削
下载PDF
论社会主义条件下的资金收益和私人雇工的非剥削性质 被引量:1
19
作者 包汉雄 《探索(浙江)》 1987年第1期65-68,共4页
1 所有制结构改革后,随着多种经济形式的确立,个人资金在我国已出现相当活跃的势头,除了投资入股外,还出现了招雇工经营的私人资金形式。当前,我国政策和经济学界对社会主义条件下的私人雇工尚处于试探态度:从生产力角度加以肯定,从社... 1 所有制结构改革后,随着多种经济形式的确立,个人资金在我国已出现相当活跃的势头,除了投资入股外,还出现了招雇工经营的私人资金形式。当前,我国政策和经济学界对社会主义条件下的私人雇工尚处于试探态度:从生产力角度加以肯定,从社会性质上则是否定的。 我国是一个具有十亿人口、经济上极端落后的大国。现在还有相当部分人口和地区连基本生活资料都未彻底解决。在相当长的时期内,公有制的生产资料供给仍将不能满足就业人口的需要;随着农业生产率的提高和农村产业结构的改变,农转非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资金收益 雇工经营 “剥削” 剥削 社会主义条件下 劳动资源 传统政治经济学 劳动者 私人资金 生产资料
下载PDF
关于“剥削”的对话 被引量:2
20
作者 杨煌 《内部文稿》 2001年第22期2-5,共4页
怎样认识我国现阶段社会阶层构成所发生的新变化,特别是如何看待私营企业主的性质和作用,是当前人们关心和议论的一个热门话题,而且可以说是见仁见智,众说纷纭,莫衷一是。下面是本刊记者就这一问题采访著名经济学家、北京大学经济... 怎样认识我国现阶段社会阶层构成所发生的新变化,特别是如何看待私营企业主的性质和作用,是当前人们关心和议论的一个热门话题,而且可以说是见仁见智,众说纷纭,莫衷一是。下面是本刊记者就这一问题采访著名经济学家、北京大学经济学院院长晏智杰教授的一次谈话。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剥削” 劳动价值论 剩余价值 分配制度 生产要素价值论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