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全球超大型斑岩铜矿浅析 被引量:8
1
作者 刘军 黄波 +3 位作者 杨涛 徐伟钧 刘敏 曹其琛 《地质与资源》 CAS 2019年第4期345-349,400,共6页
燕山—喜马拉雅期构造运动,引起印度板块与欧亚板块剧烈碰撞、太平洋板块向东俯冲与美洲大陆向西漂移,产生了“加厚旋涌”效应,即下地壳的加厚并深插上地幔软流圈,改变了软流圈运动方式而上涌,伴随强烈的岩浆活动和成矿物质上涌,完成了... 燕山—喜马拉雅期构造运动,引起印度板块与欧亚板块剧烈碰撞、太平洋板块向东俯冲与美洲大陆向西漂移,产生了“加厚旋涌”效应,即下地壳的加厚并深插上地幔软流圈,改变了软流圈运动方式而上涌,伴随强烈的岩浆活动和成矿物质上涌,完成了大规模成矿作用,在特提斯-喜马拉雅地区和太平洋东部边缘产出世界级超大型斑岩铜矿系列.初步提出太平洋东部边缘成矿作用明显超过特提斯-喜马拉雅地区原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燕山-喜马拉雅期构造运动 板块碰撞与俯冲 “加厚旋涌”效应 世界级超大型斑岩铜矿
下载PDF
贵州省大地构造与矿床分布特征浅析 被引量:4
2
作者 石明科 黄波 +4 位作者 杨涛 徐伟钧 李大吉 黎朋 杨顺文 《四川地质学报》 2019年第4期536-541,共6页
贵州省由上扬子陆块西南缘与江南复合造山带的大陆地壳,经历了四期的构造旋回;其中武陵构造旋回期产生了普安-贵阳-梵净山断裂,是上扬子陆块与江南复合造山带的分界线;雪峰-加里东构造旋回和海西-印支-燕山构造旋回是贵州省重要的成矿期... 贵州省由上扬子陆块西南缘与江南复合造山带的大陆地壳,经历了四期的构造旋回;其中武陵构造旋回期产生了普安-贵阳-梵净山断裂,是上扬子陆块与江南复合造山带的分界线;雪峰-加里东构造旋回和海西-印支-燕山构造旋回是贵州省重要的成矿期;喜山期及新构造旋回期,形成黔西南重要的红土型金矿。在黔西南-黔西地区呈北西走向的紫云-垭都深断裂,具多期构造特点,切穿了上地幔软流圈并引发了"加厚旋涌"效应,导致强烈岩浆活动和大规模成矿物质上涌,在有利成矿环境中与碎屑岩-碳酸盐岩建造中完成各种成矿作用,使黔西南-黔西地区成为贵州重要矿产资源集中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贵州省大地构造 “加厚旋涌” 紫云-垭都深断裂 矿床分布特征
下载PDF
三江地区大规模成矿动力学模式浅析 被引量:2
3
作者 刘军 黄波 +3 位作者 杨涛 徐伟钧 黎朋 杨顺成 《四川地质学报》 2019年第4期543-546,共4页
喜山期印度板块与欧亚板块的强烈碰撞,引起"三江"造山带与扬子陆块西缘抬升和地壳加厚并深插上地幔,在东亚旋涡旋转作用下("全球旋涡大地构造假说"之东亚旋涡单元),上地幔软流圈的高能旋转受阻而被动沿构造裂隙上涌... 喜山期印度板块与欧亚板块的强烈碰撞,引起"三江"造山带与扬子陆块西缘抬升和地壳加厚并深插上地幔,在东亚旋涡旋转作用下("全球旋涡大地构造假说"之东亚旋涡单元),上地幔软流圈的高能旋转受阻而被动沿构造裂隙上涌,导致强烈的岩浆活动和大规模成矿物质上涌,并在有利条件下完成各种成矿物质的分异-富集和大规模成矿作用;产生了大型-超大型矿床集中区,成为我国最重要成矿区带之一,是三江地区特有的"加厚旋涌"成矿动力学模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江成矿带 板块碰撞 “全球旋涡大地构造假说” “加厚旋涌”成矿动力学模式
下载PDF
青藏高原安多地区找矿潜力分析 被引量:1
4
作者 杨涛 黄波 《有色金属(矿山部分)》 2021年第2期69-78,共10页
根据“加厚旋涌”理论,通过对安多地区矿床(点)统计,圈出五个重要矿集区(菜园子沟、沱沱河、吴曼通洞、托吉涌及莫海拉哼矿集区),以螺旋运动(圆心、半径和速度按特定规律变化的三维以上的运动系统,是宇宙中普遍存在的运动方式)引发的“... 根据“加厚旋涌”理论,通过对安多地区矿床(点)统计,圈出五个重要矿集区(菜园子沟、沱沱河、吴曼通洞、托吉涌及莫海拉哼矿集区),以螺旋运动(圆心、半径和速度按特定规律变化的三维以上的运动系统,是宇宙中普遍存在的运动方式)引发的“加厚旋涌”为指导,结合板块俯冲和碰撞理论,提出了安多地区有利成矿地质背景。安多地区地处青藏中央高原,中新生代印度板块的俯冲、碰撞引发下地壳加厚的基础上,造就了壳幔滑脱,地幔软流圈上涌,岩石部分熔融是地表隆升和伸展的主要动力,引发了“加厚旋涌”效应,即下地壳加厚深切上地幔软流圈,改变了软流圈运动方式,提供了成矿流体运移和沉淀空间,随着强烈的岩浆活动,在特提斯—喜玛拉雅完成了大规模成矿作用,控制主要的矿床(点)分布,具大型—超大型矿床成矿远景,提出建立整装勘查区,使其早日成为国内重要矿业开发基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加厚旋涌” 青藏高原 安多地区 矿集区 大型—超大型矿床
下载PDF
贵州省黔西南地区构造与成矿浅析
5
作者 黎朋 黄波 《西部探矿工程》 CAS 2019年第2期170-172,共3页
贵州省黔西南地区位于扬子陆块西南缘,东亚旋涡SE120o~150o方向,在东亚旋涡向心挤压力和顺时针旋转应力作用下,产生了NW向紫云—垭都深断裂带、望谟NW向构造变形区(Ⅰ22)和普安旋扭构造变形区(Ⅰ21B)南部的黔南涡轮构造;由于紫云—垭... 贵州省黔西南地区位于扬子陆块西南缘,东亚旋涡SE120o~150o方向,在东亚旋涡向心挤压力和顺时针旋转应力作用下,产生了NW向紫云—垭都深断裂带、望谟NW向构造变形区(Ⅰ22)和普安旋扭构造变形区(Ⅰ21B)南部的黔南涡轮构造;由于紫云—垭都深断裂带切穿了上地幔,在西部地区地壳明显加厚并插入上地幔情况下,上地幔软流圈旋转受阻而被动沿构造裂隙上涌,形成黔西南地区特有的"加厚旋涌"成矿动力学模式;随着强烈岩浆活动和幔源以Au为主的成矿物质上涌,为大规模成矿作用提供了极为有利条件,成为贵州重要的金矿集中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紫云-垭都深大断裂带 Nw向构造和旋扭构造变形区 “加厚旋涌”动力学模式 金矿集中区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