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44篇文章
< 1 2 18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Mfn2、miRNA-101调控转化生长因子-β1参与肝泡型包虫病肝纤维化的研究
1
作者 杨德武 马福财 +2 位作者 盖志刚 王铮 朱海宏 《西部医学》 2024年第1期36-41,共6页
目的 探讨Mfn2、miRNA-101通过TGF-β1调控肝泡型包虫病肝纤维化的潜在作用。方法 收集2020年7月-2020年10月青海省人民医院确诊的20例肝泡型包虫病患者术后切除的肝组织,采集距肝脏病灶边缘2 cm以外正常肝组织、距肝脏病灶边缘2 cm以... 目的 探讨Mfn2、miRNA-101通过TGF-β1调控肝泡型包虫病肝纤维化的潜在作用。方法 收集2020年7月-2020年10月青海省人民医院确诊的20例肝泡型包虫病患者术后切除的肝组织,采集距肝脏病灶边缘2 cm以外正常肝组织、距肝脏病灶边缘2 cm以内肝组织。行HE、Masson染色,将不同标本纤维化分级,通过免疫组化、RT-qPCR检测Mfn2、TGF-β1、α-SMA、miRNA-101在不同级别纤维化组织中的表达。结果 Mfn2、TGF-β1、α-SMA、miRNA-101在不同级别纤维化组织中的差异表达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Mfn2与TGF-β1、α-SMA表达量均呈负相关(P<0.05),miRNA-101与TGF-β1、α-SMA表达量均呈负相关(P<0.05),TGF-β1与α-SMA表达量呈正相关(P<0.05),Mfn2与miRNA-101表达量无显著相关性(P>0.05)。结论 Mfn2、miRNA-101可能抑制肝泡型包虫病肝纤维化,并且可能通过抑制TGF-β1发挥抗纤维化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泡型虫病 肝纤维化 MFN2 miRNA-101 TGF-β1 Α-SMA
下载PDF
补肾活血调周法联合中药封包治疗宫腔粘连疗效观察及对PDGF-BB、TGF-β1、bFGF的影响
2
作者 杨艳芳 王志军 《新中医》 CAS 2024年第16期71-76,共6页
目的:观察补肾活血调周法联合中药封包治疗宫腔粘连(IUA)的临床疗效,以及对血小板源性生长因子(PDGF)-BB、转化生长因子-β1 (TGF-β1)及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bFGF)的影响。方法:选取40例行宫腔镜下宫腔粘连分离术治疗的IUA患者,采... 目的:观察补肾活血调周法联合中药封包治疗宫腔粘连(IUA)的临床疗效,以及对血小板源性生长因子(PDGF)-BB、转化生长因子-β1 (TGF-β1)及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bFGF)的影响。方法:选取40例行宫腔镜下宫腔粘连分离术治疗的IUA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应用补肾活血调周法治疗)及试验组(采用补肾活血调周法联合中药封包治疗),每组20例。2组均治疗3个月经周期,随访1年。比较2组临床疗效,子宫内膜厚度,子宫动脉血流参数[搏动指数(PI)、阻力指数(RI)],血清PDGF-BB、TGF-β1、bFGF水平,宫腔再粘连发生率及妊娠率。结果:治疗后,试验组总有效率85.00%,高于对照组55.00%(P<0.05)。2组子宫内膜厚度均较治疗前增加(P<0.05),PI、RI均较治疗前降低(P<0.05);试验组子宫内膜厚度大于对照组(P<0.05),PI、RI均低于对照组(P<0.05)。2组血清PDGF-BB、TGF-β1、bFGF水平均较治疗前降低(P<0.05),试验组血清PDGF-BB、TGF-β1、bFGF水平均低于对照组(P<0.05)。随访3个月,试验组再粘连发生率5.88%,低于对照组27.27%(P<0.05)。随访1年,试验组妊娠率40.00%,高于对照组5.00%(P<0.05)。结论:补肾活血调周法联合中药封包治疗IUA,可增加子宫内膜厚度,改善子宫动脉血流及临床症状,有效调节PDGF-BB、TGF-β1、bFGF水平,减少宫腔再粘连发生,提高妊娠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宫腔粘连 补肾活血调周法 中药封 双柏散 子宫动脉血流参数 血小板源性生长因子 转化生长因子-β1 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
下载PDF
Al_(2)O_(3)/LiAlO_(2)表面包覆改性LiNi_(1/3)Co_(1/3)Mn_(1/3)O_(2)三元正极材料研究
3
作者 王泽 唐淑璟 +4 位作者 李素华 张可翔 彭洪亮 闫二虎 孙立贤 《聊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23年第3期56-63,共8页
三元正极材料因比容量高、成本低和较为环保而备受研究者的关注和青睐,但其循环稳定性与倍率性能较差。通过固相包覆法制备了纳米Al_(2)O_(3)以及LiAlO_(2)包覆的LiNi_(1/3)Co_(1/3)Mn_(1/3)O_(2)材料,对所制备材料的结构及形貌进行系... 三元正极材料因比容量高、成本低和较为环保而备受研究者的关注和青睐,但其循环稳定性与倍率性能较差。通过固相包覆法制备了纳米Al_(2)O_(3)以及LiAlO_(2)包覆的LiNi_(1/3)Co_(1/3)Mn_(1/3)O_(2)材料,对所制备材料的结构及形貌进行系统表征,结果表明,两种包覆均在保持正极材料结构的基础上成功形成了表面包覆层。电化学性能测试表明,用质量分数为1%的Al_(2)O_(3)包覆时,其初始放电容量从原始材料的159 mA·h·g^(-1)提升至162.57 mA·h·g^(-1),循环35次的容量保持率由74.38%提升至94.89%;用质量分数为3%的LiAlO_(2)包覆时,初始放电比容量提升至164.85 mA·h·g^(-1),前35次的容量保持率较未包覆材料均有所提高。此外,经包覆后正极材料循环性能和倍率性能均有所提高,电压衰减和电化学阻抗降低,说明Al_(2)O_(3)或LiAlO_(2)包覆均能提高正极材料的离子电导率和结构稳定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LiNi_(1/3)Co_(1/3)Mn_(1/3)O_(2) 表面改性 纳米Al_(2)O_(3) LiAlO_(2) 锂离子电池
下载PDF
“煨脓长肉”理论的中药热奄包对肛瘘术后创面的疗效及作用机制研究
4
作者 刘秦浪 刘丹 +3 位作者 高壮 韩焱 郭新荣 孙林梅 《世界中医药》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7期1000-1004,共5页
目的:探讨“煨脓长肉”理论的中药热奄包紫竭散对肛瘘术后创面愈合的疗效及作用机制。方法:选取2021年4月至2022年4月西安市中医医院收治的湿热下注型低位单纯性肛瘘患者88例作为研究对象,按照简单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 目的:探讨“煨脓长肉”理论的中药热奄包紫竭散对肛瘘术后创面愈合的疗效及作用机制。方法:选取2021年4月至2022年4月西安市中医医院收治的湿热下注型低位单纯性肛瘘患者88例作为研究对象,按照简单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4例,术后2组接受常规创面护理,对照组联合凡士林纱条填塞,观察组联合凡士林纱条与紫竭散热奄包填塞,对比分析2组的临床疗效及不同时间段白细胞介素-1β(IL-1β)、IL-6、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和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的表达情况,并且评价观察组治疗方案的安全性。结果:2组患者的临床治愈率均为100%;在创面愈合时间方面,观察组更优(P<0.01);在创面情况(肉芽组织的生长、分泌物、疼痛、创面愈合率)方面,2组比较,第3天差异不明显(P>0.05),第7、14天观察组疗效更优(均P<0.05);2组炎症介质的表达均呈明显下降趋势,生长因子VEGF明显升高,且观察组疗效更佳,其中术后第7、14天所有因子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1)。观察组用药前后未见明显皮肤过敏反应。结论:“煨脓长肉”的中药热奄包紫竭散对肛瘘术后创面愈合具有促进作用,可有效促进肉芽组织的生长,缩短愈合时间,可能与抑制炎症介质IL-1β、IL-6、TNF-α的释放并促进VEGF表达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肛瘘术后 煨脓长肉 中药热奄 创面愈合 白细胞介素-1Β 白细胞介素-6 肿瘤坏死因子-α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
下载PDF
Zr-1Nb合金包壳高温蒸汽氧化行为研究
5
作者 严俊 王占伟 +1 位作者 彭振驯 李思功 《冶金与材料》 2023年第2期21-24,28,共5页
锆合金因具有热中子吸收截面小、抗中子辐照能力强、导热性能优异等特有的综合性能,被广泛用作水冷堆核燃料包壳材料。近年来,反应堆高燃耗、长换料周期的发展趋势对燃料包壳综合性能提出更高要求。针对新型Zr-1Nb合金包壳开展双面高温... 锆合金因具有热中子吸收截面小、抗中子辐照能力强、导热性能优异等特有的综合性能,被广泛用作水冷堆核燃料包壳材料。近年来,反应堆高燃耗、长换料周期的发展趋势对燃料包壳综合性能提出更高要求。针对新型Zr-1Nb合金包壳开展双面高温蒸汽氧化试验,氧化温度为1200°C,氧化时间为600 s~3600 s不等。试验后,采用扫描电子显微镜、能谱仪和X射线衍射仪表征高温氧化产物膜微观形貌特征、氧化层厚度、元素分布以及物相组成等,建立Zr-1Nb合金氧化动力学模型。研究表明,不同试验条件下,Zr-1Nb合金包壳高温氧化膜均未脱落,包壳内外壁氧化相对均匀,且氧化动力学曲线遵循抛物线规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Zr-1Nb合金 高温蒸汽氧化 氧化行为
下载PDF
多浪羊和中国美利奴羊MHC-DRB_1基因多态性与包虫病的遗传易感性 被引量:22
6
作者 贾斌 申红 +6 位作者 余智勇 陈明辉 刘宏坤 李海 陈玉林 彭林泽 林迎春 《中国人兽共患病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0期1004-1008,1012,共6页
目的探讨多浪羊和中国美利奴(新疆军垦型)羊MHC-DRB1基因的多态性与包虫病的遗传易感性。方法利用巢式PCR扩增192只多浪羊和199只中国美利奴(新疆军垦型)羊(其中各有70只和98只为棘球蚴病感染——包虫病阳性)MHC-DRB1基因第二外显子,其2... 目的探讨多浪羊和中国美利奴(新疆军垦型)羊MHC-DRB1基因的多态性与包虫病的遗传易感性。方法利用巢式PCR扩增192只多浪羊和199只中国美利奴(新疆军垦型)羊(其中各有70只和98只为棘球蚴病感染——包虫病阳性)MHC-DRB1基因第二外显子,其296bp扩增产物经SacI、Hin1I和HaeIII3种限制性内切酶进行RFLP多态性分析。结果多浪羊和中国美利奴羊的MHC-DRB1基因第二外显子在SacI、Hin1I和HaeIII酶切位点存在丰富的多态性,两绵羊品种均检测出了2、2和6种等位基因,但基因型分别为3、3、18和3、3、15种。DRB1第二外显子的第159,173,177,178,208,225位碱基上存在多态性。结论将两绵羊品种包虫病阴性和阳性羊的等位基因频率和基因型频率分别进行了分析比较,结果提示多浪羊等位(基因HaeIII a与包虫病的易感性相关(P<0.05);基因型SacI ab和HaeIII cf与包虫病的抗性相关(P<0.05),SacI bb,Hin1I ab和HaeIII aa 3种基因型与包虫病的易感性相关(P<0.05),而基因型HaeIIIbe和HaeIII ef与包虫病的易感性具有较强的相关性(P<0.01)。中国美利奴(新疆军垦型)羊等位基因HaeIII d与包虫病的易感性相关(P<0.05);基因型SacI ab和HaeIII ee与包虫病的抗性相关(P<0.05),而基因型HaeIII bd与包虫病的易感性相关(P<0.0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绵羊 MHC-DRB1 PCR-RFLP 多态性 虫病
下载PDF
多浪羊MHC-DQB1基因多态性与包虫病的抗性分析 被引量:11
7
作者 申红 杜迎春 +5 位作者 贾斌 陈玉林 彭林泽 曾献存 田永芝 李海 《中国人兽共患病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期17-22,共6页
目的探讨多浪羊MHC-DQB1基因多态性与包虫病的遗传抗性。方法采用PCR-RFLP方法,对101只包虫病(细粒棘球蚴病)阴性和64只阳性多浪羊MHC-DQB1第2外显子遗传多态性进行了检测,将包虫病阴性和阳性多浪羊的等位基因频率和基因型频率分别进行... 目的探讨多浪羊MHC-DQB1基因多态性与包虫病的遗传抗性。方法采用PCR-RFLP方法,对101只包虫病(细粒棘球蚴病)阴性和64只阳性多浪羊MHC-DQB1第2外显子遗传多态性进行了检测,将包虫病阴性和阳性多浪羊的等位基因频率和基因型频率分别进行比较分析。结果多浪羊的MHC-DQB1基因外显子2在MroxⅠ、ScaⅠ、Sac1I、TaqⅠ、HaeIII和MvaⅠ酶切位点存在丰富的多态性,分别检测出2、2、3、2、3、6种等位基因,3、3、5、2、5、14种基因型。结论发现MvaⅠD(P<0.01)可能为多浪羊包虫病的抗性基因,MvaⅠDD和MvaⅠCD(P<0.05)疑似为多浪羊包虫病的抗性基因型,而MvaⅠBZ(P<0.05)与包虫病易感性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浪羊 MHC—DQB1 PCR-RFLP 多态性 虫病
下载PDF
多浪羊MHC-DRB1基因多态性与包虫病抗性分析 被引量:7
8
作者 余智勇 李海 +5 位作者 贾斌 蒋文生 彭林泽 申红 曾献存 杜迎春 《畜牧兽医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1期1149-1153,共5页
通过PCR扩增122只包虫病(细粒棘球蚴病)阴性和70只包虫病阳性多浪羊的MHC-DRB1第2外显子,产物经SacⅠ、Hin1Ⅰ和HaeⅢ3种限制性内切酶酶切后进行RFLP多态性分析。结果表明,多浪羊MHC-DRB1基因第2外显子在SacⅠ、Hin1Ⅰ和HaeⅢ酶切位点... 通过PCR扩增122只包虫病(细粒棘球蚴病)阴性和70只包虫病阳性多浪羊的MHC-DRB1第2外显子,产物经SacⅠ、Hin1Ⅰ和HaeⅢ3种限制性内切酶酶切后进行RFLP多态性分析。结果表明,多浪羊MHC-DRB1基因第2外显子在SacⅠ、Hin1Ⅰ和HaeⅢ酶切位点存在丰富的多态性,分别检测出了2、2和6种等位基因,出现了3、3和18种基因型。将包虫病阴性和阳性多浪羊的等位基因频率和基因型频率分别进行比较分析,发现等位基因HaeⅢa对包虫病感染具有一定的易感性(P<0.05),SacⅠab和Hin1Ⅰaa 2个基因型对包虫病具有一定的抗性(P<0.05),HaeⅢbe和HaeⅢef这2个基因型对包虫病具有较强的易感性(P<0.0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浪羊 MHC-DRB1 PCR-RFLP 多态性 虫病
下载PDF
中国美利奴羊MHC-DQB1基因多态性与包虫病的抗性分析 被引量:9
9
作者 申红 贾斌 +5 位作者 陈玉林 杜迎春 曾献存 刘宏坤 白建伟 陈明辉 《中国预防兽医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9期682-688,共7页
采用PCR-RFLP方法对103只包虫病(细粒棘球蚴病)阴性和101只阳性中国美利奴(新疆军垦型)羊MHC-DQB1第2外显子遗传多态性进行了检测。结果表明,中国美利奴(新疆军垦型)羊的MHC-DQB1基因外显子2在MroxⅠ、ScaⅠ、SaclⅠ、TaqⅠ、HaeⅢ和Mv... 采用PCR-RFLP方法对103只包虫病(细粒棘球蚴病)阴性和101只阳性中国美利奴(新疆军垦型)羊MHC-DQB1第2外显子遗传多态性进行了检测。结果表明,中国美利奴(新疆军垦型)羊的MHC-DQB1基因外显子2在MroxⅠ、ScaⅠ、SaclⅠ、TaqⅠ、HaeⅢ和MvaⅠ酶切位点存在丰富的多态性,分别检测出2、2、4、3、3、6种等位基因,3、3、7、4、6、16种基因型。克隆测序分析表明,HaeⅢm、HaeⅢn、MvaⅠy和MvaⅠz是由碱基突变而产生的新等位基因。将包虫病阴性和阳性中国美利奴(新疆军垦型)羊的等位基因频率和基因型频率分别进行比较分析,发现MvaⅠD(P<0.05)、SaclⅠb、TaqⅠA、HaeⅢN(P<0.01)为中国美利奴(新疆军垦型)羊包虫病的抗性基因,TaqⅠB、MvaⅠC、HaeⅢM(P<0.01)是易感性基因。MvaⅠDZ(P<0.05)、TaqⅠAA和HaeⅢNN(P<0.01)是中国美利奴(新疆军垦型)羊包虫病的抗性基因型,而MvaⅠCZ(P<0.05)、TaqⅠAB和HaeⅢMN(P<0.01)是易感性基因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美利奴羊 MHC-DQB1 PCR-RFLP 多态性 虫病
下载PDF
碳包覆改性制备高倍率性能的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LiNi_(1/3)Co_(1/3)Mn_(1/3)O_2 被引量:9
10
作者 郑卓 郭孝东 +4 位作者 吴振国 向伟 滑纬博 钟本和 杨秀山 《无机化学学报》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期106-114,共9页
采用碳酸盐共沉淀-高温固相法制备了一系列表面碳包覆改性(w=1.0%,2.0%,3.0%)的LiNi_(1/3)Co_(1/3)Mn_(1/3)O_2正极材料,借助X射线衍射(XRD)分析、扫描电镜(SEM)、透射电镜(TEM)、电化学阻抗谱(EIS)和恒电流充放电测试等表征手段对材料... 采用碳酸盐共沉淀-高温固相法制备了一系列表面碳包覆改性(w=1.0%,2.0%,3.0%)的LiNi_(1/3)Co_(1/3)Mn_(1/3)O_2正极材料,借助X射线衍射(XRD)分析、扫描电镜(SEM)、透射电镜(TEM)、电化学阻抗谱(EIS)和恒电流充放电测试等表征手段对材料的晶体结构、微观形貌和电化学性能进行了较系统的研究。结果表明,碳成功地包覆在了材料颗粒的表面,碳包覆改性后的材料具有良好的α-Na Fe O2结构(空间群:R3m),且随着包碳量的增加,一次颗粒平均尺寸逐渐增大(从177 nm增至209 nm)。表面的无定形碳层可以提高材料的电子导电率,减少电极材料与电解液的副反应,故而碳包覆材料的电化学性能都有了一定程度提升。包覆碳量为2.0%的样品高倍率和长循环性能最好,在2.7~4.3 V,1C下循环100次后,容量保持率为93%;在0.1C、0.2C、0.5C、1C、3C、5C、10C和20C时的放电比容量分别为:155、148、145、138、127、116、104和96 m Ah·g-1。在超高倍率50C(9 A·g-1)时,其放电比容量还能达到62 m Ah·g-1(原始LiNi_(1/3)Co_(1/3)Mn_(1/3)O_2材料仅为30 m Ah·g-1),倍率性能十分优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碳酸盐共沉淀法 高倍率性能 LINI1/3CO1/3MN1/3O2 锂离子电池
下载PDF
囊性包虫病患者外周血PD-1在Treg细胞上的表达与Foxp3、TGF-β和IL-10的相关性研究 被引量:4
11
作者 赵慧 张峰波 +5 位作者 朱玥洁 庞楠楠 安梦婷 李斌 马秀敏 丁剑冰 《中国人兽共患病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6期475-480,共6页
目的通过检测囊性包虫病(cystic echinococcosis,CE)患者外周血中Treg细胞表面PD-1的表达与Treg细胞相关因子Foxp3、TGF-β和IL-10的表达情况,探讨负性共刺激分子PD-1与Treg细胞在CE患者中的关系及其对该疾病发生发展的作用。方法选取30... 目的通过检测囊性包虫病(cystic echinococcosis,CE)患者外周血中Treg细胞表面PD-1的表达与Treg细胞相关因子Foxp3、TGF-β和IL-10的表达情况,探讨负性共刺激分子PD-1与Treg细胞在CE患者中的关系及其对该疾病发生发展的作用。方法选取30例CE患者和30例健康对照人群,用流式细胞术检测CE患者和健康对照人群外周血中PD-1^+CD4^+CD25^+Treg细胞的比例;实时荧光定量PCR法分别检测CE患者和对照人群外周血单个核细胞中PD-1和Foxp3 mRNA的表达;ELISA法检测CE患者和对照人群血清中TGF-β和IL-10的水平;Pearson相关法分析CE患者外周血中PD-1的表达与Foxp3、TGF-β和IL-10的相关性。结果与对照人群相比,CE患者外周血中PD-1^+CD4^+CD25^+Treg细胞的比例均显著升高;外周血单个核细胞中PD-1和Foxp3 mRNA水平显著升高;血清中TGF-β和IL-10水平显著升高;CE患者外周血PD-1mRNA与Foxp3 mRNA表达水平正相关;PD-1^+CD4^+CD25^+Treg细胞与TGF-β和IL-10的水平均正相关。结论负性共刺激分子PD-1在Treg细胞上高表达与Treg细胞及其因子TGF-β和IL-10的产生和功能发挥相关,可能促进细粒棘球蚴的生长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D-1 Treg 囊性虫病
下载PDF
风疹病毒包膜糖蛋白E1的原核表达及条件优化 被引量:9
12
作者 岳盈盈 李鹏 +4 位作者 李志会 宋楠楠 赵元昊 纪璇 孟红 《山东医药》 CAS 北大核心 2010年第3期18-19,共2页
目的 为风疹病毒(RV)感染提供特异性及敏感性高的检测手段。方法采用PCR扩增RV包膜糖蛋白E1基因202—353aa片段,并将其插入表达载体pET30a(+),构建pET30a(+)-E1,转化BL21(plysS)菌株,十二烷基硫酸钠-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 目的 为风疹病毒(RV)感染提供特异性及敏感性高的检测手段。方法采用PCR扩增RV包膜糖蛋白E1基因202—353aa片段,并将其插入表达载体pET30a(+),构建pET30a(+)-E1,转化BL21(plysS)菌株,十二烷基硫酸钠-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SDS-PAGE)和Western Blot初步分析蛋白表达及抗原性;并探讨温度、异丙基-β-D-硫代半乳糖苷(IPTG)浓度和诱导时间对目的蛋白表达产量的影响。结果获得相对分子质量约为16.6kD的融合蛋白,Western Blot证明其具有良好的抗原性,并确定该蛋白在30℃、0.6mmol/L IPTG的条件下诱导表达4h可获得最佳表达量。结论本研究为RV包膜糖蛋白E1抗原纯化及应用奠定了基础,亦为研制生产高特异性和敏感性的RV检测试剂盒提供了实验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风疹病毒 膜糖蛋白E1 大肠杆菌 表达条件 优化
下载PDF
TGF-β1、TNF-α mRNA在肝包虫囊肿周围人体纤维囊壁中的特异性分层表达 被引量:12
13
作者 吴向未 陈雪玲 +3 位作者 彭心宇 张示杰 牛建华 孙红 《中国地方病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4期311-313,共3页
目的探讨TGF鄄β1、TNF鄄αmRNA在形成肝包虫囊肿周围人体纤维囊壁中的作用及其临床意义。方法采用原位杂交方法检测转化生长因子鄄β1(TGF鄄β1)及肿瘤坏死因子鄄α(TNF鄄α)的mRNA在40例肝包虫囊肿周围纤维囊壁中表达。结果TGF鄄β1、... 目的探讨TGF鄄β1、TNF鄄αmRNA在形成肝包虫囊肿周围人体纤维囊壁中的作用及其临床意义。方法采用原位杂交方法检测转化生长因子鄄β1(TGF鄄β1)及肿瘤坏死因子鄄α(TNF鄄α)的mRNA在40例肝包虫囊肿周围纤维囊壁中表达。结果TGF鄄β1、TNF鄄α在肝包虫囊肿周围纤维囊壁中出现特异性分层表达。靠近虫体侧纤维囊壁中,TGF鄄β1、TNF鄄α的阳性细胞表达率分别为(10.24±2.90)%、(16.22±2.84)%。靠近肝实质侧纤维囊壁中,TGF鄄β1、TNF鄄α的阳性细胞表达率分别为(37.51±7.45)%、(25.76±5.05)%。TGF鄄β1、TNF鄄α在2层中表达的差异均有显著意义(P<0.01)。靠近肝实质侧纤维囊壁中TGF鄄β1与TNF鄄α之间表达的差异也有显著意义(P<0.05)。结论肝包虫囊肿周围人体纤维囊壁分层,TGF鄄β1、TNF鄄α与肝实质侧纤维囊壁的形成有密切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TGF-Β1 TNF-α 虫囊肿 纤维囊壁 肿瘤坏死因子-Α 转化生长因子-Β1 原位杂交方法 检测
下载PDF
Y2O3包覆LiCo1/3Ni1/3Mn1/3O2的电化学性能 被引量:6
14
作者 王萌 吴锋 +1 位作者 苏岳锋 陈实 《物理化学学报》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7期1175-1179,共5页
通过在硝酸钇水溶液浸渍并焙烧的简单工艺,在LiCo1/3Ni1/3Mn1/3O2材料表面包覆了一层Y2O3.采用X射线衍射(XRD),扫描电子显微镜(SEM),透射电子显微镜(TEM),循环伏安(CV)和恒流充放电对包覆和未包覆的LiCo1/3Ni1/3Mn1/3O2进行了测试分析.... 通过在硝酸钇水溶液浸渍并焙烧的简单工艺,在LiCo1/3Ni1/3Mn1/3O2材料表面包覆了一层Y2O3.采用X射线衍射(XRD),扫描电子显微镜(SEM),透射电子显微镜(TEM),循环伏安(CV)和恒流充放电对包覆和未包覆的LiCo1/3Ni1/3Mn1/3O2进行了测试分析.结果表明,Y2O3包覆并没有改变LiCo1/3Ni1/3Mn1/3O2的晶体结构,只存在于LiCo1/3Ni1/3Mn1/3O2的表面;与未包覆的材料相比,Y2O3包覆后的材料在高电位下具有更好的容量保持率和放电容量.CV测试表明,包覆层的存在有效抑制了材料层状结构的转变及电极与电解液的负反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LiCo1/3Ni1/3Mn1/3O2 Y2O3 锂离子电池
下载PDF
球形LiNi_(1/3)Co_(1/3)Mn_(1/3)O_2表面非均匀成核法包覆Al_2O_3的研究 被引量:5
15
作者 杨志 李新海 +2 位作者 王志兴 彭文杰 郭华军 《中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5期1703-1708,共6页
为了提高LiNi1/3Co1/3Mn1/3O2的电化学性能,采用非均匀成核法在球形LiNi1/3Co1/3Mn1/3O2表面包敷Al2O3。采用SEM及电化学性能测试对所制备材料的形貌和电化学性能进行表征。研究结果表明:球形LiNi1/3Co1/3Mn1/3O2颗粒由粒径为500~600 n... 为了提高LiNi1/3Co1/3Mn1/3O2的电化学性能,采用非均匀成核法在球形LiNi1/3Co1/3Mn1/3O2表面包敷Al2O3。采用SEM及电化学性能测试对所制备材料的形貌和电化学性能进行表征。研究结果表明:球形LiNi1/3Co1/3Mn1/3O2颗粒由粒径为500~600 nm的一次粒子团聚而成,包敷后的球形LiNi1/3Co1/3Mn1/3O2表面形成了致密的无定形Al2O3包敷层;包覆Al2O3能明显抑制LiNi1/3Co1/3Mn1/3O2在循环过程中的氧化/还原峰电流的衰减,随着Al2O3包敷量的增加,材料的氧化/还原峰的峰电流减小,适量地包敷Al2O3可有效提高材料的可逆性;当Al2O3的包敷量为0.5%时,材料表现出优异的电化学性能,在2.7~4.6 V高电压和1C倍率条件下,材料的首次放电容量为172(mA.h)/g,50次循环后材料的容量保持率仍有93%,而没有包敷的LiNi1/3Co1/3Mn1/3O2容量略低,首次放电容量为170(mA.h)/g,而且容量衰减较快,容量保持率仅为84%。此外,包敷处理还可以有效提高LiNi1/3Co1/3Mn1/3O2材料在电解液中的热稳定性,以包敷材料所制备的电池其高温储存性能明显提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锂离子电池 LINI1/3CO1/3MN1/3O2 非均匀成核法 氧化铝
下载PDF
TiO2包覆对LiCo1/3Ni1/3Mn1/3O2材料的表面改性(英文) 被引量:4
16
作者 吴锋 王萌 +1 位作者 苏岳锋 陈实 《物理化学学报》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4期629-634,共6页
为了提高材料LiCo1/3Ni1/3Mn1/3O2的循环性能,采用浸渍-水解法对其进行TiO2包覆.用X射线衍射(XRD)、电化学交流阻抗谱(EIS)、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发射光谱(ICP-OES)和恒流充放电测试研究包覆材料的结构和电化学性能.TiO2仅在材料表面形成... 为了提高材料LiCo1/3Ni1/3Mn1/3O2的循环性能,采用浸渍-水解法对其进行TiO2包覆.用X射线衍射(XRD)、电化学交流阻抗谱(EIS)、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发射光谱(ICP-OES)和恒流充放电测试研究包覆材料的结构和电化学性能.TiO2仅在材料表面形成包覆层,并未改变材料的结构.TiO2包覆能提高材料LiCo1/3Ni1/3Mn1/3O2的倍率性能和循环性能,TiO2包覆后的材料在5.0C(1.0C=160mA·g-1)下的放电容量达到0.2C下的66.0%,而包覆前的材料在5.0C下的放电容量仅为其0.2C下的31.5%.包覆后的材料在2.0C下循环12周后的容量没有衰减,而未包覆的材料容量保持率仅为94.4%.EIS测试表明包覆材料性能的提高是由于循环过程中材料的界面稳定性得到了提高.循环后材料的XRD和ICP-OES测试表明,包覆层能提高材料LiCo1/3Ni1/3Mn1/3O2的结构稳定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TiO2 LiCo1/3Ni1/3Mn1/3O2 循环性能 锂离子电池
下载PDF
细粒棘球蚴重组抗原B 8-kDa亚单位1对囊型包虫病的血清学诊断价值 被引量:5
17
作者 马秀敏 吾拉木.马木提 +5 位作者 马海梅 丁剑冰 卢晓梅 林仁勇 伊藤亮 温浩 《中国人兽共患病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8期741-744,共4页
目的通过基因工程技术获得细粒棘球蚴抗原B8-kDa亚单位1重组蛋白(rEgAgB8/1),探讨其对囊型包虫病(CE)的血清学诊断价值。方法将构建的rEgAgB8/1原核表达质粒(pET32b-rEgAgB8/1)转化至E.coli BL-21(DE3)中,用IPTG诱导表达,经亲和层析纯... 目的通过基因工程技术获得细粒棘球蚴抗原B8-kDa亚单位1重组蛋白(rEgAgB8/1),探讨其对囊型包虫病(CE)的血清学诊断价值。方法将构建的rEgAgB8/1原核表达质粒(pET32b-rEgAgB8/1)转化至E.coli BL-21(DE3)中,用IPTG诱导表达,经亲和层析纯化获得高纯度rEgAgB8/1,以rEgAgB8/1为抗原,应用ELISA和Immuno blotting方法对31例手术确诊的囊型包虫病病人血清进行了回顾性检测与分析。结果ELISA和Immuno blotting方法检测CE病人血清阳性率均为90.3%(28/31),3例血清学检测阴性的CE病人均为初次诊断为CE及单纯性肝脏单发感染的病人;血清抗体水平随着病人棘球蚴囊数目增加而有所增加,棘球蚴囊的数目与血清抗体水平的比较用单因素方差分析有显著性差异(F=5.06,P=0.0142),1个囊与2个囊/3个囊组间血清抗体水平有显著差异,2个囊与3个囊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rEgAgB8/1重组蛋白抗原对囊型包虫病有较高的血清学诊断价值,多囊型包虫病人血清抗体水平高于单囊型包虫病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细粒棘球蚴 重组抗原B 8-kDa亚单位1(rAgB8/1) 囊型虫病 血清学诊断
下载PDF
风疹病毒JR23株E1包膜糖蛋白基因的表达分析 被引量:3
18
作者 王志玉 薛永磊 +2 位作者 王小凡 王桂亭 宋艳艳 《病毒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3期278-280,共3页
To construct the eukaryot ic expression system of E1 glycopr otein of rubella virus(RV)JR23 str ain and to study the biological an d immunological properties of the expressed product,the E1 gene was amplified by RT-PC... To construct the eukaryot ic expression system of E1 glycopr otein of rubella virus(RV)JR23 str ain and to study the biological an d immunological properties of the expressed product,the E1 gene was amplified by RT-PCR,sequenced and recombinated with the pBluescript ⅡSK+ vectorThe recombinated vecto r was co-transfected into BHK21 ce ll with vaccinia virus which carri es the gene of T7 RNA polymeraseT he expressed protein was characteri zed with hemadsorption,immunohisto chemistry and indirect immunofluor escence stainingThe results showe d that the recombinated vector,pBS K+-RV E1,was proved containing E1 gene by enzyme digestion and seque ncingThe expressed protein could be detected both in cytoplasm amd on membrane of the transfected cel ls by hemadsorption,immunohistoche mistry and indirect immunofluoresc enceThe E1 protein mainly focused in cytoplasm near the nucleusThes e data proved that the expression vector,pBSK+-RV E1,was successfull y constructed and the glycoprotein E1 of RV JR23 strain was effective ly expressed in BHK21 cell culture This study provides foundations f or studies on the relationships be tween structure and function of RV gene,between structure and functio n of RV proteins,and on the subuni t vaccine of rubella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风疹病毒 JR23株 E1膜糖蛋白 基因 表达 免疫反应性
下载PDF
ZnO包覆LiNi_(1/3)Co_(1/3)Mn_(1/3)O_2的表面结构和电化学性能 被引量:2
19
作者 刘昌位 王宇 +2 位作者 郭玉忠 淡露露 王剑华 《电化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期60-65,共6页
在LiNi1/3Co1/3Mn1/3O2正极材料表面包覆ZnO,通过X射线衍射(XRD)和光电子能谱(XPS)分析包覆层对正极材料表面状态的改变,并考察了改性后材料的放电容量、首次不可逆容量等电化学性能变化.结果表明:ZnO主要存在于材料表面并影响着材料表... 在LiNi1/3Co1/3Mn1/3O2正极材料表面包覆ZnO,通过X射线衍射(XRD)和光电子能谱(XPS)分析包覆层对正极材料表面状态的改变,并考察了改性后材料的放电容量、首次不可逆容量等电化学性能变化.结果表明:ZnO主要存在于材料表面并影响着材料表面组成和电化学性质,材料表面镍和锰的含量随着包覆量的增加而增大;400oC热处理可使过渡金属与锌在材料表面形成复合氧化物,过渡金属的结合能增大;包覆2%(by mass,下同)的ZnO可有效抑制55 oC下充放电时3.6 V附近的不可逆反应,提高了材料的首次库仑效率;包覆2%ZnO的电池材料在55oC/0.5C的放电比容量和循环寿命最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LINI1 3Col 3Mn1 3O2 表面 锂离子电池
下载PDF
磷酸铁包覆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LiNi_(1/3)Co_(1/3)Mn_(1/3)O_2 被引量:3
20
作者 李明明 张英杰 董鹏 《电源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2期2575-2576,2687,共3页
为了提高锂离子电池三元正极材料Li Ni1/3Co1/3Mn1/3O2的电化学性能,采用共沉淀法在Li Ni1/3Co1/3Mn1/3O2的表面包覆Fe PO4。采用SEM、XRD、EDS及电化学性能测试对制备的包覆材料的形貌、结构及电化学性能进行表征,探索包覆量对其高倍... 为了提高锂离子电池三元正极材料Li Ni1/3Co1/3Mn1/3O2的电化学性能,采用共沉淀法在Li Ni1/3Co1/3Mn1/3O2的表面包覆Fe PO4。采用SEM、XRD、EDS及电化学性能测试对制备的包覆材料的形貌、结构及电化学性能进行表征,探索包覆量对其高倍率循环性能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通过表面包覆有效地抑制了正极材料与电解液的相互作用,改善了材料的高倍率循环性能。当包覆量为2%、1 C电流循环时,首次充放电比容量分别为166.3、143.8 m Ah/g,库仑效率为86.5%;循环100次后,容量保持率为90.8%。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锂离子电池 LINI1/3CO1/3MN1/3O2 FEPO4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8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